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要依我說,幹脆誅個十族得了,幹淨利落!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隆興北伐這件事發生在隆興元年。
登基後的前兩年,趙昚隻做了兩件事。
為嶽飛平反,以及籌劃著北伐!
乃至於為了避免主和派的幹預,趙昚從始至終都沒有給他們反對的機會。
北伐開戰的旨意直接繞過三省與樞密院,直接下給了張浚以及諸將。
隆興元年四月,任何人都沒能預料到的這個時間節點,大宋不宣而戰,正式為北伐拉開序幕。
接到旨意後,張浚調兵八萬,連同後勤等軍隊號稱二十萬大軍。
一路由李顯忠領兵攻打靈璧,另一路則由邵宏淵領兵攻打虹縣。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李顯忠勢如破竹般的攻下靈璧。
邵宏淵雖未能打下虹縣,然李顯忠直接派去降卒,令人勸降,虹縣守將便也放棄抵抗歸降。
對於大宋而言,一月時間連下兩城,這本是極好的開門紅。
接下來隻需乘勝之勢攻取宿州,則北伐之勢便成。
然邵宏淵卻因虹縣戰功被李顯忠所搶而嫉恨,出兵宿州之時,他隻按兵不動。
無奈之下,李顯忠又不肯錯過這絕佳的機會,隻好率部獨自攻城。
直至損兵折將後,攻占宿州,邵宏淵才率軍趕到。
若隻看戰況,前線大軍連戰連捷,連破數城,收到戰報的趙昚自然是欣喜不已。
可他卻不知道,最深的隱患已經埋下。
當他升李顯忠為招撫使,而邵宏淵為副使之時,兩將的矛盾徹底激化。
邵宏淵更是直接向張浚表示,他拒絕受李顯忠的節製,而張浚竟是也遷就了他。
再往後,瓜分宿州府庫賞賜之時,兩將徹底撕破臉。】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李二忍不住怒噴。
雖這樣的事並未發生在大唐,可但凡有心之人,都一樣看不下去。
明明連戰連捷,明明數代人北伐的願望就在眼前!
最後竟然毀於小人的爭權奪勢之手!
可歎,更可悲!
南宋年間。
趙昚更是死死的咬著牙,幾乎咬出血來。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自幼立下的願望,並一直為之努力到如今,最後竟然會毀在這樣可笑的理由之上。
“邵宏淵,你可真是好大的膽子!”
北宋之時。
趙匡胤也再無先前那般的坦然。
若從始至終都沒有希望的話,他自然隻想看到大宋的骨氣。
可從這隆興北伐的開頭來看,明明是有望的!
這讓人看到希望,最後又破滅希望的過程,未免太過殘忍!
“難道這天命,真不在我大宋嗎?”
良久,他隻能這般感歎。
大宋沒有明君嗎?
有的。
趙昚這樣的人,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能排在前列。
他這一生,自年幼之時便立誌北伐。
未成皇子之際,他便不畏強權,秦檜極力阻撓他成為皇子,而他也同樣抓住一切機會打擊秦檜的相權。
熬死秦檜之後,他並未因此放鬆絲毫。
待人溫和,為人謙遜,生活儉樸,戒絕聲色犬馬,朝野上下無不滿口稱讚。
哪怕趙構並未因此立他為皇太子,他也同樣能夠沉得住氣,每當麵臨考驗之時,都會盡可能做到最好。
本以為登基稱帝之後,便能夠一展心中雄圖霸業。
事實上他也的確是這麽做的。
頂著天大的壓力為嶽飛平冤昭雪,同時在投降派太上皇趙構的超長待機之下,厲兵秣馬。
他年少時的初心從未變過。
沒有猛將嗎?
李顯忠豈不就是一員虎將?
一月時間攻下靈璧,後又獨自領兵攻下宿州。
北伐的開門紅就由他打響,換做其他名將上去,真的還能做到更好嗎?
“主要是爛到根上了,北伐之事剛開了個頭,將領便迫不及待的搶功。”
“好似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不是北伐,不是還於舊都,而是自身的利益。”
“這些人,通通該殺!”
“站在這宋孝宗的立場上,他是真應該先安內,後攘外!”
