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丫蛋和林小妮的娃娃親
穿成女屠夫後,全村去逃荒 作者:西門七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叔公在一邊給大家解釋:“今日寶喜喊俺們過來,是做個見證。寶喜收丫蛋為孫子,收丫蛋娘為閨女。丫蛋就是俺們徐家的孫子。”
頓了頓,七叔公繼續說:“寶喜說了,丫蛋阿爹隻有丫蛋一個兒子,丫蛋就不用改姓了,他還是姓梁。”
程顧卿看了看丫蛋,她現在才知道丫蛋姓梁,莫非丫蛋就叫做梁丫蛋?
程顧卿看到丫蛋的臉色有點蒼白,不知道緊張還是害怕,可能那麽多人在,小娃子緊張害怕也正常。
七叔公繼續解釋:“寶喜說了,丫蛋不用改姓,等丫蛋娶妻生子後,其中一個男娃姓徐,過繼給寶喜就行了。”
大家聽到這裏,終於明白徐寶喜的訴求了。
在逃難的時候,徐寶喜,丫蛋娘母子,半瞎子爺孫三家合成一家,相互幫助,相互支持。
等到落戶到蟠龍山腳下了,三家人還是合成一家,相互扶持,生活在一起。
徐寶喜,半瞎子出去幹活,丫蛋娘在家裏幹活,丫蛋和林小妮兩個小娃子一起幹活,他們三家合成一家,分工明確,的確比各做各的好。
或許徐寶喜日久生情,就看上丫蛋,收他為孫子,也看上了丫蛋娘,收她為閨女。
而丫蛋娘知道自己獨門獨戶,孤身一人,又不像許大夫和張夫子那種有本事的。
即使徐家村非常和諧,但總有人會說碎言碎語。
如今丫蛋娘認徐寶喜做阿爹,丫蛋認徐寶喜做阿爺,他們母子倆就能更容易生活在徐家村了。
徐寶喜姓徐,雖然是五保戶,但也是有家族的人,丫蛋娘認他為阿爺,是不錯的選擇。
程顧卿想了一下,丫蛋娘這麽做的確不錯,孤兒寡母,人單勢薄,就算村裏人不欺負,但幹活也難。
把丫蛋過繼給徐寶喜,既能繼承徐寶喜的財產,又能多一個人幹活。
對丫蛋母子有大大的好處。
而徐寶喜孤身一人,急需一個孫子或者兒子養老,百年歸老後也有後人祭拜,兩家合成一家,能算得上雙贏。
至於丫蛋是不是流著徐家村的血脈,徐寶喜都不介意,徐家村更不介意了。
好多無子的人家也會抱養娃子回來當兒子,至於是族親,還是外人的,哪裏管得那麽多。
七叔公問道:“寶喜認丫蛋娘為閨女,認丫蛋為孫子,你們有沒有意見?”
程顧卿等人連忙搖頭表示沒意見。
族裏都沒有意見了,像張夫子這些外姓人更沒意見了。
至於徐老頭,本來就是半路插入來的,他更沒有意見了。
他怕要是自己有意見,徐寶喜對他也有意見,也把他踢出徐家村。
村長點了點頭說:“你們既然沒意見,那麽這事就這麽定了。從今以後,丫蛋娘就是寶喜的閨女,丫蛋就是寶喜的孫子。咱們對他們母子倆就像對徐家村閨女娃子一樣,不能差別對待,知道沒?”
村長看著程顧卿,程顧卿秒懂,這是叫她做“托”。
程顧卿立即大聲說:“村長,俺沒意見。丫蛋這個小娃子,俺也非常喜歡。寶喜哥認他做孫子,是寶喜哥的福氣,當然丫蛋認寶喜哥做爺爺,也是丫蛋的福氣。”
反正福氣對福氣,丫蛋和徐寶喜都有滿滿的福氣,有光明的未來。
丫蛋眼睛亮亮地看著程顧卿,徐寶喜也眼睛亮亮地看著程顧卿。
程顧卿一愣,哎呦,剛認親,怎麽就長得那麽像的了?
莫非這就是因為生活在一起,不是一家人都像一家人?
村長很滿意程顧卿的回答,笑著說:“今日還有第二件事。就是丫蛋和小妮定娃娃親,等他們長大就結為夫妻。”
村長拉著丫蛋的小手,又拉著林小妮的小手,把兩個小手放在一起,他們就相互預定了。
程顧卿瞪得比徐老大還大的牛眼,不敢置信地看著兩個小娃娃。
丫蛋今年好似6歲還是7歲啊。林小妮也一樣的年紀。
這麽小就捆綁一起了?
