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三災厲害!
九叔:手搓雷電,你當成雷劫? 作者:風流小書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實話,蘇辰未曾料到,孫悟空這隻素來頑皮的猴子,竟能在山上靜心修行長達七年之久。即便是凡塵俗子,恐怕也難以如此長久地堅守。蘇辰深知,師父菩提祖師這七年間未曾傳授他道術,實則是在磨礪他的心性。
時機已至,蘇辰方才開口問道:“師弟,你可有想學的道術?”
孫悟空聞言,不禁撓頭憨笑:“俺老孫雖不知具體道術為何,但但求能修得長生不老之術,便心滿意足了。”
蘇辰繼續道:“師父將於三日後開壇講道,屆時你務必專心聆聽,可曾明白?”
孫悟空聞言,喜形於色,連忙應道:“師兄放心,俺老孫定當洗耳恭聽,不敢有絲毫懈怠。”
蘇辰又叮囑道:“師父或許會詢問你欲學何種法術,若提及那三百六十傍門之術,你隻管婉拒便是。師父自會私下傳授你正門造化神通,你可要銘記於心。”
孫悟空聽後,心中感激不已,默默將這番話記在心底,隨後滿心歡喜地離去。
三日後,眾仙匯聚一堂,分列而坐。
孫悟空則靜候於蘇辰身後,居於末尾。
菩提祖師端坐於蒲團之上,啟齒傳道,講述大道至理。
聲如天籟,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玄妙非凡,令人歎為觀止。
眾仙皆凝神靜聽,唯孫悟空忽而抓耳撓腮,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宛若入魔,引得眾仙側目,心生不悅。
菩提祖師於高座之上,忽睜慧眼,詢道:“悟空,何故如此癲狂,不聽我講?”
孫悟空連忙回道:“師父息怒,弟子豈敢放肆?隻因聞聽師父妙法,心生歡喜,故而忘形。望師父寬恕。”
菩提祖師聞言,非但不怒,反而嘴角微揚,心中暗讚此猴天生異稟。
遂問道:“你既識得妙法,可知你到此已有多時?”
孫悟空答道:“弟子愚鈍,不知歲月幾何,隻記得山中仙桃七熟,弟子已飽食七回了。”
菩提祖師聞言長歎,知此猴天賦異稟,遂有傳法之意。
便問其欲學何術,並釋之道門有三百六十傍門,皆可修成正果。
孫悟空想起蘇辰之言,遂一一詢問長生之法。
祖師皆搖頭歎道:“此等傍門雖有小成,卻難逃生死輪回。”
孫悟空聞言急道:“不能長生,不學,不學!”
祖師見狀佯怒道:“你這猢猻,百般挑剔,究竟欲學何術?”
言罷,緩步下台,執戒尺於悟空頭頂輕敲三下,轉身步入內室,將門輕掩,留下眾人麵麵相覷。
眾仙皆以為祖師動怒,皆埋怨孫悟空。
然悟空心中已明祖師之意,隻是笑而不語。
當夜幕降臨,繁星點點,三更的鍾聲悄然敲響,孫悟空便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偷偷摸摸地來到了師父的住所。
看到師父的房門半掩半開,心中不禁暗自竊喜:“師父一定是預料到我會來,所以特意留著門,準備傳授我高深的道法!”
於是,他加快腳步,輕手輕腳地走到門前,小心翼翼地推開門,側身而入,生怕發出任何聲響,打擾了屋內的寧靜。
孫悟空徑直走到祖師的寢榻之下,隻見祖師蜷縮著身體,側身朝裏沉睡著。
他不敢有絲毫驚動,便跪在榻前,靜靜地等待著。
不多時,祖師佯裝醒來,伸展著雙腿。
孫悟空趕忙拜了三拜,道:“師父,弟子已經恭候多時了,求師父傳弟子些道術吧!”
菩提祖師笑道:“你既有這誠心,近前來,我傳你幾句口訣!”
孫悟空恭敬上前,跪在麵前聽了口訣,歡喜而去。
自此,孫悟空每日勤加練習,僅三年光景,便已通曉法性,根源堅固。
菩提祖師見他有如此仙根,自是歡喜不盡,隨即又喚他前來,說道:“你雖注了神體,卻也躲不過那三災厲害!”