臣子需要有自己的利益,這一點劉邦很清楚。
甚至在他打天下的時候,都從來不給出征的將領畫大餅,要給就給真的好處。
謀士出主意,需要銀錢走動,要一萬,他給四萬,多餘盡數作為賞賜。
韓信要假齊王,他便幹脆給封個真齊王。
皇帝不差餓兵的道理,他早就明白了。
可大宋這樣的情況,不是給好處能解決的。
一心報國的將領,不會在意眼前的蠅頭小利。
而在意眼前利益的,你給他多少好處,他都隻會覺得不夠。
不整頓朝堂,如何厲兵秣馬都是空談!
“隻是可惜,這應該是南宋唯一一次,有希望能夠還於舊都,光複中原的機會。”
老朱已經罵夠了。
看到天幕上對於趙昚的盤點,他隻有滿心的惋惜。
【敵軍當前,主將不和,此乃兵家之大忌。
宿州城中,明明寸功未立的邵宏淵徹底與李顯忠割裂。
與此同時,完顏宗弼的女婿,金將紇石烈誌寧南下,率萬餘人先頭部隊搶攻宿州城。
第一輪攻勢被李顯忠擊敗。
然而將領不和的弊病在此刻顯現。
雖金軍潰敗,可李顯忠後方無人,根本不敢引軍追擊,再度錯過絕佳機會。
隨後金軍十萬大軍趕到。
李顯忠領兵死戰不退,邵宏淵非但不出兵增援,反而因心中嫉恨,而令人在軍中傳播謠言。
前有大敵,內有人挑撥離間,宋軍士氣崩潰隻在霎時間。
入夜金軍攻城之際,李顯忠率軍殺敵兩千餘人,終究也難阻潰敗之勢。
符離之敗由此而生。】
“老天未欲平中原耶?何苦阻撓如此!”
畫麵中,李顯忠仰天長歎,令無數人心中哀歎不已。
有雄心壯誌之君,有勝時連戰連捷,敗時奮力死戰之將。
連這樣都不能收複中原。
換做任何人在這樣的處境下,也隻能無奈歎息。
莫非天意如此?
“若邵宏淵這樣的人在我大漢,不等班師回朝,他的滿門便已經沒了。”
“滿門?在咱手中,他還沒回京,九族就已經在流放的路上了。”
“流放?在寡人的大秦,他回京師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三族腦袋鑄成的京觀!”
“要依我說,幹脆誅個十族得了,幹淨利落!”
登基後的前兩年,趙昚隻做了兩件事。
為嶽飛平反,以及籌劃著北伐!
乃至於為了避免主和派的幹預,趙昚從始至終都沒有給他們反對的機會。
北伐開戰的旨意直接繞過三省與樞密院,直接下給了張浚以及諸將。
隆興元年四月,任何人都沒能預料到的這個時間節點,大宋不宣而戰,正式為北伐拉開序幕。
接到旨意後,張浚調兵八萬,連同後勤等軍隊號稱二十萬大軍。
一路由李顯忠領兵攻打靈璧,另一路則由邵宏淵領兵攻打虹縣。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李顯忠勢如破竹般的攻下靈璧。
邵宏淵雖未能打下虹縣,然李顯忠直接派去降卒,令人勸降,虹縣守將便也放棄抵抗歸降。
對於大宋而言,一月時間連下兩城,這本是極好的開門紅。
接下來隻需乘勝之勢攻取宿州,則北伐之勢便成。
然邵宏淵卻因虹縣戰功被李顯忠所搶而嫉恨,出兵宿州之時,他隻按兵不動。
無奈之下,李顯忠又不肯錯過這絕佳的機會,隻好率部獨自攻城。
直至損兵折將後,攻占宿州,邵宏淵才率軍趕到。
若隻看戰況,前線大軍連戰連捷,連破數城,收到戰報的趙昚自然是欣喜不已。
可他卻不知道,最深的隱患已經埋下。
當他升李顯忠為招撫使,而邵宏淵為副使之時,兩將的矛盾徹底激化。
邵宏淵更是直接向張浚表示,他拒絕受李顯忠的節製,而張浚竟是也遷就了他。
再往後,瓜分宿州府庫賞賜之時,兩將徹底撕破臉。】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李二忍不住怒噴。
雖這樣的事並未發生在大唐,可但凡有心之人,都一樣看不下去。
明明連戰連捷,明明數代人北伐的願望就在眼前!
最後竟然毀於小人的爭權奪勢之手!
可歎,更可悲!
