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廢太子
女將歸來,陰鷙王爺太粘人 作者:幼時橘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東京城就這麽大個圈子,太子和洛家即便再有意遮掩,但還是有些許風聲如暗潮般悄悄散播出去。
大家表麵上不敢明目張膽地談論,私下裏卻沒少議論。洛梵音自然也知曉了這事兒,她先是安撫了下上頭焦慮不安的父親,便沒有再把過多精力放在這件事上。
至於東京城中那些沸沸揚揚的風言風語,洛梵音實在沒興趣去管。
索性丟人的不是她,至於洛家的聲譽,她搖了搖頭,輕歎一聲:“罷了罷了,不想了。”
相較於洛府那不以為意的輕鬆氣氛,太子府這三日簡直如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度日如年。
書房中每日摔碎被送出的杯盞茶碟更是不計其數,清脆的破碎聲此起彼伏。一時間,太子府上下人人自危,生怕稍有不慎便觸了黴頭。
而太子與洛晴兒的事情也不知通過何種途徑傳到了皇後耳中。
自打被禁足在寢宮之中,以往前呼後擁的皇後身邊便隻留下春華一位侍女。
“春華,你說我當初是不是不該那麽溺愛太子。”
皇後一身潔白的寢衣,順滑的頭發如瀑布般披散在身後,整個人無精打采地倚靠在軟榻之上,周身滿是落寞與淒涼。
這半年多的時日,元帝雖然沒有如何嚴厲地懲罰苛待她,但整日被困在這空曠的寢殿之內,情緒鬱積之下,她還是清瘦了不少。
相較於之前那滿眼熾熱的欲望,此時的她,選擇將那種深深的恨意小心翼翼地隱藏在心底。
她在等著,癡癡地等著太子上位的那一天。
可如今頻頻聽到太子犯錯的消息,她真的迷茫了,內心不斷地問著自己:“太子真的能成事嗎?”
皇後在心中一遍遍問著自己,可始終找不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亦或是她其實知曉答案,隻不過太子是她唯一的勝算,她不願放棄,也不能放棄。
“娘娘放心,有陛下在,太子是陛下最寵愛的兒子,陛下會保護他的。”春華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皇後,在她看來,太子是聰慧的,可也不知道為什麽,自打皇後被禁足之後,太子的行事方式似乎越來越失去控製,變得讓人難以捉摸。
原本淡然的皇後聽到春華的勸解,忽而笑了起來,那笑聲中滿是苦澀與無奈。
“寵愛?保護?春華,愛是會消失的,他能保護太子一次兩次,那三次四次呢?為了他自己在臣民眼中的光輝形象,他就不可能無條件地原諒太子一次又一次的錯誤。”
“可不過是兒郎家的風流事,對方即便洛家三房的女兒嫡女,那嫁與太子也是高嫁,他們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皇後聽著春華的話,微微搖搖頭,目光呆滯地看著窗外稀碎的陽光,喃喃道:“問題不在於犯了什麽錯,亦或是如何去解決,而是他不會留一個頻頻犯錯,還收拾不幹淨殘局的太子在身邊。這會讓他在臣民心中的威望受損,會讓朝廷的局勢變得動蕩不安。”
“那可如何是好。”春華沒想到這一層,頓時滿臉擔憂,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皇後沉默不語,隻是呆呆地望著窗外愣神,心中默默想著:“她的爹爹娘親,她的家族,會保護太子的,一定!”
