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地方土儀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裏其他人,若想走她的門路進作坊幹活。隻有一個答複,小管事沒權利塞人,作主的都是掌櫃,偏偏掌櫃是個男人,不好走的太近。
再糾纏兩分,直接說自己和掌櫃背後不是一家人,難說話。
如今恒榮祥格局已定,除了東家,能做主往針織這邊添人的就是何春梅和徐達勝。
徐達勝那樣的年紀什麽沒見過,平日又是愛多思多想的,何春梅母女三人搬到宿舍住隱約也能猜到幾分。
就算婆家人打著何春梅的旗號來找活,他也不會應。頂多分點兼職毛衣工的活計出去,祝明月不在乎織毛衣的人是男是女,徐達勝更不在乎,隻要能把毛衣織出來就行。
何春梅更不怕有人敢眛下的自己的工錢,她早打聽過,祝明月名下的產業,從五穀豆坊開始,規矩就是誰幹活誰領工錢,其他人任你是爹娘兒女還是丈夫,都不可能從趙瓔珞手裏拿到錢。
哪怕最後工錢還是要交出去,但規矩就是規矩。
錢既到了何春梅手裏,其他人別想扣出半個子。
屋裏桌上燃著油燈,高鳳金坐在桌邊,借著模糊的火光,手指頭
輕輕在幾簇絲線間快速移動。眼睛卻並不往手上看,這點燈光看了也是白看,反而傷眼睛。
能做到這份上,唯手熟爾。
曾秋娘亦是好奇,“這點亮光,能打出絡子來嗎?”
“慢慢練吧,”如今幾簇絲線個損耗,何春梅還能承擔得起,“以前我娘就是靠著打絡子做繡活,養活我們姊妹幾個。”
雖然如今有了織毛衣的進項,但家傳的手藝不能丟。
高鳳銀年幼手指稚嫩,何春梅便沒叫她跟著姐姐晚上一起練習。這會趴在桌子另一邊,稚聲稚氣道:“姐姐,我們下回能買奶油麵包嗎?”
空閑打絡子繡荷包賺的錢,何春梅不收,留給小姐倆自己花用。
東市的步步糕,是大多數孩子的天堂。有錢的進去買來吃,沒錢的在外頭聞味。
高鳳金是大孩子,簡單的算數掰著指頭也能算清楚。“可能要等久一點。”
步步糕什麽都好,就是貴。
夜深人靜,曾秋娘忽而想起一事,“春梅,你知道今天那批女工什麽來曆嗎?”
那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模樣,連奴婢出身的自己都少有見到。
何春梅一怕髒了兩個女兒的耳朵,二怕小孩子聽到不知輕重出去亂說。
附在曾秋娘耳邊,小聲道:“前些日子,白家三娘子過來,邀祝娘子一起去寺廟燒香,保佑段郎君此次剿匪順利,一切平安。”
曾秋娘被買回來的時候,段曉棠已經進軍營了,隻休沐日回來。等段曉棠能歸家住宿時,他們又搬來昭國坊。
平時祝明月幾人在家並不多提段曉棠在營中的事,故而二人對段曉棠在軍中的情況知之不多,大頭兵不可能休沐日出營,隻知道在南衙供職,大小是個將官。
至於所任職務,幾階幾品一概不知。
曾秋娘壓低聲音,“剿匪,出去打仗了?”
何春梅緩緩點頭。
曾秋娘反應過來,“那些女工……”
即便接觸少,曾秋娘也知道段曉棠性子和善,不似傳聞中隨時扭斷人頭的凶惡兵將。
搶劫良家女子不是段曉棠能幹出來的,這些女子在作坊裏幹活也沒有明顯的排斥情緒,那麽她們的來曆……說不定段曉棠見她們可憐,方才叫林婉婉和霍忠去接了人。
“你這幾日多關心關心她們。”何春梅正是知道這一重,安排的帶教師傅都是些熱情開朗好說話的。
千裏迢迢到長安,反折在作坊裏,倒成了他們的罪過。
曾秋娘默默點頭,“我知道了!”
男女宿舍中間用一道高牆分開,徐達勝進門,見桌上放著一包打開的陌生點心,顯然是任君品嚐的模樣,問道:“打哪來的?”
婁稟回身道:“霍管事從外地帶回來的土儀,你嚐嚐。”
徐達勝:“他人呢?”
