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求親遇挫
穿成卑微庶女我演技爆表戰績可查 作者:一眠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崔子敏一路從清河到隴西,步步行來,想要繪製的七大川圖如今也終於一一完成。
他想在離開隴西之前,再回李家拜訪一回,便啟程回清河。
誰知,竟然在這桃花林中聽見如此浩蕩滄正的琴音。
原以為是那位兄台,誰知竟然是一群來賞花的小姑娘。
崔子敏不由想見一見那位彈奏安魂曲的小姑娘,直到來人同他說,演奏者是府尹千金孫合韞。
崔子敏得知後離去,府尹夫人的人眼看著崔子敏走遠,麵色透紅。
那可是清河崔郎……
狠狠在臉上拍了兩下,拍散腦海中的旖旎想法,麵上瞧不出羞意,才回去稟報。
不多時,兩回酒罷,府尹夫人笑著同眾人道:“未曾想清河崔郎也在此地。方才聽聞樂音,竟是問起小女。”
眾人目光不由得往府尹夫人身上聚集而去,隻見她動作之間,頭上步搖前搖後蕩,絲毫沒有其他夫人的雍容端莊。
有人恭維她與崔家好事將近,她笑而不語,散席時卻主動送了那戶人家的姑娘一枚琉璃釵。
趙妨玉等人對於清河崔郎疑似傾心孫合韞的消息,隻覺荒謬,孫合韞的做派就是十二郎都看不上,清河崔郎難道就能看上不成。
夫人們拿府尹夫人當樂子,姑娘們也拿孫合韞當笑話。
清河崔郎不曾露麵,誰知來人是誰,是否假借了清河崔郎的名義?
隻眾人不曾見,人群背後,孫合韞望向十四娘的眼神宛如淬毒。
“之前還當那京城來的是禍害,沒成想倒是漏了你。”
·
李家
十二郎衝進院中,焦急等待母親李林氏歸來。
李林氏今日在碧桃宴上看了兩場笑話,自然高興,一回院中便見平日裏不著家的兒子此時已坐在堂中等候,直覺這孩子有話要說。
恰逢碧桃宴,李林氏心中也有預感,不由得麵露喜色,但也仍舊不忘逗逗這個不聰明的兒子。
一進門便喊人捶腿揉肩,閉目養神,十二郎點心都吃完兩盤了,李林氏才緩緩睜眼。
十二郎討好的對著李林氏笑了笑,喊了聲娘。
做作模樣逗得李林氏發笑。
“說吧,到底是怎麽了。”
十二郎連忙坐到距離李林氏最近的位置,還把仆從都散了出去,才紅著臉道:“娘,我有心上人了。”
李林氏對此早有猜測,隻不知道是誰家嬌女,能叫她這把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做媳婦兒的兒子傾心。
但流程還是要走一走的,於是淺啜茶水等十二郎接著道。
“我想求您,為我求娶趙家四妹妹。”
李林氏:“……”
這茶水不喝也罷。
“你怎會看上她?”
雖然說趙家四娘並非小姑的親生女兒,但她原本出身不過是個庶出!哪裏能配十二郎?
縱然她的十二郎於文職一道不甚精通,但也萬沒有落到需要娶一個庶女為妻的地步!
李林氏麵色微沉,緩緩抬眼盯著十二郎的眼睛,似乎想要順著眼睛直看進他腦子裏。
“你可知她本是庶出?”
十二郎不知,但他不在乎。
“母親,難道庶出便不能結親?我們李家何時來的這樣的規矩?”
真要論起來,十二郎的父親也是庶出,所以這話李林氏不能明說,隻能迂回道:“並非庶出不能結親,而是你姑父對她另有安排。”
“她本是姨娘生的,生母極其愚鈍,堪稱蠢毒,這樣的母親生出來的孩子,如何能好?縱然是抱去你姑母院中養了幾年,也不過是裝了幾分表象,哪裏能學來世家真正的氣度!”
“你要知道,娶妻娶賢,樣貌都不過是錦上添花,為妻者最重要的便是品行。”
“你喜歡趙家的四姑娘,往後在隴西為你找一位差不多的便是,也不是非她不可。”
李林氏一連說了許多,越說十二郎便越是難過。
他不明白,明明當初說好,隻要是他心悅之人,母親也會喜歡並欣然接受,怎麽事到如今便換了副模樣?