三日之期,一日日如煎熬般度過。
三日之後,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凝成實質,莊嚴肅穆得讓人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元帝高坐在那象征著無上權威的龍椅之上,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那威嚴的目光如利劍般掃視著殿下眾人,令人不寒而栗。
“太子,你可知罪?”皇上怒喝道,那聲音仿佛驚雷一般在朝堂上轟然炸響,震得整個朝堂都微微顫動,好似要將房梁上的灰塵都震落下來。
太子聽到這聲怒喝,頓時渾身一顫,如同被雷電擊中一般,連忙跪地,身體顫抖得如同篩糠一般,聲音帶著無盡的恐懼和懊悔說道:“父皇,兒臣知錯。”
洛三爺依舊是那一副淒淒慘慘的模樣,整個人仿佛失去了精氣神,蔫蔫地站在一旁。
洛將軍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他那副矯揉造作的樣子,眼神中滿是淡淡的嫌棄,隨後向前一步,站出來說道:“陛下,太子殿下此舉不僅損害了洛家的聲譽,更是對朝綱法紀的肆意無視。如此行為,若不嚴懲,難以正國風,難以安民心。洛家世代為朝廷效力,忠心耿耿,絕不容忍這般的侮辱和損害。洛家的榮耀不容玷汙,洛家的尊嚴不容踐踏,還請陛下為洛家主持公道。”
與太子暗中較勁的勢力見此情形,趁機落井下石。
一位大臣恭恭敬敬地拱手說道:“陛下,太子品行不端,實難擔當儲君之位,還望陛下三思。臣等一心為了朝廷的未來,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固,懇請陛下慎重抉擇,莫要因一時之念,誤了國家的前途。如今太子犯下如此大錯,若不嚴加懲處,何以正朝綱,何以安民心?”
另一位大臣也緊接著附和,語氣急切而誠懇:“是啊,陛下,此事若不嚴懲,難以服眾。還請陛下為天下蒼生著想,為江山永固著想。若讓此等行為不受懲處,日後怕是難以約束眾人,朝綱也將混亂不堪。長此以往,國家的根基都會被動搖,還望陛下明斷啊。”
而那些原本支持太子的大臣和皇後的娘家,此刻也是沉默不語。他們低垂著頭,眉頭緊鎖,心中權衡著利弊,不敢輕易表態。
實在是近日太子三番兩次犯錯,一樁樁一件件令人失望至極。連他們都在猶豫,太子是不是真的適合這個位子,是不是應當重新審視對太子的支持。畢竟,他們也要為自己的家族利益和前途考慮。
洛雲舟這時也站了出來,神色堅定,目光炯炯地說道:“陛下,洛家世代忠良,隻求一個公道。洛家為朝廷鞠躬盡瘁,從未有過半點私心。此次之事,關乎洛家聲譽,更關乎朝廷綱紀。還望陛下明察秋毫,給洛家一個公正的裁決。洛家為朝廷付出了太多,不能讓忠臣寒心啊。”
元帝坐在龍椅上,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那陰沉的臉色仿佛能滴出墨來。他雙唇緊抿,沉默良久,才緩緩開口道:“此事朕自會妥善處置。”
然而,他這模棱兩可的話語並未讓眾人那高懸的心有絲毫安定下來的跡象。
洛將軍微微皺眉,神色嚴肅,向前一步抱拳說道:“陛下,洛家滿門忠烈,為朝廷南征北戰,流血流汗。此次太子之行徑,實乃對洛家莫大的侮辱與損害。若不給予公正裁決,洛家上下心寒,往後誰還願為朝廷肝腦塗地?還望陛下明斷!洛家為朝廷出生入死,如今遭受如此不公,若不討回公道,洛家子弟如何能心安?”
洛將軍此話可以說是飽含威脅的意味,雖然是三房的事情,但洛家是一個整體,他不能什麽都不管,若此次洛家女兒發生這樣的事情他都不言語,今後如何還能為這偌大的洛家撐起一片天。
元帝麵色不虞地看向太子,隻見太子抬起頭,眼中滿是祈求之色,聲音顫抖著說道:“父皇,兒臣真的知道錯了,兒臣願意從此洗心革麵,改過自新,求父皇再給兒臣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兒臣定當痛改前非,絕不再犯。兒臣當時被豬油蒙了心,一時糊塗,求父皇寬恕。”
洛三爺聽著太子的話,頓時怒不可遏,手指著太子大聲嗬斥道:“太子殿下,你這輕描淡寫的認錯就能抵消洛家所受的屈辱?我洛家女兒清清白白,被你如此欺辱,這等罪行豈容你一句知錯就輕輕帶過!你這是把洛家當什麽了?隨意可以揉捏的軟柿子嗎?”
