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李恪:我對你們很失望
李恪:這家沒我,要散 作者:楚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祿東讚一聽自己能了結伏允的性命,驚喜的說道
“可以嗎?”
秦瓊笑著點點頭說道
“放心好了,一定讓你親自了解了他。”
祿東讚再三的感謝後,這才回到自己的帳篷。
秦瓊來到李靖的中軍大帳,將事情一說,李靖絲毫不在意的說道
“一個伏允而已,早死晚死都是死,隻要慕容順不懷疑,一切都好說。”
得到了李靖的明確答複,秦瓊也放下心來。
五日後,在秦瓊的陪伴下,祿東讚再次來到伏允的帳篷。
看著奄奄一息的伏允,祿東讚笑了起來,那是即將大仇得報的笑容。
提著刀來到伏允麵前,將匕首抵在伏允胸口上。
這一刻祿東讚淚流滿麵,嘴裏卻說道
“欽陵吾兒,為父給你報仇了。”
說著雙手用力,直接將匕首插進了伏允的心髒裏。
原本奄奄一息的伏允也在這一刻徹底死去,眼睛瞪的大大的。
裏麵滿是迷茫和後悔,沒人知道他在後悔什麽,也沒人在意了。
祿東讚緩緩鬆開握著匕首的雙手,全身就像脫力了一樣,晃了一下,要不是秦瓊手疾眼快扶了一下。
祿東讚怕是要摔個狠的。
“多謝翼國公。”
祿東讚重新站直了身體,對著秦瓊道謝。
秦瓊擺擺手說道
“無妨,我也是有孩子的,很能理解大相的感受。”
祿東讚聽後隻是虛弱的笑了笑並沒有在說話。
秦瓊見此便對一旁的親衛招招手說道
“送大相回帳篷休息。”
第二天由秦瓊負責帶隊,帶著吐穀渾慕容順和官員前往長安。
但是卻沒人知道伏允已經死去。
祿東讚也在這一天悄然離開,帶著大唐擬好的各種交易向著吐蕃而去。
一直到進入大唐境內,秦瓊才突然告訴慕容順,伏允染了急病,死在了路上。
甚至連讓慕容順看最後一眼的機會都沒給,就讓人燒了個幹淨,隻剩一把灰送到了慕容順手上。
貞觀七年,九月二十九。
李二收到了李靖的送來的軍報,看後笑著放在了一旁。
就好像看到了什麽不足為道的事情一樣,在李二心中沒掀起一絲波瀾。
在李二看來,就連李靖都出馬了,還拿不下吐穀渾,那他大唐也該滅國了。
但是一旁的李承乾看後,頓時興奮的說道
“父皇,衛國公拿下吐穀渾,隊伍不日就可到達長安。
到時候獻俘大會上,肯定很宏大,畢竟這是在頡利可汗之後第一次獻俘。”
李二低著頭看著奏章,笑著說道
“獻俘會有,但伏允不會活著到達長安,這也算是一種遺憾吧。”
李承乾知道李二話裏的意思,這件事他是知道的。
聽到李二這麽說,他也有些意興闌珊起來,好像真的是這樣。
李二抬頭看了眼李承乾笑著說道
“去將恪兒找來,就說他的事情要解決一下了。”
“喏。”
就在李承乾離開不久,王全跑了進來,在李二耳邊輕聲說道
“陛下,五姓來了。”
李二點了點頭說道
“讓他們進來吧。”
很快五姓的代表就被王全帶了進來,七人恭恭敬敬的給李二行了禮。
李二笑著擺擺手說道
“都坐吧,稍等一會兒吧。”
七家雖然現在還頂著七望的名頭,但李二卻一點兒也不懼怕了。
七家為什麽會成為千年世家?因為他們秉承著一個理念,耕讀傳家。
什麽是耕讀傳家,就是有大量的土地,不需要為生計煩惱。
有大量的讀書人可以延續家族的傳承。
但是自從李恪弄出了大唐皇家商會後。
七家看到另一片天空,商業,之前不是沒扶持過,但都是小打小鬧。
誰會像李恪這樣在短時間內整合整個大唐商業。
甚至將商會開到了國外,帶回來了更多物美價廉的東西。
而且利潤更加暴利,這讓七家裏麵一些人放棄了原有的生活模式。
地裏刨食才能賺幾個錢?收上來的無非就是糧食,但是商業不一樣。
任何物品都有成為暴利的潛質,雖然這七家手裏還攥著大量土地。
但是重視程度已經遠遠沒有以前那麽重了。
這次也是一樣,自從梧桐街開始宣傳七家就有眼光很好的族人看出這裏麵的暴利。
所以便試探的寫信給李恪,想要插一手。
但世界上不缺聰明人,也沒有不透風的牆。
這件事很快便在七家傳遍了,所以一時間李恪收到了各種宴請。
這讓李恪煩不勝煩,最後隻好將這些東西塞到李二這裏來,讓李二代為解決。
所以就有了現在兩儀殿的情況。
很快李恪和李承乾的身影便出現在兩儀殿。
眾人各自見了禮之後,李恪笑著對七家說道
“本王知道你們想要摻一腳梧桐街的事情。
如果你們七家隻有這點兒眼界,本王隻能說,對你們很失望。”
說到最後李恪還誇張的搖了搖頭,發出一聲歎息。
這一聲歎息可把這些人搞懵了,梧桐街的火爆是注定的,他們想要摻一腳怎麽就目光短淺了?