“母親不喜趙家妹妹,當真隻是因為她的出身麽?”
李林氏頷首道是。
“庶出與嫡出,自一出生起便天差地別,不是所有人家都如李家一般,兄弟和睦,更多人家是爾虞我詐,兄弟鬩牆,姐妹算計。”
“你心悅的趙家四妹妹,能從你姑母家的一眾庶女中殺出一條血路,獨得你姑母歡心,便知道是個有手腕,不省心的禍頭子。專來迷惑你這樣不帶腦子行事的傻子。”
“過些日子你便回嘉峪關吧,等你下回回來,她們也走了,省得你惦記。”
十二郎從未想過,自己在求親一事上會遇到阻礙,從曉事起,他所記得的,都是母親同他說,隻要他高興如何就好,所以他可以讀書不聰明,可以調皮搗蛋,做李家的混世魔王,但他從未想到,他會連給自己心意的女子提親都做不到。
十二郎怔怔的,還是想不通,但他不願就這樣帶著遺憾回到嘉峪關。
他清楚的知道,這一去,他和趙家的四妹妹之間便再無可能。
不戰而降,不是十二郎的作風,他當即跪在堂中,字字發自肺腑:
“兒心悅趙家四妹妹,心悅的是人,而不是什麽嫡庶出身,家世背景。”
“若真按門第來算,能配隴西李氏的,隻有五姓七望。”
“我不在乎她是不是嫡出,也不在乎她生母如何,她若嫁我,往後餘生旁人能談論的,便是我能不能為她帶去榮耀,而非讓旁人揪著她的出身作為笑柄談資,若當真如此,我也不配娶她,是我無能,不賴旁人。”
“出身並非她能選的,若是能選,她也未必想要出生在趙家,出生在那位愚蠢姨娘名下,她沒得選,她能長成這般模樣,是她願為了自己奮而發力的結果,她不曾害人性命,不曾傷人,有些手腕又如何?也不過是自保或想要自己活的好一些,這不是值得羞恥之事。”
“我們隴西人,最重要的便是活著,她好好活著,想要自己過得好一些,孝順嫡母,友愛姐妹,難道這些在母親眼裏也是錯麽?”
他想在離開隴西之前,再回李家拜訪一回,便啟程回清河。
誰知,竟然在這桃花林中聽見如此浩蕩滄正的琴音。
原以為是那位兄台,誰知竟然是一群來賞花的小姑娘。
崔子敏不由想見一見那位彈奏安魂曲的小姑娘,直到來人同他說,演奏者是府尹千金孫合韞。
崔子敏得知後離去,府尹夫人的人眼看著崔子敏走遠,麵色透紅。
那可是清河崔郎……
狠狠在臉上拍了兩下,拍散腦海中的旖旎想法,麵上瞧不出羞意,才回去稟報。
不多時,兩回酒罷,府尹夫人笑著同眾人道:“未曾想清河崔郎也在此地。方才聽聞樂音,竟是問起小女。”
眾人目光不由得往府尹夫人身上聚集而去,隻見她動作之間,頭上步搖前搖後蕩,絲毫沒有其他夫人的雍容端莊。
有人恭維她與崔家好事將近,她笑而不語,散席時卻主動送了那戶人家的姑娘一枚琉璃釵。
趙妨玉等人對於清河崔郎疑似傾心孫合韞的消息,隻覺荒謬,孫合韞的做派就是十二郎都看不上,清河崔郎難道就能看上不成。
夫人們拿府尹夫人當樂子,姑娘們也拿孫合韞當笑話。
清河崔郎不曾露麵,誰知來人是誰,是否假借了清河崔郎的名義?
