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鄉親們既然決定一起收糧食
穿成女屠夫後,全村去逃荒 作者:西門七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鄉親們既然決定一起收糧食,那麽就等著一起收。
村裏已經習慣一起幹活了。
自從逃難開始,事情就一起做。
像一開始還是各吃各家的飯,後來為了熬過冬天,村長決定吃大鍋飯,把鄉親們挖到的芭蕉芋和其他糧食沒收,一起來吃。
存糧多的自然覺得吃虧,存糧少的感覺得救,不過在村長和七叔公的鎮壓下,存糧多的也不敢反抗。
特別看到村長忠實的跟屁蟲程顧卿,她家糧食多,而且有好些好糧,也被沒收了。
自家的歪瓜裂棗更不用說可惜了。
前些日子分了錢,但糧食還未分,還在村裏的倉庫,不過應該所剩無幾。
大家這些天隻吃飯,又沒有重新買糧食,鄉親們指望著夏收能補充些糧食。
加上分到的銀錢去購買。熬一熬,應該能熬到秋收。
等秋收過後,可以做木炭賣,或者到其他地方幹活,熬一熬,應該又能熬到來年春天。
如此重複地熬,熬到生命終結為止。
鄉親們覺得自從逃難後,吃的肉比前半輩子還多,特別春耕吃的野鴨,他們吃了好多,好多。
吃到忘記到底吃了多少。
鄉親們可從未如此快活地吃肉。
徐家村的鄉親們這麽一想,倒是覺得合在一起的日子快活多了。
程顧卿哪裏知道村裏人怎麽想,此時正悠哉悠哉地坐在木屋裏開村裏會議。
主要是村長和七叔公講,他們這些家主聽。
主要講明天祭祀的事。
村裏難得所有人都住上新房子,大家激動萬分,想舉辦一個大型的慶祝會,慶祝徐家村重生。
程顧卿想著舉辦慶祝會,要不要請人來歌舞表演,隨後心裏暗想,飯都是勉強吃飽,哪裏需要精神文明建設。
村長看了看不遠處的蟠龍山,歎了一口氣說:“俺們徐家村列祖列宗的牌位未帶過來,哎,俺不配做村長。”
七叔公等一眾族老也非常難過,當初逃命逃得太匆忙,竟然忘記把牌位一起帶走,如今十分懊悔。
程顧卿覺得牌位沒有了可以重新刻,何況徐家村的祖墳在徐家村,一個都沒帶過來,牌位更不算什麽了。
安慰地說:“村長,牌位俺們重新做。”
頓了頓繼續說:“等俺們清閑了,活過來了,俺們再建祠堂。”
說到建祠堂,族老眼睛亮起來了,祠堂肯定要建的,至於怎麽建,得好好活過去再來建。
徐老頭發表意見:“俺們可以先建一個小祠堂,等俺們安定了賺到錢了,再湊錢建一個大的祠堂,把俺們的列祖列宗擺放上去。”
徐老頭一個外來戶,不過還是被他成功地插入到徐家村的族譜裏,不能算外來了。
等大牛的兒子生了兒子,都忘記他們不是徐家村的了。
徐老頭的建議,大家認可。
徐窩頭點了點頭說:“先建一個小小的祠堂,再刻牌位,把牌位放進去供奉。等將來大家手頭寬裕了,再湊錢建個大的祠堂。”
徐長林問外姓人許大夫,張夫子他們的祖先牌位怎樣弄。
是跟徐家村的擺放在一起,還是另外建房子擺放。
大家一起逃難而來的,徐家村肯定會包容他們的。
張夫子是個豁達之人,直接說:“我張家的牌位,跟徐家的一起擺放,咱們一起經曆了生死,自然要擺在一起。”
頓了頓,張夫子笑著說:“如果我將來死了,也進入徐家祠堂,好讓子孫記住我們張家跟徐家的情誼。”
一般很少不同姓的人會共在一個祠堂,因為這樣不合規矩。
不過村長覺得和村裏的幾個外姓人一起逃難,一起合作,才死裏逃生。
合在一起就合在一起,好讓大家的祖先共同享受各家子孫的供奉,也希望後世的子孫能明白先輩一起共過患難,希望各家後世子孫能以此為鑒,團結在一起。
張夫子同意一起擺放,許大夫也讚同,至於曾鵬程,謝錘子,江哥兒這些能力弱的也幹脆合在一起了。
村長點了點頭說:“如果後世子孫要分祠離開,俺們也無所謂。家大業大,要分開正常。”
