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溫文爾雅“狀元郎”vs美豔高貴“公主”(29)
快穿之萬人迷又被男主攻略了 作者:閑閑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槲將王釗的罪行一一交代,看皇帝要不耐煩的時候,才介紹起這把傘的來由。
“衍洲城百姓知道微臣是受陛下旨意來,除貪官救萬民,便自發貢獻家中最好的布料,製成這麽一把萬民傘,來獻於陛下。”
萬民傘,這可是可以記錄青史的事跡。
當今雖是專製強橫,不是什麽睿智的君王,也希望史書上留下自己些好名聲。
他之前沒有什麽值得記錄的事情,也不願意委屈自己的生活得個仁君名頭,才暫時擱置了下來。
現在什麽也不用做,就有人主動送上這麽一件大好事,他當然高興都來不及,哪還記得什麽責怪的事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皇帝龍顏大悅,一揮衣袖。
“去,將那萬民傘呈上來。”
皇帝持著呈上來的萬民傘看來看去,甚是滿意,再看柳槲,怒意盡數消退。
最後,柳槲不僅沒有被責罵貶罰,還得了豐厚的獎賞。
那譚符說了些別的想給柳槲定罪,都被皇帝給駁了回去,還因不服的表情被敲打了一番。
這一趟,柳槲不僅解決了危機,讓敵對方受了挫,她手裏還得了一批珍寶。
可謂是,一舉多得。
元璟都不得不為她的未雨綢繆和機敏才智而折服。
兩人的關係,從衍洲城回來之後,就有了許多的改變,變得熟稔不少。
一路上,他忍不住笑意,與柳槲關於譚符的事情聊了不少。
到了公主府,元璟眼裏還漾著笑意。
直到下馬車,他看到柳槲徑直往另一個方向走去,疑惑問道:
“柳槲,你去哪兒?”
柳槲麵上也有些不解,“我回表妹院子啊。”
在衍洲城時,他們住著同一個院子,元璟早習慣了與她同進同出。
回到京城,一時竟忘記了,從前,他們可都是各自一個院子休息的。
而且,他們中間,還橫亙著另一個人。
“今日得了不少賞賜,裏麵有塊彩雲綢顏色瞧著鮮亮,表妹肯定喜歡,我拿去給她裁件衣裙。”
“裏麵還有些首飾,都是小姑娘會喜歡的。”
柳槲誤會了他的神情,還以為他是覺得自己要白日宣淫而覺得尷尬,立刻解釋道。
這是她很久之前就有的習慣。
孟淮桑幼時很愛撒嬌,又喜歡黏著這個溫柔的“表哥”,柳槲每次去縣城或是鎮上書院讀書時,便會帶些小玩意兒回來給表妹。
像是哄小孩兒一般。
但在元璟的眼裏就不是這樣。
柳槲這樣的表現,在他眼裏,分明就是她心心念念著她那心愛的表妹。
一回來,就要去見表妹一解相思之情,還眼巴巴送上皇帝賞的珍貴布匹和首飾,黏糊纏綿得不得了。
元璟又想起了去衍洲城賑災之前,柳槲的交代也是句句不離表妹。
“你們感情可真好啊。”
一句感歎,不知怎麽就被元璟說得酸溜溜的。
柳槲察覺到了元璟情緒上的不對勁,不過她也不會想到別的地方來,便解釋道:
“差不多十來歲的時候,我就到了姨母家,與桑桑一起長大,到現在已經有很多年了,關係自然是很好的。”
元璟越聽她解釋,心中酸溜溜的滋味就越濃厚。
‘嗯,還是青梅竹馬呢。’
身後,柳槲說的要送給表妹的首飾綢布,以及各類皇上賜下的賞賜被幾個宮人捧在手裏走進了公主府。
為首的宮人望向被賞賜的對象,柳槲就給他們指了指表妹居住院子的方向。
自己也跟在他們身後離開,準備順便給他們指指路。
“等等。”
元璟叫住了柳槲,那些宮人也一並停下了腳步。
那些托盤裏放著的綢緞銀兩,還有各類首飾就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一般而言,有家眷的官員賞賜的東西也基本就是這麽幾類了。
元璟目標明確,徑直走到了柳槲提起的彩雲綢麵前。
他修長的指尖點在鮮亮的綢緞上,眉間微蹙,表情間帶著明顯的嫌棄。
“之前在皇宮時,彩雲綢剛被匠人研製出來時我就得過幾匹。”
“它不過占了個好聽的名頭,空有華麗的外表,材質十足粗糙,用來做些裝飾物還好說,送給表妹做衣裳,怕是不適宜的。”
柳槲驚了一下,走上前來,跟著元璟的動作摸了一下。
“還真是。那這個就不送了吧,還好陛下還賜下了些首飾。”
首飾?
