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婚前夜(2)
王妃穿越一年助王爺打下江山就走 作者:兩朵金銀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申時,太子府。
連著幾天都沒有睡好,楚天興的黑眼圈更深了。
李勇進來向他匯報了各方麵準備的情況。
“長陽大街沿途,當天會有很多看熱鬧的群眾。我們的人會化裝隱藏在其中。
李大人那邊可以調用一部分京兆府的人,那邊帶隊的小吏叫李無生。我們已經接上頭了。
燕王府當天因為準備婚宴,臨時從其他府邸借了一些下人幫忙。我們已經收買了其中的一些人。
另外,當天到燕王府參加婚宴的達官貴人都會有隨行的下人,我們也收買了其中一些人。
大將軍府那邊,秦小姐推薦的那個叫栓子的人,屬下已經聯絡上了,是個有本事的,可以派上用場。”
“嗯。”楚天興點點頭,忽然感覺有些疲憊。
他揮揮手,示意李勇退下。
楚天興閉上眼,頭往椅背上一靠,心裏又有一股酸澀不住地往上湧。
“秦如冰呀,你幹嘛敬酒不吃吃罰酒。
好好地當本宮的側妃不好嗎?
非要投奔那個短命鬼。
唉,陽關大道你不走,偏走什麽獨木橋?
那你就別怪本宮心狠手辣!”
李勇剛走,宮裏來人了。
來的是齊貴妃身邊的趙嬤嬤。
趙嬤嬤衝楚天興恭敬地行了一禮。
楚天興滿臉笑意,“趙嬤嬤,快請坐。”
趙嬤嬤坐下後,從袖子裏拿出一封信,“太子殿下,這是娘娘給您的。”
楚天興接過信,仔細看了幾遍,然後放到燭火上燒了。
“母妃的魄力是越來越大了。”
楚天興的心情瞬間好了不少。
他當即也寫了一封信,把他這邊的準備情況做了通報。
寫完後,他交給趙嬤嬤。同時讓李勇拿了些銀兩過來。
趙嬤嬤把信裝好,並沒有收銀子。
“太子殿下,您知道奴婢對娘娘的感情,不需要賞賜。”
頓了頓,她又補充一句,“別人也甭想用金銀之物收買奴婢。”
楚天興放心地點點頭。
趙嬤嬤立刻起身回宮。
戌時,長秋宮。
齊貴妃這些天來一直憂心忡忡、寢食難安,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身上。
這一次 ,齊貴妃動用了祖父留給她的一張王牌——那塊神秘的令牌。
這塊令牌可以調動宮外隱居多年的齊家死士。這些死士都是經過嚴格訓練、忠誠無比的殺手,他們隻聽從令牌持有者的命令。
對於此次行動,齊貴妃心知肚明: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一旦失敗,不僅自己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整個齊家也將遭受滅頂之災。
她慎之又慎地策劃了每一個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前幾天她讓趙嬤嬤帶著令牌出宮,是去找齊瑞峰了。
齊瑞峰是她比較信任的一個遠房侄子,目前在兵部任車架司主事。
雖說憑著令牌可以調動齊家死士,但總不能讓趙嬤嬤去調動吧?