同姓的都分支,何況不同姓。
如果後世的子孫出息了,想單獨分開,大家也會同意。
大家商量一番,決定夏收後,夏農忙後才建祠堂,
目前除了慶祝搬新家,夏收才是重中之重。
能不能不被餓死,搶收非常重要。
會議結束後,程顧卿閑來無事幹,就到處在村裏遊走。
徐家村總共三十五戶,至於戶中分小家那就更多了。
一戶的宅基地安排在一起,也就是分家後兄弟的宅基地還是挨著的。
每一戶跟每一戶都有很大的空地,上麵建的房子非常少,而且很多小夫妻被分家後,村裏就幫忙建了兩間房子,顯得更空蕩了。
程顧卿踩在村裏鋪好的路,其實就是每一戶跟每一戶聯通的泥路,想到一下雨肯定非常泥濘不堪,衣服肯定沾滿泥水。
程顧卿想著鋪砂石路。
她倒想鋪水泥路、柏油路。
可哪裏有材料,至於石板路,有是有,但太貴了。
別說村路,就算家裏都不一定鋪得起。
程顧卿想著沙子非常好找,蟠龍河就有很多沙子了。而石頭,可以到礦場那邊買。
雖然離蟠龍村很遠,但一整個村人出發去運,來回一趟都足夠了。
那邊的石頭不貴,徐家村還能負擔的起的。
程顧卿想著,還要用木頭或者竹子做圍欄,把屋子圍起來,之後做個小院子。
這樣就是一幅賞心悅目的農家小院美景了。
想什麽就做什麽,反正大家閑來無事,讓他們到蟠龍山砍竹子,先把院子圍起來,再慢慢添置其他東西。
程顧卿還要等青磚有貨,才能建房子,但不妨礙她先把院子圍起來。
程顧卿喊漢子上山砍竹子,鄉親們知道用途後,二話不說地去砍了。
他們本來沒打算圍著院子的,可看到程顧卿圍住了,有樣學樣地也做圍欄了。
別人有的,他們也想有。
圍欄誰做不起,蟠龍山的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勤快去砍就好了。
經過一天,村裏一半人的圍欄做好了,還未做圍欄的鄉親著急地說:“俺今天幫你們做圍欄,你們明天可要幫俺做。”
害怕鄉親們不幫他幹活。
徐麻子打趣到:“俺家的圍好了,俺可不會幫你的。”
氣得未做好圍欄的要打他,才連忙說幫忙。
村裏已經習慣一起幹活了。
自從逃難開始,事情就一起做。
像一開始還是各吃各家的飯,後來為了熬過冬天,村長決定吃大鍋飯,把鄉親們挖到的芭蕉芋和其他糧食沒收,一起來吃。
存糧多的自然覺得吃虧,存糧少的感覺得救,不過在村長和七叔公的鎮壓下,存糧多的也不敢反抗。
特別看到村長忠實的跟屁蟲程顧卿,她家糧食多,而且有好些好糧,也被沒收了。
自家的歪瓜裂棗更不用說可惜了。
前些日子分了錢,但糧食還未分,還在村裏的倉庫,不過應該所剩無幾。
大家這些天隻吃飯,又沒有重新買糧食,鄉親們指望著夏收能補充些糧食。
加上分到的銀錢去購買。熬一熬,應該能熬到秋收。
等秋收過後,可以做木炭賣,或者到其他地方幹活,熬一熬,應該又能熬到來年春天。
如此重複地熬,熬到生命終結為止。
鄉親們覺得自從逃難後,吃的肉比前半輩子還多,特別春耕吃的野鴨,他們吃了好多,好多。
吃到忘記到底吃了多少。
鄉親們可從未如此快活地吃肉。
徐家村的鄉親們這麽一想,倒是覺得合在一起的日子快活多了。
程顧卿哪裏知道村裏人怎麽想,此時正悠哉悠哉地坐在木屋裏開村裏會議。
主要是村長和七叔公講,他們這些家主聽。
主要講明天祭祀的事。
村裏難得所有人都住上新房子,大家激動萬分,想舉辦一個大型的慶祝會,慶祝徐家村重生。
程顧卿想著舉辦慶祝會,要不要請人來歌舞表演,隨後心裏暗想,飯都是勉強吃飽,哪裏需要精神文明建設。
村長看了看不遠處的蟠龍山,歎了一口氣說:“俺們徐家村列祖列宗的牌位未帶過來,哎,俺不配做村長。”
七叔公等一眾族老也非常難過,當初逃命逃得太匆忙,竟然忘記把牌位一起帶走,如今十分懊悔。
程顧卿覺得牌位沒有了可以重新刻,何況徐家村的祖墳在徐家村,一個都沒帶過來,牌位更不算什麽了。
