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郎送的是一條馬鞭,手柄是實心兒玉竹,鞭身用鹿筋編成。
五郎驕傲地道:“這玉竹很難得,把玩時間長了,會溫潤如玉,所以稱為玉竹,鞭身用鹿筋編的,結實有彈性,很好用。”
容川接過來,笑道:“我很喜歡!我每天都要騎馬,這馬鞭可太實用了。謝謝!”
五郎一擺小手兒,道:“不客氣,你喜歡就好。”
淩月將布包遞給他,“這是我給你做的腰包和手包,背包你背著不好,有小廝背著。但防身的東西和隨身的小物件兒也得有地方放。”
“腰包?手包?”容川笑的眉眼彎彎,淩月親手給他做針線了呢。
打開布包,裏麵是腰帶模樣一條帶子,和兩個巴掌寬的短帶子,上麵縫著一條條的線,一端開著口,有的敞著,有的係了扣子。
淩月教給他,“看到這些小口袋沒?可以放藥瓶、藥包、飛鏢,小印,纏在腰上、手腕上,或者腿上,非常方便。”
容川立刻將小印從荷包裏拿出來,放到一個帶扣子的小口袋裏,撩起寬大的袖子,係在小臂上,“別說,還真方便,你怎麽這般聰慧呢?”
淩月傲嬌地揚了揚下巴,假假謙道:“一般,一般啦!”
容川哈哈大笑,覺得淩月簡直太可愛了。
東溟子煜和上官若離也備的有禮物,吃完飯,才給了容川。
上官若離備的是各種藥丸,東溟子煜給了一本‘武功秘籍’,都是近身搏鬥的精髓招數。
容川翻看著武功秘籍,愛不釋手,“我練熟了這些,是不是高手了?”
東溟子煜道:“高手?得分跟誰比。”
容川小臉兒一紅,道:“您已經是難得的高手了,還有武功更高的嗎?”
東溟子煜淡笑:“我可不算頂尖兒高手,跟宗室還差的遠呢。”
五郎眼睛一亮,問道:“爹,頂尖兒高手和宗師有什麽區別啊?”
“這怎麽說呢?”東溟子煜求救地看向上官若離。
上官若離切著香瓜,想了想,道:“就像一缸水與大海的差別,水缸裏的水用一點兒少一點兒,而大海裏的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幾個孩子聽的似懂非懂,他們的內力還隻是個碗底兒呢,晃蕩一下,就沾在碗壁上沒了,宗師對於他們來說,就是那天上的太陽,遠著呐!
上官若離將香瓜分給他們,“這本書上的招數練好了,自保是沒問題的。”
容川點頭,以他的身份,自保就夠了,殺敵什麽的,有侍衛、暗衛呢。他能自保,就能給他們減少負擔了。
他借口向東溟子煜請教學問和武功,又睡在了小院兒,和五郎、湯圓兒睡一屋。
早上起的格外早,也沒打拳練功,他得趁著太陽沒升起來,趕緊趕路,等熱了也好休息休息。
五郎還在呼呼大睡,肥嘟嘟的粉白小臉兒恬靜又可愛。不過,容川一開門,他就醒了,一骨碌爬起來,跟了出去。
容川看他還迷糊著,道:“天還沒亮呢,你起來作甚?”
五郎揉著眼睛,打著哈欠,道:“我去送你。”
容川揉了揉他亂糟糟的頭發,“不用,我這麽多隨從呢。”
五郎堅持道:“不一樣,我得送你。”
淩月端著飯碗從廚房出來,笑道:“洗臉刷牙,吃早飯了。”
看到容川,驚豔了一下。隻見他頭戴金冠,一身秋香色繡竹葉的錦袍。腰間係著九寶金玉帶,足蹬黑色官靴,很是富貴氣派。
看到淩月眸中的驚豔,容川心中好笑,既然淩月喜歡他打扮的亮眼,嗯,以後再來,一定打扮的再鮮亮一些。
上官若離將早飯做好,大家吃了早飯,天色也開始放亮了,一家人送容川出城。
容川帶的人不少,浩浩蕩蕩的,侍衛們也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小夥子,可見太子還是挺重視他的。
顧撫軍以及奉城的大小官員都早早等在城門口,恭送容川。
容川連馬都沒下,端坐在馬上,將五郎送給他的馬鞭套在手腕上,抱拳施禮後就打馬而去,留下滾滾煙塵。
東溟子煜和上官若離一家上前去給顧撫軍、知府等官員行禮。
知府笑道:“免禮吧。”
顧撫軍也道:“在外麵不必多禮。”
其他官員也都附和,看東溟子煜一家的眼神帶著深意。
二公子這些日子時常住在他們家,可見跟他們的情分不一般啊!看到小美人胚子的淩月,說不定這位將來還能給二公子做個侍妾呢,不容忽視啊!
