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琬,字子琰,江夏郡安陸縣人。東漢中後期名臣,太尉黃瓊孫,父閣,仆射中郎將。琬少失父。早而辯慧。瓊為司徒,琬以公孫拜童子郎,辭病不就,知名京師。稍遷五官中郎將。時陳蕃為光祿勳,深相敬待,數與議事。舊製,光祿舉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異者為茂才四行。時權富子弟多以人事得舉,而貧約守誌者以窮退見遺。於是琬、蕃同心,顯用誌士。蕃、琬遂為權富郎所見中傷,事下禦史中丞王暢、侍禦史刁韙。韙、暢素重蕃、琬,不舉其事,而左右複陷以朋黨,暢坐左轉議郎而免蕃官,琬、韙俱禁錮。琬被廢棄幾二十年。至光和末,大尉楊賜上書薦琬有撥亂之才,由是征拜議郎,擢為青州刺史,遷侍中。中平初,出為右扶風,征拜將作大芹、少府、太仆。又為豫州牧。時寇賊陸梁,州境雕殘,琬討擊平之,威聲大震。政績為天下表,封關內侯。及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為司徒,遷太仆,更封陽泉鄉侯。卓議遷都長安,琬與司徒楊彪同諫不從,免官。卓猶敬其名德舊族,不敢害。後與楊彪同拜光祿大夫,及徙西都,轉司隸校尉,與司徒王允同謀誅卓。及卓將李傕、郭汜攻破長安,遂收琬下獄死,時年五十二。
黃琬祖父黃瓊最初任魏郡太守,當時發生了日食現象,黃瓊上言陳說此事,太後下詔詢問日所食有多少。黃瓊正在考慮如何回答,黃琬時年七歲,回答道:“您為什麽不稱日食之餘,如月之初?”黃瓊因此大吃一驚,就用黃琬的話回答,從此更加喜愛黃琬。唐李翰亦有“黃琬對日,秦宓論天”之語。當時司空盛允身患疾病,黃瓊命黃琬前往問候,正好江夏郡上奏當地蠻人反叛的副本送達司空府,盛允因此隨便逗弄黃琬說:“江夏這個地方,蠻人太多而士人太少了。”盛允本意也隻是逗一逗黃琬,但沒想到黃琬卻因此拱手回答道:“蠻夷擾亂華夏,責任都在司空身上。”說完就拂袖而去,盛允因此大感驚奇。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黃琬在第六回出場。為太尉,與司徒楊彪、司空荀爽共同勸阻董卓遷都,被其罷為庶民。個人作品有:《全後漢文》有《奏論樊陵許相》、《駁遷都長安議》。
附:
馬日磾,字翁叔,東漢人。司馬光《資治通鑒》裏提到:“日磾,融之族孫也。”(融即馬融)傳融業,以才學進。與楊彪、盧植、蔡邕等典校中書,曆位九卿,遂登台輔。後於李傕時期任太傅。曾奉丞相董卓之命,為交戰的袁紹和公孫瓚調停。董卓死後,蔡邕被認為與董卓同黨,因而被關入監牢待斬,他欲救蔡邕向王允求情,遭拒。秋七月庚子,遷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八月,遣日磾及太仆趙岐,持節尉撫天下。卒於壽春。
馬日磾年輕時已傳承了馬融的學說,並且以才學入仕朝廷。在東漢曾任諫議大夫,並與議郎盧植、議郎蔡邕、楊彪等一同在東觀典校官藏的《五經》記傳,並補續《東觀漢記》。後來轉任光祿大夫。《三國誌·孫破虜討逆傳》載:“興平元年,從袁術。術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太傅馬日磾杖節安集關東,在壽春以禮辟策,表拜懷義校尉,術大將橋蕤、張勳皆傾心敬焉。
黃琬祖父黃瓊最初任魏郡太守,當時發生了日食現象,黃瓊上言陳說此事,太後下詔詢問日所食有多少。黃瓊正在考慮如何回答,黃琬時年七歲,回答道:“您為什麽不稱日食之餘,如月之初?”黃瓊因此大吃一驚,就用黃琬的話回答,從此更加喜愛黃琬。唐李翰亦有“黃琬對日,秦宓論天”之語。當時司空盛允身患疾病,黃瓊命黃琬前往問候,正好江夏郡上奏當地蠻人反叛的副本送達司空府,盛允因此隨便逗弄黃琬說:“江夏這個地方,蠻人太多而士人太少了。”盛允本意也隻是逗一逗黃琬,但沒想到黃琬卻因此拱手回答道:“蠻夷擾亂華夏,責任都在司空身上。”說完就拂袖而去,盛允因此大感驚奇。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黃琬在第六回出場。為太尉,與司徒楊彪、司空荀爽共同勸阻董卓遷都,被其罷為庶民。個人作品有:《全後漢文》有《奏論樊陵許相》、《駁遷都長安議》。
附:
馬日磾,字翁叔,東漢人。司馬光《資治通鑒》裏提到:“日磾,融之族孫也。”(融即馬融)傳融業,以才學進。與楊彪、盧植、蔡邕等典校中書,曆位九卿,遂登台輔。後於李傕時期任太傅。曾奉丞相董卓之命,為交戰的袁紹和公孫瓚調停。董卓死後,蔡邕被認為與董卓同黨,因而被關入監牢待斬,他欲救蔡邕向王允求情,遭拒。秋七月庚子,遷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八月,遣日磾及太仆趙岐,持節尉撫天下。卒於壽春。
馬日磾年輕時已傳承了馬融的學說,並且以才學入仕朝廷。在東漢曾任諫議大夫,並與議郎盧植、議郎蔡邕、楊彪等一同在東觀典校官藏的《五經》記傳,並補續《東觀漢記》。後來轉任光祿大夫。《三國誌·孫破虜討逆傳》載:“興平元年,從袁術。術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太傅馬日磾杖節安集關東,在壽春以禮辟策,表拜懷義校尉,術大將橋蕤、張勳皆傾心敬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