安慰地說:“村長,牌位俺們重新做。”
頓了頓繼續說:“等俺們清閑了,活過來了,俺們再建祠堂。”
說到建祠堂,族老眼睛亮起來了,祠堂肯定要建的,至於怎麽建,得好好活過去再來建。
徐老頭發表意見:“俺們可以先建一個小祠堂,等俺們安定了賺到錢了,再湊錢建一個大的祠堂,把俺們的列祖列宗擺放上去。”
徐老頭一個外來戶,不過還是被他成功地插入到徐家村的族譜裏,不能算外來了。
等大牛的兒子生了兒子,都忘記他們不是徐家村的了。
徐老頭的建議,大家認可。
徐窩頭點了點頭說:“先建一個小小的祠堂,再刻牌位,把牌位放進去供奉。等將來大家手頭寬裕了,再湊錢建個大的祠堂。”
徐長林問外姓人許大夫,張夫子他們的祖先牌位怎樣弄。
是跟徐家村的擺放在一起,還是另外建房子擺放。
大家一起逃難而來的,徐家村肯定會包容他們的。
張夫子是個豁達之人,直接說:“我張家的牌位,跟徐家的一起擺放,咱們一起經曆了生死,自然要擺在一起。”
頓了頓,張夫子笑著說:“如果我將來死了,也進入徐家祠堂,好讓子孫記住我們張家跟徐家的情誼。”
一般很少不同姓的人會共在一個祠堂,因為這樣不合規矩。
不過村長覺得和村裏的幾個外姓人一起逃難,一起合作,才死裏逃生。
合在一起就合在一起,好讓大家的祖先共同享受各家子孫的供奉,也希望後世的子孫能明白先輩一起共過患難,希望各家後世子孫能以此為鑒,團結在一起。
張夫子同意一起擺放,許大夫也讚同,至於曾鵬程,謝錘子,江哥兒這些能力弱的也幹脆合在一起了。
村長點了點頭說:“如果後世子孫要分祠離開,俺們也無所謂。家大業大,要分開正常。”
同姓的都分支,何況不同姓。
如果後世的子孫出息了,想單獨分開,大家也會同意。
大家商量一番,決定夏收後,夏農忙後才建祠堂,
目前除了慶祝搬新家,夏收才是重中之重。
能不能不被餓死,搶收非常重要。
會議結束後,程顧卿閑來無事幹,就到處在村裏遊走。
徐家村總共三十五戶,至於戶中分小家那就更多了。
一戶的宅基地安排在一起,也就是分家後兄弟的宅基地還是挨著的。
每一戶跟每一戶都有很大的空地,上麵建的房子非常少,而且很多小夫妻被分家後,村裏就幫忙建了兩間房子,顯得更空蕩了。
程顧卿踩在村裏鋪好的路,其實就是每一戶跟每一戶聯通的泥路,想到一下雨肯定非常泥濘不堪,衣服肯定沾滿泥水。
程顧卿想著鋪砂石路。
她倒想鋪水泥路、柏油路。
可哪裏有材料,至於石板路,有是有,但太貴了。
別說村路,就算家裏都不一定鋪得起。
程顧卿想著沙子非常好找,蟠龍河就有很多沙子了。而石頭,可以到礦場那邊買。
雖然離蟠龍村很遠,但一整個村人出發去運,來回一趟都足夠了。
那邊的石頭不貴,徐家村還能負擔的起的。
程顧卿想著,還要用木頭或者竹子做圍欄,把屋子圍起來,之後做個小院子。
這樣就是一幅賞心悅目的農家小院美景了。
想什麽就做什麽,反正大家閑來無事,讓他們到蟠龍山砍竹子,先把院子圍起來,再慢慢添置其他東西。
程顧卿還要等青磚有貨,才能建房子,但不妨礙她先把院子圍起來。
程顧卿喊漢子上山砍竹子,鄉親們知道用途後,二話不說地去砍了。
他們本來沒打算圍著院子的,可看到程顧卿圍住了,有樣學樣地也做圍欄了。
別人有的,他們也想有。
圍欄誰做不起,蟠龍山的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勤快去砍就好了。
經過一天,村裏一半人的圍欄做好了,還未做圍欄的鄉親著急地說:“俺今天幫你們做圍欄,你們明天可要幫俺做。”
害怕鄉親們不幫他幹活。
徐麻子打趣到:“俺家的圍好了,俺可不會幫你的。”
氣得未做好圍欄的要打他,才連忙說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