太子臉色一白,急忙辯解道:“洛三爺,此事確是本宮之錯,可本宮當時也是一時糊塗,更何況此事一個巴掌拍不響。”
洛三爺聽到太子的話,頓時嗷一聲又喊了起來:“糊塗?太子殿下,你這借口未免太過牽強。洛家世代忠心耿耿,從未有過半點僭越之舉。我洛家的女兒更是乖巧,如今你這般肆意妄為,眼中可還有朝廷綱紀,可還有洛家的尊嚴?發生這樣的事情,你難不成還想都推到女子身上?你這是毫無擔當,毫無悔過之心!”
太子咬了咬嘴唇,說道:“洛大人,本宮已認錯,定會想辦法彌補洛家的損失。”
洛將軍怒目而視:“太子殿下,你所謂的彌補就能撫平洛家的聲譽?我洛家的聲譽豈容你這般踐踏!洛家的榮耀不是你幾句輕飄飄的話就能挽回的。”
此時,支持太子的大臣們紛紛出言勸解。
“洛將軍、洛三爺,太子殿下已然知錯,不如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一位大臣跨出一步,抱拳道。
洛三爺轉頭怒視那位大臣:“你這是何意?難道洛家就該忍氣吞聲?洛家的尊嚴何在?”
另一位大臣接著道:“洛家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眾人皆知。但太子畢竟是國之儲君,若處置過重,恐生變故。還望洛將軍和洛三爺以大局為重,莫要意氣用事。”
洛將軍言辭犀利地反駁道:“哼!正因太子是儲君,更應以身作則。如今犯下如此大錯,不嚴懲何以正國風?若輕易放過,日後如何約束眾人?如何讓朝廷清明?”
“洛家雖受委屈,可也得顧全大局,莫要因一時之氣,影響了朝廷的穩定。如今局勢微妙,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衝動行事。”
洛三爺瞪著眼睛道:“顧全大局?我洛家的名聲就不顧了?我洛家的女兒就白白受辱了?洛家為朝廷盡心盡力,到頭來卻要忍辱負重?”
“諸位稍安勿躁,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尋找一個兩全之法。”
“還有什麽可議的?必須嚴懲太子,給洛家一個說法!”
朝堂上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氣氛愈發緊張,好似一觸即發的火藥桶。
“夠了!”元帝猛地一拍龍椅扶手,那巨大的聲響在朝堂上回蕩,眾人瞬間噤聲。“此事朕需再思量思量,退朝!”
眾人無奈,隻能心懷忐忑地行禮退下。
洛梵音在府中得知朝堂上的情況後,秀眉緊蹙,手指輕點桌麵,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
“這元帝,怕是還在猶豫,想要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她輕聲說道,語氣中滿是憂慮與不滿。
玄幽在一旁說道:“小姐,那我們該如何是好?難道就這麽接受這不清不楚的結果?”
洛梵音沉思片刻,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說道:“斷然不會不清不楚,隻不過如今我們一直咬死這事兒是太子的錯,可洛晴兒在這事兒上到底也剝離不開,元帝如今不過是忌憚洛家,所以沒提罷了。”
幾日後,元帝再次召集眾人。
“朕決定,太子降為郡王,閉門思過半年。至於洛晴兒,另擇良日嫁入郡王府,為正妻。”元帝目光堅定,聲音洪亮且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說道。那話語仿佛是從牙縫中擠出,帶著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朝堂之上回蕩。