南宋年間。
趙昚更是死死的咬著牙,幾乎咬出血來。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自幼立下的願望,並一直為之努力到如今,最後竟然會毀在這樣可笑的理由之上。
“邵宏淵,你可真是好大的膽子!”
北宋之時。
趙匡胤也再無先前那般的坦然。
若從始至終都沒有希望的話,他自然隻想看到大宋的骨氣。
可從這隆興北伐的開頭來看,明明是有望的!
這讓人看到希望,最後又破滅希望的過程,未免太過殘忍!
“難道這天命,真不在我大宋嗎?”
良久,他隻能這般感歎。
大宋沒有明君嗎?
有的。
趙昚這樣的人,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能排在前列。
他這一生,自年幼之時便立誌北伐。
未成皇子之際,他便不畏強權,秦檜極力阻撓他成為皇子,而他也同樣抓住一切機會打擊秦檜的相權。
熬死秦檜之後,他並未因此放鬆絲毫。
待人溫和,為人謙遜,生活儉樸,戒絕聲色犬馬,朝野上下無不滿口稱讚。
哪怕趙構並未因此立他為皇太子,他也同樣能夠沉得住氣,每當麵臨考驗之時,都會盡可能做到最好。
本以為登基稱帝之後,便能夠一展心中雄圖霸業。
事實上他也的確是這麽做的。
頂著天大的壓力為嶽飛平冤昭雪,同時在投降派太上皇趙構的超長待機之下,厲兵秣馬。
他年少時的初心從未變過。
沒有猛將嗎?
李顯忠豈不就是一員虎將?
一月時間攻下靈璧,後又獨自領兵攻下宿州。
北伐的開門紅就由他打響,換做其他名將上去,真的還能做到更好嗎?
“主要是爛到根上了,北伐之事剛開了個頭,將領便迫不及待的搶功。”
“好似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不是北伐,不是還於舊都,而是自身的利益。”
“這些人,通通該殺!”
“站在這宋孝宗的立場上,他是真應該先安內,後攘外!”
臣子需要有自己的利益,這一點劉邦很清楚。
甚至在他打天下的時候,都從來不給出征的將領畫大餅,要給就給真的好處。
謀士出主意,需要銀錢走動,要一萬,他給四萬,多餘盡數作為賞賜。
韓信要假齊王,他便幹脆給封個真齊王。
皇帝不差餓兵的道理,他早就明白了。
可大宋這樣的情況,不是給好處能解決的。
一心報國的將領,不會在意眼前的蠅頭小利。
而在意眼前利益的,你給他多少好處,他都隻會覺得不夠。
不整頓朝堂,如何厲兵秣馬都是空談!
“隻是可惜,這應該是南宋唯一一次,有希望能夠還於舊都,光複中原的機會。”
老朱已經罵夠了。
看到天幕上對於趙昚的盤點,他隻有滿心的惋惜。
【敵軍當前,主將不和,此乃兵家之大忌。
宿州城中,明明寸功未立的邵宏淵徹底與李顯忠割裂。
與此同時,完顏宗弼的女婿,金將紇石烈誌寧南下,率萬餘人先頭部隊搶攻宿州城。
第一輪攻勢被李顯忠擊敗。
然而將領不和的弊病在此刻顯現。
雖金軍潰敗,可李顯忠後方無人,根本不敢引軍追擊,再度錯過絕佳機會。
隨後金軍十萬大軍趕到。
李顯忠領兵死戰不退,邵宏淵非但不出兵增援,反而因心中嫉恨,而令人在軍中傳播謠言。
前有大敵,內有人挑撥離間,宋軍士氣崩潰隻在霎時間。
入夜金軍攻城之際,李顯忠率軍殺敵兩千餘人,終究也難阻潰敗之勢。
符離之敗由此而生。】
“老天未欲平中原耶?何苦阻撓如此!”
畫麵中,李顯忠仰天長歎,令無數人心中哀歎不已。
有雄心壯誌之君,有勝時連戰連捷,敗時奮力死戰之將。
連這樣都不能收複中原。
換做任何人在這樣的處境下,也隻能無奈歎息。
莫非天意如此?
“若邵宏淵這樣的人在我大漢,不等班師回朝,他的滿門便已經沒了。”
“滿門?在咱手中,他還沒回京,九族就已經在流放的路上了。”
“流放?在寡人的大秦,他回京師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三族腦袋鑄成的京觀!”
“要依我說,幹脆誅個十族得了,幹淨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