程顧卿一時接受不了,她不敢說話。
半瞎子站了出來說:“丫蛋這個小子我很喜歡,小妮也很喜歡。今日在大家的見證下,幫他們兩個定娃娃親,希望他們好好扶持,好好生活。”
程顧卿捂住心口,好想說一句不,不要定娃娃親,這是殘害兒童。
隨後一想自己完全沒有立場說不,她也給不出理由說不。
難道說兩個相愛的人才能結婚,什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通通滾蛋。
做人不能沒自由失自由,不能沒人權,不能要買辦婚姻。
程顧卿可不敢說些不合世道的話。
精神文明的建設前提是經濟基礎,如今是亂世,今日不知明日事,肚子還未填飽,哪裏顧得上那麽多。
丫蛋和林小妮定娃娃親,在大家眼裏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程顧卿說反對,那是程顧卿不正常。
所以程顧卿隻好捂住嘴巴,閉上嘴巴,不敢說一個不。
徐寶喜從懷裏拿出一對銀鐲子,遞給了半瞎子,鄭重地說:“這是我們丫蛋給小妮的定親信物,你收著。”
程顧卿看了看那對銀光閃閃的銀鐲子,非常眼熟。
她想起來來了,記得去揚州府的時候,徐寶喜找上她,拜托她買一對精致,適合女娃子戴的銀鐲子。
程顧卿當時沒多想,就幫徐寶喜買了,足足花了五兩。
現在看來徐寶喜和半瞎子早就商量好了,早就確定丫蛋和林小妮的娃娃親了。
半瞎子鄭重地接過銀鐲子,然後從懷裏拿出一個銀鎖牌,鄭重地遞給徐寶喜,笑著說:“這是給丫蛋的。”
程顧卿有愣住了,好眼熟的銀鎖牌,這不就是半瞎子拜托自己買的嗎?
哎呦,感情丫蛋和林小妮的娃娃親信物都是她一手操辦的。
程顧卿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在大家的見證下,徐寶喜收了閨女,收了孫子,而且還有了孫媳婦了。
丫蛋和林小妮的娃娃親婚書由張紹濤親手書寫,由張夫子,村長,七叔公一眾族老做見證人,當然程顧卿和徐老頭也要求做見證人,在定親婚書上按手印。
頓了頓,七叔公繼續說:“寶喜說了,丫蛋阿爹隻有丫蛋一個兒子,丫蛋就不用改姓了,他還是姓梁。”
程顧卿看了看丫蛋,她現在才知道丫蛋姓梁,莫非丫蛋就叫做梁丫蛋?
程顧卿看到丫蛋的臉色有點蒼白,不知道緊張還是害怕,可能那麽多人在,小娃子緊張害怕也正常。
七叔公繼續解釋:“寶喜說了,丫蛋不用改姓,等丫蛋娶妻生子後,其中一個男娃姓徐,過繼給寶喜就行了。”
大家聽到這裏,終於明白徐寶喜的訴求了。
在逃難的時候,徐寶喜,丫蛋娘母子,半瞎子爺孫三家合成一家,相互幫助,相互支持。
等到落戶到蟠龍山腳下了,三家人還是合成一家,相互扶持,生活在一起。
徐寶喜,半瞎子出去幹活,丫蛋娘在家裏幹活,丫蛋和林小妮兩個小娃子一起幹活,他們三家合成一家,分工明確,的確比各做各的好。
或許徐寶喜日久生情,就看上丫蛋,收他為孫子,也看上了丫蛋娘,收她為閨女。
而丫蛋娘知道自己獨門獨戶,孤身一人,又不像許大夫和張夫子那種有本事的。
即使徐家村非常和諧,但總有人會說碎言碎語。
如今丫蛋娘認徐寶喜做阿爹,丫蛋認徐寶喜做阿爺,他們母子倆就能更容易生活在徐家村了。
徐寶喜姓徐,雖然是五保戶,但也是有家族的人,丫蛋娘認他為阿爺,是不錯的選擇。
程顧卿想了一下,丫蛋娘這麽做的確不錯,孤兒寡母,人單勢薄,就算村裏人不欺負,但幹活也難。
把丫蛋過繼給徐寶喜,既能繼承徐寶喜的財產,又能多一個人幹活。
對丫蛋母子有大大的好處。
而徐寶喜孤身一人,急需一個孫子或者兒子養老,百年歸老後也有後人祭拜,兩家合成一家,能算得上雙贏。
至於丫蛋是不是流著徐家村的血脈,徐寶喜都不介意,徐家村更不介意了。
好多無子的人家也會抱養娃子回來當兒子,至於是族親,還是外人的,哪裏管得那麽多。
七叔公問道:“寶喜認丫蛋娘為閨女,認丫蛋為孫子,你們有沒有意見?”
