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白得的精鹽
穿成女屠夫後,全村去逃荒 作者:西門七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長心急,親自動手打開麻袋。
弄了幾下,還沒弄開,包裝的嚴嚴實實。旁邊的徐老二心細,耐心打開繩索,麻袋裏還有兩層防水防潮的油紙。
輕輕掀開油紙,出現一個小布袋。拿出來後,看到麻袋裏一片雪白,徐老二伸手一捧,精鹽!又細又白!
輕輕沾一點入口,好鹹,一點苦味都沒!
怪不得張生的同窗和表哥心生歹意,謀財害命,一麻袋精鹽,得多少銀錢!
在場的鄉親看到,眼睛冒光,這輩子就沒見過如此雪白細膩的鹽。
有些鄉親根本不信這是鹽,有如此精致的鹽嗎?
程顧卿看著呆住的各位,真是鄉巴佬,沒見識!這不是超市裏2塊錢一袋的鹽嗎?而且這麻袋鹽還沒加碘呢!
徐秀才顫抖用食指蘸了點,抿入口中,真鹹!上等的好鹽,還是送禮給老師時才見過。
鄉親們平時吃的鹽都是粗鹽,一塊一塊的鹽巴,又苦又澀,用的時候融入水,做菜時候稍微沾點鹽水,這樣的鹽還要50文一斤,豬肉不過10文一斤。
這種雪花似的精鹽,更貴得上天,起碼1兩一斤,一麻袋鹽,保守估計能賣100兩,怪不得張生被謀害。
100兩可購買20畝田地,能養活5口之家。
徐秀才感慨萬千,鳥為食亡,人為財死,鹽販子可真賺錢!
“真鹹,俺這輩子還沒吃過這麽好的鹽。”七叔公也用手指沾了點,嚐了一口,這一刻人生滿足了。
“是哩,是哩,好鹹,比咱們的鹽巴,好吃多了。”徐鬥頭仗著年紀大,走到麻袋跟前,也嚐了一丁點。
“俺也要嚐嚐,七叔公。”外圍的徐麻子想進入內圈,可惜好幾個老人密密麻麻圍住,闖不進去。
“吃啥子,你也配,這麽精貴的鹽,你吃得起嗎?吃了良心不會痛?”村長趕緊把麻袋口紮繩子,可不能讓這些瓜娃子糟蹋。
這個張姓的讀書人倒厲害,懂得用油紙層層包住,藏在幹燥封閉的地方,才避免鹽潮濕化掉。
大家都為那麻袋富貴人家才吃得起的鹽感歎,程顧卿手裏拿了個布袋,和鹽一起裝入麻袋的。打開一看,一支筆,一塊墨,一個硯台,還有幾張紙。
怪不得張生可以寫遺書了。
把東西交給徐秀才,讀書人的東西自然交給讀書人,徐老三除外。
“哎呀,張書生還隨身帶筆墨啊?跟旭哥兒一樣。”徐土根瞧見幾次徐秀才拿筆墨寫東西,真佩服,逃荒路上還不忘寫文章。
又看了一眼徐老三,別提,兩個完全不一樣的讀書人,俺可瞧見他經常躺著睡懶覺。
“叔伯們,咱們出去再說。”徐秀才提議,大夥還在山洞,外麵的人還等著,時間久了,怕他們著急。
經過張書生屍骸旁,七叔公叫村裏專辦喪事的徐寶喜收拾骸骨,這方麵他專業。
說起徐寶喜也是可憐人,一次食物中毒,妻兒父母雙雙閉命,全家死絕,就剩他一個,成為村裏的五保戶。靠幫人辦喪事,收檢屍骨為生。
“七叔公,需要口金甕。”徐寶喜也不介意幹這活,反正習慣了。
“咱們出去先,稍後再來撿骨。”村長指揮大家出去,既然得了張書生的精鹽,就尊他遺願,幫他入土為安。
徐老大扛著麻袋,跟隨大夥走出洞口。
守候的鄉親左等右等,一直沒等到人,正準備進洞找人。看到他們,高興地說:“村長,終於出來了,還想進去找你們了。”
“別說話先,回蓮藕塘再說。”大家默默無語,一路走回駐紮地。
蓮藕塘的其他人早早守候,看著漢子回來了,都迎上去,好想問問,見到鬼沒?是不是真的死人骨?