隨即將雷、火、風三災之法一一透露。
世間修道者,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
若得金丹大道,神鬼難容,五百年降雷劫,五百年後降火劫,又五百年降風劫。
躲得過,壽增五百。
躲不過,身死道消,神魂俱滅!
孫悟空哪裏知曉這些,聽了師父訴說,嚇得毛骨悚然。
原以為自己學了大品天仙法,已然跳出三界,不受約束。
孰料,得道成仙後竟還有諸多劫難。
隨即撲通便跪倒下去,求祖師教他躲避三災之法。
菩提祖師道:“也罷!我便傳你,我這裏有天罡三十六般變化和地煞七十二般變化,你想學哪般?”
孫悟空不假思索,趕忙道:“弟子學多的,弟子學多的。”
菩提祖師見此,隨即便傳授他七十二地煞神通口訣。
孫悟空得了口訣,便每日勤習。
不到半年,便已融會貫通。
菩提祖師見了,又喚他來,問道:“悟空,你學了多少了!”
孫悟空得意洋洋道:“承蒙師父教誨,弟子諸般法術皆全,亦能飛升。”
菩提祖師便讓他飛來看。
悟空縱身一躍,打了個跟頭頭,飛出六七丈高,一去三四裏,歡天喜地:“師父,弟子如今也能騰雲駕霧了。”
菩提祖師聞言,哈哈大笑,捋捋胡須道:“你這算不得騰雲駕霧,最多算是個爬雲而已。”
孫悟空吃驚道:“如何才能算得上騰雲駕霧?”
菩提祖師道:“騰雲駕霧,一去萬裏,飛天遁地,朝遊北海,暮蒼梧!”
孫悟空又問:“師父,什麽叫做朝遊北海暮蒼梧!”
菩提祖師道:“一日之內遊遍三山五嶽,輾轉至蒼梧之地,那才算得騰雲駕霧哩!”
孫悟空聽得一陣不可思議,忙跪地求教。
菩提祖師道:“我方才見你騰飛之時,先打了個跟頭,我便就此傳你個筋鬥雲!學得此法,一個筋鬥便是十萬八千裏。”
隨即便傳他口訣秘法。
悟空依著口訣,縱身一躍,跳入雲端,一去千裏之遙。
眾人見祖師傳他這個神通,一個個都笑嘻嘻的道:“悟空造化!學得這個神通,日後與人送文書,卻不穩便,到哪裏都有飯吃!”
時機已至,蘇辰方才開口問道:“師弟,你可有想學的道術?”
孫悟空聞言,不禁撓頭憨笑:“俺老孫雖不知具體道術為何,但但求能修得長生不老之術,便心滿意足了。”
蘇辰繼續道:“師父將於三日後開壇講道,屆時你務必專心聆聽,可曾明白?”
孫悟空聞言,喜形於色,連忙應道:“師兄放心,俺老孫定當洗耳恭聽,不敢有絲毫懈怠。”
蘇辰又叮囑道:“師父或許會詢問你欲學何種法術,若提及那三百六十傍門之術,你隻管婉拒便是。師父自會私下傳授你正門造化神通,你可要銘記於心。”
孫悟空聽後,心中感激不已,默默將這番話記在心底,隨後滿心歡喜地離去。
三日後,眾仙匯聚一堂,分列而坐。
孫悟空則靜候於蘇辰身後,居於末尾。
菩提祖師端坐於蒲團之上,啟齒傳道,講述大道至理。
聲如天籟,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玄妙非凡,令人歎為觀止。
眾仙皆凝神靜聽,唯孫悟空忽而抓耳撓腮,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宛若入魔,引得眾仙側目,心生不悅。
菩提祖師於高座之上,忽睜慧眼,詢道:“悟空,何故如此癲狂,不聽我講?”
孫悟空連忙回道:“師父息怒,弟子豈敢放肆?隻因聞聽師父妙法,心生歡喜,故而忘形。望師父寬恕。”
菩提祖師聞言,非但不怒,反而嘴角微揚,心中暗讚此猴天生異稟。
遂問道:“你既識得妙法,可知你到此已有多時?”
孫悟空答道:“弟子愚鈍,不知歲月幾何,隻記得山中仙桃七熟,弟子已飽食七回了。”
菩提祖師聞言長歎,知此猴天賦異稟,遂有傳法之意。
便問其欲學何術,並釋之道門有三百六十傍門,皆可修成正果。
孫悟空想起蘇辰之言,遂一一詢問長生之法。
祖師皆搖頭歎道:“此等傍門雖有小成,卻難逃生死輪回。”
孫悟空聞言急道:“不能長生,不學,不學!”
