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丁型
傳奇道士之火紅歲月建設新中國 作者:庚申大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到十六處電話後的第二天上午,王鵬飛趕到了十六處的研究組,鍾老師一見他來了,忙道:“你可算是來了,走,去雷達站。”
王鵬飛道:“你不是說雷達到了嗎?怎麽要去雷達站?”
鍾老師嘿嘿一笑,懟他道:“你說得倒輕巧,雷達是我們兩個想要就能要到的?是一台壞了的雷達,就在我們附近,我們去看看。”
王鵬飛跟著鍾老師坐上了一輛吉普車,車上有一個司機,還有兩名警衛戰士,一路飛馳出了京城,然後在往東一路開去,開了有一個多小時,才轉往了山裏,又開了半小時才看到一座山。
王鵬飛的視力超強,隔著老遠就看到了,雷達立著的天線,是四排的八木天線。
經過了兩個檢查站,這才來到了雷達站,進了雷達站,帶隊的警衛戰士拿著手令找到了負責的連長,雷達站的連長姓田。
田連長一見到鍾老師就道:“鍾顧問是吧,來,這邊,看,就是這一台雷達314甲,出故障了,我們沒查到原因。”
十六處帶隊的警衛戰士把田連長引到了一邊,不知道說了什麽,田連長沒有守在了維修現場,隻是安排了兩個戰士遠遠地看著。
鍾老師小聲地跟王鵬飛介紹:“這是一台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中程防空米波警戒雷達,命名為314甲中程警戒雷達。重達400多千克,具有80-100千米的飛機探測距離,聽說現在部隊有314乙,但不借。”
鍾老師想必是已經研究過這款雷達了,他對各配件很了解,三下五除二就拆開了機殼,開始測試了起來。
不一會,問題找到了,有個元件壞了,鍾老師換上一個試了一下,確定了,就是這個問題,但他沒有急著換。
今天來這裏可不是為了修雷達的,是為了搞研究的,他把帶來的信號放大器改了改,又拿出本子算了好大一會,才把原來的信號放大器的板子拆了下來,把自己帶來的那一塊裝了上去。
然後把電源的那一塊,又改裝了一下,通上電,用萬用表測試了一下,確定沒有問題後,開機了。
王鵬飛跟鍾老師對視了一眼,打開隨身帶的電台,發了一組電報出去。
然後兩人就緊盯著雷達屏幕,不時看著表,過了二十分鍾,雷達屏幕右上角出現了一個光點,慢慢地向著屏幕中間移動。
鍾老師飛快地計算著距離,王鵬飛也不時在紙上寫著自己的計算結果。隨著光點移出了屏幕,消失不見,兩人才鬆了口氣。
鍾老師把信號放大器複原,電源那一塊也給按原樣複原,又開機試了一下,沒有問題後,這才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去。
這時十六處的警衛戰士也把田連長叫過來了,田連長親自操作雷達試了試,其實也就是開機,試了一下蜂鳴器響不響,指示燈亮不亮,屏幕顯示狀態如何。
田連長試過了沒問題後,鍾老師和王鵬飛就告辭了,田連長要留他們吃飯。
被警衛戰士擋住了,說:“首長命令,維修完畢,立即返回。田連長,實在是抱歉,你要是真過意不去,就拿幾個早上剩下的饅頭,窩窩也行,給我們帶上,我們帶了壓縮軍糧,跟你們換。”
田連長喜道:“真用壓縮軍糧換?那我們可占便宜了。我們還隻聽說過這玩意,還沒吃過呢,聽說都是送到偏遠邊疆才用這個壓縮軍糧。我們在京郊,用不上,連個味都沒嚐過。”
於是田連長用30個大饅頭和一碗鹹菜換了十人份的壓縮軍糧,說是正好用來給戰士們當獎品。
這場交易都感覺自己賺了,十六處的警衛戰士經常出差,這壓縮軍糧吃得有點膩了,雷達站的戰士們還沒嚐過,正好吃個新鮮。
回去的路上鍾老師沒有說話,拿著筆還在算著什麽。王鵬飛則拿了筆記本在畫著什麽,鍾老師算好的結果,看到王鵬飛在畫著一幅畫,也就沒有打擾,在車上開始打起瞌睡來。
回到十六處,王鵬飛把畫好的後世衛星鍋圖樣遞給了鍾老師,道:“這是我的新想法,這裏是接收器,這裏是反射鍋,反射鍋把信號增強,反饋到中間的接收器上,你感覺怎麽樣?”
