第794章 特殊的偏愛
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 作者:天天吹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值盛夏六月,草原上的風光也格外秀麗,芳草遍地,綠茵如毯,蝴蝶野蜂圍著鮮花起舞。
藍藍的天空中飄浮著片片白雲,一望無際的綠野上碧湖靜臥,清溪蜿蜒流淌。
美麗的大草原,令人心曠神怡。
然而,隨著不斷深入,地貌變化卻大的離譜。
剛還在美麗的大草原上,不一會前麵就變成了沼澤地。
繼續前行,又到了戈壁灘,到處都是裸露的碎石,有的地方已經沙漠化,除了沙子一無所有。
空氣中濕度不同,氣候都有所變化,剛還風和日麗,沒走多遠,狂沙漫天。
也難怪胡人想南下,這地方條件太特殊。
大部分地方的土質都不適合耕種,養馬還隻能在草原區域。
以部落形式,小規模定居確實要比修城池,村鎮好的多。
五萬多人,走的並不快,主要不熟悉路,還得找人當向導。
晚上時,李丹抓回來兩個匈奴人,這才對情況有所了解。
匈奴人的祭天儀式,非常盛大,持續一個多月,各部落都有派人參加,現在都快結束了。
而這地方,目前聚集了幾十上百萬的匈奴人。
繼續深入,碰到大隊騎兵的可能性很大,搞不好還得一番惡戰,能不能脫身都不好說。
如果被包圍,結局就是全軍覆沒。
情況很不樂觀,劉譽提議道:“我們還是不深入的好,多派幾個百人隊出去找張遼,實在找不到...就撤!”
“太過深入,一旦被拖住,這五萬人可就要交代了,中陵城得所有努力將毀於一旦!”
韓星河點了點,氣道:“找肯定要找,不管怎麽樣,總得知道這貨幹了啥,去了哪,我心裏有底啊!”
至於大部隊如何行動,暫時是個難以抉擇的事情。
其實張遼的處境也一樣,他要是真的深入北邊,百分百會被匈奴人發現。
能跑回來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真是這樣,不僅是血虧,整個並州軍團,徹底廢了。
張遼,張訊,高覽,三個核心主將生死未卜。
三萬精銳覆滅,對整個中陵城的打擊太嚴重。
剩下的這五萬人,都是張遼訓練的,交給太史慈指揮也有些困難,磨合也得一段時間。
最主要的是,太史慈是青州人,對這的情況不了解。
他沒辦法了解並州士兵的內心,更不懂這些人對胡人的恨有多深。
中陵城的士兵,都是從胡人手中救回來的奴隸。
有著對胡人複仇的強烈的渴望,對雲中子也有絕對的忠誠。
在胡人的折磨下,苟延殘喘的活下來,這些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是一支哀兵,也是一支奇兵。
承諾了北擊胡人,收複失地,是對他們的承諾,不容欺騙。
沉澱了兩年之久,好不容易拉起隊伍,完成了收服張遼的任務,三郡到手,現在又被卡在這節骨眼上,很難受。
劉譽歎了口氣,略帶埋怨道:“我覺得他肯定是殺進匈奴人腹地搞事去了!你不是讓他大膽點麽,純就是害了他!”
“霍去病是不可複製的,張遼本身就視其為偶像,你越激將他,他越想證明自己,你啥也不說,他估計還不敢這麽幹,從頭到尾,都是你逞的他太過了!”
韓星河沒有反駁,因為這個觀點,有一定的準確性。
從雁門郡走之前,為了讓張遼領兵,確實故意對他用了激將法。
讓他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無往不勝,給這個孩子確立了強大的內心。
現在發生這種事情,不無因果。
太史慈不明情況,給不上任何意見。
沉默了許久,韓星河做出了個艱難的決定:“繼續北進,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剛說罷,劉譽馬上反駁道:“張遼固然重要,可你不能拿八萬騎兵當賭注啊,萬一遇到匈奴人主力,你說怎麽辦?”
這個問題,韓星河無法回答,也不知如何處理。
孤兵一支,還在人家地盤上,再會打仗也沒轍。
從這個角度去想,當年的霍去病,何止是大膽,簡直狂出了天際。
沒有援兵,脫離大部隊,一通亂殺,毫無章法可言。
這種人,好像做事都不考慮後果一樣。
現在的張遼也一樣,狂也好,賭也罷,都是相同的處境。
可能是想為並州的百姓複仇,也可能是單純的想效仿當年的冠軍侯,創造奇跡,隻是這個可能性太小了。
如果沒有這場祭天盛會,匈奴王庭也不會有多少常駐士兵。
而現在三萬人麵對幾十倍的兵力,還想創造奇跡,純屬天方夜譚。
但如果說真的放棄張遼,韓星河沒有這個勇氣。
“當年的霍去病,有衛青兜底,有漢武帝撐腰!現在的張遼也一樣,即便他捅穿了天,也不能讓他孤軍奮戰!”
