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莫寒那茫然的表情來看,他一定沒有聽見剛才三人的對話。
見狀,三人這才稍微鬆了口氣。
「皇上,你……你怎麽來了?」季安妮壯著膽子問。
皇上來得太突然了,不過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皇上絕對是衝著自己來的。
「昭姬,能陪朕在附近走走麽?」龍莫寒直切主題,半句多餘的話都沒有,打得季安妮措手不及,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
花容不停給季安妮使眼色,讓她快點答應,快點答應。
「可……可是禁足令……」季安妮猶猶豫豫,怕到時候太後找她算賬。
龍莫寒道:「沒關係,就在文華院裏麵隨便走走而已。」
這話表麵上聽來好像非常隨和,但聽的人卻能感受到他話中那股不容拒絕的威勢。
「啊,真好,我也想出去走走,都快發黴了……」水芙蓉一邊說,一邊輕輕地用手肘頂了季安妮的胳膊一下,提醒她這是放風的天賜良機,千萬不要錯過啊。
季安妮實在找不到拒絕的理由,隻好硬著頭皮道:「好吧,皇上……不過昭姬待罪之身,真的不能走遠了。」
龍莫寒點了點頭。
見狀,季安妮這才忐忑不安地來到他的身邊。
他不穿龍袍的時候,看上去就像一個書生一樣。雖像書生,但又不柔弱,總覺得有點深藏不露的感覺,把自己鋒芒隱藏在從容的表情之下。
龍莫寒帶季安妮走出桃園。
看門的兩名侍衛連吱都沒有吱一聲,埋頭恭送他倆並肩遠行。想來也是,對方可是皇帝,就算領了太後的命令,也必然不敢攔住皇帝的去路。
隨龍莫寒一同前來的那名老太監遠遠跟在他們身後,非常聰明地把距離保持在剛好能聽見他們說話的基礎上。這樣,如果龍莫寒有什麽吩咐,他就能及時反應。如果龍莫寒有什麽秘密,隻要把聲音稍微壓低一點,他便什麽都聽不見了。
季安妮記得這名公公好像姓「花」,據說先帝就是他伺候的。
龍莫寒依約沒有把季安妮帶得太遠,隻是看似漫無目的般沿著文華院的長廊向前走去。
文華院裏很安靜,特別是隻有三名學生的初學學堂附近,便更是少有人跡。
季安妮盡量放輕腳步,想減弱自己的存在感,但四周實在太安靜了,腳步再輕都會發出一陣輕微的響動。她就這樣一邊默默數著自己的步子,一邊跟在龍莫寒身邊。
「昭姬,傷勢不要緊吧?」終究還是龍莫寒打破這一沉寂,輕輕問道。
「承蒙皇上關心,早就好了,一點都不礙事。」季安妮語速很快,顯得非常緊張。
龍莫寒笑了笑,接著問道:「你為什麽會去鎮妖祠呢?」
「因為,因為……要陪一個朋友,他說想去……」
「是水從妃麽?」這個根本不用猜,因為當晚隻有季安妮和水芙蓉兩人去了鎮妖祠。
「正是他。他……他……他很喜歡到處探險。」季安妮不敢說水芙蓉是去查案的。
「鎮妖祠不是好玩的地方,還好這次你傷得不重。」龍莫寒沒有明著責備季安妮的冒失,但從語氣中仍然可以聽出他的擔憂。
「昭姬下次不敢亂闖了。對了,皇上……你……你能幫我和水從妃向太後求個情麽?」事到如今,季安妮隻能寄希望於皇帝身上了,希望太後可以給皇帝一個麵子,解了他們的禁足令,不然真會把人關出毛病來的。
「太後最近心煩,朕也不敢亂說話。」龍莫寒輕聲歎息,抬頭望著向前方延伸的長廊。
他口氣之中透出的那種無奈,總讓季安妮對他有些同情。
龍莫寒和太後之間畢竟沒有血緣關係,隻是為了皇權穩定而結為義親的。
不想踩到皇帝的痛處,季安妮急忙轉移話題,問道:「對了,皇上,你剛才說文華院裏有什麽講學。看你這身打扮,昭姬差點都認不出你了。」
「這身打扮朕穿著倒還自在一點,就像一切又回到從前似的……」說到這裏,龍莫寒輕輕笑了起來,但這笑聲不是開心,而隻是一種自嘲而已。他假裝無意地說道:「朕以為你看到朕這身打扮會覺得又懷念又熟悉呢,為什麽恰恰相反呢?」
如果是昭姬看到龍莫寒現在的打扮也許真的會覺得熟悉,因為昭姬和龍莫寒有著在齊宮之中相同的那段回憶,但對於季安妮來說,她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隻看過龍莫寒穿龍袍的樣子。換下龍袍的龍莫寒對她來說,就像一個陌生人一樣,何來熟悉感呢?