鍾老師倒是知道王鵬飛的物理基礎不錯,但不精,想法很多,於是接過圖樣道:“這個要驗算後才能知道。先不管這個,我們先自己造一台雷達,你今天也看了,先把整個的電路圖畫出來。我找人弄天線,雷達主要是天線和信號處理器,你把信號放大器改良版弄出來了,基本上就穩了,難度少了一半。”
十天後,鍾老師把王鵬飛又從部隊叫到了十六處,兩人帶著幾個研究員和一個班的戰士,往榮軍院新的工廠趕,1188軍工廠那裏有個地方適合架雷達天線,鍾老師昨天已把雷達架好了,今天正式試機。
今天到達1188軍工廠的還有李師長,丁處長,李院長三人,王鵬飛目前的三條大粗腿。
三人都是打老了仗了,自然知道這雷達在戰爭中的作用,於是李師長和李院長接到丁處長的電話,都抽空趕來了。
隨著王鵬飛發出了一組電報,二十八分鍾後,雷達屏幕上準時出現了一個光點,鍾老師很高興叫了一聲:“好!很準時,應該錯不了。”
說著就跟王鵬飛兩人和那幾個研究員一起計算著距離,直到光點從屏幕中消失。
王鵬飛把計算結果拿給鍾老師後,就跑到李院長他們那,給三位首長解釋起來:“十六處提前跟空軍聯係好了,在收到電報十五分鍾後,飛機準時起飛,飛機平穩後按計劃中的速度均速飛行,我們計算過,八分鍾後,應該會出現在雷達偵測的邊緣位置。”
“現在時間對上了,飛機按計劃的速度飛行,到達雷達的中心位置與我們計算的時間差不多,飛出雷達的偵測位置也與我們計算的時間相差不大。”
李師長沒有接觸過雷達,沒有出聲,丁處長道:“與314乙雷達的參數相比,怎麽樣?”
鍾老師這時拿著數據過來了:“比314乙型雷達的偵測範圍要廣,314乙偵測範圍不到200公裏,但已經是比蘇-8型雷達探測距離遠了,而我們這款丁型偵測範圍是350公裏。”
王鵬飛道:“你不是說雷達到了嗎?怎麽要去雷達站?”
鍾老師嘿嘿一笑,懟他道:“你說得倒輕巧,雷達是我們兩個想要就能要到的?是一台壞了的雷達,就在我們附近,我們去看看。”
王鵬飛跟著鍾老師坐上了一輛吉普車,車上有一個司機,還有兩名警衛戰士,一路飛馳出了京城,然後在往東一路開去,開了有一個多小時,才轉往了山裏,又開了半小時才看到一座山。
王鵬飛的視力超強,隔著老遠就看到了,雷達立著的天線,是四排的八木天線。
經過了兩個檢查站,這才來到了雷達站,進了雷達站,帶隊的警衛戰士拿著手令找到了負責的連長,雷達站的連長姓田。
田連長一見到鍾老師就道:“鍾顧問是吧,來,這邊,看,就是這一台雷達314甲,出故障了,我們沒查到原因。”
十六處帶隊的警衛戰士把田連長引到了一邊,不知道說了什麽,田連長沒有守在了維修現場,隻是安排了兩個戰士遠遠地看著。
鍾老師小聲地跟王鵬飛介紹:“這是一台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中程防空米波警戒雷達,命名為314甲中程警戒雷達。重達400多千克,具有80-100千米的飛機探測距離,聽說現在部隊有314乙,但不借。”
鍾老師想必是已經研究過這款雷達了,他對各配件很了解,三下五除二就拆開了機殼,開始測試了起來。
不一會,問題找到了,有個元件壞了,鍾老師換上一個試了一下,確定了,就是這個問題,但他沒有急著換。
今天來這裏可不是為了修雷達的,是為了搞研究的,他把帶來的信號放大器改了改,又拿出本子算了好大一會,才把原來的信號放大器的板子拆了下來,把自己帶來的那一塊裝了上去。
然後把電源的那一塊,又改裝了一下,通上電,用萬用表測試了一下,確定沒有問題後,開機了。
王鵬飛跟鍾老師對視了一眼,打開隨身帶的電台,發了一組電報出去。
