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季安妮不喜歡這個詞被用在儀珍身上。
花容道:「娘娘,昨夜奴婢為寶貴妃去西宮殿傳完話後,又去了一趟內務府。雖然時間晚了,但還是從一位熟人那裏打聽到蘇從妃的生辰。不僅如此,還聽到一個關於蘇從妃出生故事。」
「故事?這倒有趣了,講來聽聽。」季安妮非常好奇地說。
花容講道:「娘娘,蘇從妃是在冬日大雪中出生的,據說出生時身體很弱,連四斤都不到,全身上下幾乎沒有一點血色。穩婆說這孩子恐怕養不長,不足周月就會夭折。就算辛辛苦苦養大了,未來也是一個病坨子。於是她爹便想狠心地把這女兒扔了,但蘇夫人怎麽也不肯。兩人爭吵不休,後來好不容易想出一個辦法,決定靠天意來裁決這個女兒的生死。」
「怎麽能這樣……」季安妮為儀珍感到一陣心疼。天底下怎麽會有這麽狠心的父親?
「娘娘,南湖縣本來就不富裕,就算是縣丞家裏,要養一個病女也是莫大的負擔。而且依照南湖縣的習俗,孩子出生七日之內,就算死了也不說是『死』,而是說『返生』——就是重新再投一次胎的意思。所以就算當初他們扔了蘇從妃,也不會有百姓說什麽閑話。」
季安妮又問:「那他們是怎麽靠天意來決定儀珍生死的?」
花容道:「他們決定把嬰兒在雪夜裏放一個晚上,如果嬰兒能活下來就養大她,如果活不下來就隻當沒有生過這個孩子。然而那天正好屋外鵝毛大雪,寒風凜冽,就算是健康的孩子在外麵放上一晚也肯定死了,更何況是一個先天不足的嬰兒?但巧的就是,當丫鬟奉命把嬰兒抱到屋外的時候,有一位老僧經過。丫鬟本想求那僧人收下嬰兒,但老僧看了嬰兒一眼後就笑了起來,說這孩子的命尊貴無比,絕對不會輸給這區區小雪,隻不過有一點必須注意,就是這孩子命中注定與『西方』相衝,絕對不能去靠西的地方,否則必遭劫難。」
聽到這裏,季安妮自言自語道:「難怪入宮第一天晚上水芙蓉找儀珍換房間的時候,儀珍怎麽也不換。儀珍說因為水芙蓉的房間在西方,而她不能住在靠西的地方。」
花容又道:「當年的丫鬟聽了老僧的話,把嬰兒放在東邊牆角。第二天早上,雪止天晴,縣丞府的人全都是被嬰兒的哭聲吵醒的,嬰兒就這樣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後來蘇夫人抱著孩子在門口等了三天三夜,終於又等到那位老僧出現。蘇夫人說了很多感激的話後,又問老僧孩子究竟是什麽命。那僧人隻道,這孩子命貴,貴不可言,如果說破了,就是泄露天機。蘇夫人鍥而不舍地問了好久,老僧終於說出兩個字來……」
花容頓了頓,神色凝重地講出最後兩個字來:「儀、珍。」
「儀珍?」季安妮愣了一下,心想這不是儀珍的名字嗎?「到底是什麽意思?」
花容道:「那老僧也沒有明說,隻讓蘇夫人慢慢參悟。」
但這「儀珍」二字究竟是何含義,十六年來還沒被人參破過。
也許這是一個需要儀珍用一生來參悟的難題。
「然後呢?」季安妮迫不及待想知道後麵的故事。
花容講道:「然後蘇夫人本想設宴款待那位老僧,但老僧卻說,隻要日後這孩子心中有佛,善待蒼生,就是對他最好的感謝。」
「心中有佛,善待蒼生。」季安妮低聲重複著這八個字,心底忽然有些激動澎湃。沒想到儀珍身上竟有這樣的故事!最不可思議的是,老僧竟然說了「蒼生」二字,難道儀珍未來的命運竟能關係蒼生?難道儀珍將成為什麽名垂青史的知名人物?
