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循香遇梅
穿成卑微庶女我演技爆表戰績可查 作者:一眠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妨錦不懂,為何姨母看不破?
若是姨母能夠看破,和離歸家,言真姐姐也就不必為了禮國公府的前程和將來舍棄己身,入宮為妃。
大夫人長歎一聲,神情是掩不住的落寞:“因為你姨母看不破。”
“人生在世,所分的三六九等,也不過是衣食住行間的差別,”
“你姨母把麵子看的太重,所以看不破。”
她這位姐姐啊……說起往事,大夫人忍不住眼泛淚光。
大夫人抬起趙妨錦的臉,語氣鄭重而哀傷:
“這些話,不必告訴旁人,自己聽好就是。”
“我們隴西李家,人才遍地,傳承千年,即便是世家之列也有赫赫威名。你姨母本是隴西李家的貴女,但因原本相看好的親事,被族中另一位李姓女子搶走,家中顧忌那女子的輩分,所以未曾替她討回公道,氣急之下,你姨母便遠嫁京城,發誓要做一等一尊貴的誥命夫人,必要壓過那女子一頭。”
“但誥命是有了,還有數不盡的苦楚,她不願歸家拖累族中小輩,也不願回去讓當初搶她婚事的人看笑話,就這麽一直熬著,苦也好難也好,她都想好要一輩子爛在禮國公府。”
“直到她有了你表弟,巽哥兒。她將巽哥兒成材視為第一要務,但禮國公府庶子眾多,比巽哥兒大的有十來個,禮國公年紀不大,但身體早已被酒色掏空,爵位十有八九落不到巽哥兒頭上。”
趙妨錦想起孟言真,心頭疑惑消散,她終於知道,言真姐姐為何一定要進宮了。
她其實不是為了禮國公府,也不是為了所謂的幼弟前程,她隻是為了能讓姨母安心。
大夫人伸手將趙妨錦的手扣住,一下一下的輕拍:“你大姐姐的孝順可歌可歎,但娘絕不會讓你也陷入這樣的境地。”
“你切記,你隻是你,你先是趙妨錦,其次才是誰的女兒,誰的夫人。”
“夫君也好,婆母也好,隻會對你有所求,無論多艱險,困難,照顧好自己才是第一位。”
“吃好喝好,休息好,有空就玩一玩,沒空也要找空子休息,萬不能如四丫頭那樣,恨不能熬幹心血,換旁人一句稱讚。”
“你是趙家的嫡長女,父親是三品戶部侍郎,母親出身隴西李家,外祖一家聲名煊赫。你哥哥年紀輕輕就是舉人,嫂嫂是禮部侍郎獨女,你再沒有多少人可怕。”
趙妨錦點點頭,腰板挺起,她都知道,母親說這些,隻是想告訴她,無論何地,都要照顧好自己,不能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她是母親放在心尖上的孩子。
·
趙妨錦的相看,安排在秋日,去看香山紅葉。
趙妨玉全程跟在大夫人身邊,寸步不離,隻為了向大夫人表示自己並無二心,不是那等為了出路能搶奪嫡姐婚事的混賬。
香山上的紅葉亭邊,趙家的奴仆鋪開厚厚的氈毯,上麵是一幅極大的葡萄花鳥圖,大夫人和趙妨玉坐在其中,中間擺了一張茶案。
戶外不好點香,趙妨玉提前準備了香球掛在四周。
淡淡的竹香,悠遠空明,置身香海之中,仿佛閉眼就能窺見滿山竹林,山野桃花。
附近的林子裏,趙妨錦被大夫人派去摘紅葉,前前後後跟了不少丫鬟,林子中也早已清空過,隻能容納該進去的人。
趙妨薇在後麵的小溪釣魚,趙妨玉留在原地為大夫人點茶。
梅占徽等人就是此時來的。
“這香調的妙極!上京中未曾聽聞哪一戶人家能熏製這般高潔的竹香!”一位身穿灰色錦緞繡八寶紋的男子興致勃勃道。
不是他誇大,大梁朝人最喜風雅。
焚香點茶,插花掛畫,為大梁四雅,而焚香位列四雅之首,稍微有些銀錢的人家,都會點香。
梁人無不愛香,就連皇帝也沉迷香道,每日保養的麵藥香膏也要混入香料粉末,使得香氣長存。
坊間賣的多半是沉香,檀香,降真香,安息香一類。
