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華暫時充當解說員,因為他清楚祝紅陽其實是個門外漢,對古武不說一無所知,但肯定了解不多。


    “趙家這位弟子,施展的是百拳之母的太祖長拳,據說傳自宋太宗趙匡胤,原本屬於軍中功法,後來逐漸傳入民間,現代社會耳熟能詳的拳法中,都可以找到太祖長拳的影子。”


    祝紅陽點頭,說白了這就是原始版的軍體拳,不過能傳承上千年,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太祖長拳講究手眼步伐配合,大開大合,氣勢澎湃,在不動用真氣的情況下,屬於淬體境比較剛猛的拳法,可趙家子弟偏偏挑了個溫成龍。


    溫成龍雖然以軍體拳對敵,但別忘了他的出身,這家夥老爹是和式太極拳的大弟子,隻有學的也是太極拳。


    所以溫成龍的軍體拳,那是柔中帶剛,剛中有柔,又時常有祝青浩、祝青燕、祝青玉三兄妹陪練,也不缺戰鬥經驗,簡直把太祖長拳克製的死死的。


    但是樊二娘和武金鳳卻不由自主坐直嬌軀,目不轉睛盯著那位趙家子弟。


    最早的軍體拳,適合於戰陣搏殺,雖然後來流入民間,但是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就連祝紅陽經曆過破天塔內領悟溟中之武,也看出一絲不凡。


    沉吟片刻,祝紅陽緩緩開口:“武道,先有武後有道,太祖長拳,蘊含武道至理,當賞!”


    軒轅華沉默不語,華國各大武術流派,皆有其道,這廣為流傳的太祖長拳,起碼在習武前期算是很不錯的功法,可有幾個眼高於低的古武門派或者世家看到眼裏呢?


    別的不說,樊二娘的身份他還是知道的,那可是天人合一境界的大高手啊,抬手間翻山倒海不在話下,能得她注目,不是趙家子弟多優秀,而是太祖長拳確實有獨到之處。


    任何東西,能曆經千年傳承下來,必然不凡,而不是簡單的視為糟粕批判的一塌糊塗。


    太祖長拳,在某些地方被稱為洪拳、紅拳、趙門炮拳等等,但凡懂點曆史的都知道,由於種種原因避居海外的,依靠洪拳打下偌大名聲,甚至一度成為華國功夫的代名詞,鼎鼎大名的洪門,更是海外華人中影響最大的組織,就連老外提起洪門都要伸個大拇指。


    而且太祖長拳號稱百拳之母,華國絕大多數拳法,都能找到太祖長拳的影子,也絕非是巧合那麽簡單。


    看來,即便是古武界,也有點小覷這傳承上千年的太祖長拳。


    薛老將軍搖頭慨歎,別人不清楚他心裏有數,封城那一次,趙家動用的真氣境高手足足上百,雖說有千年世家的底蘊,但古武功法無疑也是關鍵的一環。


    “那就賞吧!趙家這個分支,不在臨江,而是雁蕩山,清虛真人那座雁蕩山別墅,就獎給他們!”


    張天師有些遲疑,清虛真人曾經隱居的雁蕩山別院,雖然不是洞天福地,卻對如今的道家意義非凡,送給趙家?


    靈生方丈不言不語,隱靈寺以前和趙家走的太近,此刻倒是不好表態。


    司馬鷹沉聲道:“我讚成!”


    五名評委,三名支持獎賞,兩名不表態,等於已經通過,清虛真人留下的雁蕩山別院,作為獎品獎給趙家。


    趙鎮北有點懵,既想不到第一個獲獎的是趙家,又不明白祝紅陽為什麽有這麽大的影響,說實話經曆過國慶變故以後,殘存的趙家出這個風頭並非他所願,還不如贏一塊“靈石”來的實惠。


    溫弘武自然沒意見,道家諸位大佬贈送他那些東西,其實拿在他手裏,很多就像燙手山芋,越珍貴越燙手,隻要能“送出去”,誰拿到都無所謂,都得承他一份人情。


    議定這件事,祝紅陽重新把目光投向場中,這次看的是與程不易動手的那名來自少林的武僧。


    武僧年齡不大,大約也就二十上下,但是渾身氣勢毫無破綻,一套普普通通的羅漢拳,打的滴水不漏。


    在現代社會,能不被燈火酒綠的都市生活誘惑,能遠離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一心習武,僅僅在這一點上,這個小和尚的心境和意誌都足夠強大。


    有了對太祖長拳的新認知,眾人再看這原本毫不花哨的羅漢拳,都若有所思。


    這時候就體現出自幼習武和半路出家的差距,論體質,這段時間得了不少好東西的程不易,並不輸於對方,但論對拳法的運用程度,程不易可就差得遠。


    這時候如薛老將軍、溫弘武等對軍體拳比較熟悉的人,都看出來程不易的軍體拳與特訓班表演時製式“軍體拳”的細微差別,不由得都偷看祝紅陽幾眼。


    對於教育子弟,孔聖人數千年前就提出兩個著名的原則,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


    可笑後人一邊吹捧著孔聖人,一邊把聖人的教誨丟到九霄雲外。


    後世儒家排外性極強,固守教條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喊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口號,鄙視一切非儒家的文化,這與聖人有教無類的理念相差有多大?也真難為那些人敢稱自己為儒生!


    另外就是因材施教,孔聖人門人弟子三千,賢者七十有二,個個都有鮮明的特點,但是後人恪守先賢著作,聖人經典一個字都更改不得,更別說理解和主流有點偏差的直接斥為異端,結果教導出一代又一代幾乎模子裏刻印出來的酸儒腐儒,最終把儒家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武者同樣如此,一邊喊著要江山代有才人出,一邊恪守先輩傳承,一點不能更改。很多武功招式明明是錯的,也不能改。


    在這方麵,聖天大陸的武者要好很多,隻要是對的,能提升實力的,沒有不能接受的,新經脈圖的推廣,如果放到地球世界,可想而知不經過一場論戰,甚至一場流血鬥爭,未必能很快推廣開。


    以祝紅陽為媒介交流的軍體拳和十段錦,祝無雙早就在祝家軍中全麵推廣,甚至偷師炎黃特特戰隊的隊列訓練等等,但是地球世界,哪怕楊宣武喊出誰阻攔誰死的口號,結果如何?


    但是看出程不易的軍體拳和其他人的細微差別,薛老將軍心中隻浮出四個字:因材施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梭兩界:他隻想當個莊園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世青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世青萍並收藏穿梭兩界:他隻想當個莊園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