隻眾人不曾見,人群背後,孫合韞望向十四娘的眼神宛如淬毒。
“之前還當那京城來的是禍害,沒成想倒是漏了你。”
·
李家
十二郎衝進院中,焦急等待母親李林氏歸來。
李林氏今日在碧桃宴上看了兩場笑話,自然高興,一回院中便見平日裏不著家的兒子此時已坐在堂中等候,直覺這孩子有話要說。
恰逢碧桃宴,李林氏心中也有預感,不由得麵露喜色,但也仍舊不忘逗逗這個不聰明的兒子。
一進門便喊人捶腿揉肩,閉目養神,十二郎點心都吃完兩盤了,李林氏才緩緩睜眼。
十二郎討好的對著李林氏笑了笑,喊了聲娘。
做作模樣逗得李林氏發笑。
“說吧,到底是怎麽了。”
十二郎連忙坐到距離李林氏最近的位置,還把仆從都散了出去,才紅著臉道:“娘,我有心上人了。”
李林氏對此早有猜測,隻不知道是誰家嬌女,能叫她這把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做媳婦兒的兒子傾心。
但流程還是要走一走的,於是淺啜茶水等十二郎接著道。
“我想求您,為我求娶趙家四妹妹。”
李林氏:“……”
這茶水不喝也罷。
“你怎會看上她?”
雖然說趙家四娘並非小姑的親生女兒,但她原本出身不過是個庶出!哪裏能配十二郎?
縱然她的十二郎於文職一道不甚精通,但也萬沒有落到需要娶一個庶女為妻的地步!
李林氏麵色微沉,緩緩抬眼盯著十二郎的眼睛,似乎想要順著眼睛直看進他腦子裏。
“你可知她本是庶出?”
十二郎不知,但他不在乎。
“母親,難道庶出便不能結親?我們李家何時來的這樣的規矩?”
真要論起來,十二郎的父親也是庶出,所以這話李林氏不能明說,隻能迂回道:“並非庶出不能結親,而是你姑父對她另有安排。”
“她本是姨娘生的,生母極其愚鈍,堪稱蠢毒,這樣的母親生出來的孩子,如何能好?縱然是抱去你姑母院中養了幾年,也不過是裝了幾分表象,哪裏能學來世家真正的氣度!”
“你要知道,娶妻娶賢,樣貌都不過是錦上添花,為妻者最重要的便是品行。”
“你喜歡趙家的四姑娘,往後在隴西為你找一位差不多的便是,也不是非她不可。”
李林氏一連說了許多,越說十二郎便越是難過。
他不明白,明明當初說好,隻要是他心悅之人,母親也會喜歡並欣然接受,怎麽事到如今便換了副模樣?
“母親不喜趙家妹妹,當真隻是因為她的出身麽?”
李林氏頷首道是。
“庶出與嫡出,自一出生起便天差地別,不是所有人家都如李家一般,兄弟和睦,更多人家是爾虞我詐,兄弟鬩牆,姐妹算計。”
“你心悅的趙家四妹妹,能從你姑母家的一眾庶女中殺出一條血路,獨得你姑母歡心,便知道是個有手腕,不省心的禍頭子。專來迷惑你這樣不帶腦子行事的傻子。”
“過些日子你便回嘉峪關吧,等你下回回來,她們也走了,省得你惦記。”
十二郎從未想過,自己在求親一事上會遇到阻礙,從曉事起,他所記得的,都是母親同他說,隻要他高興如何就好,所以他可以讀書不聰明,可以調皮搗蛋,做李家的混世魔王,但他從未想到,他會連給自己心意的女子提親都做不到。
十二郎怔怔的,還是想不通,但他不願就這樣帶著遺憾回到嘉峪關。
他清楚的知道,這一去,他和趙家的四妹妹之間便再無可能。
不戰而降,不是十二郎的作風,他當即跪在堂中,字字發自肺腑:
“兒心悅趙家四妹妹,心悅的是人,而不是什麽嫡庶出身,家世背景。”
“若真按門第來算,能配隴西李氏的,隻有五姓七望。”
“我不在乎她是不是嫡出,也不在乎她生母如何,她若嫁我,往後餘生旁人能談論的,便是我能不能為她帶去榮耀,而非讓旁人揪著她的出身作為笑柄談資,若當真如此,我也不配娶她,是我無能,不賴旁人。”
“出身並非她能選的,若是能選,她也未必想要出生在趙家,出生在那位愚蠢姨娘名下,她沒得選,她能長成這般模樣,是她願為了自己奮而發力的結果,她不曾害人性命,不曾傷人,有些手腕又如何?也不過是自保或想要自己活的好一些,這不是值得羞恥之事。”
“我們隴西人,最重要的便是活著,她好好活著,想要自己過得好一些,孝順嫡母,友愛姐妹,難道這些在母親眼裏也是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