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祗,生卒年月不詳,東漢末年潁川陽翟人,本姓棘,先祖避難改姓棗。天性忠能,加入曹操的討董軍並四出征戰,後袁紹在冀州,欲得祗,祗深附托於操,操使領東阿令。呂布偷襲時堅守,曹操定都於許時建議興屯田,當時力排眾議堅持稅收按比例計算,為屯田製奠下基礎,後被曹操追贈為陳留太守。


    棗祗對農業生產很有研究,他深知民以食為天,主張治理地方,必須以農為本,注重農桑。他任東阿縣令期間,正值東漢末期,棗祗潛心發展農桑,使得當時的東阿,家家植桑養蠶,戶戶糧食滿倉。東阿如此富庶,惹得當時的一些軍閥垂涎三尺,袁紹曾三番五次勸說棗祗歸附於他,並以高官厚祿相許,棗祗深知袁紹的為人,便屢次之回絕了。


    曹操失去兗州,無立足之地,因得到棗祗和東阿軍民的接濟與支持,才轉危為安,這樣以來,棗祗深得曹操的信任和器重。棗祗在發展農桑上是當時屈指可數的人物,特別是後來在幫助曹操推行屯田製度上,更顯示出傑出的才能和超眾的卓識。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在當時軍閥混戰、逐鹿中原的年代,深知若想打敗強敵,完成統一大業,就必須做到強兵足食。


    曹操遷都許昌後便著手發展生產,推行一種新生產方式——“牛輸穀法”。規定官府把耕牛租給佃農使用,佃農便以租的耕牛多少,交納穀糧,棗祗看出了這一問題,便向曹操提出了實行屯田的建議。棗祗的屯田製方案一提出,便遭到許多人的反對,最起勁的一個要數軍祭酒候聲。他認為屯田製不足取,於官於民都無利,實行屯田是和朝廷唱對台戲,是異想天開。曹操在屯田問題上猶豫不決,棗祗沒有被朝中多數官僚的非議所嚇倒,到處遊說,宣傳屯田製的主張。他不止一次地對曹操說,實行牛輸穀法是廣種薄收,漫天撒網,效果不大,若是遇到水旱之災,更是收不成東西,唯有實行屯田,集中大批人力與物力,集體耕種和收獲,當年就能得到較好的收成,能較快改變軍隊糧食不足的現狀。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曹操權其利弊,終於采納了棗祗的建議,並把棗祗由東阿縣令提拔為屯田都尉,還配備了懂作農業生產的韓浩做他的助手,具體做這項工作。


    為了避免臣僚再發議論,曹操下了一道命令,令中說:“安定國家的根本大計,在於強兵足食,過去秦國的執政者,由於重視了農業生產而統一了全國,漢武帝因實行了屯田政策,而鞏固了西域的邊防,這是前人留下的好經驗。”同時廣泛招募流亡的農民,把一些無主的土地租給他們耕種,進行屯田。在棗祗和韓浩的精心管理下,屯田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收獲糧食百萬斛,就連那些反對屯田的人,也都伸出大拇指,稱讚屯田確實好,因此,曹操下令,所屬郡縣,都要配備一些值農業生產的官員,廣泛實行屯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1三國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1三國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