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好摳門的一人哦
和離再嫁糙漢將,前夫開啟火葬場 作者:搖搖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浮夏小聲詢問:“那縣主……”
宋泠繼續作畫,漠然道:“不用管我娘,大哥給她生了五個孫子,隻是其中一個兒子斷了條腿,沒什麽可心疼的。”
重北對著宋泠一拱手,轉身去執行。
浮夏站在一旁為宋泠磨墨,“小姐這樣對三公子,萬一他回來報複您……”
“他要是有這個脾氣,我倒挺佩服他的,就怕他一蹶不振,做灘爛泥。”
浮夏不再說話,直到宋泠將新畫作完。
“好了,你去準備準備,明日午後出發。”
浮夏:“去哪裏?”
宋泠故作神秘,“去了就知道了。”
*
當紗布從臉上一層層從鬆月的臉上剝開,國公夫人緊張得雙手緊握,直到最後一層褪去,她驚愕地對宋瑛說道:“郡主,這、怎會……”
宋瑛十分惋惜地歎氣,“抱歉,夫人、鬆月公子,我隻能做到這兒了。”
鬆月臉上的傷口已經愈合,但是疤痕卻清晰可見,與周圍完好的皮膚相比,像一條無足的粉色蜈蚣貼在臉上,有點猙獰。
但無人露出嫌棄之色,國公夫人更是抹眼淚,“可憐的孩子。”
太醫心中疑惑重重,按理不應該這樣啊,就算留疤痕也不會如此明顯,想起這其中更換的三次藥方,太醫悄悄朝宋瑛瞧去,難道……
可每次的藥方他都看過,而且還是由他親自製作的藥,的確是沒問題得,那是哪裏出了問題呢?
鬆月伸手摸了摸臉,“可以給我鏡子嗎?”
國公夫人不忍,好心安慰道:“其實不用看的,已經比之前好很多了。”
“多謝夫人,沒關係,我就想看看。”
墨汁取來鏡子遞給他。
鬆月照著鏡子,左右看了看,笑了,“其實這已經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了,多謝郡主,謝太醫。”
國公夫人請宋瑛和太醫去了隔壁屋談話。
“郡主、太醫,真的隻能如此了嗎?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太醫:“公子這傷口愈合不久,倒是還能再試試。”
國公夫人又看向宋瑛,期待地看著她。
宋瑛說道:“是藥三分毒,還是問問公子吧,若是他願意,我便與太醫再試試。”
“好,我去問問。”
不一會兒,隔壁屋的說話聲隱隱傳來,看樣子公國夫人一時半會兒回來不了。
太醫看向安靜飲茶的宋瑛,起身走了過去,將心中困惑問出,“郡主,我有一事不明。”
“太醫請講。”
“每一次的配藥,咱們都是確認過的,可為何結果是這樣?”
這實在是離預期太遠了。
宋瑛握著茶杯,也是疑惑萬分,“我與太醫一樣,按理不應該啊,可能是哪裏出錯了?”
“這……”
細碎的步伐由遠至近,國公夫人回來了。
一進屋就唉聲歎氣,“我勸過了,鬆月不願意,他不想再麻煩二位。”
宋瑛起身拉著國公夫人坐下,“既然公子不願,咱們也別勉強了,人各有命,隨緣吧,也許哪一天有位醫術高超之人能幫助他呢。”
“我知二位已盡力,我也替鬆月感謝你們,來人啊。”
話一落,國公府下人捧著禮盒進來。
“這段時日真是辛苦兩位了,這禮,還請一定收下。”
禮盒打開,都是銀元寶,大概數一下,起碼有十個。
太醫隻淡定地拱了拱手,“醫者仁心,多謝夫人好意,這錢就免了吧,我還要回太醫院,告辭。”
至於宋瑛,她努力將視線收回,對國公夫人說道:“我與夫人都是心疼鬆月的,這錢不如留給鬆月吧。他如今失了容貌,今後是不能迎客了。”
國公夫人看著白銀,像是做下了什麽決定,“我明白了,我把錢給他,讓他給自己贖身。”
宋瑛握住國公夫人的手,“夫人仁慈。”
“唉,雖然我總把鬆月當做我家那死去的,可我心裏都清楚。多好的孩子啊,若是今後能尋個安靜地兒生活,也算是為我家挨千刀的積福了,望我家挨千刀能繼續投個好胎。”
“國公下輩子一定投個好胎,與夫人再續前緣。”
*
回了將軍府,發兒終於張嘴提問了,“郡主為何不替鬆月公子贖身呢?”
