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就說你小子行
傳奇道士之火紅歲月建設新中國 作者:庚申大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天李院長不在院裏,到晚上才回來。回到辦公室,卻見王鵬飛和東方思英在裏麵頭挨著頭,正在看什麽東西,於是笑著道:“你們這是幹啥呢,看的什麽好東西。”
東方思英一聽,抬起頭來,卻發現和王鵬飛靠得很近,有些不好意思,臉一紅,忙拿了飯盒過來打開:“李伯伯,你回來了,還沒吃飯吧,快吃飯。”
王鵬飛見院長進來了,沒有一點不好意思,拿著那張紙,揮舞著:“李伯伯,我們在看小文藝寫的快板,還有順口溜。我跟你說,我又給你解決一個大難題,明天你可得獎勵我一個大雞腿。”
李院長哈哈一笑:“又解決一個大難題,好啊,說說看,隻要真解決了大難題,明天一定獎勵大雞腿。”
“你先吃飯,不然你一聽,又顧不上吃飯了。你吃完飯,我再說。”
李院長從善如流,細嚼慢咽地把飯吃了,完事還順了口茶,放下杯子,吧唧了一下嘴巴:“行了,我現在吃飽喝足了,你就說吧!”
東方思英忙拿了一個本子在一旁準備記錄,王鵬飛叫她來陪著等院長,用的借口就是,待會他和李院長要匯報,匯報完了要寫成報告,他沒時間寫報告,想請思英妹妹寫個報告。
說到工作,王鵬飛也收起了笑臉,稱呼也正式了起來:“院長,你上周不是交給了我一個任務嗎,給那部分重度殘疾的同誌找事做,我找到了。”
“我是從播音員這裏受到的啟發,這部分重度殘疾的同誌,幹工廠的活可能幹不了,但宣傳口是個好去處。這部分同誌,除了三個失聲的同誌,其他同誌說話能力都沒問題。能說話就能播音,不會普通話可以學,不光要學普通話,還要學習文化知識,有興趣地還可以學唱歌,講故事,評書,相聲,順口溜。”
李院長聽到這裏,也明白了過來,這確實是條路子:“有的戰士可能不太善於表達,怎麽辦?”
“不善於表達就學,槍炮子彈都不怕,還怕學?文化課自己院裏有文化的傷員多了去了,留下二個專門教其他戰士學習文化知識。其他的我們可以請老師,京城不少這樣靠嘴吃飯的,我們請那麽幾個,一天請一個老師,輪著來,也不用學得太專業,能入門就行。”
“論愛國愛黨,這些戰士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忠誠,隻要他們文化水平能跟上,一部分可以去宣傳口當播音員,有時候音色不是那麽重要,愛國愛黨的激情才更能讓人產生共鳴。”
李院長接著問:“那沒被選上播音員的那部分呢?怎麽安排?”
“沒選上的,有更光榮的任務,加一些不想進工廠的,組個合唱團,上台搞合唱。有手的吹笛子,拉手風琴,二胡,不是有手鼓嗎,我們將沒有手的戰士弄個腳鼓。這些樂器不會,我們去請大學音樂老師來教,太遠的,保衛科的戰士自行車接送。讓他們練,一直練,練好了,給全軍表演,給全國人民表演,給領袖同誌去表演!”
