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與君兩清
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 作者:天天吹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遼出手是真的快,給這幫人嚇的夠嗆,場麵頓時安靜下來,隻剩下了蟲鳴聲。
韓星河起身,陪著笑臉走了過去,一把推開張遼的兵器,解釋道。
“年輕人,不懂事,諸位別往心裏去。”
陳宮寒著臉,氣鼓鼓的甩了甩衣袖,後退了幾步。
氣氛有些尷尬,孫邵隻好出來當和事佬,畢竟太平道是他喊來的。
隻是這幫人一點麵子不給,計謀被拆穿,都卸下了偽裝,對太平道大肆貶低,好像不在乎生死一樣。
不得不說,這幫文人有時候還挺硬氣。
韓星河也不發怒,笑眯眯的拉起陳宮的右手,又走過去拉住了程昱。
“諸位皆有妙計安天下,我太平道有精兵強將,這不是巧了嗎?如此天作之合....”
“隻要諸位願意效忠於我,皆賞金萬兩,吾必拜為上賓,區區兗州何足掛齒,他日殺進洛陽,除掉董賊,建不世之功,豈不美哉?”
禰衡年方十八,卻毫不畏懼,巧言強辯:“將軍新敗,惶惶如喪家之犬,卻大談王霸偉業,宛若螢火與日月爭輝,讓人貽笑大方...”
韓星河輕哼一聲,反問道:“你們就這麽看不起我?
“我軍北擊匈奴,複三郡之地,轉戰千裏,敗朝廷百萬雄兵,這天下英傑,那個不是我手下敗將?”
“那袁術隻不過用了些卑鄙手段罷了,若不然他哪來的本事謀我青州。”
程昱又言:“漢室衰微,吾輩當思報國,豈能行謀逆之事,恕在下直言,不出三年,將軍必敗。”
“引天下群雄圍而攻之,眾叛親離,是何因也?”
“天子尚在,將軍卻自詡聖子,是為不禮,行叛逆之事,是為無道,不識賢明,陷害忠良,是為不仁不義,心術不正,不得人心,必亡已。”
....
“從了將軍又能如何?治國經略,安民保境,太平道可比的上諸子百家?”
“謀王霸偉業,覆漢自立,漢室忠良可願乎?”
....
論口才,這幫人肯定是一頂一的,舉例說明,樁樁件件都沒辦法還嘴。
說來說去,就一個事,太平道不行,核心思想上沒有治國安邦的能力。
不得人心,不順天道,就沒人幫忙,更不可能做大。
以武定國,更是可笑,這天下忠於漢室的英傑一大堆,沒人答應,殺不盡滅不完。
論文論武,太平道都不行,必敗無疑。
韓星河聽的窩火,索性伸手打斷:“行了,我用不著你們,愛幹啥幹啥去!”
“你們覺得我不行,我還覺得你們不識時務,無識人之明,尿不到一個壺裏,就不強求了。”
“張邈也好,曹操也罷,關我屁事,我太平道自有出路,用不著求任何人。”
.....
談判告終,原地解散。
孫邵最後還是沒有選擇效忠,可能從他知道雲中子真實身份開始,就已經決定了。
儒家學士不可能效忠於太平道,他們有自己的主張抱負,像毛階這樣的純屬僥幸。
隻要頂著聖子的名頭,就不可能有謀士效忠,黃巾軍注定有勇無謀,又是讓人傷感的一天。
當天夜裏,逃跑的人依舊有,隻不過數量少了些。
不想留在青州,跟著聖子的隊伍伺機逃跑,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怨不得誰。
士兵們無心再戰,忠貞不在,兗州的文士看不起太平道,還想算計一波。
韓星河心情鬱結,被壓的有些喘不上氣,越被人看不起,就越想要證明。
隻有成功才會堵住悠悠眾口。
太平道不僅不會亡,也一定會存於世間。
天亮後,各大將領下令,讓所有人停止前進,在一片空地處集合。
為了方便講話,方便聲音擴散出去,波才還帶人用木頭搭建了一個十米的高台。
所有人盡可能的靠攏在一起,靜靜地等待聖子登台講話。
這個決定是臨時起意,為了鼓舞人心,也想讓將士們都知曉聖子的決心。
韓星河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我軍退走青州,遠離家鄉,所以啊,有人就趁夜逃走,流言四起。”
“我站在這裏,就是想當眾承諾一件事,從今往後,我軍會少戰避戰,即便要戰,也絕對不會再出現十人戰死九人的事情。”
“你們是太平道最後的勇士,我不希望你們離去,你們想看這世間繁華,那我就帶你們去洛陽,給你們十萬兩黃金,盡情去享受。”
“我也向你們保證,太平道不會亡,我們一定會成就一番事業,你們所有人都將有無上功勳,福澤後輩...”