哪知她這話一出,得了宋瑛一個白眼。
墨汁敲了敲小丫頭的腦袋,“你往日裏的小聰明丟哪裏去了?郡主是有夫之婦,還懷著身孕,平日裏消遣也就算了。你讓郡主替鬆月贖身,你是想讓郡主滅於流言蜚語嗎?再說了,縱使將軍脾氣再好,他要是知道這事,是真的會生氣,氣到孩子都打醬油了就不會氣消的那種。”
發兒嘴巴張得老大,終於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恍然道:“懂咯,所以才讓喪夫的國公夫人幫忙,讓鬆月自己替自己贖身。”
宋瑛隨口問道:“你打聽到狀元郎的褲衩子顏色了嗎?”
“打聽到了!”
宋瑛和墨汁驚訝得表情都僵了。
這丫頭來真的?!
發兒自豪叉腰,“奴婢可是經過多日的努力,終於捕捉到了狀元郎奶媽子的孫子。”
宋瑛:“奶媽子的孫子?多大?”
發兒比了個數,“六歲!小弟弟挺可愛的,給他糖吃,什麽都說。原來狀元爺鍾愛大紅色,春考那日不僅褲衩子,連著裏衣都特意定了身紅的。”
宋瑛:“好了,以後這種無用信息就不要打聽了,說有用的。”
“哦哦。”
二人進了裏屋,墨汁照舊在外守著。
發兒坐在小板凳上,腦袋輕輕擱在宋瑛的腿上,口中念念有詞道:“狀元郎莫頌,在大理寺任職,今年二十,出身寒門,家中長子,父親早逝,母親與祖母健在,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封官後,與各個官部的人都有來往,但來往最多的人,是寧王那邊的。”
宋瑛說道:“可不,越少知欽點的人,不得多和自己的人走一起。”
發兒搖頭,“不是呢,奴婢還沒說完。這位莫狀元和遇興公子他們走得也近,恩……怎麽說呢,就是他跟誰都有交集,但也保持著距離。”
“那看來這位狀元郎也是個有算盤的人……榜眼宏硌呢?”
發兒嫌棄得垮下嘴角,“他呀?好摳門的一人哦。”
宋泠繼續作畫,漠然道:“不用管我娘,大哥給她生了五個孫子,隻是其中一個兒子斷了條腿,沒什麽可心疼的。”
重北對著宋泠一拱手,轉身去執行。
浮夏站在一旁為宋泠磨墨,“小姐這樣對三公子,萬一他回來報複您……”
“他要是有這個脾氣,我倒挺佩服他的,就怕他一蹶不振,做灘爛泥。”
浮夏不再說話,直到宋泠將新畫作完。
“好了,你去準備準備,明日午後出發。”
浮夏:“去哪裏?”
宋泠故作神秘,“去了就知道了。”
*
當紗布從臉上一層層從鬆月的臉上剝開,國公夫人緊張得雙手緊握,直到最後一層褪去,她驚愕地對宋瑛說道:“郡主,這、怎會……”
宋瑛十分惋惜地歎氣,“抱歉,夫人、鬆月公子,我隻能做到這兒了。”
鬆月臉上的傷口已經愈合,但是疤痕卻清晰可見,與周圍完好的皮膚相比,像一條無足的粉色蜈蚣貼在臉上,有點猙獰。
但無人露出嫌棄之色,國公夫人更是抹眼淚,“可憐的孩子。”
太醫心中疑惑重重,按理不應該這樣啊,就算留疤痕也不會如此明顯,想起這其中更換的三次藥方,太醫悄悄朝宋瑛瞧去,難道……
可每次的藥方他都看過,而且還是由他親自製作的藥,的確是沒問題得,那是哪裏出了問題呢?
鬆月伸手摸了摸臉,“可以給我鏡子嗎?”