東溟子煜用高大的身形擋住了眾人的目光,側身給他們讓路。沒事了,你們趕緊滾蛋吧!
等他們都走了,東溟子煜去府學,上官若離送兩個孩子去顧家族學。
上官若離送了孩子,就去了真好吃點心鋪子,到了中午的時候,二郎跟著千裏馬的車來了。
上官若離意外道:“你怎麽來了?今天不上課?”
二郎笑道:“奶讓我來給您和陳叔那邊報喜,我娘昨晚生下了小七郎,母子平安。”
上官若離喜道:“那可真好。”
大丫聽了,也是歡喜,“那咱們明天回去?”
上官若離對二郎道:“你在這兒住一晚,明兒咱們一起回去,給小七郎洗三。”
二郎笑道:“好!”
看到有一車糧食來了,就跑去幫忙卸車了。
大丫眉頭微蹙,有些發愁,大伯家三個兒子了,三叔家兩個兒子,就隻有二房和四叔家隻有一個兒子了。四叔有本事,又受寵,二房無論子嗣還是本事是最不濟的了。
翌日,上官若離一家,大丫、二郎和陳明東媳婦鄭氏一起坐千裏馬的車回南溪村。
錢老太滿臉喜氣,“哎呀,你們一起來了,親家母,快裏麵請!”
鄭氏笑著恭喜道:“恭喜親家添丁之喜,子嗣旺盛,大吉大利啊!”
錢老太笑的見牙不見眼,“同喜,同喜,屋裏坐!”
上官若離去了屋裏看了看李氏和小七郎,“大人孩子都挺好,好好養著。”
李氏笑道:“這孩子,是個有福的。”
孫氏端著一個碗進來,看到
五郎驕傲地道:“這玉竹很難得,把玩時間長了,會溫潤如玉,所以稱為玉竹,鞭身用鹿筋編的,結實有彈性,很好用。”
容川接過來,笑道:“我很喜歡!我每天都要騎馬,這馬鞭可太實用了。謝謝!”
五郎一擺小手兒,道:“不客氣,你喜歡就好。”
淩月將布包遞給他,“這是我給你做的腰包和手包,背包你背著不好,有小廝背著。但防身的東西和隨身的小物件兒也得有地方放。”
“腰包?手包?”容川笑的眉眼彎彎,淩月親手給他做針線了呢。
打開布包,裏麵是腰帶模樣一條帶子,和兩個巴掌寬的短帶子,上麵縫著一條條的線,一端開著口,有的敞著,有的係了扣子。
淩月教給他,“看到這些小口袋沒?可以放藥瓶、藥包、飛鏢,小印,纏在腰上、手腕上,或者腿上,非常方便。”
容川立刻將小印從荷包裏拿出來,放到一個帶扣子的小口袋裏,撩起寬大的袖子,係在小臂上,“別說,還真方便,你怎麽這般聰慧呢?”
淩月傲嬌地揚了揚下巴,假假謙道:“一般,一般啦!”
容川哈哈大笑,覺得淩月簡直太可愛了。
東溟子煜和上官若離也備的有禮物,吃完飯,才給了容川。
上官若離備的是各種藥丸,東溟子煜給了一本‘武功秘籍’,都是近身搏鬥的精髓招數。
容川翻看著武功秘籍,愛不釋手,“我練熟了這些,是不是高手了?”
東溟子煜道:“高手?得分跟誰比。”
容川小臉兒一紅,道:“您已經是難得的高手了,還有武功更高的嗎?”
東溟子煜淡笑:“我可不算頂尖兒高手,跟宗室還差的遠呢。”
五郎眼睛一亮,問道:“爹,頂尖兒高手和宗師有什麽區別啊?”
