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便宜便宜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莊旭騎馬位置高看得遠,察覺莊棟竟是練攤子中的一員,再看周邊其他人,好幾個眼熟,全是留莊子上的護衛親兵。
這裏賣的什麽東西,不言而喻。
莊旭下馬,將韁繩交給親兵,自己往前頭擠進去。
所有貨物底下隻墊一張草席或者麻布,隔半丈遠一個攤位,以恒榮祥為中心,左右延展出十幾個攤位,替徐達勝招攬不少人氣。
邊緣的攤位最便宜,越往中間走價越高。
莊旭擠進第一個攤位,地麵墊的麻布半丈見寬,賣貨的親兵有些放不開,隻等人詢價時,才粗聲回道:“三文,全部三文。”
草席上多是些竹籃、熏籠、瓦盆、扇子、不成套的瓷碗瓷杯……
有些東西,莊旭都想不通,怎麽會被裝進戰利品堆裏的,在哪兒撿這麽多破爛。
謝絕講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親兵在這裏最大的作用就是收錢加防止貨物遺失。
再往前一個攤子賣價高些,五文。
商品成色就要好上些許,普通扇子換成六角竹扇,瓷器精美些,竟還有瓷枕。
但最熱鬧的還是中間賣布料衣裳的攤位。
一小捆碎布不挑布料顏色,打包賣十文。一件半舊的小孩衣裳,十文……
再往前,戚蘭娘站在人堆裏,大聲喊道:“一件衣裳五十,兩件九十。”多是些半舊的單衣。
成色更好的衣裳,或者低等的綢衣亦有賣,不過價格更貴。
貨是舊的,但勝在便宜,比一件新衣或者去估衣鋪買衣裳便宜多了。
祝三和幾個夥計站在櫃台後,望著外頭的長隊,不得不高聲喊道:“交領毛線活的站左邊,其他活計排右邊。”
人群中有人高聲回道:“兩種活計都有呢。”
祝三:“排左邊。”
祝三出聲維持完秩序,立刻點驗剛收上來的鞋子衣裳。確認無誤,從錢筐取出一小吊錢,當著劉嫂子的麵拆開取出幾枚,“一件長毛衣,十雙鞋底鞋麵。嫂子,你點點。”
霍忠不過發工錢時數過一遭銅錢,就覺得受不住。祝三和夥計們可是趁著空,就要將銅錢串成一小串,方便結算。
劉嫂子簡單數過一遭,點點頭,“沒錯。”
祝三:“嫂子接下來領哪些活計?”
劉嫂子早想好了,“二十雙鞋底,十副鞋麵,再加兩身衣裳。”
家裏男人兒子手粗做不了精細活,力氣大可以去戳鞋底,小女兒縫鞋麵,自己和大女兒縫衣裳,一家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祝三將衣裳鞋子的賬冊拿過來,簡單記錄劉嫂子名字和領取的材料數量,讓人按完手印後,從身後的竹筐中取出對應的材料,放到櫃台上。
祝三提醒:“老規矩,針線你自己出。”
劉嫂子將材料清點後,放進袋子裏。點頭應道:“知道,都是做老了的。”
下一個交貨的人上前,劉嫂子轉身出門,就往兩邊的小攤位上走,看看能撿多少便宜。
剛結了工錢,有的是底氣。
這邊攤位裏,莊棟忙著收錢,根本沒注意到莊旭來了。
莊旭見他顧不上自己,人群裏擠一圈,將戀戀不舍的林金輝拖走。
林金輝:“校尉,有些東西真不錯,待會我能不能買點?”
莊旭:“辦完正事再說。”
快進恒榮祥大門,莊旭小聲問道:“我們沒虧吧?”