“萬一他沒有敗,他還活著,難不成我們就這樣放棄他嗎!是死是活,我都要確認一遍!”
這個決定,氣的劉譽直跺腳,為了大局考慮,他依舊在勸阻。
“你理智一點好嗎?他不是冠軍侯,隻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將,你也不是漢武帝,你是個經不起任何失敗的反賊頭子!”
“你不要忘了,這天下還有無數人想置我們於死地,你把這點兵打光了,你還有什麽機會翻身!”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劉譽此時相對冷靜,隻是希望及時止損,張遼回不回得來,全憑天意。
三萬人,不是三十萬,沒有補給,麵對匈奴人眾多部落,難度之大,古今未有。
比起當初的霍去病,都要難上幾個等級。
繼續深入,大概率是將三萬戰損擴大到了八萬,後果對於中陵城來說,根本無力承擔。
韓星河明白他的心情,也明白失敗的後果,內心在痛苦的掙紮與煎熬。
希望張遼強大,給他了最大的權限,都是自己親口答應的。
現在發生了這種事情,又在擔心失敗,屬實又當又立,沒有氣度。
將責任歸結到一個滿懷夢想的少年身上,自己更做不出這樣的事情。
“張遼敢拚敢打,想當冠軍侯第二,是好事!不管成與不成,我都要當他的漢武帝,給他特殊的偏愛!如果他真的值得,賭上八萬人的命又如何!”
說罷,韓星河拍馬前行,爬上一個小土坡,衝著下麵高聲喊道:“兄弟們,你們的將軍去了北邊,很可能陷入匈奴人的包圍之中,救還是不救,你們來決定!”
事情突然被挑明,還將選擇權交到了他們手上,周圍的士兵變得茫然無措。
消息不停的在人群傳遞,不多時已經傳遍全軍。
“救!”
“為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救張將軍...”
....
也不知道誰第一個喊的,雖然嘈雜紛亂,但每一句都格外真誠。
這些兵,還真就得張遼訓練,就衝這份忠誠,也值得。
藍藍的天空中飄浮著片片白雲,一望無際的綠野上碧湖靜臥,清溪蜿蜒流淌。
美麗的大草原,令人心曠神怡。
然而,隨著不斷深入,地貌變化卻大的離譜。
剛還在美麗的大草原上,不一會前麵就變成了沼澤地。
繼續前行,又到了戈壁灘,到處都是裸露的碎石,有的地方已經沙漠化,除了沙子一無所有。
空氣中濕度不同,氣候都有所變化,剛還風和日麗,沒走多遠,狂沙漫天。
也難怪胡人想南下,這地方條件太特殊。
大部分地方的土質都不適合耕種,養馬還隻能在草原區域。
以部落形式,小規模定居確實要比修城池,村鎮好的多。
五萬多人,走的並不快,主要不熟悉路,還得找人當向導。
晚上時,李丹抓回來兩個匈奴人,這才對情況有所了解。
匈奴人的祭天儀式,非常盛大,持續一個多月,各部落都有派人參加,現在都快結束了。
而這地方,目前聚集了幾十上百萬的匈奴人。
繼續深入,碰到大隊騎兵的可能性很大,搞不好還得一番惡戰,能不能脫身都不好說。
如果被包圍,結局就是全軍覆沒。
情況很不樂觀,劉譽提議道:“我們還是不深入的好,多派幾個百人隊出去找張遼,實在找不到...就撤!”
“太過深入,一旦被拖住,這五萬人可就要交代了,中陵城得所有努力將毀於一旦!”
韓星河點了點,氣道:“找肯定要找,不管怎麽樣,總得知道這貨幹了啥,去了哪,我心裏有底啊!”