洛家眾人聽了,心中雖有諸多不滿,但也知此事隻能到這裏了。他們隻能強壓下心中的憤懣,麵色陰沉地站在原地。
太子則一臉絕望,整個人仿佛瞬間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氣,如同一攤爛泥般癱坐在地。他的眼神空洞無神,仿若失去了靈魂,往日的威風與傲氣此刻已蕩然無存。
瞧著大殿之上還有人想辯駁幾句。
元帝臉色一沉,眉頭緊皺,雙目圓睜,厲聲道:“朕已做出決定,此事就此了結!誰若再多言,休怪朕無情!朕的旨意不容置疑,也不容更改!”他的聲音猶如滾滾驚雷,在眾人耳邊炸響,令在場之人無不膽戰心驚。
在退朝之後,澄園之中的洛梵音收到消息,作畫的手微微一頓,一大滴紅色的顏料滴落在紙上,像極了前世麵目的鮮紅。
大家表麵上不敢明目張膽地談論,私下裏卻沒少議論。洛梵音自然也知曉了這事兒,她先是安撫了下上頭焦慮不安的父親,便沒有再把過多精力放在這件事上。
至於東京城中那些沸沸揚揚的風言風語,洛梵音實在沒興趣去管。
索性丟人的不是她,至於洛家的聲譽,她搖了搖頭,輕歎一聲:“罷了罷了,不想了。”
相較於洛府那不以為意的輕鬆氣氛,太子府這三日簡直如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度日如年。
書房中每日摔碎被送出的杯盞茶碟更是不計其數,清脆的破碎聲此起彼伏。一時間,太子府上下人人自危,生怕稍有不慎便觸了黴頭。
而太子與洛晴兒的事情也不知通過何種途徑傳到了皇後耳中。
自打被禁足在寢宮之中,以往前呼後擁的皇後身邊便隻留下春華一位侍女。
“春華,你說我當初是不是不該那麽溺愛太子。”
皇後一身潔白的寢衣,順滑的頭發如瀑布般披散在身後,整個人無精打采地倚靠在軟榻之上,周身滿是落寞與淒涼。
這半年多的時日,元帝雖然沒有如何嚴厲地懲罰苛待她,但整日被困在這空曠的寢殿之內,情緒鬱積之下,她還是清瘦了不少。
相較於之前那滿眼熾熱的欲望,此時的她,選擇將那種深深的恨意小心翼翼地隱藏在心底。
她在等著,癡癡地等著太子上位的那一天。
可如今頻頻聽到太子犯錯的消息,她真的迷茫了,內心不斷地問著自己:“太子真的能成事嗎?”
皇後在心中一遍遍問著自己,可始終找不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亦或是她其實知曉答案,隻不過太子是她唯一的勝算,她不願放棄,也不能放棄。
“娘娘放心,有陛下在,太子是陛下最寵愛的兒子,陛下會保護他的。”春華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皇後,在她看來,太子是聰慧的,可也不知道為什麽,自打皇後被禁足之後,太子的行事方式似乎越來越失去控製,變得讓人難以捉摸。
原本淡然的皇後聽到春華的勸解,忽而笑了起來,那笑聲中滿是苦澀與無奈。
“寵愛?保護?春華,愛是會消失的,他能保護太子一次兩次,那三次四次呢?為了他自己在臣民眼中的光輝形象,他就不可能無條件地原諒太子一次又一次的錯誤。”
“可不過是兒郎家的風流事,對方即便洛家三房的女兒嫡女,那嫁與太子也是高嫁,他們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皇後聽著春華的話,微微搖搖頭,目光呆滯地看著窗外稀碎的陽光,喃喃道:“問題不在於犯了什麽錯,亦或是如何去解決,而是他不會留一個頻頻犯錯,還收拾不幹淨殘局的太子在身邊。這會讓他在臣民心中的威望受損,會讓朝廷的局勢變得動蕩不安。”
“那可如何是好。”春華沒想到這一層,頓時滿臉擔憂,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皇後沉默不語,隻是呆呆地望著窗外愣神,心中默默想著:“她的爹爹娘親,她的家族,會保護太子的,一定!”