即便如此,龍莫寒依然沒有懷疑季安妮的身份。他緩緩說道:「朕最近經常來文華院聽長孫大學士講學,漸漸心明眼亮,受益良多。」
「長孫大人都講什麽呀?」季安妮不由好奇起來。
龍莫寒道:「講的是天地之本,萬物皆以德生,皆有陰陽正負。有陰就有陽,有正就有負,有利就有弊,有對就有錯。但朕始終不明,既然萬物都以德生,本是同根之物,為何偏有陰陽正負之分呢?為何不能隻利不弊,隻對不錯呢?」
翻譯一下,這就像辯證法裏麵的對立統一規律。萬事萬物都有內在矛盾,但又是矛盾的統一體。沒有什麽隻壞不好,也沒有什麽隻好不壞,但龍莫寒卻在對錯之間迷失了。
他試著找尋答案,也試著安慰自己,為自己解開心結。他悠悠而歎,似有很深的感悟:「也許為了達到某個目的,一些弊端和錯誤本來就是無法避免的,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麽萬全之策,隻要最後能夠達到目的就夠了——如果不這樣想的話,朕就不能釋懷。」
「皇上有什麽心煩的事麽?」季安妮小心地問。
「逝者已逝,朕本已不想再提……」略作猶豫之後,終於還是說了出來,「但是寶貴妃的過世,朕確實有著無法推卸的責任。」
當初一心隻想保護昭姬母子,根本沒有餘力再考慮其它了。
「那天你哭著向朕怒吼,說寶貴妃不是保護兔子的草……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朕無論睜著眼睛,還是閉著眼睛,眼前浮現的,都是你流淚的臉……對對錯錯,朕自己也糊塗了。如果可能的話,朕也不想傷害任何人,但是這可能麽?……隻對不錯,隻善不惡……這真的可能麽?為了保護你,朕不得不犧牲掉一些人……」
「夠了。」季安妮生硬地打斷他尚未說完的話。她可以感覺到皇上的內疚和自責,但卻感覺不到他的反悔。他隻是,不停地尋找為自己開脫的理由而已。
「如果宮中再出現第二個寶貴妃,你會恨死朕吧?」龍莫寒側頭望著季安妮。
季安妮抿了抿嘴,其實她的注意力早已不在龍莫寒的話上,而已陷入過去的回憶之中。
龍莫寒見她不答,隻能繼續說道:「原來你說的那個深愛寶貴妃十年的人就是國師,朕發誓朕真的不知道她和國師之間的故事……昭姬,你可以原諒朕麽?」
說完之後停下腳步,誠摯地凝視著季安妮。
「即使不知道……你也不該那麽做。」在寶貴妃的這件事上,季安妮一直無法釋懷。
雖說後宮都是皇帝的女人,寶貴妃和雲真之間的關係才應該受到譴責,但隨便利用一個女人的身體,來達到轉移視線的目的,這種行為斷然是不可取的——這是理智的判斷。
而從情感上來說,季安妮對寶貴妃和雲真的庇護,令她把一切錯誤都歸結到皇帝身上了。
「罷,朕知道,朕真的錯了……」
隔了這麽久,龍莫寒才有在季安妮麵前重提寶貴妃的勇氣。本以為對方已經看開了,可以原諒自己了,誰知道還是不行——也許這個傷口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醫治。
#
他們順著長廊轉入一個小房間。
龍莫寒對這裏的房間分布非常熟悉,大概經常來。
這個小房間好像是個藏書房,裏麵整整齊齊地排列了十多個書櫃。
雖然每個書櫃都是滿的,但塞在櫃子裏的卻不全是書籍,也有一些散亂的紙卷。
龍莫寒走到那些紙卷旁,抽出一卷拿到窗前的小桌上,然後當著季安妮的麵慢慢展開。
這時季安妮才發現,那紙卷竟是三張圖畫。
三張圖上都提著相同的四個字「白鳥青天」。筆法都很稚嫩,能看出來是孩子畫的。
季安妮忽然明白了,猜出這應該就是明皇子他們的「美術作業」吧?