委托齊瑞峰去辦,齊貴妃還是比較放心的。
這件事畢竟牽扯到了皇室,她不敢驚動祖父和父親,也算是留有餘地。
這時,趙嬤嬤回來了,小心翼翼地遞上楚天興的信。
齊貴妃滿心期待地接過信,隨著目光在紙上移動,她原本緊繃的眉頭逐漸放鬆下來。
讀完信後,齊貴妃若有所思地將其遞回給趙嬤嬤。
趙嬤嬤恭敬地接過信,匆匆掃了一眼便迅速將信紙放入燭火中化為灰燼。
看著跳躍的火苗,趙嬤嬤輕聲安慰道:
“娘娘,請您不必過於憂慮。太子殿下如今日益穩重成熟,不僅心思縝密,而且行事果斷決絕,手段更是越發狠辣果決了。”
齊貴妃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心中暗自思忖:楚天興確實已經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麵的人了。或許,今後自己可以對他更多一分依靠……
想到這裏,齊貴妃的心情稍微輕鬆了一些,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擔憂。
畢竟,宮廷中的爭鬥從未停止過,而他們所麵對的對手也愈發強大。
齊貴妃自言自語道:“本宮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太子啊。”
她喝了口熱茶,平複了一下心情,對趙嬤嬤說:
“讓小廚房做一碗蓮子湯,皇上這時肯定在禦書房批閱奏折呢,本宮要給皇上送去。”
“是。”趙嬤嬤下去忙活了。
齊貴妃嫋嫋娜娜地走到銅鏡前,仔細地整理著自己的發髻,又輕輕擺弄著頭上的首飾。
一會兒戴上這個簪子,一會兒又摘下來戴上那個步搖。
看著鏡中這個再怎麽打扮也掩飾不住容顏漸老的女人,她無奈地發出一聲歎息。
忽然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
出嫁前,她是丞相府的嫡小姐,周子嬋是兵部尚書府的嫡小姐。
兩人年齡相仿,又經常在帝都貴女的交際圈裏見麵,慢慢成了好朋友。
記得在東湖邊,她們曾經一起攜手看日落。
那一次,兩個十三歲的大家閨秀,第一次放飛自我。
她們在東湖邊異口同聲地衝著夕陽下波光粼粼的湖水一遍遍地大喊:“好美呀!”
她記得自己當時曾對周子嬋說:
“子嬋,我們做個約定吧,以後嫁人生子後,就帶著孩子一起來湖邊玩耍,讓他們也看看落日晚霞的美景。”
周子嬋也開心地說:“蘭芝,我們如果都生了兒子,就做兄弟,生了女兒,就做姐妹。”
“好!一言為定!”
兩人相互擊掌,笑容比身後的晚霞還美。
“二十三年了,周子嬋,本宮竟容忍你的兒子活到現在。”
齊貴妃收回思緒,手中拿著的簪子,不知不覺中竟把梳妝台的台麵上戳了個洞。
“如果他老老實實地當個草包王爺也就罷了,本宮可以看在當年的情分上讓他苟活著。
誰讓你的兒子太鋒芒畢露,他威脅到本宮的兒子了!”
半晌,她又用隻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輕輕地說道:
“子嬋,你千萬別怪我。”
齊貴妃的眼角,默默流下來一滴淚。
箭已在弦上,一觸即發。
連著幾天都沒有睡好,楚天興的黑眼圈更深了。
李勇進來向他匯報了各方麵準備的情況。
“長陽大街沿途,當天會有很多看熱鬧的群眾。我們的人會化裝隱藏在其中。
李大人那邊可以調用一部分京兆府的人,那邊帶隊的小吏叫李無生。我們已經接上頭了。
燕王府當天因為準備婚宴,臨時從其他府邸借了一些下人幫忙。我們已經收買了其中的一些人。
另外,當天到燕王府參加婚宴的達官貴人都會有隨行的下人,我們也收買了其中一些人。
大將軍府那邊,秦小姐推薦的那個叫栓子的人,屬下已經聯絡上了,是個有本事的,可以派上用場。”
“嗯。”楚天興點點頭,忽然感覺有些疲憊。
他揮揮手,示意李勇退下。
楚天興閉上眼,頭往椅背上一靠,心裏又有一股酸澀不住地往上湧。
“秦如冰呀,你幹嘛敬酒不吃吃罰酒。
好好地當本宮的側妃不好嗎?
非要投奔那個短命鬼。
唉,陽關大道你不走,偏走什麽獨木橋?
那你就別怪本宮心狠手辣!”
