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拔出你們手中的刀劍,向我證明,你們並非懦夫!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答我,你們手裏的刀,難道是擺設嗎!?”
嶽飛此話一出,不少人義憤填膺。
他們手裏的刀當然不是擺設。
可朝廷真的允許他們拔刀嗎?
從前隻要金人攻城掠地,他們便乖乖將防線一步步的往後移。
防線後移,緊跟著的便是派遣使者求和。
這期間金人偶爾也會派遣使者來大宋軍營,說是為了便於溝通,實則就是來監視宋軍動向的。
然而即便知道他們的目的,營中的將領也都乖乖將他們奉為座上賓。
好似金人一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主子。
甭管他們原本在金國是什麽地位,來了大宋,那就是人上人!
從前也不是沒人反抗,可反抗的結果,是被自家的將領親手處死!
別說拔刀,但凡衝金人齜個牙,引得金人使者不滿,那人頭落地,死都是白死,連帶著家中老小都可能要倒黴!
如今再有金人來營中耀武揚威,他們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如現在這般,將他們圍起來,等候上麵的人處置。
這個時候,虞允文也已經趕到。
他站在嶽飛身邊,兩人對視之間,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無奈。
的確,這就是宋軍的現狀。
“彬甫,這就是我軍如今的狀態嗎?昔日宗帥在世時,甚至我領嶽家軍北伐之時,可不是這樣的。”
對於眼下這軍營中的情況,嶽飛隻感覺陌生。
“這些年,大宋一步步退讓,一步步軟弱,對士氣的打擊太大了。”
“上無鬥誌,下無戰意,哪怕在大宋境內,金人高人一等的印象,也早已深入每個人的心中。”
虞允文歎息一聲。
他一直見證著大宋墮落的過程。
從剛剛南渡,宗澤元帥還能北伐,乃至於攻占開封之後堅壁清野,一度令金人束手無策。
到後來宗澤元帥含恨而逝,大宋的主戰派實力隨之跌落穀底。
再往後大宋再一次站起來,就是眼前的嶽太尉,率領嶽家軍一度打破了金人不可敵的傳聞。
而隨著嶽飛被莫須有的罪名冤死獄中,無數人看到了精忠報國最後的下場。
反而投降派的秦檜加太師,進封魏國公,風頭一時無兩,死後還配了個忠獻的諡號。
你說他們是想當拚死報國,最後默默死在獄中的嶽飛,還是願做那出賣大宋,隻需溜須拍馬,討好金人的同時順帶著討好皇帝便能位極人臣的秦檜?
自從昔日宗澤、嶽飛死去,韓世忠、劉錡等人被剝奪兵權之後,大宋的骨頭,就已經斷了。
如他虞允文這般的人,在朝中早已經格格不入。
“所以這就是我要做的事,從今日起,這一切都會被改變。”
嶽飛滿臉冷峻。
一直以來他都是從天幕的文字上看仙人說南宋軟弱,可現在,他才真正直觀的看到了這一切!
“眾將聽令!”
他一步邁出,右手拔刀高舉。
一聲令下,上百人皆轉頭看向嶽飛。
有人眼中有著困惑,有人則有些許期待。
他們很多人都是聽著嶽飛,聽著嶽家軍的傳說長大的。
自然,他們也都知道,嶽將軍昔日的成就,以及他對付金人的態度!
感受到不少人目光中的期盼,嶽飛緩緩開口。
“不管從前你們麵對金人是怎樣的態度,不論從前金人是何等的地位,自今日起,宋金之間就是死敵!”
“殺敵者,可以敵人首級換取軍功,以軍功可換取任何你想要的賞賜,包括封侯拜相,一步登天!”
一席話,聽的所有人都呆了。
包括被上百人圍在中間的金人。
他們既然能被派來出使大宋,自然是聽得懂中原話的。
可現在,他們倒寧願自己聽不懂了。
方才,他們聽到了什麽?
一時之間,每個人,不管是三個金人使者還是百餘名宋軍將士,都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
若這些話是真的,那這意味著什麽?
“還在等什麽?難道你們還想繼續聽他們叫囂,被他們騎在頭上嗎?”
“拔出你們手中的刀劍,向我證明,你們並非懦夫!”