然後兩人就緊盯著雷達屏幕,不時看著表,過了二十分鍾,雷達屏幕右上角出現了一個光點,慢慢地向著屏幕中間移動。
鍾老師飛快地計算著距離,王鵬飛也不時在紙上寫著自己的計算結果。隨著光點移出了屏幕,消失不見,兩人才鬆了口氣。
鍾老師把信號放大器複原,電源那一塊也給按原樣複原,又開機試了一下,沒有問題後,這才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去。
這時十六處的警衛戰士也把田連長叫過來了,田連長親自操作雷達試了試,其實也就是開機,試了一下蜂鳴器響不響,指示燈亮不亮,屏幕顯示狀態如何。
田連長試過了沒問題後,鍾老師和王鵬飛就告辭了,田連長要留他們吃飯。
被警衛戰士擋住了,說:“首長命令,維修完畢,立即返回。田連長,實在是抱歉,你要是真過意不去,就拿幾個早上剩下的饅頭,窩窩也行,給我們帶上,我們帶了壓縮軍糧,跟你們換。”
田連長喜道:“真用壓縮軍糧換?那我們可占便宜了。我們還隻聽說過這玩意,還沒吃過呢,聽說都是送到偏遠邊疆才用這個壓縮軍糧。我們在京郊,用不上,連個味都沒嚐過。”
於是田連長用30個大饅頭和一碗鹹菜換了十人份的壓縮軍糧,說是正好用來給戰士們當獎品。
這場交易都感覺自己賺了,十六處的警衛戰士經常出差,這壓縮軍糧吃得有點膩了,雷達站的戰士們還沒嚐過,正好吃個新鮮。
回去的路上鍾老師沒有說話,拿著筆還在算著什麽。王鵬飛則拿了筆記本在畫著什麽,鍾老師算好的結果,看到王鵬飛在畫著一幅畫,也就沒有打擾,在車上開始打起瞌睡來。
回到十六處,王鵬飛把畫好的後世衛星鍋圖樣遞給了鍾老師,道:“這是我的新想法,這裏是接收器,這裏是反射鍋,反射鍋把信號增強,反饋到中間的接收器上,你感覺怎麽樣?”
鍾老師倒是知道王鵬飛的物理基礎不錯,但不精,想法很多,於是接過圖樣道:“這個要驗算後才能知道。先不管這個,我們先自己造一台雷達,你今天也看了,先把整個的電路圖畫出來。我找人弄天線,雷達主要是天線和信號處理器,你把信號放大器改良版弄出來了,基本上就穩了,難度少了一半。”
十天後,鍾老師把王鵬飛又從部隊叫到了十六處,兩人帶著幾個研究員和一個班的戰士,往榮軍院新的工廠趕,1188軍工廠那裏有個地方適合架雷達天線,鍾老師昨天已把雷達架好了,今天正式試機。
今天到達1188軍工廠的還有李師長,丁處長,李院長三人,王鵬飛目前的三條大粗腿。
三人都是打老了仗了,自然知道這雷達在戰爭中的作用,於是李師長和李院長接到丁處長的電話,都抽空趕來了。
隨著王鵬飛發出了一組電報,二十八分鍾後,雷達屏幕上準時出現了一個光點,鍾老師很高興叫了一聲:“好!很準時,應該錯不了。”
說著就跟王鵬飛兩人和那幾個研究員一起計算著距離,直到光點從屏幕中消失。
王鵬飛把計算結果拿給鍾老師後,就跑到李院長他們那,給三位首長解釋起來:“十六處提前跟空軍聯係好了,在收到電報十五分鍾後,飛機準時起飛,飛機平穩後按計劃中的速度均速飛行,我們計算過,八分鍾後,應該會出現在雷達偵測的邊緣位置。”
“現在時間對上了,飛機按計劃的速度飛行,到達雷達的中心位置與我們計算的時間差不多,飛出雷達的偵測位置也與我們計算的時間相差不大。”
李師長沒有接觸過雷達,沒有出聲,丁處長道:“與314乙雷達的參數相比,怎麽樣?”
鍾老師這時拿著數據過來了:“比314乙型雷達的偵測範圍要廣,314乙偵測範圍不到200公裏,但已經是比蘇-8型雷達探測距離遠了,而我們這款丁型偵測範圍是350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