“這怎麽說呢?”東溟子煜求救地看向上官若離。
上官若離切著香瓜,想了想,道:“就像一缸水與大海的差別,水缸裏的水用一點兒少一點兒,而大海裏的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幾個孩子聽的似懂非懂,他們的內力還隻是個碗底兒呢,晃蕩一下,就沾在碗壁上沒了,宗師對於他們來說,就是那天上的太陽,遠著呐!
上官若離將香瓜分給他們,“這本書上的招數練好了,自保是沒問題的。”
容川點頭,以他的身份,自保就夠了,殺敵什麽的,有侍衛、暗衛呢。他能自保,就能給他們減少負擔了。
他借口向東溟子煜請教學問和武功,又睡在了小院兒,和五郎、湯圓兒睡一屋。
早上起的格外早,也沒打拳練功,他得趁著太陽沒升起來,趕緊趕路,等熱了也好休息休息。
五郎還在呼呼大睡,肥嘟嘟的粉白小臉兒恬靜又可愛。不過,容川一開門,他就醒了,一骨碌爬起來,跟了出去。
容川看他還迷糊著,道:“天還沒亮呢,你起來作甚?”
五郎揉著眼睛,打著哈欠,道:“我去送你。”
容川揉了揉他亂糟糟的頭發,“不用,我這麽多隨從呢。”
五郎堅持道:“不一樣,我得送你。”
淩月端著飯碗從廚房出來,笑道:“洗臉刷牙,吃早飯了。”
看到容川,驚豔了一下。隻見他頭戴金冠,一身秋香色繡竹葉的錦袍。腰間係著九寶金玉帶,足蹬黑色官靴,很是富貴氣派。
看到淩月眸中的驚豔,容川心中好笑,既然淩月喜歡他打扮的亮眼,嗯,以後再來,一定打扮的再鮮亮一些。
上官若離將早飯做好,大家吃了早飯,天色也開始放亮了,一家人送容川出城。
容川帶的人不少,浩浩蕩蕩的,侍衛們也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小夥子,可見太子還是挺重視他的。
顧撫軍以及奉城的大小官員都早早等在城門口,恭送容川。
容川連馬都沒下,端坐在馬上,將五郎送給他的馬鞭套在手腕上,抱拳施禮後就打馬而去,留下滾滾煙塵。
東溟子煜和上官若離一家上前去給顧撫軍、知府等官員行禮。
知府笑道:“免禮吧。”
顧撫軍也道:“在外麵不必多禮。”
其他官員也都附和,看東溟子煜一家的眼神帶著深意。
二公子這些日子時常住在他們家,可見跟他們的情分不一般啊!看到小美人胚子的淩月,說不定這位將來還能給二公子做個侍妾呢,不容忽視啊!
東溟子煜用高大的身形擋住了眾人的目光,側身給他們讓路。沒事了,你們趕緊滾蛋吧!
等他們都走了,東溟子煜去府學,上官若離送兩個孩子去顧家族學。
上官若離送了孩子,就去了真好吃點心鋪子,到了中午的時候,二郎跟著千裏馬的車來了。
上官若離意外道:“你怎麽來了?今天不上課?”
二郎笑道:“奶讓我來給您和陳叔那邊報喜,我娘昨晚生下了小七郎,母子平安。”
上官若離喜道:“那可真好。”
大丫聽了,也是歡喜,“那咱們明天回去?”
上官若離對二郎道:“你在這兒住一晚,明兒咱們一起回去,給小七郎洗三。”
二郎笑道:“好!”
看到有一車糧食來了,就跑去幫忙卸車了。
大丫眉頭微蹙,有些發愁,大伯家三個兒子了,三叔家兩個兒子,就隻有二房和四叔家隻有一個兒子了。四叔有本事,又受寵,二房無論子嗣還是本事是最不濟的了。
翌日,上官若離一家,大丫、二郎和陳明東媳婦鄭氏一起坐千裏馬的車回南溪村。
錢老太滿臉喜氣,“哎呀,你們一起來了,親家母,快裏麵請!”
鄭氏笑著恭喜道:“恭喜親家添丁之喜,子嗣旺盛,大吉大利啊!”
錢老太笑的見牙不見眼,“同喜,同喜,屋裏坐!”
上官若離去了屋裏看了看李氏和小七郎,“大人孩子都挺好,好好養著。”
李氏笑道:“這孩子,是個有福的。”
孫氏端著一個碗進來,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