程顧卿等人連忙搖頭表示沒意見。
族裏都沒有意見了,像張夫子這些外姓人更沒意見了。
至於徐老頭,本來就是半路插入來的,他更沒有意見了。
他怕要是自己有意見,徐寶喜對他也有意見,也把他踢出徐家村。
村長點了點頭說:“你們既然沒意見,那麽這事就這麽定了。從今以後,丫蛋娘就是寶喜的閨女,丫蛋就是寶喜的孫子。咱們對他們母子倆就像對徐家村閨女娃子一樣,不能差別對待,知道沒?”
村長看著程顧卿,程顧卿秒懂,這是叫她做“托”。
程顧卿立即大聲說:“村長,俺沒意見。丫蛋這個小娃子,俺也非常喜歡。寶喜哥認他做孫子,是寶喜哥的福氣,當然丫蛋認寶喜哥做爺爺,也是丫蛋的福氣。”
反正福氣對福氣,丫蛋和徐寶喜都有滿滿的福氣,有光明的未來。
丫蛋眼睛亮亮地看著程顧卿,徐寶喜也眼睛亮亮地看著程顧卿。
程顧卿一愣,哎呦,剛認親,怎麽就長得那麽像的了?
莫非這就是因為生活在一起,不是一家人都像一家人?
村長很滿意程顧卿的回答,笑著說:“今日還有第二件事。就是丫蛋和小妮定娃娃親,等他們長大就結為夫妻。”
村長拉著丫蛋的小手,又拉著林小妮的小手,把兩個小手放在一起,他們就相互預定了。
程顧卿瞪得比徐老大還大的牛眼,不敢置信地看著兩個小娃娃。
丫蛋今年好似6歲還是7歲啊。林小妮也一樣的年紀。
這麽小就捆綁一起了?
程顧卿一時接受不了,她不敢說話。
半瞎子站了出來說:“丫蛋這個小子我很喜歡,小妮也很喜歡。今日在大家的見證下,幫他們兩個定娃娃親,希望他們好好扶持,好好生活。”
程顧卿捂住心口,好想說一句不,不要定娃娃親,這是殘害兒童。
隨後一想自己完全沒有立場說不,她也給不出理由說不。
難道說兩個相愛的人才能結婚,什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通通滾蛋。
做人不能沒自由失自由,不能沒人權,不能要買辦婚姻。
程顧卿可不敢說些不合世道的話。
精神文明的建設前提是經濟基礎,如今是亂世,今日不知明日事,肚子還未填飽,哪裏顧得上那麽多。
丫蛋和林小妮定娃娃親,在大家眼裏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程顧卿說反對,那是程顧卿不正常。
所以程顧卿隻好捂住嘴巴,閉上嘴巴,不敢說一個不。
徐寶喜從懷裏拿出一對銀鐲子,遞給了半瞎子,鄭重地說:“這是我們丫蛋給小妮的定親信物,你收著。”
程顧卿看了看那對銀光閃閃的銀鐲子,非常眼熟。
她想起來來了,記得去揚州府的時候,徐寶喜找上她,拜托她買一對精致,適合女娃子戴的銀鐲子。
程顧卿當時沒多想,就幫徐寶喜買了,足足花了五兩。
現在看來徐寶喜和半瞎子早就商量好了,早就確定丫蛋和林小妮的娃娃親了。
半瞎子鄭重地接過銀鐲子,然後從懷裏拿出一個銀鎖牌,鄭重地遞給徐寶喜,笑著說:“這是給丫蛋的。”
程顧卿有愣住了,好眼熟的銀鎖牌,這不就是半瞎子拜托自己買的嗎?
哎呦,感情丫蛋和林小妮的娃娃親信物都是她一手操辦的。
程顧卿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在大家的見證下,徐寶喜收了閨女,收了孫子,而且還有了孫媳婦了。
丫蛋和林小妮的娃娃親婚書由張紹濤親手書寫,由張夫子,村長,七叔公一眾族老做見證人,當然程顧卿和徐老頭也要求做見證人,在定親婚書上按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