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傑沒有想錯,對於李氏國內公司的李老板來講,早就看明白了李氏美國公司的布局。
從劉征跟他李老板提出來,要發展國內銷售業務那一刻起,李老板就一直擔心美國公司會有意見。
所以,這件事情一直處在猶豫之間,這也就是劉征看到的,這項業務發展不快。
之所以會這樣,除了李老板的猶豫以外,還有就是資金的捉襟見肘。
這些年,看似李氏國內公司,一個個工廠建起來,好像是風光無限。
其實,隻有李老板自己心裏知道,各個工廠的利潤率都很低。
近些年來國內法律製度不斷完善,
尤其勞動法對員工利益的保護,讓企業沒辦法再鑽空子,人工成本逐年提高。
這對於像他們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是致命的。
他李老板也看到了,人工智能代替人工的可能性,但根本抽不出資金去做這方麵的改造。
他已經跟自己兄弟,小李老板提出過很多次,希望能再提高一點價格。
可是,得到的答複是,美國公司也難!
兄弟兩人,之所以會準備墨西哥項目,就是希望躲過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壁壘,增加利潤空間。
以便可以給國內公司的價格高一點。
這個方案,其實對於李老板而言,幾乎就是雞肋,難道將來要靠墨西哥養活國內工廠嗎?
這顯然讓李老板看到了不可行的一麵,國內還是要想國內的辦法。墨西哥項目無異於揚湯止沸。
也就是出於這種擔心,所以李老板才親自幾次去墨西哥考察,認真研究可行性。
可是,對於美國公司而言,墨西哥項目卻是完全不同的。
墨西哥處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零關稅。
如果做的好,當然是對美國公司的促進。
李老板把這些東西都看明白了,並認真做過分析。
現在李氏國內工廠大部分訂單,還都是靠美國公司的銷售維持。
新冠疫情發生後,美國封城時期,美國銷售降至冰點。
國內工廠失去美國銷售訂單,被迫不得不停產。
後來疫情在全球肆虐,隻有中國因疫情控製得力,工廠很快複工。
美聯儲的貨幣寬鬆政策,讓美國一年後的需求大幅度增長,美國公司的銷售也是直線上升。
這時,全球能正常供貨的國家隻有中國。
李氏國內工廠不但開滿開足,而即使加班加點,還是供不應求。
兩位李老板這時均看到商機,一直商定準備的廣東工廠,也就是在這時正式啟動。
然而,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麵,並沒能維持多久。
廣東工廠正式投產後不久,美國公司訂單就已經開始回落。
中美貿易戰,加之全球開始從疫情中恢複,供貨渠道開始增多,而且開始趨於正常。
對於這時的李氏國內公司而言,工廠已經增加,生產規模已經擴大,可是銷售是跟不上的。
被迫開展國內銷售業務,也是這時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
為了維持生產,除了美國公司訂單,國內工廠不得不去接一些,根本就沒錢可賺的訂單。
包括現在國內訂單也是賠錢的。
李老板原來想再維持一段時間,看看後麵的發展。
如果停掉部分不賺錢的工廠,再啟動可就難了。
也正在這時,美國小李老板跟陳傑,對國內公司的攻擊計劃開始。
這反而讓李老板徹底鬆了一口氣。
與其一直這樣苟延殘喘地活著,還不如把工廠交給美國公司。
也就相當於壓縮了生產規模。
可是這其中有兩個問題,需要先考慮清楚,
一個就是分家以後,李氏國內公司,可以從美國公司拿到多少錢的補償。
另一個是分家後,國內公司沒了美國公司銷售,該如何應對?
李老板的如意算盤是,
能從李氏美國公司拿到更多的錢,用於分家後,國內公司的銷售開發以及人工智能改造。
他很清楚,如果想從美國公司拿到更多錢,就不能主動。
讓自己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等美國公司來找自己。
也正是這樣的想法,才讓陳傑、劉征等人,根本就看不清李老板是怎麽想的。
其實在李老板看來,李周在公司內的肆無忌憚,從一定意義上不見得是壞事。
因為不滿李周,而被迫離開公司的人大有人在。
可是,這不是反而減少了一部分員工遣散費嗎?