三日之期,一日日如煎熬般度過。
三日之後,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凝成實質,莊嚴肅穆得讓人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元帝高坐在那象征著無上權威的龍椅之上,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那威嚴的目光如利劍般掃視著殿下眾人,令人不寒而栗。
“太子,你可知罪?”皇上怒喝道,那聲音仿佛驚雷一般在朝堂上轟然炸響,震得整個朝堂都微微顫動,好似要將房梁上的灰塵都震落下來。
太子聽到這聲怒喝,頓時渾身一顫,如同被雷電擊中一般,連忙跪地,身體顫抖得如同篩糠一般,聲音帶著無盡的恐懼和懊悔說道:“父皇,兒臣知錯。”
洛三爺依舊是那一副淒淒慘慘的模樣,整個人仿佛失去了精氣神,蔫蔫地站在一旁。
洛將軍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他那副矯揉造作的樣子,眼神中滿是淡淡的嫌棄,隨後向前一步,站出來說道:“陛下,太子殿下此舉不僅損害了洛家的聲譽,更是對朝綱法紀的肆意無視。如此行為,若不嚴懲,難以正國風,難以安民心。洛家世代為朝廷效力,忠心耿耿,絕不容忍這般的侮辱和損害。洛家的榮耀不容玷汙,洛家的尊嚴不容踐踏,還請陛下為洛家主持公道。”
與太子暗中較勁的勢力見此情形,趁機落井下石。
一位大臣恭恭敬敬地拱手說道:“陛下,太子品行不端,實難擔當儲君之位,還望陛下三思。臣等一心為了朝廷的未來,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固,懇請陛下慎重抉擇,莫要因一時之念,誤了國家的前途。如今太子犯下如此大錯,若不嚴加懲處,何以正朝綱,何以安民心?”
另一位大臣也緊接著附和,語氣急切而誠懇:“是啊,陛下,此事若不嚴懲,難以服眾。還請陛下為天下蒼生著想,為江山永固著想。若讓此等行為不受懲處,日後怕是難以約束眾人,朝綱也將混亂不堪。長此以往,國家的根基都會被動搖,還望陛下明斷啊。”
而那些原本支持太子的大臣和皇後的娘家,此刻也是沉默不語。他們低垂著頭,眉頭緊鎖,心中權衡著利弊,不敢輕易表態。
實在是近日太子三番兩次犯錯,一樁樁一件件令人失望至極。連他們都在猶豫,太子是不是真的適合這個位子,是不是應當重新審視對太子的支持。畢竟,他們也要為自己的家族利益和前途考慮。
洛雲舟這時也站了出來,神色堅定,目光炯炯地說道:“陛下,洛家世代忠良,隻求一個公道。洛家為朝廷鞠躬盡瘁,從未有過半點私心。此次之事,關乎洛家聲譽,更關乎朝廷綱紀。還望陛下明察秋毫,給洛家一個公正的裁決。洛家為朝廷付出了太多,不能讓忠臣寒心啊。”
元帝坐在龍椅上,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那陰沉的臉色仿佛能滴出墨來。他雙唇緊抿,沉默良久,才緩緩開口道:“此事朕自會妥善處置。”
然而,他這模棱兩可的話語並未讓眾人那高懸的心有絲毫安定下來的跡象。
洛將軍微微皺眉,神色嚴肅,向前一步抱拳說道:“陛下,洛家滿門忠烈,為朝廷南征北戰,流血流汗。此次太子之行徑,實乃對洛家莫大的侮辱與損害。若不給予公正裁決,洛家上下心寒,往後誰還願為朝廷肝腦塗地?還望陛下明斷!洛家為朝廷出生入死,如今遭受如此不公,若不討回公道,洛家子弟如何能心安?”
洛將軍此話可以說是飽含威脅的意味,雖然是三房的事情,但洛家是一個整體,他不能什麽都不管,若此次洛家女兒發生這樣的事情他都不言語,今後如何還能為這偌大的洛家撐起一片天。
元帝麵色不虞地看向太子,隻見太子抬起頭,眼中滿是祈求之色,聲音顫抖著說道:“父皇,兒臣真的知道錯了,兒臣願意從此洗心革麵,改過自新,求父皇再給兒臣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兒臣定當痛改前非,絕不再犯。兒臣當時被豬油蒙了心,一時糊塗,求父皇寬恕。”
洛三爺聽著太子的話,頓時怒不可遏,手指著太子大聲嗬斥道:“太子殿下,你這輕描淡寫的認錯就能抵消洛家所受的屈辱?我洛家女兒清清白白,被你如此欺辱,這等罪行豈容你一句知錯就輕輕帶過!你這是把洛家當什麽了?隨意可以揉捏的軟柿子嗎?”