婁稟:“祝娘子放他三日假,回家修養去了。”
霍忠的跟腳不難打聽,同他們兩家不同,純粹的將門。不過幾年前當家人壞了事丟了職,可家族中還有幾個官。
霍忠的行事看在眼裏,和徐達勝婁稟這種商業管事不同,他該是護衛出身,讓兩人隱隱放下防備。
接觸久了,婁稟也知道徐達勝是白家出身不假,準確地說,他的主人是婁稟主君妹妹即將出嫁的姑姐。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都是親戚。兩人達成默契的非君子協定,一人主內一人主外。
徐達勝拿起一塊酥點慢慢打量,四周厚中間薄,形似馬蹄,掰下一小塊放到嘴裏,入口即脆,油而不膩。
估算著周邊位置,“這是隴州的馬蹄酥,他們走到大散關附近了。”
婁稟往昔不在關中活動,不似徐達勝久居長安,對周邊風物了如指掌,能通過一塊小小的馬蹄酥得知霍忠的路程。
何春梅等人隻在作坊裏埋頭幹活,他們常和外頭接觸,也和本家聯係,自然知道段曉棠這趟出去是為何。
王還坐在旁邊靜靜地聽著,他不知道隴州和大散關在哪裏,隻知道那塊馬蹄酥挺好吃的。
大散關的大致位置婁稟還是清楚的,“四百裏路,去除回程的時間,豈不是說段郎君他們半個多月就到大散關附近。”
徐達勝到底是坐地掌櫃,少出遠門,外頭的情況不清楚,“算快還是慢?”
婁稟照往日的經驗估摸,“大隊人馬行動,少說也要七日。”
不知段曉棠沿途剿匪情況,但半個月到大散關附近,怎麽也稱不上慢了。
婁稟和徐達勝真心實意盼著段曉棠能掙些軍功回來,恒榮祥幾個東家,各有各的短板。
段曉棠若能支棱起來,以後做生意的路子能好走些。
這難免加重祝明月的話語權,但又有什麽呢,人本來就是大東家。
婁稟和徐達勝一主內一主外,還有一個前提,在祝明月的領導之下。
千裏做官隻為財,他們千裏從商同樣是為財,盡量給主家多摟些錢帛回去。
再糾纏兩分,直接說自己和掌櫃背後不是一家人,難說話。
如今恒榮祥格局已定,除了東家,能做主往針織這邊添人的就是何春梅和徐達勝。
徐達勝那樣的年紀什麽沒見過,平日又是愛多思多想的,何春梅母女三人搬到宿舍住隱約也能猜到幾分。
就算婆家人打著何春梅的旗號來找活,他也不會應。頂多分點兼職毛衣工的活計出去,祝明月不在乎織毛衣的人是男是女,徐達勝更不在乎,隻要能把毛衣織出來就行。
何春梅更不怕有人敢眛下的自己的工錢,她早打聽過,祝明月名下的產業,從五穀豆坊開始,規矩就是誰幹活誰領工錢,其他人任你是爹娘兒女還是丈夫,都不可能從趙瓔珞手裏拿到錢。
哪怕最後工錢還是要交出去,但規矩就是規矩。
錢既到了何春梅手裏,其他人別想扣出半個子。
屋裏桌上燃著油燈,高鳳金坐在桌邊,借著模糊的火光,手指頭
輕輕在幾簇絲線間快速移動。眼睛卻並不往手上看,這點燈光看了也是白看,反而傷眼睛。
能做到這份上,唯手熟爾。
曾秋娘亦是好奇,“這點亮光,能打出絡子來嗎?”
“慢慢練吧,”如今幾簇絲線個損耗,何春梅還能承擔得起,“以前我娘就是靠著打絡子做繡活,養活我們姊妹幾個。”
雖然如今有了織毛衣的進項,但家傳的手藝不能丟。
高鳳銀年幼手指稚嫩,何春梅便沒叫她跟著姐姐晚上一起練習。這會趴在桌子另一邊,稚聲稚氣道:“姐姐,我們下回能買奶油麵包嗎?”