大家大族間會自行製香,並不外傳,所以常有人家在馬車上懸掛香球,不聞其聲,隻嗅其香,便知門戶的趣事。
香料多為女兒家調製,花香為多,這樣以清冽竹香見長的,還真沒人見過。
他們一行人原本在不遠處做文會,誰知偶然間嗅聞到這一縷竹香,紛紛驚為天人,循香而來。
來時便見到趙妨玉與大夫人相對而坐,趙妨玉一身丁香色花邊大袖,素手執金法曹,在漫野清冽竹香中,為大夫人點茶。
梅占徽立即向大夫人見禮,他在趙家上課,龍舟會也去過趙家的棚子打招呼,自然識得大夫人。
大夫人也頗感意外,沒想到荒郊野外,還能遇上梅占徽一行人。
眾人對周圍懸掛的竹香香球好奇不已,大夫人得知其來意後,當即便摘了幾個銀香球送給他們。
香球是府裏統一製式,唯獨大娘自身手邊掛的最近的那個,是趙妨玉自己找人打的,祥雲蝴蝶樣式。
她有心想說,終究沒有開口。
都已經摘下來了,此時再說,反而顯出那一個香球的不同。
不過是香球而已,沒有她用過的痕跡,流落在外,也查不到她身上來,這樣一想,趙妨玉又放心了,重新低下頭用金法曹碾茶。
悄悄用餘光觀察趙妨玉的梅占徽察覺到大夫人拿起香球時,趙妨玉一瞬間蹙起的眉頭,眼神在幾個香球上一掃,當即發現端倪。
想來這香球大夫人也不知曉,都是銀香球,不仔細瞧瞧,也瞧不出區別。
梅占徽彬彬有禮,先福身謝過,再接大夫人遞來的匣子。
眾人對竹香好奇不已,紛紛好奇,這到底是趙家哪位姑娘或少爺製得香,邊走邊猜。
“能有這般風骨氣魄的,必然是一位郎君!小娘子誰不愛花,就算偏愛青竹,也做不出這樣的霜寒冰魄氣息!”
趙妨玉的竹香,並非一味的竹子味,有一些下雨天泥土的味道,然後慢慢過渡到淺淺的竹子香,而後還有一絲暴雨時的塵泥味道,以及冬日落雪時的霜寒氣。
層層過渡,那一縷霜寒,更是將青竹歲寒三友的風骨凸顯出來。
眾人不信能做出這樣好香的人,是一位姑娘。
梅占徽一路沉默,手中拿著大夫人贈與他們的錦盒,此時錦盒中隻有一枚香球,銀白色,祥雲紋路。
女兒家的物件,不好流落出來,梅占徽猶豫多時,最終還是默默帶著那一枚香球回家。
若是姨母能夠看破,和離歸家,言真姐姐也就不必為了禮國公府的前程和將來舍棄己身,入宮為妃。
大夫人長歎一聲,神情是掩不住的落寞:“因為你姨母看不破。”
“人生在世,所分的三六九等,也不過是衣食住行間的差別,”
“你姨母把麵子看的太重,所以看不破。”
她這位姐姐啊……說起往事,大夫人忍不住眼泛淚光。
大夫人抬起趙妨錦的臉,語氣鄭重而哀傷:
“這些話,不必告訴旁人,自己聽好就是。”
“我們隴西李家,人才遍地,傳承千年,即便是世家之列也有赫赫威名。你姨母本是隴西李家的貴女,但因原本相看好的親事,被族中另一位李姓女子搶走,家中顧忌那女子的輩分,所以未曾替她討回公道,氣急之下,你姨母便遠嫁京城,發誓要做一等一尊貴的誥命夫人,必要壓過那女子一頭。”
“但誥命是有了,還有數不盡的苦楚,她不願歸家拖累族中小輩,也不願回去讓當初搶她婚事的人看笑話,就這麽一直熬著,苦也好難也好,她都想好要一輩子爛在禮國公府。”
“直到她有了你表弟,巽哥兒。她將巽哥兒成材視為第一要務,但禮國公府庶子眾多,比巽哥兒大的有十來個,禮國公年紀不大,但身體早已被酒色掏空,爵位十有八九落不到巽哥兒頭上。”
趙妨錦想起孟言真,心頭疑惑消散,她終於知道,言真姐姐為何一定要進宮了。
她其實不是為了禮國公府,也不是為了所謂的幼弟前程,她隻是為了能讓姨母安心。
大夫人伸手將趙妨錦的手扣住,一下一下的輕拍:“你大姐姐的孝順可歌可歎,但娘絕不會讓你也陷入這樣的境地。”
“你切記,你隻是你,你先是趙妨錦,其次才是誰的女兒,誰的夫人。”
“夫君也好,婆母也好,隻會對你有所求,無論多艱險,困難,照顧好自己才是第一位。”
“吃好喝好,休息好,有空就玩一玩,沒空也要找空子休息,萬不能如四丫頭那樣,恨不能熬幹心血,換旁人一句稱讚。”