慷慨激昂的演講過後,歡呼聲群起,至於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暫時還沒什麽辦法,隻能先安撫軍心。
當眾承諾,去了洛陽拿十萬兩黃金犒賞全軍,效果很好,接下來的日子裏,幾乎就沒人當逃兵了。
車隊繼續上路,逐漸靠近許昌,而曹操本人沒有露麵,卻派人送過來一封信。
隻有短短八個字。
陳兵過境,與君兩清。
本來是朝廷出麵的事,硬被他說成還了雲中子人情。
到了兗州,自然要聯係一下羅長風他們。
時隔多年,這幫人發展的還不錯,依舊是騎兵的建製,人數過萬。
隻是現在和曹操也沒什麽糾紛,留在兗州已經毫無意義。
羅長風還匯報了一件很有價值的事。
曹操私下組建摸金校尉,已經開墳掘墓為自己謀福利了。
經過短暫的開會,韓星河決定讓粱興歸隊,給羅長風安排了一個新的任務。
讓他帶著他自己的那五百人,尋找有價值的古墓。
搞不到謀士,那就自己複活一個,也不用捧當世儒家的臭腳。
林俊豪,竹葉淩說什麽都不肯跟著羅長風混,非要跟去洛陽。
他倆和羅長風,朱風華是後來認識的,強行安排在一起反而不好。
韓星河起身,陪著笑臉走了過去,一把推開張遼的兵器,解釋道。
“年輕人,不懂事,諸位別往心裏去。”
陳宮寒著臉,氣鼓鼓的甩了甩衣袖,後退了幾步。
氣氛有些尷尬,孫邵隻好出來當和事佬,畢竟太平道是他喊來的。
隻是這幫人一點麵子不給,計謀被拆穿,都卸下了偽裝,對太平道大肆貶低,好像不在乎生死一樣。
不得不說,這幫文人有時候還挺硬氣。
韓星河也不發怒,笑眯眯的拉起陳宮的右手,又走過去拉住了程昱。
“諸位皆有妙計安天下,我太平道有精兵強將,這不是巧了嗎?如此天作之合....”
“隻要諸位願意效忠於我,皆賞金萬兩,吾必拜為上賓,區區兗州何足掛齒,他日殺進洛陽,除掉董賊,建不世之功,豈不美哉?”
禰衡年方十八,卻毫不畏懼,巧言強辯:“將軍新敗,惶惶如喪家之犬,卻大談王霸偉業,宛若螢火與日月爭輝,讓人貽笑大方...”
韓星河輕哼一聲,反問道:“你們就這麽看不起我?
“我軍北擊匈奴,複三郡之地,轉戰千裏,敗朝廷百萬雄兵,這天下英傑,那個不是我手下敗將?”
“那袁術隻不過用了些卑鄙手段罷了,若不然他哪來的本事謀我青州。”
程昱又言:“漢室衰微,吾輩當思報國,豈能行謀逆之事,恕在下直言,不出三年,將軍必敗。”
“引天下群雄圍而攻之,眾叛親離,是何因也?”
“天子尚在,將軍卻自詡聖子,是為不禮,行叛逆之事,是為無道,不識賢明,陷害忠良,是為不仁不義,心術不正,不得人心,必亡已。”
....