空閑打絡子繡荷包賺的錢,何春梅不收,留給小姐倆自己花用。
東市的步步糕,是大多數孩子的天堂。有錢的進去買來吃,沒錢的在外頭聞味。
高鳳金是大孩子,簡單的算數掰著指頭也能算清楚。“可能要等久一點。”
步步糕什麽都好,就是貴。
夜深人靜,曾秋娘忽而想起一事,“春梅,你知道今天那批女工什麽來曆嗎?”
那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模樣,連奴婢出身的自己都少有見到。
何春梅一怕髒了兩個女兒的耳朵,二怕小孩子聽到不知輕重出去亂說。
附在曾秋娘耳邊,小聲道:“前些日子,白家三娘子過來,邀祝娘子一起去寺廟燒香,保佑段郎君此次剿匪順利,一切平安。”
曾秋娘被買回來的時候,段曉棠已經進軍營了,隻休沐日回來。等段曉棠能歸家住宿時,他們又搬來昭國坊。
平時祝明月幾人在家並不多提段曉棠在營中的事,故而二人對段曉棠在軍中的情況知之不多,大頭兵不可能休沐日出營,隻知道在南衙供職,大小是個將官。
至於所任職務,幾階幾品一概不知。
曾秋娘壓低聲音,“剿匪,出去打仗了?”
何春梅緩緩點頭。
曾秋娘反應過來,“那些女工……”
即便接觸少,曾秋娘也知道段曉棠性子和善,不似傳聞中隨時扭斷人頭的凶惡兵將。
搶劫良家女子不是段曉棠能幹出來的,這些女子在作坊裏幹活也沒有明顯的排斥情緒,那麽她們的來曆……說不定段曉棠見她們可憐,方才叫林婉婉和霍忠去接了人。
“你這幾日多關心關心她們。”何春梅正是知道這一重,安排的帶教師傅都是些熱情開朗好說話的。
千裏迢迢到長安,反折在作坊裏,倒成了他們的罪過。
曾秋娘默默點頭,“我知道了!”
男女宿舍中間用一道高牆分開,徐達勝進門,見桌上放著一包打開的陌生點心,顯然是任君品嚐的模樣,問道:“打哪來的?”
婁稟回身道:“霍管事從外地帶回來的土儀,你嚐嚐。”
徐達勝:“他人呢?”
婁稟:“祝娘子放他三日假,回家修養去了。”
霍忠的跟腳不難打聽,同他們兩家不同,純粹的將門。不過幾年前當家人壞了事丟了職,可家族中還有幾個官。
霍忠的行事看在眼裏,和徐達勝婁稟這種商業管事不同,他該是護衛出身,讓兩人隱隱放下防備。
接觸久了,婁稟也知道徐達勝是白家出身不假,準確地說,他的主人是婁稟主君妹妹即將出嫁的姑姐。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都是親戚。兩人達成默契的非君子協定,一人主內一人主外。
徐達勝拿起一塊酥點慢慢打量,四周厚中間薄,形似馬蹄,掰下一小塊放到嘴裏,入口即脆,油而不膩。
估算著周邊位置,“這是隴州的馬蹄酥,他們走到大散關附近了。”
婁稟往昔不在關中活動,不似徐達勝久居長安,對周邊風物了如指掌,能通過一塊小小的馬蹄酥得知霍忠的路程。
何春梅等人隻在作坊裏埋頭幹活,他們常和外頭接觸,也和本家聯係,自然知道段曉棠這趟出去是為何。
王還坐在旁邊靜靜地聽著,他不知道隴州和大散關在哪裏,隻知道那塊馬蹄酥挺好吃的。
大散關的大致位置婁稟還是清楚的,“四百裏路,去除回程的時間,豈不是說段郎君他們半個多月就到大散關附近。”
徐達勝到底是坐地掌櫃,少出遠門,外頭的情況不清楚,“算快還是慢?”
婁稟照往日的經驗估摸,“大隊人馬行動,少說也要七日。”
不知段曉棠沿途剿匪情況,但半個月到大散關附近,怎麽也稱不上慢了。
婁稟和徐達勝真心實意盼著段曉棠能掙些軍功回來,恒榮祥幾個東家,各有各的短板。
段曉棠若能支棱起來,以後做生意的路子能好走些。
這難免加重祝明月的話語權,但又有什麽呢,人本來就是大東家。
婁稟和徐達勝一主內一主外,還有一個前提,在祝明月的領導之下。
千裏做官隻為財,他們千裏從商同樣是為財,盡量給主家多摟些錢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