元璟眸光微閃,表情不變,手指又挑開盛著首飾的木盒。
木盒中,是各類金燦燦的發釵、翡翠耳飾以及珍珠項鏈等等。
這些首飾出自宮裏的匠人之手,模樣精致,樣式好看。
柳槲看著滿意地點點頭,這個送給表妹,肯定就沒問題了。
誰知道,元璟愣是一件一件挑出了問題。
他從裏麵挑出一隻銀杏葉樣式的流蘇發釵:
“這種全是金葉堆砌出來的發釵款式,沒有多樣的點綴,在去年這個時候就過時了,年輕女郎都是不喜歡的。”
又翻出一對碧綠色的翡翠耳飾。
“這顏色太老氣,不好。”
一串眼珠大小的珍珠串起的項鏈,
“珍珠太大會壓人顏色。”
……
柳槲聽他一件件批判過來,心裏有些不高興了。
“難道裏麵就沒有一件適合送給表妹的?我瞧這一隻玉質手鐲就不錯啊,顏色漂亮,色澤幹淨。”
元璟笑著搖搖頭,將她手中拿起的手鐲又放下。
“柳槲,你瞧瞧你,這就是你不懂女人了。”
不懂女人,她嗎?
聽元璟這麽說,柳槲詫異的表情遮都遮不住。
她自己就是女子,怎麽會不懂女人。
元璟臉上卻沒有半點心虛的神色,一點一點解釋著自己說過的話。
“你看這隻手鐲,模樣雖好看,卻是不少做了母親的夫人戴的成熟款式。”
“表妹不過雙八年華,何必急匆匆將自己往穩重了去打扮呢。”
他雖不是女子,這麽多年偽裝過來,又常常有宴會需要做不同裝扮,對於首飾服裝的了解可比一般人多得多。
之前說的那些首飾的每一點缺陷,都是有理有據,當然就不會生出心虛的情緒了。
“衍洲城百姓知道微臣是受陛下旨意來,除貪官救萬民,便自發貢獻家中最好的布料,製成這麽一把萬民傘,來獻於陛下。”
萬民傘,這可是可以記錄青史的事跡。
當今雖是專製強橫,不是什麽睿智的君王,也希望史書上留下自己些好名聲。
他之前沒有什麽值得記錄的事情,也不願意委屈自己的生活得個仁君名頭,才暫時擱置了下來。
現在什麽也不用做,就有人主動送上這麽一件大好事,他當然高興都來不及,哪還記得什麽責怪的事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皇帝龍顏大悅,一揮衣袖。
“去,將那萬民傘呈上來。”
皇帝持著呈上來的萬民傘看來看去,甚是滿意,再看柳槲,怒意盡數消退。
最後,柳槲不僅沒有被責罵貶罰,還得了豐厚的獎賞。
那譚符說了些別的想給柳槲定罪,都被皇帝給駁了回去,還因不服的表情被敲打了一番。
這一趟,柳槲不僅解決了危機,讓敵對方受了挫,她手裏還得了一批珍寶。
可謂是,一舉多得。
元璟都不得不為她的未雨綢繆和機敏才智而折服。
兩人的關係,從衍洲城回來之後,就有了許多的改變,變得熟稔不少。
一路上,他忍不住笑意,與柳槲關於譚符的事情聊了不少。
到了公主府,元璟眼裏還漾著笑意。
直到下馬車,他看到柳槲徑直往另一個方向走去,疑惑問道:
“柳槲,你去哪兒?”