於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會議的博陵崔氏,最先站出來,但是態度顯得異常恭敬
“還請蜀王殿下指教。”
李恪看著博陵崔氏,並沒有賣關子笑著說道
“財富不在大唐,而在海外!”
當李恪說出海外的時候,七家都懵了一下,怎麽又扯上海外了?
李恪並沒有拿太遠的地方舉例,而是說道
“大家都知道嶺南是本王前年開發的一塊寶地。
不,應該說那裏隻是初步開發,他的邊上還有南詔沒有歸順大唐,沒開發。
現在的嶺南開發程度不到十分之一。
但是你們知道去年一年嶺南經略使報上來的稅是多少嗎?”
不等眾人猜測,李恪比量了一個九的手勢,笑著說道
“算上各種海魚,香料,糧食,木材,糖,還有很多海外運回來的商品。
一共是九百二十三萬貫!要知道去年一年的稅收才6500萬貫。”
但這個數字從李恪嘴裏說出來的時候,除了早已震驚過的李二和李承乾以外。
所有人都張大了嘴巴,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這稅收已經是總稅收的七分之一了,而且還是第一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開發程度會越來越高,稅收也會水漲船高。
一時之間七家呼吸都急促起來了。
“可以嗎?”
秦瓊笑著點點頭說道
“放心好了,一定讓你親自了解了他。”
祿東讚再三的感謝後,這才回到自己的帳篷。
秦瓊來到李靖的中軍大帳,將事情一說,李靖絲毫不在意的說道
“一個伏允而已,早死晚死都是死,隻要慕容順不懷疑,一切都好說。”
得到了李靖的明確答複,秦瓊也放下心來。
五日後,在秦瓊的陪伴下,祿東讚再次來到伏允的帳篷。
看著奄奄一息的伏允,祿東讚笑了起來,那是即將大仇得報的笑容。
提著刀來到伏允麵前,將匕首抵在伏允胸口上。
這一刻祿東讚淚流滿麵,嘴裏卻說道
“欽陵吾兒,為父給你報仇了。”
說著雙手用力,直接將匕首插進了伏允的心髒裏。
原本奄奄一息的伏允也在這一刻徹底死去,眼睛瞪的大大的。
裏麵滿是迷茫和後悔,沒人知道他在後悔什麽,也沒人在意了。
祿東讚緩緩鬆開握著匕首的雙手,全身就像脫力了一樣,晃了一下,要不是秦瓊手疾眼快扶了一下。
祿東讚怕是要摔個狠的。
“多謝翼國公。”
祿東讚重新站直了身體,對著秦瓊道謝。
秦瓊擺擺手說道
“無妨,我也是有孩子的,很能理解大相的感受。”
祿東讚聽後隻是虛弱的笑了笑並沒有在說話。
秦瓊見此便對一旁的親衛招招手說道
“送大相回帳篷休息。”
第二天由秦瓊負責帶隊,帶著吐穀渾慕容順和官員前往長安。
但是卻沒人知道伏允已經死去。
祿東讚也在這一天悄然離開,帶著大唐擬好的各種交易向著吐蕃而去。
一直到進入大唐境內,秦瓊才突然告訴慕容順,伏允染了急病,死在了路上。
甚至連讓慕容順看最後一眼的機會都沒給,就讓人燒了個幹淨,隻剩一把灰送到了慕容順手上。
貞觀七年,九月二十九。
李二收到了李靖的送來的軍報,看後笑著放在了一旁。
就好像看到了什麽不足為道的事情一樣,在李二心中沒掀起一絲波瀾。
在李二看來,就連李靖都出馬了,還拿不下吐穀渾,那他大唐也該滅國了。
但是一旁的李承乾看後,頓時興奮的說道
“父皇,衛國公拿下吐穀渾,隊伍不日就可到達長安。
到時候獻俘大會上,肯定很宏大,畢竟這是在頡利可汗之後第一次獻俘。”
李二低著頭看著奏章,笑著說道
“獻俘會有,但伏允不會活著到達長安,這也算是一種遺憾吧。”