村長不理會長舌的婦女,找了個完整洗幹淨的大甕,交給徐寶喜,讓10幾個漢子跟隨他去撿骸骨。
對著馬仙婆說:“你看看,哪裏是風水好,適合安葬張書生的。”
“村長,俺可不知道張書生的生辰八字,算不出來。”馬仙婆可難為情,好墓地得適合本人八字才行,亂安葬,怕誤了張書生後人,那可缺德,有損功力。
“旭兒,遺言有沒有寫張書生幾歲了。”村長也覺得難辦。
“阿爺,沒交代。”信上隻告訴哪裏人。
“馬仙婆,還不簡單,又不是要你找絕世好墓地,你找個萬事如意墓不就行了。”找個萬金油墓地,安葬誰,都能保佑後人平平安安,小富即安那種,做人不要太貪心,大富大富貴也未必幸福。
程顧卿給馬仙婆建議,不過覺得她一點都不靠譜。
“哎呀,還是美嬌說得對,做祖先,不就希望後代平安喜樂,身體安康嗎!”村長非常讚成,至於暴富當官,那可看時運,不能太奢求。
“行,就按照福興家說的找。”馬仙婆轉身找仙器,得替張書生找個四平八穩之地。
“阿爺,你們先忙,我替張生寫篇祭文,一起燒給他。”徐秀才覺得同為讀書人,知道科舉之難,猶如千軍萬馬走獨木橋,張生考不上,才是常態。
哎,可惜,為了有銀錢讀書,不惜犯罪犯險,喪命他鄉,想必張書生最後時刻,多麽痛苦絕望。
徐秀才拿著屬於張書生的筆墨,小心翼翼地打開,查看一下,硯台已經磨損,想必用了許久,不舍得扔。
又想起自己年幼讀書,阿爹阿爺賣掉家裏交完賦稅後的餘糧,才勉強夠交束修。
一年到頭,沒有一天閑餘,年三十那天還需要上山找鬆鼠洞,挖出鬆鼠藏的堅果之類的,拿出去換錢。
家裏人拉緊褲腰帶,挨餓受凍,也僅僅買到一本書。
得虧徐三叔發家致富,因為感激阿爺月老牽線,年年借給壓歲錢之由,變相資助學費。
家裏負擔才輕鬆點。
徐秀才感慨地看著徐小三,就算他的學問毫無章法,還是耐心更正,以報答徐三叔的資助之恩。
那邊徐寶喜仔細耐心收檢骸骨,這邊馬仙婆拿出看家本領帶著鄉親找墓穴。
村長和幾個族老商量著如何處理精鹽。
自個吃了吧,怕遭天譴,泥腿子吃不起如此精貴的東西。
不吃吧,藏起來,出去賣,怕被官家發現,販鹽可是死罪,全家發配邊疆的那種。
幾個老人家一籌莫展,痛苦並快樂著。
弄了幾下,還沒弄開,包裝的嚴嚴實實。旁邊的徐老二心細,耐心打開繩索,麻袋裏還有兩層防水防潮的油紙。
輕輕掀開油紙,出現一個小布袋。拿出來後,看到麻袋裏一片雪白,徐老二伸手一捧,精鹽!又細又白!
輕輕沾一點入口,好鹹,一點苦味都沒!
怪不得張生的同窗和表哥心生歹意,謀財害命,一麻袋精鹽,得多少銀錢!
在場的鄉親看到,眼睛冒光,這輩子就沒見過如此雪白細膩的鹽。
有些鄉親根本不信這是鹽,有如此精致的鹽嗎?
程顧卿看著呆住的各位,真是鄉巴佬,沒見識!這不是超市裏2塊錢一袋的鹽嗎?而且這麻袋鹽還沒加碘呢!
徐秀才顫抖用食指蘸了點,抿入口中,真鹹!上等的好鹽,還是送禮給老師時才見過。
鄉親們平時吃的鹽都是粗鹽,一塊一塊的鹽巴,又苦又澀,用的時候融入水,做菜時候稍微沾點鹽水,這樣的鹽還要50文一斤,豬肉不過10文一斤。
這種雪花似的精鹽,更貴得上天,起碼1兩一斤,一麻袋鹽,保守估計能賣100兩,怪不得張生被謀害。
100兩可購買20畝田地,能養活5口之家。
徐秀才感慨萬千,鳥為食亡,人為財死,鹽販子可真賺錢!