祖師見狀佯怒道:“你這猢猻,百般挑剔,究竟欲學何術?”
言罷,緩步下台,執戒尺於悟空頭頂輕敲三下,轉身步入內室,將門輕掩,留下眾人麵麵相覷。
眾仙皆以為祖師動怒,皆埋怨孫悟空。
然悟空心中已明祖師之意,隻是笑而不語。
當夜幕降臨,繁星點點,三更的鍾聲悄然敲響,孫悟空便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偷偷摸摸地來到了師父的住所。
看到師父的房門半掩半開,心中不禁暗自竊喜:“師父一定是預料到我會來,所以特意留著門,準備傳授我高深的道法!”
於是,他加快腳步,輕手輕腳地走到門前,小心翼翼地推開門,側身而入,生怕發出任何聲響,打擾了屋內的寧靜。
孫悟空徑直走到祖師的寢榻之下,隻見祖師蜷縮著身體,側身朝裏沉睡著。
他不敢有絲毫驚動,便跪在榻前,靜靜地等待著。
不多時,祖師佯裝醒來,伸展著雙腿。
孫悟空趕忙拜了三拜,道:“師父,弟子已經恭候多時了,求師父傳弟子些道術吧!”
菩提祖師笑道:“你既有這誠心,近前來,我傳你幾句口訣!”
孫悟空恭敬上前,跪在麵前聽了口訣,歡喜而去。
自此,孫悟空每日勤加練習,僅三年光景,便已通曉法性,根源堅固。
菩提祖師見他有如此仙根,自是歡喜不盡,隨即又喚他前來,說道:“你雖注了神體,卻也躲不過那三災厲害!”
隨即將雷、火、風三災之法一一透露。
世間修道者,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
若得金丹大道,神鬼難容,五百年降雷劫,五百年後降火劫,又五百年降風劫。
躲得過,壽增五百。
躲不過,身死道消,神魂俱滅!
孫悟空哪裏知曉這些,聽了師父訴說,嚇得毛骨悚然。
原以為自己學了大品天仙法,已然跳出三界,不受約束。
孰料,得道成仙後竟還有諸多劫難。
隨即撲通便跪倒下去,求祖師教他躲避三災之法。
菩提祖師道:“也罷!我便傳你,我這裏有天罡三十六般變化和地煞七十二般變化,你想學哪般?”
孫悟空不假思索,趕忙道:“弟子學多的,弟子學多的。”
菩提祖師見此,隨即便傳授他七十二地煞神通口訣。
孫悟空得了口訣,便每日勤習。
不到半年,便已融會貫通。
菩提祖師見了,又喚他來,問道:“悟空,你學了多少了!”
孫悟空得意洋洋道:“承蒙師父教誨,弟子諸般法術皆全,亦能飛升。”
菩提祖師便讓他飛來看。
悟空縱身一躍,打了個跟頭頭,飛出六七丈高,一去三四裏,歡天喜地:“師父,弟子如今也能騰雲駕霧了。”
菩提祖師聞言,哈哈大笑,捋捋胡須道:“你這算不得騰雲駕霧,最多算是個爬雲而已。”
孫悟空吃驚道:“如何才能算得上騰雲駕霧?”
菩提祖師道:“騰雲駕霧,一去萬裏,飛天遁地,朝遊北海,暮蒼梧!”
孫悟空又問:“師父,什麽叫做朝遊北海暮蒼梧!”
菩提祖師道:“一日之內遊遍三山五嶽,輾轉至蒼梧之地,那才算得騰雲駕霧哩!”
孫悟空聽得一陣不可思議,忙跪地求教。
菩提祖師道:“我方才見你騰飛之時,先打了個跟頭,我便就此傳你個筋鬥雲!學得此法,一個筋鬥便是十萬八千裏。”
隨即便傳他口訣秘法。
悟空依著口訣,縱身一躍,跳入雲端,一去千裏之遙。
眾人見祖師傳他這個神通,一個個都笑嘻嘻的道:“悟空造化!學得這個神通,日後與人送文書,卻不穩便,到哪裏都有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