林金輝:“雜貨屬下不清楚,那些舊衣比進估衣鋪賣的高,但比估衣鋪出來的便宜。”
莊旭心底有數了,兩人邁步進店,打量有些陌生的商鋪。
一直都知道恒榮祥這個地方,但它具體做什麽未必清楚。
如今恒榮祥的店鋪大致分為三部分,左邊賣原材料毛線,中間賣毛線成品,從頭到腳,帽子、衣裳、褲子、襪子……全部都有。最邊上是針織教學的地方。
若是買大宗貨物,會被請到後頭和掌櫃詳談。
莊旭自言自語,“原來是做這個的。”終於清楚回長安後,朋友身上穿的新衣料,是從哪兒來的。
林金輝上前找到一位略微空閑的夥計,“我們姓莊,找祝娘子。”
夥計:“客人稍等。”轉身去後院請示。
莊旭手指撫上毛衣的布料,粗糙而柔軟,一種矛盾的感覺。至於用途,不用多想。
店裏的夥計身上穿的各種各樣的毛衣,衣衫總體比他人更薄,卻不見寒冷之感,顯然是一種能保暖的衣物。
夥計隨後出來,躬身道:“兩位客人,請隨小的來。”
將人帶到後院祝明月的辦公室,“祝娘子,人帶來了。”
祝明月:“請進。”
莊旭和林金輝一進屋,身上陡然熱起來。恒榮祥是新建的屋子,中間夾了火牆,炕一燒起來,比小院裏暖和多了。
祝明月見人進來,手指炕另一頭的位置,“請坐。”
莊旭頭一次坐到炕上,隻有一個感覺——溫暖,上去就不想下來。
屋裏祝明月和趙瓔珞衣著並不厚重,衣料看起來比外頭店鋪的毛衣更加輕薄貼身,僅從厚度而言,與秋衣仿佛。
莊旭入目所見就是炕桌上一雙鞋,誰會在桌子上放一雙鞋,哪怕它是新的。
祝明月輕描淡寫提一句,“作坊新做出來的樣品,保暖不遜於絲棉,我拿來看看。”
隨手從炕桌上取下,放到一旁。
祝明月:“瓔珞,把蘭娘叫回來。”
“好。”趙瓔珞先前為方便活動,隻是坐在炕沿邊上,沒有脫鞋上炕。
站起身來,從旁邊的衣帽架上取下外套穿上出門。
夥計端茶果進來,放在炕桌上。
祝明月見兩人額頭微微冒汗,“抱歉,我比較怕冷,炕燒的熱。你們若受不住,可以將外套脫了。”
莊旭強忍道:“不必。”端起茶水微微抿上兩口。
他兩的外袍係在腰帶裏頭,即使祝明月本人不介意,心裏也過不去。
戚蘭娘還沒回來,莊旭不得不先聊點其他話題,“炕為何如此溫熱?”
祝明月手指著炕麵,“下麵燒柴呀!”
莊旭:“一日需多少?”
祝明月:“一晚一捆幹柴,一整日大約兩捆。”
這裏賣的什麽東西,不言而喻。
莊旭下馬,將韁繩交給親兵,自己往前頭擠進去。
所有貨物底下隻墊一張草席或者麻布,隔半丈遠一個攤位,以恒榮祥為中心,左右延展出十幾個攤位,替徐達勝招攬不少人氣。
邊緣的攤位最便宜,越往中間走價越高。
莊旭擠進第一個攤位,地麵墊的麻布半丈見寬,賣貨的親兵有些放不開,隻等人詢價時,才粗聲回道:“三文,全部三文。”
草席上多是些竹籃、熏籠、瓦盆、扇子、不成套的瓷碗瓷杯……
有些東西,莊旭都想不通,怎麽會被裝進戰利品堆裏的,在哪兒撿這麽多破爛。
謝絕講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親兵在這裏最大的作用就是收錢加防止貨物遺失。
再往前一個攤子賣價高些,五文。
商品成色就要好上些許,普通扇子換成六角竹扇,瓷器精美些,竟還有瓷枕。
但最熱鬧的還是中間賣布料衣裳的攤位。
一小捆碎布不挑布料顏色,打包賣十文。一件半舊的小孩衣裳,十文……
再往前,戚蘭娘站在人堆裏,大聲喊道:“一件衣裳五十,兩件九十。”多是些半舊的單衣。
成色更好的衣裳,或者低等的綢衣亦有賣,不過價格更貴。
貨是舊的,但勝在便宜,比一件新衣或者去估衣鋪買衣裳便宜多了。
祝三和幾個夥計站在櫃台後,望著外頭的長隊,不得不高聲喊道:“交領毛線活的站左邊,其他活計排右邊。”
人群中有人高聲回道:“兩種活計都有呢。”
祝三:“排左邊。”
祝三出聲維持完秩序,立刻點驗剛收上來的鞋子衣裳。確認無誤,從錢筐取出一小吊錢,當著劉嫂子的麵拆開取出幾枚,“一件長毛衣,十雙鞋底鞋麵。嫂子,你點點。”
霍忠不過發工錢時數過一遭銅錢,就覺得受不住。祝三和夥計們可是趁著空,就要將銅錢串成一小串,方便結算。
劉嫂子簡單數過一遭,點點頭,“沒錯。”
祝三:“嫂子接下來領哪些活計?”