“你是趙家的嫡長女,父親是三品戶部侍郎,母親出身隴西李家,外祖一家聲名煊赫。你哥哥年紀輕輕就是舉人,嫂嫂是禮部侍郎獨女,你再沒有多少人可怕。”
趙妨錦點點頭,腰板挺起,她都知道,母親說這些,隻是想告訴她,無論何地,都要照顧好自己,不能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她是母親放在心尖上的孩子。
·
趙妨錦的相看,安排在秋日,去看香山紅葉。
趙妨玉全程跟在大夫人身邊,寸步不離,隻為了向大夫人表示自己並無二心,不是那等為了出路能搶奪嫡姐婚事的混賬。
香山上的紅葉亭邊,趙家的奴仆鋪開厚厚的氈毯,上麵是一幅極大的葡萄花鳥圖,大夫人和趙妨玉坐在其中,中間擺了一張茶案。
戶外不好點香,趙妨玉提前準備了香球掛在四周。
淡淡的竹香,悠遠空明,置身香海之中,仿佛閉眼就能窺見滿山竹林,山野桃花。
附近的林子裏,趙妨錦被大夫人派去摘紅葉,前前後後跟了不少丫鬟,林子中也早已清空過,隻能容納該進去的人。
趙妨薇在後麵的小溪釣魚,趙妨玉留在原地為大夫人點茶。
梅占徽等人就是此時來的。
“這香調的妙極!上京中未曾聽聞哪一戶人家能熏製這般高潔的竹香!”一位身穿灰色錦緞繡八寶紋的男子興致勃勃道。
不是他誇大,大梁朝人最喜風雅。
焚香點茶,插花掛畫,為大梁四雅,而焚香位列四雅之首,稍微有些銀錢的人家,都會點香。
梁人無不愛香,就連皇帝也沉迷香道,每日保養的麵藥香膏也要混入香料粉末,使得香氣長存。
坊間賣的多半是沉香,檀香,降真香,安息香一類。
大家大族間會自行製香,並不外傳,所以常有人家在馬車上懸掛香球,不聞其聲,隻嗅其香,便知門戶的趣事。
香料多為女兒家調製,花香為多,這樣以清冽竹香見長的,還真沒人見過。
他們一行人原本在不遠處做文會,誰知偶然間嗅聞到這一縷竹香,紛紛驚為天人,循香而來。
來時便見到趙妨玉與大夫人相對而坐,趙妨玉一身丁香色花邊大袖,素手執金法曹,在漫野清冽竹香中,為大夫人點茶。
梅占徽立即向大夫人見禮,他在趙家上課,龍舟會也去過趙家的棚子打招呼,自然識得大夫人。
大夫人也頗感意外,沒想到荒郊野外,還能遇上梅占徽一行人。
眾人對周圍懸掛的竹香香球好奇不已,大夫人得知其來意後,當即便摘了幾個銀香球送給他們。
香球是府裏統一製式,唯獨大娘自身手邊掛的最近的那個,是趙妨玉自己找人打的,祥雲蝴蝶樣式。
她有心想說,終究沒有開口。
都已經摘下來了,此時再說,反而顯出那一個香球的不同。
不過是香球而已,沒有她用過的痕跡,流落在外,也查不到她身上來,這樣一想,趙妨玉又放心了,重新低下頭用金法曹碾茶。
悄悄用餘光觀察趙妨玉的梅占徽察覺到大夫人拿起香球時,趙妨玉一瞬間蹙起的眉頭,眼神在幾個香球上一掃,當即發現端倪。
想來這香球大夫人也不知曉,都是銀香球,不仔細瞧瞧,也瞧不出區別。
梅占徽彬彬有禮,先福身謝過,再接大夫人遞來的匣子。
眾人對竹香好奇不已,紛紛好奇,這到底是趙家哪位姑娘或少爺製得香,邊走邊猜。
“能有這般風骨氣魄的,必然是一位郎君!小娘子誰不愛花,就算偏愛青竹,也做不出這樣的霜寒冰魄氣息!”
趙妨玉的竹香,並非一味的竹子味,有一些下雨天泥土的味道,然後慢慢過渡到淺淺的竹子香,而後還有一絲暴雨時的塵泥味道,以及冬日落雪時的霜寒氣。
層層過渡,那一縷霜寒,更是將青竹歲寒三友的風骨凸顯出來。
眾人不信能做出這樣好香的人,是一位姑娘。
梅占徽一路沉默,手中拿著大夫人贈與他們的錦盒,此時錦盒中隻有一枚香球,銀白色,祥雲紋路。
女兒家的物件,不好流落出來,梅占徽猶豫多時,最終還是默默帶著那一枚香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