下一刻,所有人總算是反應了過來。
那三名金使抱著頭轉身就要跑。
來時有多囂張,現在就有多狼狽。
可三人正被上百名宋軍將士虎視眈眈地盯著。
在他們眼中,三人可不再是什麽座上賓,而是活脫脫的,會行走的軍功!
曾經麵對金國的大人,他們隻能卑躬屈膝,甚至連多看一眼都不敢。
而現在,騎在他們頭上的大人變成了軍功,他們要如何做,也再不需要嶽飛去教。
接下來的場麵極其混亂。
不管是嶽飛還是虞允文,在看到開頭的那一刀之後,便悄然轉身離開。
越來越多的宋軍將士聞風趕來,甚至不少人拚了命的想要擠進人群,隻為親手砍金人一刀。
這麽多年金人的作威作福,在今日得到了反噬!
“金人使者來的恰到好處,這下戰意有了,士氣也有了。”
“接下來,就看你的了,彬甫,守住金人的攻勢,等我再回來之時,帶你揮軍北上,還於舊都!”
臨行之前,嶽飛拍了拍虞允文的肩膀。
“人在,定不讓金人南下哪怕一步!”
……
“這樣看來的話,宋軍還是有血性的,隻是上麵的人太過軟弱。”
“如果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話,那南宋就是典型的皇帝無能,令下麵無數將士都抬不起頭來。”
天幕外,劉邦感慨一聲。
若真的沒有絲毫血性,那即便嶽飛說出此番的話來,也絕不會產生這般群情激憤的狀態。
隻能說願意從軍的人,或多或少都帶著保家衛國的願望而來。
“且不隻是一代皇帝,而是接連數代都是如此。”
“從北狩的徽欽二帝,到一心滑跪的趙構,接連三代皇帝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連著三代皇帝皆能上昏君榜的,放眼曆朝曆代,也隻有這三人了!”
麵對他人這樣的評價,趙匡胤無力反駁,也不想反駁。
他如今也在行軍途中,他希望自己能與嶽飛一同用行動來證明,趙宋絕不是一無是處!
他要用行動,將大宋被打碎的骨頭,給接上!
嶽飛此話一出,不少人義憤填膺。
他們手裏的刀當然不是擺設。
可朝廷真的允許他們拔刀嗎?
從前隻要金人攻城掠地,他們便乖乖將防線一步步的往後移。
防線後移,緊跟著的便是派遣使者求和。
這期間金人偶爾也會派遣使者來大宋軍營,說是為了便於溝通,實則就是來監視宋軍動向的。
然而即便知道他們的目的,營中的將領也都乖乖將他們奉為座上賓。
好似金人一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主子。
甭管他們原本在金國是什麽地位,來了大宋,那就是人上人!
從前也不是沒人反抗,可反抗的結果,是被自家的將領親手處死!
別說拔刀,但凡衝金人齜個牙,引得金人使者不滿,那人頭落地,死都是白死,連帶著家中老小都可能要倒黴!
如今再有金人來營中耀武揚威,他們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如現在這般,將他們圍起來,等候上麵的人處置。
這個時候,虞允文也已經趕到。
他站在嶽飛身邊,兩人對視之間,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無奈。
的確,這就是宋軍的現狀。
“彬甫,這就是我軍如今的狀態嗎?昔日宗帥在世時,甚至我領嶽家軍北伐之時,可不是這樣的。”
對於眼下這軍營中的情況,嶽飛隻感覺陌生。
“這些年,大宋一步步退讓,一步步軟弱,對士氣的打擊太大了。”
“上無鬥誌,下無戰意,哪怕在大宋境內,金人高人一等的印象,也早已深入每個人的心中。”
虞允文歎息一聲。
他一直見證著大宋墮落的過程。
從剛剛南渡,宗澤元帥還能北伐,乃至於攻占開封之後堅壁清野,一度令金人束手無策。
到後來宗澤元帥含恨而逝,大宋的主戰派實力隨之跌落穀底。
再往後大宋再一次站起來,就是眼前的嶽太尉,率領嶽家軍一度打破了金人不可敵的傳聞。
而隨著嶽飛被莫須有的罪名冤死獄中,無數人看到了精忠報國最後的下場。
反而投降派的秦檜加太師,進封魏國公,風頭一時無兩,死後還配了個忠獻的諡號。
你說他們是想當拚死報國,最後默默死在獄中的嶽飛,還是願做那出賣大宋,隻需溜須拍馬,討好金人的同時順帶著討好皇帝便能位極人臣的秦檜?