從龍莫寒對這裏的熟悉程度可以推測出,他一定經常來這裏視察明皇子的學習情況。
「昭姬,你分得出來這都是誰畫的麽?」龍莫寒故意把署名的地方遮住了。
三幅畫雖然都以「白鳥青天」為題,但畫麵卻各有特色。
季安妮一眼掃去,目光首先停留在三幅畫中最特別的那一幅之上。
那幅畫的特別之處就在於畫上沒有「鳥」也沒有「天」,就隻有一個帶著烏紗帽的男人,而且男人手中拿著一塊玉笏,笏上寫著「白鳥」二字,大概是這個男人的名字吧。
見狀,三人這才稍微鬆了口氣。
「皇上,你……你怎麽來了?」季安妮壯著膽子問。
皇上來得太突然了,不過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皇上絕對是衝著自己來的。
「昭姬,能陪朕在附近走走麽?」龍莫寒直切主題,半句多餘的話都沒有,打得季安妮措手不及,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
花容不停給季安妮使眼色,讓她快點答應,快點答應。
「可……可是禁足令……」季安妮猶猶豫豫,怕到時候太後找她算賬。
龍莫寒道:「沒關係,就在文華院裏麵隨便走走而已。」
這話表麵上聽來好像非常隨和,但聽的人卻能感受到他話中那股不容拒絕的威勢。
「啊,真好,我也想出去走走,都快發黴了……」水芙蓉一邊說,一邊輕輕地用手肘頂了季安妮的胳膊一下,提醒她這是放風的天賜良機,千萬不要錯過啊。
季安妮實在找不到拒絕的理由,隻好硬著頭皮道:「好吧,皇上……不過昭姬待罪之身,真的不能走遠了。」
龍莫寒點了點頭。
見狀,季安妮這才忐忑不安地來到他的身邊。
他不穿龍袍的時候,看上去就像一個書生一樣。雖像書生,但又不柔弱,總覺得有點深藏不露的感覺,把自己鋒芒隱藏在從容的表情之下。
龍莫寒帶季安妮走出桃園。
看門的兩名侍衛連吱都沒有吱一聲,埋頭恭送他倆並肩遠行。想來也是,對方可是皇帝,就算領了太後的命令,也必然不敢攔住皇帝的去路。
隨龍莫寒一同前來的那名老太監遠遠跟在他們身後,非常聰明地把距離保持在剛好能聽見他們說話的基礎上。這樣,如果龍莫寒有什麽吩咐,他就能及時反應。如果龍莫寒有什麽秘密,隻要把聲音稍微壓低一點,他便什麽都聽不見了。
季安妮記得這名公公好像姓「花」,據說先帝就是他伺候的。
龍莫寒依約沒有把季安妮帶得太遠,隻是看似漫無目的般沿著文華院的長廊向前走去。
文華院裏很安靜,特別是隻有三名學生的初學學堂附近,便更是少有人跡。
季安妮盡量放輕腳步,想減弱自己的存在感,但四周實在太安靜了,腳步再輕都會發出一陣輕微的響動。她就這樣一邊默默數著自己的步子,一邊跟在龍莫寒身邊。
「昭姬,傷勢不要緊吧?」終究還是龍莫寒打破這一沉寂,輕輕問道。
「承蒙皇上關心,早就好了,一點都不礙事。」季安妮語速很快,顯得非常緊張。
龍莫寒笑了笑,接著問道:「你為什麽會去鎮妖祠呢?」
「因為,因為……要陪一個朋友,他說想去……」
「是水從妃麽?」這個根本不用猜,因為當晚隻有季安妮和水芙蓉兩人去了鎮妖祠。
「正是他。他……他……他很喜歡到處探險。」季安妮不敢說水芙蓉是去查案的。
「鎮妖祠不是好玩的地方,還好這次你傷得不重。」龍莫寒沒有明著責備季安妮的冒失,但從語氣中仍然可以聽出他的擔憂。
「昭姬下次不敢亂闖了。對了,皇上……你……你能幫我和水從妃向太後求個情麽?」事到如今,季安妮隻能寄希望於皇帝身上了,希望太後可以給皇帝一個麵子,解了他們的禁足令,不然真會把人關出毛病來的。
「太後最近心煩,朕也不敢亂說話。」龍莫寒輕聲歎息,抬頭望著向前方延伸的長廊。
他口氣之中透出的那種無奈,總讓季安妮對他有些同情。
龍莫寒和太後之間畢竟沒有血緣關係,隻是為了皇權穩定而結為義親的。
不想踩到皇帝的痛處,季安妮急忙轉移話題,問道:「對了,皇上,你剛才說文華院裏有什麽講學。看你這身打扮,昭姬差點都認不出你了。」
「這身打扮朕穿著倒還自在一點,就像一切又回到從前似的……」說到這裏,龍莫寒輕輕笑了起來,但這笑聲不是開心,而隻是一種自嘲而已。他假裝無意地說道:「朕以為你看到朕這身打扮會覺得又懷念又熟悉呢,為什麽恰恰相反呢?」
如果是昭姬看到龍莫寒現在的打扮也許真的會覺得熟悉,因為昭姬和龍莫寒有著在齊宮之中相同的那段回憶,但對於季安妮來說,她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隻看過龍莫寒穿龍袍的樣子。換下龍袍的龍莫寒對她來說,就像一個陌生人一樣,何來熟悉感呢?