成立殘疾人合唱團的事,在王鵬飛印象中都是後世發生過,他說起來自是信心滿滿,一點也不擔心事辦不成。
東方思英看著眼前侃侃而談少年,她感覺王鵬飛的兩眼發亮,不,是兩眼發出了奪目的神采,對這從未有人辦過的事,充滿著十足的信心。仿佛在他看來,這些事隻要去辦,就一定能成。
李院長沒有觀察王鵬飛,但他從王鵬飛的話語中,聽出了堅定的信心,這不是普通的信心,這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這是敢於挑戰強敵的信心,這是必勝的信心。
李院長知道,他是真的撿到寶了,一個真正的強者,要的是長遠的眼光和大局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做事風格,要的是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這些東西,眼前的少年似乎都有了。
“好!這條路子不錯,我就說你小子行。”李院長十分高興,指著王鵬飛手上的紙。
“這是小文藝寫的快板和順口溜吧,他以前剛來時還表演過,後來...對,他本來是個搞宣傳的。行,我明天通知宣傳科,讓他去廣播站報道。讓他做榮軍院第一個宣傳口的榜樣。”
還是老規矩,王鵬飛隻負責提供思路,指明方向,不負責具體的執行。之前的模範榮軍院的報告還是他寫的,但他寫的報告太多不符合這年代的特殊名詞了,改起來太痛苦。這一次他學乖了,報告他找了東方思英來寫。
第二天下午,順利入職廣播站的薑濤發揮了他的特長,一個人在廣播裏快板、故事、笑話輪著來,濤濤不絕地說了兩個小時。從中午二點說到了四點,直到專門的手術時間才停下了廣播,手術時間不允許緊急通知以外的廣播。
這時院裏的傷員都也都在傳一個小道消息,院裏正在請音樂老師和民間藝人,以後有興趣的都可以學,隻要學好了,文化知識過關了,都有機會進宣傳口。
院裏又內招了五名文化水平高的傷殘軍人當文化課教員,這是給後麵要進來的500多傷員準備的。
對於再次看到了希望的傷員同誌,沒有比這種小道消息更讓人興奮的了,私底下很多同誌又開展了新一輪的學習熱潮。那些文化水平高的,一周又能多吃幾個雞蛋。
但這裏麵多吃雞蛋的文化人,不包括陳瞎子。陳瞎子是個文化人,還是個炮兵出身,這年代當炮兵大多得能寫會算,還得是算得又快又準才行。
他在戰場上被敵人的飛機炸得丟了一條腿,頭部也受了重傷,視網膜被灼傷,視力嚴重受損,隻能感到一點光,能分清白天晚上,人是分不清的,看到的都是黑影。
陳瞎子和其他人不同,他始終相信國家不會丟下傷殘軍人不管,雖然看不見,但他相對樂觀,還自嘲稱自己是從陳一炮變成了陳瞎子。
別人叫他陳瞎子也不惱,整天樂嗬嗬地,認為自己從戰場上撿了條命回來就賺了,他打死的各國鬼子少說百八十個了。現在榮軍院多他一個吃閑飯的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他的口頭禪是:打死一個算一個,打死二個賺一個,我少說都賺了百八十個了,現在有吃的有喝,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東方思英一聽,抬起頭來,卻發現和王鵬飛靠得很近,有些不好意思,臉一紅,忙拿了飯盒過來打開:“李伯伯,你回來了,還沒吃飯吧,快吃飯。”
王鵬飛見院長進來了,沒有一點不好意思,拿著那張紙,揮舞著:“李伯伯,我們在看小文藝寫的快板,還有順口溜。我跟你說,我又給你解決一個大難題,明天你可得獎勵我一個大雞腿。”
李院長哈哈一笑:“又解決一個大難題,好啊,說說看,隻要真解決了大難題,明天一定獎勵大雞腿。”
“你先吃飯,不然你一聽,又顧不上吃飯了。你吃完飯,我再說。”
李院長從善如流,細嚼慢咽地把飯吃了,完事還順了口茶,放下杯子,吧唧了一下嘴巴:“行了,我現在吃飽喝足了,你就說吧!”
東方思英忙拿了一個本子在一旁準備記錄,王鵬飛叫她來陪著等院長,用的借口就是,待會他和李院長要匯報,匯報完了要寫成報告,他沒時間寫報告,想請思英妹妹寫個報告。
說到工作,王鵬飛也收起了笑臉,稱呼也正式了起來:“院長,你上周不是交給了我一個任務嗎,給那部分重度殘疾的同誌找事做,我找到了。”
“我是從播音員這裏受到的啟發,這部分重度殘疾的同誌,幹工廠的活可能幹不了,但宣傳口是個好去處。這部分同誌,除了三個失聲的同誌,其他同誌說話能力都沒問題。能說話就能播音,不會普通話可以學,不光要學普通話,還要學習文化知識,有興趣地還可以學唱歌,講故事,評書,相聲,順口溜。”
李院長聽到這裏,也明白了過來,這確實是條路子:“有的戰士可能不太善於表達,怎麽辦?”