自從昔日宗澤、嶽飛死去,韓世忠、劉錡等人被剝奪兵權之後,大宋的骨頭,就已經斷了。
如他虞允文這般的人,在朝中早已經格格不入。
“所以這就是我要做的事,從今日起,這一切都會被改變。”
嶽飛滿臉冷峻。
一直以來他都是從天幕的文字上看仙人說南宋軟弱,可現在,他才真正直觀的看到了這一切!
“眾將聽令!”
他一步邁出,右手拔刀高舉。
一聲令下,上百人皆轉頭看向嶽飛。
有人眼中有著困惑,有人則有些許期待。
他們很多人都是聽著嶽飛,聽著嶽家軍的傳說長大的。
自然,他們也都知道,嶽將軍昔日的成就,以及他對付金人的態度!
感受到不少人目光中的期盼,嶽飛緩緩開口。
“不管從前你們麵對金人是怎樣的態度,不論從前金人是何等的地位,自今日起,宋金之間就是死敵!”
“殺敵者,可以敵人首級換取軍功,以軍功可換取任何你想要的賞賜,包括封侯拜相,一步登天!”
一席話,聽的所有人都呆了。
包括被上百人圍在中間的金人。
他們既然能被派來出使大宋,自然是聽得懂中原話的。
可現在,他們倒寧願自己聽不懂了。
方才,他們聽到了什麽?
一時之間,每個人,不管是三個金人使者還是百餘名宋軍將士,都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
若這些話是真的,那這意味著什麽?
“還在等什麽?難道你們還想繼續聽他們叫囂,被他們騎在頭上嗎?”
“拔出你們手中的刀劍,向我證明,你們並非懦夫!”
下一刻,所有人總算是反應了過來。
那三名金使抱著頭轉身就要跑。
來時有多囂張,現在就有多狼狽。
可三人正被上百名宋軍將士虎視眈眈地盯著。
在他們眼中,三人可不再是什麽座上賓,而是活脫脫的,會行走的軍功!
曾經麵對金國的大人,他們隻能卑躬屈膝,甚至連多看一眼都不敢。
而現在,騎在他們頭上的大人變成了軍功,他們要如何做,也再不需要嶽飛去教。
接下來的場麵極其混亂。
不管是嶽飛還是虞允文,在看到開頭的那一刀之後,便悄然轉身離開。
越來越多的宋軍將士聞風趕來,甚至不少人拚了命的想要擠進人群,隻為親手砍金人一刀。
這麽多年金人的作威作福,在今日得到了反噬!
“金人使者來的恰到好處,這下戰意有了,士氣也有了。”
“接下來,就看你的了,彬甫,守住金人的攻勢,等我再回來之時,帶你揮軍北上,還於舊都!”
臨行之前,嶽飛拍了拍虞允文的肩膀。
“人在,定不讓金人南下哪怕一步!”
……
“這樣看來的話,宋軍還是有血性的,隻是上麵的人太過軟弱。”
“如果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話,那南宋就是典型的皇帝無能,令下麵無數將士都抬不起頭來。”
天幕外,劉邦感慨一聲。
若真的沒有絲毫血性,那即便嶽飛說出此番的話來,也絕不會產生這般群情激憤的狀態。
隻能說願意從軍的人,或多或少都帶著保家衛國的願望而來。
“且不隻是一代皇帝,而是接連數代都是如此。”
“從北狩的徽欽二帝,到一心滑跪的趙構,接連三代皇帝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連著三代皇帝皆能上昏君榜的,放眼曆朝曆代,也隻有這三人了!”
麵對他人這樣的評價,趙匡胤無力反駁,也不想反駁。
他如今也在行軍途中,他希望自己能與嶽飛一同用行動來證明,趙宋絕不是一無是處!
他要用行動,將大宋被打碎的骨頭,給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