花容道:「雖然不知道那名僧人究竟是何來曆,但蘇家人卻堅定不移地相信了他說的話,認為蘇從妃是天星臨世,承受天命,日後必定有番作為,所以才千方百計地送蘇從妃入宮,想必認為她是當娘娘的命吧?」
說到這裏,花容的聲音又低了幾分,貼在季安妮耳邊道:「娘娘,這故事不可向外人說,說多了會惹上麻煩。」
「那你是怎麽知道的?」季安妮好奇花容的情報網究竟是怎麽鋪出來的。
花容道:「告訴奴婢這個故事的人,正是半個月前送蘇從妃上京的公公。那公公也是南湖縣人,所以和蘇縣丞很有交情。另一方麵,他又非常尊敬家父,家父死後對奴婢格外照顧。奴婢昨夜本隻想從他那裏打聽一下蘇從妃的生辰,誰知道他卻告訴了奴婢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他讓奴婢不要向外人道,但奴婢不能隱瞞娘娘,奴婢隻告訴娘娘一人。所以請娘娘一定記住,這件事情不能再讓其他人知道。如果娘娘多嘴了,可是會害蘇從妃遭殃的。」
「我絕不會多嘴。」季安妮也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儀珍門第不高,從入宮起就一直受到那些大小姐們的白眼。如果讓那些官家小姐知道儀珍出生時還有這樣一段故事,不對儀珍冷嘲熱諷、詆毀侮辱才怪。
但季安妮還是有一個不明白的地方,問道:「既然儀珍是冬季出生,她為什麽要說謊?」
季安妮想起昨晚寶貴妃特意強調了女子入宮的五個年紀,那時候儀珍的臉色就有些不正常了。原來寶貴妃在那個時候就已察覺到儀珍說謊,但她並未點破,而是給儀珍留了臉麵。
但儀珍為什麽在生日上做文章?這卻是季安妮怎麽也想不通的。
這時花容猜測道:「娘娘,也許蘇從妃是不想讓你當上皇妃後就忘了她。」
「我怎麽會忘了她?」季安妮覺得儀珍的擔心純屬多餘。
花容道:「娘娘剛剛得封皇妃,肯定會有不少從妃前來巴結。蘇從妃大概是擔心她在你心中也變成那種別有用心,前來巴結的從妃,所以才故意給自己找了生辰這個借口,讓自己名正言順地和你親近。別人都是無事獻殷勤,但是她是有事獻殷勤。什麽事?就是她的生辰。這就是蘇從妃不同尋常的地方,她想得非常周到,不會惹人懷疑。但卻不小心在年齡上稍稍露出了馬腳。」
「這有什麽關係?她又沒有使壞,隻是不想讓我冷落她。」季安妮替儀珍辯駁。
「娘娘,蘇從妃越是細心周到,就越是令人心生寒意。娘娘在她麵前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但是她在娘娘麵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經過精心設定的,難道娘娘還沒有感受到嗎?」
「花容,不要說了,我覺得你在挑撥我們。」季安妮半認真地發出警告。
但花容不但沒有住口,還微微用強調的語氣忠告道:「娘娘,蘇從妃比你想象中聰明。」
「聰明又怎麽了?她又沒做壞事,不過隻是想親近我,又不願顯得太過殷勤而已。」
「話雖如此……」
「夠了,花容,如果你再說下去,我真會生氣的。」其實現在在季安妮心中,花容是個比儀珍更聰明、更複雜的人物,她不想被花容的話攪亂自己的心。
花容畢竟是太後安插過來的宮女,所以比起花容,季安妮更相信儀珍對自己的真心。
花容道:「娘娘,昨夜奴婢為寶貴妃去西宮殿傳完話後,又去了一趟內務府。雖然時間晚了,但還是從一位熟人那裏打聽到蘇從妃的生辰。不僅如此,還聽到一個關於蘇從妃出生故事。」
「故事?這倒有趣了,講來聽聽。」季安妮非常好奇地說。
花容講道:「娘娘,蘇從妃是在冬日大雪中出生的,據說出生時身體很弱,連四斤都不到,全身上下幾乎沒有一點血色。穩婆說這孩子恐怕養不長,不足周月就會夭折。就算辛辛苦苦養大了,未來也是一個病坨子。於是她爹便想狠心地把這女兒扔了,但蘇夫人怎麽也不肯。兩人爭吵不休,後來好不容易想出一個辦法,決定靠天意來裁決這個女兒的生死。」
「怎麽能這樣……」季安妮為儀珍感到一陣心疼。天底下怎麽會有這麽狠心的父親?
「娘娘,南湖縣本來就不富裕,就算是縣丞家裏,要養一個病女也是莫大的負擔。而且依照南湖縣的習俗,孩子出生七日之內,就算死了也不說是『死』,而是說『返生』——就是重新再投一次胎的意思。所以就算當初他們扔了蘇從妃,也不會有百姓說什麽閑話。」
季安妮又問:「那他們是怎麽靠天意來決定儀珍生死的?」
花容道:「他們決定把嬰兒在雪夜裏放一個晚上,如果嬰兒能活下來就養大她,如果活不下來就隻當沒有生過這個孩子。然而那天正好屋外鵝毛大雪,寒風凜冽,就算是健康的孩子在外麵放上一晚也肯定死了,更何況是一個先天不足的嬰兒?但巧的就是,當丫鬟奉命把嬰兒抱到屋外的時候,有一位老僧經過。丫鬟本想求那僧人收下嬰兒,但老僧看了嬰兒一眼後就笑了起來,說這孩子的命尊貴無比,絕對不會輸給這區區小雪,隻不過有一點必須注意,就是這孩子命中注定與『西方』相衝,絕對不能去靠西的地方,否則必遭劫難。」
聽到這裏,季安妮自言自語道:「難怪入宮第一天晚上水芙蓉找儀珍換房間的時候,儀珍怎麽也不換。儀珍說因為水芙蓉的房間在西方,而她不能住在靠西的地方。」
花容又道:「當年的丫鬟聽了老僧的話,把嬰兒放在東邊牆角。第二天早上,雪止天晴,縣丞府的人全都是被嬰兒的哭聲吵醒的,嬰兒就這樣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後來蘇夫人抱著孩子在門口等了三天三夜,終於又等到那位老僧出現。蘇夫人說了很多感激的話後,又問老僧孩子究竟是什麽命。那僧人隻道,這孩子命貴,貴不可言,如果說破了,就是泄露天機。蘇夫人鍥而不舍地問了好久,老僧終於說出兩個字來……」
花容頓了頓,神色凝重地講出最後兩個字來:「儀、珍。」
「儀珍?」季安妮愣了一下,心想這不是儀珍的名字嗎?「到底是什麽意思?」
花容道:「那老僧也沒有明說,隻讓蘇夫人慢慢參悟。」
但這「儀珍」二字究竟是何含義,十六年來還沒被人參破過。
也許這是一個需要儀珍用一生來參悟的難題。
「然後呢?」季安妮迫不及待想知道後麵的故事。
花容講道:「然後蘇夫人本想設宴款待那位老僧,但老僧卻說,隻要日後這孩子心中有佛,善待蒼生,就是對他最好的感謝。」
「心中有佛,善待蒼生。」季安妮低聲重複著這八個字,心底忽然有些激動澎湃。沒想到儀珍身上竟有這樣的故事!最不可思議的是,老僧竟然說了「蒼生」二字,難道儀珍未來的命運竟能關係蒼生?難道儀珍將成為什麽名垂青史的知名人物?