“不善於表達就學,槍炮子彈都不怕,還怕學?文化課自己院裏有文化的傷員多了去了,留下二個專門教其他戰士學習文化知識。其他的我們可以請老師,京城不少這樣靠嘴吃飯的,我們請那麽幾個,一天請一個老師,輪著來,也不用學得太專業,能入門就行。”
“論愛國愛黨,這些戰士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忠誠,隻要他們文化水平能跟上,一部分可以去宣傳口當播音員,有時候音色不是那麽重要,愛國愛黨的激情才更能讓人產生共鳴。”
李院長接著問:“那沒被選上播音員的那部分呢?怎麽安排?”
“沒選上的,有更光榮的任務,加一些不想進工廠的,組個合唱團,上台搞合唱。有手的吹笛子,拉手風琴,二胡,不是有手鼓嗎,我們將沒有手的戰士弄個腳鼓。這些樂器不會,我們去請大學音樂老師來教,太遠的,保衛科的戰士自行車接送。讓他們練,一直練,練好了,給全軍表演,給全國人民表演,給領袖同誌去表演!”
成立殘疾人合唱團的事,在王鵬飛印象中都是後世發生過,他說起來自是信心滿滿,一點也不擔心事辦不成。
東方思英看著眼前侃侃而談少年,她感覺王鵬飛的兩眼發亮,不,是兩眼發出了奪目的神采,對這從未有人辦過的事,充滿著十足的信心。仿佛在他看來,這些事隻要去辦,就一定能成。
李院長沒有觀察王鵬飛,但他從王鵬飛的話語中,聽出了堅定的信心,這不是普通的信心,這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這是敢於挑戰強敵的信心,這是必勝的信心。
李院長知道,他是真的撿到寶了,一個真正的強者,要的是長遠的眼光和大局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做事風格,要的是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這些東西,眼前的少年似乎都有了。
“好!這條路子不錯,我就說你小子行。”李院長十分高興,指著王鵬飛手上的紙。
“這是小文藝寫的快板和順口溜吧,他以前剛來時還表演過,後來...對,他本來是個搞宣傳的。行,我明天通知宣傳科,讓他去廣播站報道。讓他做榮軍院第一個宣傳口的榜樣。”
還是老規矩,王鵬飛隻負責提供思路,指明方向,不負責具體的執行。之前的模範榮軍院的報告還是他寫的,但他寫的報告太多不符合這年代的特殊名詞了,改起來太痛苦。這一次他學乖了,報告他找了東方思英來寫。
第二天下午,順利入職廣播站的薑濤發揮了他的特長,一個人在廣播裏快板、故事、笑話輪著來,濤濤不絕地說了兩個小時。從中午二點說到了四點,直到專門的手術時間才停下了廣播,手術時間不允許緊急通知以外的廣播。
這時院裏的傷員都也都在傳一個小道消息,院裏正在請音樂老師和民間藝人,以後有興趣的都可以學,隻要學好了,文化知識過關了,都有機會進宣傳口。
院裏又內招了五名文化水平高的傷殘軍人當文化課教員,這是給後麵要進來的500多傷員準備的。
對於再次看到了希望的傷員同誌,沒有比這種小道消息更讓人興奮的了,私底下很多同誌又開展了新一輪的學習熱潮。那些文化水平高的,一周又能多吃幾個雞蛋。
但這裏麵多吃雞蛋的文化人,不包括陳瞎子。陳瞎子是個文化人,還是個炮兵出身,這年代當炮兵大多得能寫會算,還得是算得又快又準才行。
他在戰場上被敵人的飛機炸得丟了一條腿,頭部也受了重傷,視網膜被灼傷,視力嚴重受損,隻能感到一點光,能分清白天晚上,人是分不清的,看到的都是黑影。
陳瞎子和其他人不同,他始終相信國家不會丟下傷殘軍人不管,雖然看不見,但他相對樂觀,還自嘲稱自己是從陳一炮變成了陳瞎子。
別人叫他陳瞎子也不惱,整天樂嗬嗬地,認為自己從戰場上撿了條命回來就賺了,他打死的各國鬼子少說百八十個了。現在榮軍院多他一個吃閑飯的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他的口頭禪是:打死一個算一個,打死二個賺一個,我少說都賺了百八十個了,現在有吃的有喝,還有什麽不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