李承乾知道李二話裏的意思,這件事他是知道的。
聽到李二這麽說,他也有些意興闌珊起來,好像真的是這樣。
李二抬頭看了眼李承乾笑著說道
“去將恪兒找來,就說他的事情要解決一下了。”
“喏。”
就在李承乾離開不久,王全跑了進來,在李二耳邊輕聲說道
“陛下,五姓來了。”
李二點了點頭說道
“讓他們進來吧。”
很快五姓的代表就被王全帶了進來,七人恭恭敬敬的給李二行了禮。
李二笑著擺擺手說道
“都坐吧,稍等一會兒吧。”
七家雖然現在還頂著七望的名頭,但李二卻一點兒也不懼怕了。
七家為什麽會成為千年世家?因為他們秉承著一個理念,耕讀傳家。
什麽是耕讀傳家,就是有大量的土地,不需要為生計煩惱。
有大量的讀書人可以延續家族的傳承。
但是自從李恪弄出了大唐皇家商會後。
七家看到另一片天空,商業,之前不是沒扶持過,但都是小打小鬧。
誰會像李恪這樣在短時間內整合整個大唐商業。
甚至將商會開到了國外,帶回來了更多物美價廉的東西。
而且利潤更加暴利,這讓七家裏麵一些人放棄了原有的生活模式。
地裏刨食才能賺幾個錢?收上來的無非就是糧食,但是商業不一樣。
任何物品都有成為暴利的潛質,雖然這七家手裏還攥著大量土地。
但是重視程度已經遠遠沒有以前那麽重了。
這次也是一樣,自從梧桐街開始宣傳七家就有眼光很好的族人看出這裏麵的暴利。
所以便試探的寫信給李恪,想要插一手。
但世界上不缺聰明人,也沒有不透風的牆。
這件事很快便在七家傳遍了,所以一時間李恪收到了各種宴請。
這讓李恪煩不勝煩,最後隻好將這些東西塞到李二這裏來,讓李二代為解決。
所以就有了現在兩儀殿的情況。
很快李恪和李承乾的身影便出現在兩儀殿。
眾人各自見了禮之後,李恪笑著對七家說道
“本王知道你們想要摻一腳梧桐街的事情。
如果你們七家隻有這點兒眼界,本王隻能說,對你們很失望。”
說到最後李恪還誇張的搖了搖頭,發出一聲歎息。
這一聲歎息可把這些人搞懵了,梧桐街的火爆是注定的,他們想要摻一腳怎麽就目光短淺了?
於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會議的博陵崔氏,最先站出來,但是態度顯得異常恭敬
“還請蜀王殿下指教。”
李恪看著博陵崔氏,並沒有賣關子笑著說道
“財富不在大唐,而在海外!”
當李恪說出海外的時候,七家都懵了一下,怎麽又扯上海外了?
李恪並沒有拿太遠的地方舉例,而是說道
“大家都知道嶺南是本王前年開發的一塊寶地。
不,應該說那裏隻是初步開發,他的邊上還有南詔沒有歸順大唐,沒開發。
現在的嶺南開發程度不到十分之一。
但是你們知道去年一年嶺南經略使報上來的稅是多少嗎?”
不等眾人猜測,李恪比量了一個九的手勢,笑著說道
“算上各種海魚,香料,糧食,木材,糖,還有很多海外運回來的商品。
一共是九百二十三萬貫!要知道去年一年的稅收才6500萬貫。”
但這個數字從李恪嘴裏說出來的時候,除了早已震驚過的李二和李承乾以外。
所有人都張大了嘴巴,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這稅收已經是總稅收的七分之一了,而且還是第一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開發程度會越來越高,稅收也會水漲船高。
一時之間七家呼吸都急促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