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是一點名聲都不要了啊?”


    朱棣目瞪口呆。


    還能這樣的?


    我都知道避著點人,對外宣稱建文逃竄了。


    你就這麽明目張膽的?


    “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吧,名聲能值幾個錢?”


    “更何況這是在挑戰中的世界,要的就是以最簡潔的手段達成挑戰。”


    趙匡胤算是最平靜的了。


    非但沒覺得劉邦做的有什麽問題,反而更多了幾分欽佩。


    單是這份果決,就已經勝過很多人了。


    即便知道身在挑戰中,又有幾人能這麽快下定決心去做的?


    李淵:“……”


    看著天幕中,劉邦那一套絲滑如行雲流水般的操作,他忽然有些慶幸。


    的虧他兒子是李二不是劉邦。


    否則這麽一套操作下來,劉邦的名聲是臭了,他自己的名聲也同樣好不到哪去。


    至少一個無能廢物的名頭,是無論如何也摘不掉的!


    不過他到現在也著實是沒看明白。


    為什麽朝堂中的文武百官,寧願向劉邦效忠,也不願向他,向當朝皇帝效忠?


    “父皇,沒看明白吧?”


    李二仿佛看出了李淵的疑惑,輕笑著道。


    “也沒必要太明白,那是屬於漢高祖的天賦,對於人心的把控,他遠超過絕大部分人。”


    “連呂雉那樣一位堪稱絕世的皇後,也隻有在他死後才能夠掌權。”


    “哪怕是瀕死之時,所有人都知道他要死了,卻也依舊沒人敢於忤逆他的意思,可想而知,對於朝堂的把控已經做到了極致的程度。”


    古往今來,絕大部分皇帝臨死的那段時間,臣子們多數都會去準備輔佐新君。


    但劉邦是個例外。


    即便是到了駕崩前夕,他依舊能夠一言下掉樊噲的兵權,令陳平將其押回長安。


    臨終之際還能擁有這般大權柄的皇帝,劉邦也是獨一份了。


    別說李淵看不明白,真比玩弄內政手段,拉攏人心,恐怕李二親自上場,也未必能討得了好。


    “這樣看的話,此番挑戰,高祖應該是能輕鬆達成了。”


    老朱感慨一聲。


    李二的這番挑戰,看著倒像是為劉邦量身定製的一般。


    文臣武將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用好這些人才,甚至都不需要劉邦親自上戰場。


    雖然他做不到三千破十萬,做不到一戰擒雙王,但在沒有人掣肘的情況下,他完全能以二十萬破十萬。


    以少勝多對於將領的要求極高。


    但以多勝少,劉邦閉著眼睛從麾下將領裏麵隨手點一個就行。


    “這樣看來,若非跟唐太宗生於同一個時代,大唐的將星會無比璀璨啊。”


    看著天幕上,那一場場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的攻伐,朱棣不由得感歎道。


    由此也能看出,李二的能力究竟有多強悍。


    這般的將星雲集,卻硬生生的成了他一枝獨秀的襯托!


    “什麽話?即便是跟朕生在同一個時代,朕也同樣給了他們展現自己的機會。”


    “至少在登基之後,朕便已經很少禦駕親征了,將絕大部分機會都讓給了他們。”


    說著,李二還轉頭看了眼不遠處的將星們。


    “你們說,是吧?”


    麵對他的目光,程咬金等人連連點頭。


    可不就是呢麽!


    他們這幫開國已經封國公的暫且不論,下麵那一大幫子武將們,卷的都快冒火星子了。


    說出去都是泱泱大唐的武將,不滅個國彰顯下自己的威風,往後在史書上都不配叫名將。


    甚至有可能連個名字都留不下來。


    若是李二再搶一搶,周邊的小國鐵定不夠分!


    “若是登基之後你再頻繁禦駕親征,那貞觀年間的武將可就真的沒活路了。”


    李二是那種很標準的,知道什麽時候自己該幹什麽事。


    昔日年輕在戰場縱橫之際,他的風格與項羽很是相似。


    而後登基,他便一改往日的風格,整個人都在往漢文帝的方向靠攏。


    “所以有的時候是真的分不清,李二,你到底在不在意自己的名聲?”


    老朱忍不住有些好奇。


    要說在意名聲吧,不管是玄武門之變,還是渭水之變,從頭到尾李二都沒有篡改過史書的半個字。


    甚至還刻意與史官強調,要記得清楚直白。


    可要說他不在意名聲吧。


    他是真硬生生捏著鼻子讓魏征罵了大半輩子啊!


    “說句老實話吧,朕挺在意名聲的。”


    李二想了想道。


    “不管是玄武門之變還是渭水之變,朕從不否認自己的汙點,但與此相對的是,朕相信自己的功績更大,大到足以讓後世之人忽略那麽些許的汙點。”


    “至於捏著鼻子讓魏征罵半輩子……”


    “首先排除朕喜歡討罵這個可能,朕是覺得,魏征這樣的直臣就如同一麵鏡子,朝堂上需要這麽一麵鏡子來提醒朕的是非功過。”


    人不可能一直都是冷靜的,也不可能永遠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李二之所以在朝堂上留著魏征這麽一個人,就是為了能夠在自己即將犯錯之際,這麵鏡子能夠照出自己的過錯,警醒自己!


    “這樣說倒是能理解了。”


    對於李二的說法,老朱也很是認同。


    皇帝也是人,也會犯錯。


    朝堂之上的確需要這樣一個人,能夠在犯錯的時候警醒自己。


    “不過咱不需要。”


    說著,老朱轉頭看向身後。


    “咱若是真做錯了什麽,妹子跟標兒都會幫咱改正!”


    自家人,就是這麽信任!


    “的確,朝堂上還是有這麽個人,更令人安心。”


    朱棣也同樣認同這個看法。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擔任的就是這麽個角色。


    畢竟永樂一朝,很多時候都是太子監國,他朱棣更像是太子朱高熾的征北大將軍。


    “寡人不覺得這麽做有什麽好處,既然貴為天子,又豈可受臣下之辱?”


    “莫說辱罵,便是稍有忤逆,也是罪該萬死。”


    嬴政表示自己不讚同這樣的做法。


    “所以你的大秦亡了啊。”


    老朱回懟道。


    嬴政:“……”


    “那寡人倒是要好好期待一番,你的經曆,屬於你的挑戰究竟如何,這般瞧不起咱的大秦,且看你進入挑戰之後會怎麽做。”


    “看你能否找到合適的人來當你的鏡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想吃個火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想吃個火鍋並收藏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