花容道:「雖然不知道那名僧人究竟是何來曆,但蘇家人卻堅定不移地相信了他說的話,認為蘇從妃是天星臨世,承受天命,日後必定有番作為,所以才千方百計地送蘇從妃入宮,想必認為她是當娘娘的命吧?」
說到這裏,花容的聲音又低了幾分,貼在季安妮耳邊道:「娘娘,這故事不可向外人說,說多了會惹上麻煩。」
「那你是怎麽知道的?」季安妮好奇花容的情報網究竟是怎麽鋪出來的。
花容道:「告訴奴婢這個故事的人,正是半個月前送蘇從妃上京的公公。那公公也是南湖縣人,所以和蘇縣丞很有交情。另一方麵,他又非常尊敬家父,家父死後對奴婢格外照顧。奴婢昨夜本隻想從他那裏打聽一下蘇從妃的生辰,誰知道他卻告訴了奴婢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他讓奴婢不要向外人道,但奴婢不能隱瞞娘娘,奴婢隻告訴娘娘一人。所以請娘娘一定記住,這件事情不能再讓其他人知道。如果娘娘多嘴了,可是會害蘇從妃遭殃的。」
「我絕不會多嘴。」季安妮也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儀珍門第不高,從入宮起就一直受到那些大小姐們的白眼。如果讓那些官家小姐知道儀珍出生時還有這樣一段故事,不對儀珍冷嘲熱諷、詆毀侮辱才怪。
但季安妮還是有一個不明白的地方,問道:「既然儀珍是冬季出生,她為什麽要說謊?」
季安妮想起昨晚寶貴妃特意強調了女子入宮的五個年紀,那時候儀珍的臉色就有些不正常了。原來寶貴妃在那個時候就已察覺到儀珍說謊,但她並未點破,而是給儀珍留了臉麵。
但儀珍為什麽在生日上做文章?這卻是季安妮怎麽也想不通的。
這時花容猜測道:「娘娘,也許蘇從妃是不想讓你當上皇妃後就忘了她。」
「我怎麽會忘了她?」季安妮覺得儀珍的擔心純屬多餘。
花容道:「娘娘剛剛得封皇妃,肯定會有不少從妃前來巴結。蘇從妃大概是擔心她在你心中也變成那種別有用心,前來巴結的從妃,所以才故意給自己找了生辰這個借口,讓自己名正言順地和你親近。別人都是無事獻殷勤,但是她是有事獻殷勤。什麽事?就是她的生辰。這就是蘇從妃不同尋常的地方,她想得非常周到,不會惹人懷疑。但卻不小心在年齡上稍稍露出了馬腳。」
「這有什麽關係?她又沒有使壞,隻是不想讓我冷落她。」季安妮替儀珍辯駁。
「娘娘,蘇從妃越是細心周到,就越是令人心生寒意。娘娘在她麵前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但是她在娘娘麵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經過精心設定的,難道娘娘還沒有感受到嗎?」
「花容,不要說了,我覺得你在挑撥我們。」季安妮半認真地發出警告。
但花容不但沒有住口,還微微用強調的語氣忠告道:「娘娘,蘇從妃比你想象中聰明。」
「聰明又怎麽了?她又沒做壞事,不過隻是想親近我,又不願顯得太過殷勤而已。」
「話雖如此……」
「夠了,花容,如果你再說下去,我真會生氣的。」其實現在在季安妮心中,花容是個比儀珍更聰明、更複雜的人物,她不想被花容的話攪亂自己的心。
花容畢竟是太後安插過來的宮女,所以比起花容,季安妮更相信儀珍對自己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