國公夫人不忍,好心安慰道:“其實不用看的,已經比之前好很多了。”
“多謝夫人,沒關係,我就想看看。”
墨汁取來鏡子遞給他。
鬆月照著鏡子,左右看了看,笑了,“其實這已經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了,多謝郡主,謝太醫。”
國公夫人請宋瑛和太醫去了隔壁屋談話。
“郡主、太醫,真的隻能如此了嗎?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太醫:“公子這傷口愈合不久,倒是還能再試試。”
國公夫人又看向宋瑛,期待地看著她。
宋瑛說道:“是藥三分毒,還是問問公子吧,若是他願意,我便與太醫再試試。”
“好,我去問問。”
不一會兒,隔壁屋的說話聲隱隱傳來,看樣子公國夫人一時半會兒回來不了。
太醫看向安靜飲茶的宋瑛,起身走了過去,將心中困惑問出,“郡主,我有一事不明。”
“太醫請講。”
“每一次的配藥,咱們都是確認過的,可為何結果是這樣?”
這實在是離預期太遠了。
宋瑛握著茶杯,也是疑惑萬分,“我與太醫一樣,按理不應該啊,可能是哪裏出錯了?”
“這……”
細碎的步伐由遠至近,國公夫人回來了。
一進屋就唉聲歎氣,“我勸過了,鬆月不願意,他不想再麻煩二位。”
宋瑛起身拉著國公夫人坐下,“既然公子不願,咱們也別勉強了,人各有命,隨緣吧,也許哪一天有位醫術高超之人能幫助他呢。”
“我知二位已盡力,我也替鬆月感謝你們,來人啊。”
話一落,國公府下人捧著禮盒進來。
“這段時日真是辛苦兩位了,這禮,還請一定收下。”
禮盒打開,都是銀元寶,大概數一下,起碼有十個。
太醫隻淡定地拱了拱手,“醫者仁心,多謝夫人好意,這錢就免了吧,我還要回太醫院,告辭。”
至於宋瑛,她努力將視線收回,對國公夫人說道:“我與夫人都是心疼鬆月的,這錢不如留給鬆月吧。他如今失了容貌,今後是不能迎客了。”
國公夫人看著白銀,像是做下了什麽決定,“我明白了,我把錢給他,讓他給自己贖身。”
宋瑛握住國公夫人的手,“夫人仁慈。”
“唉,雖然我總把鬆月當做我家那死去的,可我心裏都清楚。多好的孩子啊,若是今後能尋個安靜地兒生活,也算是為我家挨千刀的積福了,望我家挨千刀能繼續投個好胎。”
“國公下輩子一定投個好胎,與夫人再續前緣。”
*
回了將軍府,發兒終於張嘴提問了,“郡主為何不替鬆月公子贖身呢?”
哪知她這話一出,得了宋瑛一個白眼。
墨汁敲了敲小丫頭的腦袋,“你往日裏的小聰明丟哪裏去了?郡主是有夫之婦,還懷著身孕,平日裏消遣也就算了。你讓郡主替鬆月贖身,你是想讓郡主滅於流言蜚語嗎?再說了,縱使將軍脾氣再好,他要是知道這事,是真的會生氣,氣到孩子都打醬油了就不會氣消的那種。”
發兒嘴巴張得老大,終於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恍然道:“懂咯,所以才讓喪夫的國公夫人幫忙,讓鬆月自己替自己贖身。”
宋瑛隨口問道:“你打聽到狀元郎的褲衩子顏色了嗎?”
“打聽到了!”
宋瑛和墨汁驚訝得表情都僵了。
這丫頭來真的?!
發兒自豪叉腰,“奴婢可是經過多日的努力,終於捕捉到了狀元郎奶媽子的孫子。”
宋瑛:“奶媽子的孫子?多大?”
發兒比了個數,“六歲!小弟弟挺可愛的,給他糖吃,什麽都說。原來狀元爺鍾愛大紅色,春考那日不僅褲衩子,連著裏衣都特意定了身紅的。”
宋瑛:“好了,以後這種無用信息就不要打聽了,說有用的。”
“哦哦。”
二人進了裏屋,墨汁照舊在外守著。
發兒坐在小板凳上,腦袋輕輕擱在宋瑛的腿上,口中念念有詞道:“狀元郎莫頌,在大理寺任職,今年二十,出身寒門,家中長子,父親早逝,母親與祖母健在,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封官後,與各個官部的人都有來往,但來往最多的人,是寧王那邊的。”
宋瑛說道:“可不,越少知欽點的人,不得多和自己的人走一起。”
發兒搖頭,“不是呢,奴婢還沒說完。這位莫狀元和遇興公子他們走得也近,恩……怎麽說呢,就是他跟誰都有交集,但也保持著距離。”
“那看來這位狀元郎也是個有算盤的人……榜眼宏硌呢?”
發兒嫌棄得垮下嘴角,“他呀?好摳門的一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