“從了將軍又能如何?治國經略,安民保境,太平道可比的上諸子百家?”
“謀王霸偉業,覆漢自立,漢室忠良可願乎?”
....
論口才,這幫人肯定是一頂一的,舉例說明,樁樁件件都沒辦法還嘴。
說來說去,就一個事,太平道不行,核心思想上沒有治國安邦的能力。
不得人心,不順天道,就沒人幫忙,更不可能做大。
以武定國,更是可笑,這天下忠於漢室的英傑一大堆,沒人答應,殺不盡滅不完。
論文論武,太平道都不行,必敗無疑。
韓星河聽的窩火,索性伸手打斷:“行了,我用不著你們,愛幹啥幹啥去!”
“你們覺得我不行,我還覺得你們不識時務,無識人之明,尿不到一個壺裏,就不強求了。”
“張邈也好,曹操也罷,關我屁事,我太平道自有出路,用不著求任何人。”
.....
談判告終,原地解散。
孫邵最後還是沒有選擇效忠,可能從他知道雲中子真實身份開始,就已經決定了。
儒家學士不可能效忠於太平道,他們有自己的主張抱負,像毛階這樣的純屬僥幸。
隻要頂著聖子的名頭,就不可能有謀士效忠,黃巾軍注定有勇無謀,又是讓人傷感的一天。
當天夜裏,逃跑的人依舊有,隻不過數量少了些。
不想留在青州,跟著聖子的隊伍伺機逃跑,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怨不得誰。
士兵們無心再戰,忠貞不在,兗州的文士看不起太平道,還想算計一波。
韓星河心情鬱結,被壓的有些喘不上氣,越被人看不起,就越想要證明。
隻有成功才會堵住悠悠眾口。
太平道不僅不會亡,也一定會存於世間。
天亮後,各大將領下令,讓所有人停止前進,在一片空地處集合。
為了方便講話,方便聲音擴散出去,波才還帶人用木頭搭建了一個十米的高台。
所有人盡可能的靠攏在一起,靜靜地等待聖子登台講話。
這個決定是臨時起意,為了鼓舞人心,也想讓將士們都知曉聖子的決心。
韓星河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我軍退走青州,遠離家鄉,所以啊,有人就趁夜逃走,流言四起。”
“我站在這裏,就是想當眾承諾一件事,從今往後,我軍會少戰避戰,即便要戰,也絕對不會再出現十人戰死九人的事情。”
“你們是太平道最後的勇士,我不希望你們離去,你們想看這世間繁華,那我就帶你們去洛陽,給你們十萬兩黃金,盡情去享受。”
“我也向你們保證,太平道不會亡,我們一定會成就一番事業,你們所有人都將有無上功勳,福澤後輩...”
慷慨激昂的演講過後,歡呼聲群起,至於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暫時還沒什麽辦法,隻能先安撫軍心。
當眾承諾,去了洛陽拿十萬兩黃金犒賞全軍,效果很好,接下來的日子裏,幾乎就沒人當逃兵了。
車隊繼續上路,逐漸靠近許昌,而曹操本人沒有露麵,卻派人送過來一封信。
隻有短短八個字。
陳兵過境,與君兩清。
本來是朝廷出麵的事,硬被他說成還了雲中子人情。
到了兗州,自然要聯係一下羅長風他們。
時隔多年,這幫人發展的還不錯,依舊是騎兵的建製,人數過萬。
隻是現在和曹操也沒什麽糾紛,留在兗州已經毫無意義。
羅長風還匯報了一件很有價值的事。
曹操私下組建摸金校尉,已經開墳掘墓為自己謀福利了。
經過短暫的開會,韓星河決定讓粱興歸隊,給羅長風安排了一個新的任務。
讓他帶著他自己的那五百人,尋找有價值的古墓。
搞不到謀士,那就自己複活一個,也不用捧當世儒家的臭腳。
林俊豪,竹葉淩說什麽都不肯跟著羅長風混,非要跟去洛陽。
他倆和羅長風,朱風華是後來認識的,強行安排在一起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