反正李氏國內公司壓縮生產規模,應該是肯定的了。
李老板心裏很清楚,哪些人一定不能離開。
李周如果去碰這些人,李老板會大發雷霆。
李周把李氏國內公司禍害的不輕,李老板也不是不知道。
他之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希望李周自己的工廠,盡快趨於正常。
到時他會讓李周,離開李氏國內公司,隻去經營李周自己的工廠就好。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想法,李老板明知道,李周在公司貪汙也沒有深管。
他自己的兒子,自己當然知道。
李周不會像陳傑最初那樣花天酒地,也沒有什麽不良嗜好。
不過是自私一點,但所有精力,卻都是放在了經營工廠上麵,隻是還需要時間曆練。
他李老板這個做父親的,不可能不給李周提供這種機會。
也許別人看不慣他的做法,表麵上在縱容李周。
實際李老板很清楚,李周這樣做也屬無奈之舉。
因為他自己這個當父親的,現在拿不出錢來幫他。
他希望李周的這個成長過程,能盡可能短一點。
至少在李氏國內公司收縮以後,他李周就要離開李氏,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
李老板不知道,李周是否明白這個道理。
但沒有當麵跟李周溝通過,他隻是一直都在暗中觀察。
近一段時間,李老板兩兄弟一直都沒聯係,一直都看著事情一步步發展下去。
李老板倒是希望,小李老板盡快找自己,好讓事情有個了解。
可是小李老板怕火候不到,找自己這個哥哥也沒用,也許會很大阻力。
其實,小李老板也想過,他哥哥不會看不明白,美國公司這些做法的目的是什麽。
但小李老板的想法跟李老板是一樣的,也在等李老板先找自己。
見自己哥哥一直都沒動靜,他小李老板,也就隻能按計劃先這樣執行下去。
現在陳傑的電話,已經明確告訴他,攤牌的時間已經到了。
小李老板又認真思索一下,撥通了自己哥哥李老板的電話......
從劉征跟他李老板提出來,要發展國內銷售業務那一刻起,李老板就一直擔心美國公司會有意見。
所以,這件事情一直處在猶豫之間,這也就是劉征看到的,這項業務發展不快。
之所以會這樣,除了李老板的猶豫以外,還有就是資金的捉襟見肘。
這些年,看似李氏國內公司,一個個工廠建起來,好像是風光無限。
其實,隻有李老板自己心裏知道,各個工廠的利潤率都很低。
近些年來國內法律製度不斷完善,
尤其勞動法對員工利益的保護,讓企業沒辦法再鑽空子,人工成本逐年提高。
這對於像他們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是致命的。
他李老板也看到了,人工智能代替人工的可能性,但根本抽不出資金去做這方麵的改造。
他已經跟自己兄弟,小李老板提出過很多次,希望能再提高一點價格。
可是,得到的答複是,美國公司也難!
兄弟兩人,之所以會準備墨西哥項目,就是希望躲過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壁壘,增加利潤空間。
以便可以給國內公司的價格高一點。
這個方案,其實對於李老板而言,幾乎就是雞肋,難道將來要靠墨西哥養活國內工廠嗎?