至於大部隊如何行動,暫時是個難以抉擇的事情。
其實張遼的處境也一樣,他要是真的深入北邊,百分百會被匈奴人發現。
能跑回來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真是這樣,不僅是血虧,整個並州軍團,徹底廢了。
張遼,張訊,高覽,三個核心主將生死未卜。
三萬精銳覆滅,對整個中陵城的打擊太嚴重。
剩下的這五萬人,都是張遼訓練的,交給太史慈指揮也有些困難,磨合也得一段時間。
最主要的是,太史慈是青州人,對這的情況不了解。
他沒辦法了解並州士兵的內心,更不懂這些人對胡人的恨有多深。
中陵城的士兵,都是從胡人手中救回來的奴隸。
有著對胡人複仇的強烈的渴望,對雲中子也有絕對的忠誠。
在胡人的折磨下,苟延殘喘的活下來,這些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是一支哀兵,也是一支奇兵。
承諾了北擊胡人,收複失地,是對他們的承諾,不容欺騙。
沉澱了兩年之久,好不容易拉起隊伍,完成了收服張遼的任務,三郡到手,現在又被卡在這節骨眼上,很難受。
劉譽歎了口氣,略帶埋怨道:“我覺得他肯定是殺進匈奴人腹地搞事去了!你不是讓他大膽點麽,純就是害了他!”
“霍去病是不可複製的,張遼本身就視其為偶像,你越激將他,他越想證明自己,你啥也不說,他估計還不敢這麽幹,從頭到尾,都是你逞的他太過了!”
韓星河沒有反駁,因為這個觀點,有一定的準確性。
從雁門郡走之前,為了讓張遼領兵,確實故意對他用了激將法。
讓他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無往不勝,給這個孩子確立了強大的內心。
現在發生這種事情,不無因果。
太史慈不明情況,給不上任何意見。
沉默了許久,韓星河做出了個艱難的決定:“繼續北進,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剛說罷,劉譽馬上反駁道:“張遼固然重要,可你不能拿八萬騎兵當賭注啊,萬一遇到匈奴人主力,你說怎麽辦?”
這個問題,韓星河無法回答,也不知如何處理。
孤兵一支,還在人家地盤上,再會打仗也沒轍。
從這個角度去想,當年的霍去病,何止是大膽,簡直狂出了天際。
沒有援兵,脫離大部隊,一通亂殺,毫無章法可言。
這種人,好像做事都不考慮後果一樣。
現在的張遼也一樣,狂也好,賭也罷,都是相同的處境。
可能是想為並州的百姓複仇,也可能是單純的想效仿當年的冠軍侯,創造奇跡,隻是這個可能性太小了。
如果沒有這場祭天盛會,匈奴王庭也不會有多少常駐士兵。
而現在三萬人麵對幾十倍的兵力,還想創造奇跡,純屬天方夜譚。
但如果說真的放棄張遼,韓星河沒有這個勇氣。
“當年的霍去病,有衛青兜底,有漢武帝撐腰!現在的張遼也一樣,即便他捅穿了天,也不能讓他孤軍奮戰!”
“萬一他沒有敗,他還活著,難不成我們就這樣放棄他嗎!是死是活,我都要確認一遍!”
這個決定,氣的劉譽直跺腳,為了大局考慮,他依舊在勸阻。
“你理智一點好嗎?他不是冠軍侯,隻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將,你也不是漢武帝,你是個經不起任何失敗的反賊頭子!”
“你不要忘了,這天下還有無數人想置我們於死地,你把這點兵打光了,你還有什麽機會翻身!”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劉譽此時相對冷靜,隻是希望及時止損,張遼回不回得來,全憑天意。
三萬人,不是三十萬,沒有補給,麵對匈奴人眾多部落,難度之大,古今未有。
比起當初的霍去病,都要難上幾個等級。
繼續深入,大概率是將三萬戰損擴大到了八萬,後果對於中陵城來說,根本無力承擔。
韓星河明白他的心情,也明白失敗的後果,內心在痛苦的掙紮與煎熬。
希望張遼強大,給他了最大的權限,都是自己親口答應的。
現在發生了這種事情,又在擔心失敗,屬實又當又立,沒有氣度。
將責任歸結到一個滿懷夢想的少年身上,自己更做不出這樣的事情。
“張遼敢拚敢打,想當冠軍侯第二,是好事!不管成與不成,我都要當他的漢武帝,給他特殊的偏愛!如果他真的值得,賭上八萬人的命又如何!”
說罷,韓星河拍馬前行,爬上一個小土坡,衝著下麵高聲喊道:“兄弟們,你們的將軍去了北邊,很可能陷入匈奴人的包圍之中,救還是不救,你們來決定!”
事情突然被挑明,還將選擇權交到了他們手上,周圍的士兵變得茫然無措。
消息不停的在人群傳遞,不多時已經傳遍全軍。
“救!”
“為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救張將軍...”
....
也不知道誰第一個喊的,雖然嘈雜紛亂,但每一句都格外真誠。
這些兵,還真就得張遼訓練,就衝這份忠誠,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