“真鹹,俺這輩子還沒吃過這麽好的鹽。”七叔公也用手指沾了點,嚐了一口,這一刻人生滿足了。
“是哩,是哩,好鹹,比咱們的鹽巴,好吃多了。”徐鬥頭仗著年紀大,走到麻袋跟前,也嚐了一丁點。
“俺也要嚐嚐,七叔公。”外圍的徐麻子想進入內圈,可惜好幾個老人密密麻麻圍住,闖不進去。
“吃啥子,你也配,這麽精貴的鹽,你吃得起嗎?吃了良心不會痛?”村長趕緊把麻袋口紮繩子,可不能讓這些瓜娃子糟蹋。
這個張姓的讀書人倒厲害,懂得用油紙層層包住,藏在幹燥封閉的地方,才避免鹽潮濕化掉。
大家都為那麻袋富貴人家才吃得起的鹽感歎,程顧卿手裏拿了個布袋,和鹽一起裝入麻袋的。打開一看,一支筆,一塊墨,一個硯台,還有幾張紙。
怪不得張生可以寫遺書了。
把東西交給徐秀才,讀書人的東西自然交給讀書人,徐老三除外。
“哎呀,張書生還隨身帶筆墨啊?跟旭哥兒一樣。”徐土根瞧見幾次徐秀才拿筆墨寫東西,真佩服,逃荒路上還不忘寫文章。
又看了一眼徐老三,別提,兩個完全不一樣的讀書人,俺可瞧見他經常躺著睡懶覺。
“叔伯們,咱們出去再說。”徐秀才提議,大夥還在山洞,外麵的人還等著,時間久了,怕他們著急。
經過張書生屍骸旁,七叔公叫村裏專辦喪事的徐寶喜收拾骸骨,這方麵他專業。
說起徐寶喜也是可憐人,一次食物中毒,妻兒父母雙雙閉命,全家死絕,就剩他一個,成為村裏的五保戶。靠幫人辦喪事,收檢屍骨為生。
“七叔公,需要口金甕。”徐寶喜也不介意幹這活,反正習慣了。
“咱們出去先,稍後再來撿骨。”村長指揮大家出去,既然得了張書生的精鹽,就尊他遺願,幫他入土為安。
徐老大扛著麻袋,跟隨大夥走出洞口。
守候的鄉親左等右等,一直沒等到人,正準備進洞找人。看到他們,高興地說:“村長,終於出來了,還想進去找你們了。”
“別說話先,回蓮藕塘再說。”大家默默無語,一路走回駐紮地。
蓮藕塘的其他人早早守候,看著漢子回來了,都迎上去,好想問問,見到鬼沒?是不是真的死人骨?
村長不理會長舌的婦女,找了個完整洗幹淨的大甕,交給徐寶喜,讓10幾個漢子跟隨他去撿骸骨。
對著馬仙婆說:“你看看,哪裏是風水好,適合安葬張書生的。”
“村長,俺可不知道張書生的生辰八字,算不出來。”馬仙婆可難為情,好墓地得適合本人八字才行,亂安葬,怕誤了張書生後人,那可缺德,有損功力。
“旭兒,遺言有沒有寫張書生幾歲了。”村長也覺得難辦。
“阿爺,沒交代。”信上隻告訴哪裏人。
“馬仙婆,還不簡單,又不是要你找絕世好墓地,你找個萬事如意墓不就行了。”找個萬金油墓地,安葬誰,都能保佑後人平平安安,小富即安那種,做人不要太貪心,大富大富貴也未必幸福。
程顧卿給馬仙婆建議,不過覺得她一點都不靠譜。
“哎呀,還是美嬌說得對,做祖先,不就希望後代平安喜樂,身體安康嗎!”村長非常讚成,至於暴富當官,那可看時運,不能太奢求。
“行,就按照福興家說的找。”馬仙婆轉身找仙器,得替張書生找個四平八穩之地。
“阿爺,你們先忙,我替張生寫篇祭文,一起燒給他。”徐秀才覺得同為讀書人,知道科舉之難,猶如千軍萬馬走獨木橋,張生考不上,才是常態。
哎,可惜,為了有銀錢讀書,不惜犯罪犯險,喪命他鄉,想必張書生最後時刻,多麽痛苦絕望。
徐秀才拿著屬於張書生的筆墨,小心翼翼地打開,查看一下,硯台已經磨損,想必用了許久,不舍得扔。
又想起自己年幼讀書,阿爹阿爺賣掉家裏交完賦稅後的餘糧,才勉強夠交束修。
一年到頭,沒有一天閑餘,年三十那天還需要上山找鬆鼠洞,挖出鬆鼠藏的堅果之類的,拿出去換錢。
家裏人拉緊褲腰帶,挨餓受凍,也僅僅買到一本書。
得虧徐三叔發家致富,因為感激阿爺月老牽線,年年借給壓歲錢之由,變相資助學費。
家裏負擔才輕鬆點。
徐秀才感慨地看著徐小三,就算他的學問毫無章法,還是耐心更正,以報答徐三叔的資助之恩。
那邊徐寶喜仔細耐心收檢骸骨,這邊馬仙婆拿出看家本領帶著鄉親找墓穴。
村長和幾個族老商量著如何處理精鹽。
自個吃了吧,怕遭天譴,泥腿子吃不起如此精貴的東西。
不吃吧,藏起來,出去賣,怕被官家發現,販鹽可是死罪,全家發配邊疆的那種。
幾個老人家一籌莫展,痛苦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