這顯然讓李老板看到了不可行的一麵,國內還是要想國內的辦法。墨西哥項目無異於揚湯止沸。
也就是出於這種擔心,所以李老板才親自幾次去墨西哥考察,認真研究可行性。
可是,對於美國公司而言,墨西哥項目卻是完全不同的。
墨西哥處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零關稅。
如果做的好,當然是對美國公司的促進。
李老板把這些東西都看明白了,並認真做過分析。
現在李氏國內工廠大部分訂單,還都是靠美國公司的銷售維持。
新冠疫情發生後,美國封城時期,美國銷售降至冰點。
國內工廠失去美國銷售訂單,被迫不得不停產。
後來疫情在全球肆虐,隻有中國因疫情控製得力,工廠很快複工。
美聯儲的貨幣寬鬆政策,讓美國一年後的需求大幅度增長,美國公司的銷售也是直線上升。
這時,全球能正常供貨的國家隻有中國。
李氏國內工廠不但開滿開足,而即使加班加點,還是供不應求。
兩位李老板這時均看到商機,一直商定準備的廣東工廠,也就是在這時正式啟動。
然而,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麵,並沒能維持多久。
廣東工廠正式投產後不久,美國公司訂單就已經開始回落。
中美貿易戰,加之全球開始從疫情中恢複,供貨渠道開始增多,而且開始趨於正常。
對於這時的李氏國內公司而言,工廠已經增加,生產規模已經擴大,可是銷售是跟不上的。
被迫開展國內銷售業務,也是這時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
為了維持生產,除了美國公司訂單,國內工廠不得不去接一些,根本就沒錢可賺的訂單。
包括現在國內訂單也是賠錢的。
李老板原來想再維持一段時間,看看後麵的發展。
如果停掉部分不賺錢的工廠,再啟動可就難了。
也正在這時,美國小李老板跟陳傑,對國內公司的攻擊計劃開始。
這反而讓李老板徹底鬆了一口氣。
與其一直這樣苟延殘喘地活著,還不如把工廠交給美國公司。
也就相當於壓縮了生產規模。
可是這其中有兩個問題,需要先考慮清楚,
一個就是分家以後,李氏國內公司,可以從美國公司拿到多少錢的補償。
另一個是分家後,國內公司沒了美國公司銷售,該如何應對?
李老板的如意算盤是,
能從李氏美國公司拿到更多的錢,用於分家後,國內公司的銷售開發以及人工智能改造。
他很清楚,如果想從美國公司拿到更多錢,就不能主動。
讓自己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等美國公司來找自己。
也正是這樣的想法,才讓陳傑、劉征等人,根本就看不清李老板是怎麽想的。
其實在李老板看來,李周在公司內的肆無忌憚,從一定意義上不見得是壞事。
因為不滿李周,而被迫離開公司的人大有人在。
可是,這不是反而減少了一部分員工遣散費嗎?
反正李氏國內公司壓縮生產規模,應該是肯定的了。
李老板心裏很清楚,哪些人一定不能離開。
李周如果去碰這些人,李老板會大發雷霆。
李周把李氏國內公司禍害的不輕,李老板也不是不知道。
他之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希望李周自己的工廠,盡快趨於正常。
到時他會讓李周,離開李氏國內公司,隻去經營李周自己的工廠就好。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想法,李老板明知道,李周在公司貪汙也沒有深管。
他自己的兒子,自己當然知道。
李周不會像陳傑最初那樣花天酒地,也沒有什麽不良嗜好。
不過是自私一點,但所有精力,卻都是放在了經營工廠上麵,隻是還需要時間曆練。
他李老板這個做父親的,不可能不給李周提供這種機會。
也許別人看不慣他的做法,表麵上在縱容李周。
實際李老板很清楚,李周這樣做也屬無奈之舉。
因為他自己這個當父親的,現在拿不出錢來幫他。
他希望李周的這個成長過程,能盡可能短一點。
至少在李氏國內公司收縮以後,他李周就要離開李氏,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
李老板不知道,李周是否明白這個道理。
但沒有當麵跟李周溝通過,他隻是一直都在暗中觀察。
近一段時間,李老板兩兄弟一直都沒聯係,一直都看著事情一步步發展下去。
李老板倒是希望,小李老板盡快找自己,好讓事情有個了解。
可是小李老板怕火候不到,找自己這個哥哥也沒用,也許會很大阻力。
其實,小李老板也想過,他哥哥不會看不明白,美國公司這些做法的目的是什麽。
但小李老板的想法跟李老板是一樣的,也在等李老板先找自己。
見自己哥哥一直都沒動靜,他小李老板,也就隻能按計劃先這樣執行下去。
現在陳傑的電話,已經明確告訴他,攤牌的時間已經到了。
小李老板又認真思索一下,撥通了自己哥哥李老板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