太子臉色一白,急忙辯解道:“洛三爺,此事確是本宮之錯,可本宮當時也是一時糊塗,更何況此事一個巴掌拍不響。”
洛三爺聽到太子的話,頓時嗷一聲又喊了起來:“糊塗?太子殿下,你這借口未免太過牽強。洛家世代忠心耿耿,從未有過半點僭越之舉。我洛家的女兒更是乖巧,如今你這般肆意妄為,眼中可還有朝廷綱紀,可還有洛家的尊嚴?發生這樣的事情,你難不成還想都推到女子身上?你這是毫無擔當,毫無悔過之心!”
太子咬了咬嘴唇,說道:“洛大人,本宮已認錯,定會想辦法彌補洛家的損失。”
洛將軍怒目而視:“太子殿下,你所謂的彌補就能撫平洛家的聲譽?我洛家的聲譽豈容你這般踐踏!洛家的榮耀不是你幾句輕飄飄的話就能挽回的。”
此時,支持太子的大臣們紛紛出言勸解。
“洛將軍、洛三爺,太子殿下已然知錯,不如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一位大臣跨出一步,抱拳道。
洛三爺轉頭怒視那位大臣:“你這是何意?難道洛家就該忍氣吞聲?洛家的尊嚴何在?”
另一位大臣接著道:“洛家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眾人皆知。但太子畢竟是國之儲君,若處置過重,恐生變故。還望洛將軍和洛三爺以大局為重,莫要意氣用事。”
洛將軍言辭犀利地反駁道:“哼!正因太子是儲君,更應以身作則。如今犯下如此大錯,不嚴懲何以正國風?若輕易放過,日後如何約束眾人?如何讓朝廷清明?”
“洛家雖受委屈,可也得顧全大局,莫要因一時之氣,影響了朝廷的穩定。如今局勢微妙,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衝動行事。”
洛三爺瞪著眼睛道:“顧全大局?我洛家的名聲就不顧了?我洛家的女兒就白白受辱了?洛家為朝廷盡心盡力,到頭來卻要忍辱負重?”
“諸位稍安勿躁,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尋找一個兩全之法。”
“還有什麽可議的?必須嚴懲太子,給洛家一個說法!”
朝堂上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氣氛愈發緊張,好似一觸即發的火藥桶。
“夠了!”元帝猛地一拍龍椅扶手,那巨大的聲響在朝堂上回蕩,眾人瞬間噤聲。“此事朕需再思量思量,退朝!”
眾人無奈,隻能心懷忐忑地行禮退下。
洛梵音在府中得知朝堂上的情況後,秀眉緊蹙,手指輕點桌麵,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
“這元帝,怕是還在猶豫,想要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她輕聲說道,語氣中滿是憂慮與不滿。
玄幽在一旁說道:“小姐,那我們該如何是好?難道就這麽接受這不清不楚的結果?”
洛梵音沉思片刻,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說道:“斷然不會不清不楚,隻不過如今我們一直咬死這事兒是太子的錯,可洛晴兒在這事兒上到底也剝離不開,元帝如今不過是忌憚洛家,所以沒提罷了。”
幾日後,元帝再次召集眾人。
“朕決定,太子降為郡王,閉門思過半年。至於洛晴兒,另擇良日嫁入郡王府,為正妻。”元帝目光堅定,聲音洪亮且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說道。那話語仿佛是從牙縫中擠出,帶著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朝堂之上回蕩。
洛家眾人聽了,心中雖有諸多不滿,但也知此事隻能到這裏了。他們隻能強壓下心中的憤懣,麵色陰沉地站在原地。
太子則一臉絕望,整個人仿佛瞬間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氣,如同一攤爛泥般癱坐在地。他的眼神空洞無神,仿若失去了靈魂,往日的威風與傲氣此刻已蕩然無存。
瞧著大殿之上還有人想辯駁幾句。
元帝臉色一沉,眉頭緊皺,雙目圓睜,厲聲道:“朕已做出決定,此事就此了結!誰若再多言,休怪朕無情!朕的旨意不容置疑,也不容更改!”他的聲音猶如滾滾驚雷,在眾人耳邊炸響,令在場之人無不膽戰心驚。
在退朝之後,澄園之中的洛梵音收到消息,作畫的手微微一頓,一大滴紅色的顏料滴落在紙上,像極了前世麵目的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