李勇剛走,宮裏來人了。
來的是齊貴妃身邊的趙嬤嬤。
趙嬤嬤衝楚天興恭敬地行了一禮。
楚天興滿臉笑意,“趙嬤嬤,快請坐。”
趙嬤嬤坐下後,從袖子裏拿出一封信,“太子殿下,這是娘娘給您的。”
楚天興接過信,仔細看了幾遍,然後放到燭火上燒了。
“母妃的魄力是越來越大了。”
楚天興的心情瞬間好了不少。
他當即也寫了一封信,把他這邊的準備情況做了通報。
寫完後,他交給趙嬤嬤。同時讓李勇拿了些銀兩過來。
趙嬤嬤把信裝好,並沒有收銀子。
“太子殿下,您知道奴婢對娘娘的感情,不需要賞賜。”
頓了頓,她又補充一句,“別人也甭想用金銀之物收買奴婢。”
楚天興放心地點點頭。
趙嬤嬤立刻起身回宮。
戌時,長秋宮。
齊貴妃這些天來一直憂心忡忡、寢食難安,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身上。
這一次 ,齊貴妃動用了祖父留給她的一張王牌——那塊神秘的令牌。
這塊令牌可以調動宮外隱居多年的齊家死士。這些死士都是經過嚴格訓練、忠誠無比的殺手,他們隻聽從令牌持有者的命令。
對於此次行動,齊貴妃心知肚明: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一旦失敗,不僅自己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整個齊家也將遭受滅頂之災。
她慎之又慎地策劃了每一個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前幾天她讓趙嬤嬤帶著令牌出宮,是去找齊瑞峰了。
齊瑞峰是她比較信任的一個遠房侄子,目前在兵部任車架司主事。
雖說憑著令牌可以調動齊家死士,但總不能讓趙嬤嬤去調動吧?
委托齊瑞峰去辦,齊貴妃還是比較放心的。
這件事畢竟牽扯到了皇室,她不敢驚動祖父和父親,也算是留有餘地。
這時,趙嬤嬤回來了,小心翼翼地遞上楚天興的信。
齊貴妃滿心期待地接過信,隨著目光在紙上移動,她原本緊繃的眉頭逐漸放鬆下來。
讀完信後,齊貴妃若有所思地將其遞回給趙嬤嬤。
趙嬤嬤恭敬地接過信,匆匆掃了一眼便迅速將信紙放入燭火中化為灰燼。
看著跳躍的火苗,趙嬤嬤輕聲安慰道:
“娘娘,請您不必過於憂慮。太子殿下如今日益穩重成熟,不僅心思縝密,而且行事果斷決絕,手段更是越發狠辣果決了。”
齊貴妃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心中暗自思忖:楚天興確實已經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麵的人了。或許,今後自己可以對他更多一分依靠……
想到這裏,齊貴妃的心情稍微輕鬆了一些,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擔憂。
畢竟,宮廷中的爭鬥從未停止過,而他們所麵對的對手也愈發強大。
齊貴妃自言自語道:“本宮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太子啊。”
她喝了口熱茶,平複了一下心情,對趙嬤嬤說:
“讓小廚房做一碗蓮子湯,皇上這時肯定在禦書房批閱奏折呢,本宮要給皇上送去。”
“是。”趙嬤嬤下去忙活了。
齊貴妃嫋嫋娜娜地走到銅鏡前,仔細地整理著自己的發髻,又輕輕擺弄著頭上的首飾。
一會兒戴上這個簪子,一會兒又摘下來戴上那個步搖。
看著鏡中這個再怎麽打扮也掩飾不住容顏漸老的女人,她無奈地發出一聲歎息。
忽然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
出嫁前,她是丞相府的嫡小姐,周子嬋是兵部尚書府的嫡小姐。
兩人年齡相仿,又經常在帝都貴女的交際圈裏見麵,慢慢成了好朋友。
記得在東湖邊,她們曾經一起攜手看日落。
那一次,兩個十三歲的大家閨秀,第一次放飛自我。
她們在東湖邊異口同聲地衝著夕陽下波光粼粼的湖水一遍遍地大喊:“好美呀!”
她記得自己當時曾對周子嬋說:
“子嬋,我們做個約定吧,以後嫁人生子後,就帶著孩子一起來湖邊玩耍,讓他們也看看落日晚霞的美景。”
周子嬋也開心地說:“蘭芝,我們如果都生了兒子,就做兄弟,生了女兒,就做姐妹。”
“好!一言為定!”
兩人相互擊掌,笑容比身後的晚霞還美。
“二十三年了,周子嬋,本宮竟容忍你的兒子活到現在。”
齊貴妃收回思緒,手中拿著的簪子,不知不覺中竟把梳妝台的台麵上戳了個洞。
“如果他老老實實地當個草包王爺也就罷了,本宮可以看在當年的情分上讓他苟活著。
誰讓你的兒子太鋒芒畢露,他威脅到本宮的兒子了!”
半晌,她又用隻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輕輕地說道:
“子嬋,你千萬別怪我。”
齊貴妃的眼角,默默流下來一滴淚。
箭已在弦上,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