柳槲麵上也有些不解,“我回表妹院子啊。”
在衍洲城時,他們住著同一個院子,元璟早習慣了與她同進同出。
回到京城,一時竟忘記了,從前,他們可都是各自一個院子休息的。
而且,他們中間,還橫亙著另一個人。
“今日得了不少賞賜,裏麵有塊彩雲綢顏色瞧著鮮亮,表妹肯定喜歡,我拿去給她裁件衣裙。”
“裏麵還有些首飾,都是小姑娘會喜歡的。”
柳槲誤會了他的神情,還以為他是覺得自己要白日宣淫而覺得尷尬,立刻解釋道。
這是她很久之前就有的習慣。
孟淮桑幼時很愛撒嬌,又喜歡黏著這個溫柔的“表哥”,柳槲每次去縣城或是鎮上書院讀書時,便會帶些小玩意兒回來給表妹。
像是哄小孩兒一般。
但在元璟的眼裏就不是這樣。
柳槲這樣的表現,在他眼裏,分明就是她心心念念著她那心愛的表妹。
一回來,就要去見表妹一解相思之情,還眼巴巴送上皇帝賞的珍貴布匹和首飾,黏糊纏綿得不得了。
元璟又想起了去衍洲城賑災之前,柳槲的交代也是句句不離表妹。
“你們感情可真好啊。”
一句感歎,不知怎麽就被元璟說得酸溜溜的。
柳槲察覺到了元璟情緒上的不對勁,不過她也不會想到別的地方來,便解釋道:
“差不多十來歲的時候,我就到了姨母家,與桑桑一起長大,到現在已經有很多年了,關係自然是很好的。”
元璟越聽她解釋,心中酸溜溜的滋味就越濃厚。
‘嗯,還是青梅竹馬呢。’
身後,柳槲說的要送給表妹的首飾綢布,以及各類皇上賜下的賞賜被幾個宮人捧在手裏走進了公主府。
為首的宮人望向被賞賜的對象,柳槲就給他們指了指表妹居住院子的方向。
自己也跟在他們身後離開,準備順便給他們指指路。
“等等。”
元璟叫住了柳槲,那些宮人也一並停下了腳步。
那些托盤裏放著的綢緞銀兩,還有各類首飾就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一般而言,有家眷的官員賞賜的東西也基本就是這麽幾類了。
元璟目標明確,徑直走到了柳槲提起的彩雲綢麵前。
他修長的指尖點在鮮亮的綢緞上,眉間微蹙,表情間帶著明顯的嫌棄。
“之前在皇宮時,彩雲綢剛被匠人研製出來時我就得過幾匹。”
“它不過占了個好聽的名頭,空有華麗的外表,材質十足粗糙,用來做些裝飾物還好說,送給表妹做衣裳,怕是不適宜的。”
柳槲驚了一下,走上前來,跟著元璟的動作摸了一下。
“還真是。那這個就不送了吧,還好陛下還賜下了些首飾。”
首飾?
元璟眸光微閃,表情不變,手指又挑開盛著首飾的木盒。
木盒中,是各類金燦燦的發釵、翡翠耳飾以及珍珠項鏈等等。
這些首飾出自宮裏的匠人之手,模樣精致,樣式好看。
柳槲看著滿意地點點頭,這個送給表妹,肯定就沒問題了。
誰知道,元璟愣是一件一件挑出了問題。
他從裏麵挑出一隻銀杏葉樣式的流蘇發釵:
“這種全是金葉堆砌出來的發釵款式,沒有多樣的點綴,在去年這個時候就過時了,年輕女郎都是不喜歡的。”
又翻出一對碧綠色的翡翠耳飾。
“這顏色太老氣,不好。”
一串眼珠大小的珍珠串起的項鏈,
“珍珠太大會壓人顏色。”
……
柳槲聽他一件件批判過來,心裏有些不高興了。
“難道裏麵就沒有一件適合送給表妹的?我瞧這一隻玉質手鐲就不錯啊,顏色漂亮,色澤幹淨。”
元璟笑著搖搖頭,將她手中拿起的手鐲又放下。
“柳槲,你瞧瞧你,這就是你不懂女人了。”
不懂女人,她嗎?
聽元璟這麽說,柳槲詫異的表情遮都遮不住。
她自己就是女子,怎麽會不懂女人。
元璟臉上卻沒有半點心虛的神色,一點一點解釋著自己說過的話。
“你看這隻手鐲,模樣雖好看,卻是不少做了母親的夫人戴的成熟款式。”
“表妹不過雙八年華,何必急匆匆將自己往穩重了去打扮呢。”
他雖不是女子,這麽多年偽裝過來,又常常有宴會需要做不同裝扮,對於首飾服裝的了解可比一般人多得多。
之前說的那些首飾的每一點缺陷,都是有理有據,當然就不會生出心虛的情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