即便如此,龍莫寒依然沒有懷疑季安妮的身份。他緩緩說道:「朕最近經常來文華院聽長孫大學士講學,漸漸心明眼亮,受益良多。」
「長孫大人都講什麽呀?」季安妮不由好奇起來。
龍莫寒道:「講的是天地之本,萬物皆以德生,皆有陰陽正負。有陰就有陽,有正就有負,有利就有弊,有對就有錯。但朕始終不明,既然萬物都以德生,本是同根之物,為何偏有陰陽正負之分呢?為何不能隻利不弊,隻對不錯呢?」
翻譯一下,這就像辯證法裏麵的對立統一規律。萬事萬物都有內在矛盾,但又是矛盾的統一體。沒有什麽隻壞不好,也沒有什麽隻好不壞,但龍莫寒卻在對錯之間迷失了。
他試著找尋答案,也試著安慰自己,為自己解開心結。他悠悠而歎,似有很深的感悟:「也許為了達到某個目的,一些弊端和錯誤本來就是無法避免的,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麽萬全之策,隻要最後能夠達到目的就夠了——如果不這樣想的話,朕就不能釋懷。」
「皇上有什麽心煩的事麽?」季安妮小心地問。
「逝者已逝,朕本已不想再提……」略作猶豫之後,終於還是說了出來,「但是寶貴妃的過世,朕確實有著無法推卸的責任。」
當初一心隻想保護昭姬母子,根本沒有餘力再考慮其它了。
「那天你哭著向朕怒吼,說寶貴妃不是保護兔子的草……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朕無論睜著眼睛,還是閉著眼睛,眼前浮現的,都是你流淚的臉……對對錯錯,朕自己也糊塗了。如果可能的話,朕也不想傷害任何人,但是這可能麽?……隻對不錯,隻善不惡……這真的可能麽?為了保護你,朕不得不犧牲掉一些人……」
「夠了。」季安妮生硬地打斷他尚未說完的話。她可以感覺到皇上的內疚和自責,但卻感覺不到他的反悔。他隻是,不停地尋找為自己開脫的理由而已。
「如果宮中再出現第二個寶貴妃,你會恨死朕吧?」龍莫寒側頭望著季安妮。
季安妮抿了抿嘴,其實她的注意力早已不在龍莫寒的話上,而已陷入過去的回憶之中。
龍莫寒見她不答,隻能繼續說道:「原來你說的那個深愛寶貴妃十年的人就是國師,朕發誓朕真的不知道她和國師之間的故事……昭姬,你可以原諒朕麽?」
說完之後停下腳步,誠摯地凝視著季安妮。
「即使不知道……你也不該那麽做。」在寶貴妃的這件事上,季安妮一直無法釋懷。
雖說後宮都是皇帝的女人,寶貴妃和雲真之間的關係才應該受到譴責,但隨便利用一個女人的身體,來達到轉移視線的目的,這種行為斷然是不可取的——這是理智的判斷。
而從情感上來說,季安妮對寶貴妃和雲真的庇護,令她把一切錯誤都歸結到皇帝身上了。
「罷,朕知道,朕真的錯了……」
隔了這麽久,龍莫寒才有在季安妮麵前重提寶貴妃的勇氣。本以為對方已經看開了,可以原諒自己了,誰知道還是不行——也許這個傷口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醫治。
#
他們順著長廊轉入一個小房間。
龍莫寒對這裏的房間分布非常熟悉,大概經常來。
這個小房間好像是個藏書房,裏麵整整齊齊地排列了十多個書櫃。
雖然每個書櫃都是滿的,但塞在櫃子裏的卻不全是書籍,也有一些散亂的紙卷。
龍莫寒走到那些紙卷旁,抽出一卷拿到窗前的小桌上,然後當著季安妮的麵慢慢展開。
這時季安妮才發現,那紙卷竟是三張圖畫。
三張圖上都提著相同的四個字「白鳥青天」。筆法都很稚嫩,能看出來是孩子畫的。
季安妮忽然明白了,猜出這應該就是明皇子他們的「美術作業」吧?
從龍莫寒對這裏的熟悉程度可以推測出,他一定經常來這裏視察明皇子的學習情況。
「昭姬,你分得出來這都是誰畫的麽?」龍莫寒故意把署名的地方遮住了。
三幅畫雖然都以「白鳥青天」為題,但畫麵卻各有特色。
季安妮一眼掃去,目光首先停留在三幅畫中最特別的那一幅之上。
那幅畫的特別之處就在於畫上沒有「鳥」也沒有「天」,就隻有一個帶著烏紗帽的男人,而且男人手中拿著一塊玉笏,笏上寫著「白鳥」二字,大概是這個男人的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