劉嫂子早想好了,“二十雙鞋底,十副鞋麵,再加兩身衣裳。”
家裏男人兒子手粗做不了精細活,力氣大可以去戳鞋底,小女兒縫鞋麵,自己和大女兒縫衣裳,一家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祝三將衣裳鞋子的賬冊拿過來,簡單記錄劉嫂子名字和領取的材料數量,讓人按完手印後,從身後的竹筐中取出對應的材料,放到櫃台上。
祝三提醒:“老規矩,針線你自己出。”
劉嫂子將材料清點後,放進袋子裏。點頭應道:“知道,都是做老了的。”
下一個交貨的人上前,劉嫂子轉身出門,就往兩邊的小攤位上走,看看能撿多少便宜。
剛結了工錢,有的是底氣。
這邊攤位裏,莊棟忙著收錢,根本沒注意到莊旭來了。
莊旭見他顧不上自己,人群裏擠一圈,將戀戀不舍的林金輝拖走。
林金輝:“校尉,有些東西真不錯,待會我能不能買點?”
莊旭:“辦完正事再說。”
快進恒榮祥大門,莊旭小聲問道:“我們沒虧吧?”
林金輝:“雜貨屬下不清楚,那些舊衣比進估衣鋪賣的高,但比估衣鋪出來的便宜。”
莊旭心底有數了,兩人邁步進店,打量有些陌生的商鋪。
一直都知道恒榮祥這個地方,但它具體做什麽未必清楚。
如今恒榮祥的店鋪大致分為三部分,左邊賣原材料毛線,中間賣毛線成品,從頭到腳,帽子、衣裳、褲子、襪子……全部都有。最邊上是針織教學的地方。
若是買大宗貨物,會被請到後頭和掌櫃詳談。
莊旭自言自語,“原來是做這個的。”終於清楚回長安後,朋友身上穿的新衣料,是從哪兒來的。
林金輝上前找到一位略微空閑的夥計,“我們姓莊,找祝娘子。”
夥計:“客人稍等。”轉身去後院請示。
莊旭手指撫上毛衣的布料,粗糙而柔軟,一種矛盾的感覺。至於用途,不用多想。
店裏的夥計身上穿的各種各樣的毛衣,衣衫總體比他人更薄,卻不見寒冷之感,顯然是一種能保暖的衣物。
夥計隨後出來,躬身道:“兩位客人,請隨小的來。”
將人帶到後院祝明月的辦公室,“祝娘子,人帶來了。”
祝明月:“請進。”
莊旭和林金輝一進屋,身上陡然熱起來。恒榮祥是新建的屋子,中間夾了火牆,炕一燒起來,比小院裏暖和多了。
祝明月見人進來,手指炕另一頭的位置,“請坐。”
莊旭頭一次坐到炕上,隻有一個感覺——溫暖,上去就不想下來。
屋裏祝明月和趙瓔珞衣著並不厚重,衣料看起來比外頭店鋪的毛衣更加輕薄貼身,僅從厚度而言,與秋衣仿佛。
莊旭入目所見就是炕桌上一雙鞋,誰會在桌子上放一雙鞋,哪怕它是新的。
祝明月輕描淡寫提一句,“作坊新做出來的樣品,保暖不遜於絲棉,我拿來看看。”
隨手從炕桌上取下,放到一旁。
祝明月:“瓔珞,把蘭娘叫回來。”
“好。”趙瓔珞先前為方便活動,隻是坐在炕沿邊上,沒有脫鞋上炕。
站起身來,從旁邊的衣帽架上取下外套穿上出門。
夥計端茶果進來,放在炕桌上。
祝明月見兩人額頭微微冒汗,“抱歉,我比較怕冷,炕燒的熱。你們若受不住,可以將外套脫了。”
莊旭強忍道:“不必。”端起茶水微微抿上兩口。
他兩的外袍係在腰帶裏頭,即使祝明月本人不介意,心裏也過不去。
戚蘭娘還沒回來,莊旭不得不先聊點其他話題,“炕為何如此溫熱?”
祝明月手指著炕麵,“下麵燒柴呀!”
莊旭:“一日需多少?”
祝明月:“一晚一捆幹柴,一整日大約兩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