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璞擰眉,“什麽猜測?”


    段曉棠頭微微歪著,頗有些糾結,“但我不知道該怎麽跟你們解釋?”


    李君璞性子果決,“你說我們聽。”大家都是聰明人,即使有不明白的地方,事後可以再問。


    卻沒想到段曉棠先問的是孫安世,“孫大公子,去年南方雨水如何?”


    孫安世一頭霧水,“正常。”


    段曉棠將矮凳挪後些,身前空出一小片空地。


    “中原與草原最大的不同在於一個農耕一個遊牧,影響生活方式選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降水。草原對雨水的依賴更深,畢竟中央王朝會打井修渠築壩。”


    盧照疑惑:“這和突厥異動有何關係?”


    “牽一發而動全身,”段曉棠手往身前空地一劃,“國中有兩條降水線,一條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地區每年降水達到二十四寸。”


    “另一條與突厥有關的是十二寸降水線,”手指在地上勾畫,“經大鮮卑山、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


    巴顏喀拉山和岡底斯山不知在何處,李君璞腦中勾勒大鮮卑山、陰山、賀蘭山的走向,“是長城。”


    段曉棠點頭,“沒錯。”


    盧照:“大鮮卑山在遼東,陰山、賀蘭山在北方,不知巴顏喀拉山和岡底斯山在何處?”沿著長城沿途州郡似乎並未聽過這兩座山的名字。


    “這都快是好多年前學的東西了,你讓我想想。”段曉棠咬著唇,“巴顏喀拉山在古羌地,長江黃河在此分流,岡底斯山應該在吐蕃境內,具體位置記不清了。”


    扭頭問林婉婉,“沒記錯吧?”


    林婉婉別過臉,回避問題,“我學醫的,怎麽知道。”


    盧照驚疑,“你如何知道南邊北邊降水多少?”


    “以前讀的書上是這麽寫的,但你要讓我說出個一二三來,那說不出來。”段曉棠破罐子破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其他人也無法分辨段曉棠的說法是真是假,隻能僅憑感覺知道南方雨多北方雨少。畢竟沒有誰會抱著罐子稱量每年的雨水。


    假定段曉棠說的十二寸、二十四寸降水線為真,李君璞還是未能明白其中關聯,“這和突厥有何關係?”


    段曉棠:“我曾聽東西市的商人提過,去年北方多地雨水豐裕,險成洪澇。草原上雪下的都比往年少些。”


    孫安世:“不是險成,就是洪澇。”


    李君璞自動補全其中邏輯,南方雨水正常,北方多雨,草原的雨水就少了。“你是說草原上可能有旱災?”


    段曉棠:“不是旱災,而是黑災,最關鍵的就是少的那點雪。”


    盧照好歹世居遼東,和突厥打過不少交道,“草原牧民不是怕雪下大麽?”


    段曉棠抱著胳膊,“雪下多了是白災,雪蓋草原無法放牧,牲畜凍死凍傷不計其數。”


    “缺少謝雪水放在北方不是大問題,但草原沒有水利工程,冬季雪下的少了,就是黑災。牲畜缺水,疫病流行,膘情下降,母畜流產。”


    “黑災沒有白災來的猛烈急切,但春江水暖鴨先知,水草豐不豐美,牛羊也知道。自家的牲畜保不住,可不得南下打草穀,不決戰,不攻城略地,隻掠奪人畜財產。”


    秦景:“你是說突厥部落遭災,所以南下掠奪?”


    段曉棠:“隻是猜測。”


    李君璞手指摩挲著被麵,朝廷、邊將就算在草原王庭有耳目,在意的也是權力爭奪,氣候異常頂多關注到引發巨大損失的雪災。


    降雪減少引發的黑災,聞所未聞。


    盧照:“你是草原人?”


    “你看我像麽?”段曉棠伸出白皙的雙手在盧照眼前晃一晃,“隻是多看過兩本書。”


    如今世上知識傳承多掌握在世家手中,不會外傳。若段曉棠家中有此傳承,也說的過去。


    畢竟他那副部分記得清楚,部分糊塗的說法,確實像學渣忘了知識的模樣。


    段曉棠:“不過關注突厥動態為何?”


    孫安世:“陛下有意東征高句麗。”


    段曉棠:“是怕後院起火?換我是突厥我也想趁火打劫。”


    “突厥才是心腹之患。”李君璞始終覺得突厥兵強馬壯。高句麗沒有那般重要,至少沒有突厥重要。


    段曉棠意見不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高句麗的位置緊要,但凡強盛的中央王朝都攻打過。”所謂吃飯睡覺打高句麗,王朝三大樂事也。


    何況,誰不想去三八線上浪一回。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一句話就將征伐高句麗的必要性全盤道出。孫安世猜想他爹請戰奏折上如果加上這句話,說不定能多要來三成兵馬糧餉。


    孫安世畢竟隻是一個不會親臨戰陣的紈絝,武事稀鬆。“高句麗的位置有何不妥麽?”陛下征伐不是為了開疆擴土麽。


    段曉棠:“自高句麗往下,燕雲大地直至黃河都無天險可守,是真正能策馬馳騁的一片平原,國家重要的農耕區域。”這時候還沒有山海關。


    “一旦鐵騎南下,從高句麗至遼東,從遼東至河北,從河北至江淮,這就是國家的咽喉要害。”


    林婉婉低頭,掩下眼中的悲傷,欲征服中國者,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滿蒙者,必先征服朝鮮。


    盧照喉頭微動瞳孔微張,“可高句麗亦是農耕,騎兵稀少。”


    段曉棠:“可它離漠北不遠,一旦二者結合,不就有騎兵了麽。”


    盧照剛想反駁當燕雲鐵騎是死的麽,頓時反應過來,話不能說的太滿。


    李君璞病中憂思,將段曉棠是話反複思索,果真如此。


    高句麗不隻是為了炫耀武功開疆擴土,它是非打不可。


    孫安世見段曉棠地理輿圖說的一絲不差,論戰亦是頭頭是道。忍不住生出招攬之心,“段郎君不如借著此次東征高句麗從軍,與仲行同列。”


    “多謝好意,”別說大吳沒有女人從軍的規矩,就是有段曉棠也不敢有興趣。“但我怕死,算了吧!”


    李君璞、秦景:真是一點也不意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燈闌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燈闌珊並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