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階,字伯緒,《孫夫人碑》作伯序,長沙臨湘人。明清小說《三國演義》中,桓階有時會被誤寫為“桓楷”。他本是孫堅所屬官吏,登場於小說第七回孫堅跨江擊劉表時,當時孫堅在峴山樹林中,被劉表部將呂公引軍埋伏,襲擊致死,此時孫堅部將黃蓋,則在戰場上生擒劉表部將黃祖,桓階便自動請纓帶同黃祖,親赴劉表處換回孫堅屍首,差點被劉表謀士蒯良獻計殺害,結果桓階成功完成任務,孫劉兩家亦權且罷兵,後來小說沒有再交代桓階的去向。直至第七十九回曹丕篡漢自立,此時桓階已為魏臣,更於第八十回為漢獻帝草擬詔書,第二次降旨禪讓於曹丕。
然而,為吳軍立下功勞的桓階,並沒有加入孫策軍,甚至對於劉表來說,加入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桓階都選擇了放棄,良禽擇木而棲,他們都不是桓階的選擇。七年之後,桓階發現遠在中原的曹操,是值得自己托付的明主,一般人投奔,一個人也就去了,而桓階不一樣,他做了一件大事。他鼓吹長沙太守張羨起兵反叛劉表,與此同時,他利用自己個人的威望,策反了武陵、零陵和桂陽,聯絡曹操,然而曹操正在鏖戰無心分兵,最終四郡陷落,奇怪的是,劉表對於桓階並沒有怨恨,反而依舊邀約他出來做官,大概是看中了桓階的大才吧,不過桓階始終沒有答應。曹操占據荊州,桓階立即協助曹操,在後麵的赤壁之戰和襄樊之戰中出謀劃策,留下了不少的閃光點,曹操逝世後,曹丕稱帝。
自漢武帝改元太初開始,“正朔”便成為漢王朝承天之運的象征,東漢繼承了這一傳統。在這一傳統影響下,曹魏自認為是代漢的新王朝,正朔、服色等如何確定,便是統治者無法回避的問題,這一點魏文帝曹丕受禪後即注意到了。《宋書·禮一》記載文帝黃初元年詔:“……《傳》曰:‘夏數為得天’。朕承唐、虞之美,至於正朔,當依虞、夏故事。若殊徵號,異器械,製禮樂,易服色,用牲幣,自當隨土德之數。每四時之季月,服黃十八日,臘以醜,牲用白,其飾節旄,自當赤,但節幡黃耳。其餘郊祀天地朝會四時之服,宜如漢製。宗廟所服,一如周禮。”詔書定曹魏為土德。“德”源自戰國鄒衍的五德終始說。
照五德終始說,德的變遷跟王朝的政治氣運是一致的,唐虞為土德,夏為木德,商為金德,周為火德,秦為水德,漢為火德,曹魏繼漢為土德,與唐虞一致,這樣便遠攀上了唐虞的正統。服色車馬之製,則在沿用漢代基本框架的情況下,將主色改為與土德對應的黃色,不過其中最重要的正朔並未改易,理由是虞、夏相承而“夏數得天”。因此從總體上看,該詔書並未將正朔、服色這些新王朝的表徵完全確定下來,這跟當時天下分崩,政治動蕩以及魏文帝本人崇尚嚴刑峻法,不喜好這些有關。
但這並不能滿足公卿們的要求,尚書令桓階認為:“據三正周複之義,國家承漢氏人正之後,當受之以地正,犧牲宜用白。今從漢十三月正,則犧牲不得獨改。今新建皇統,宜稽古典先代,以從天命,而告朔犧牲,一皆不改,非所以明革命之義也。”“十三月正”是漢代以自己得人正,以十三月為正月。照三統說,繼承人正的王朝應是地正,正朔、服色都應隨地正而改易。但曹魏繼承了漢的十三月正而卻另定犧牲、節幡等“服色”,不合乎先改正朔再定服色的傳統;並且郊廟朝會之服又沿用了漢代,亦不合自古以來的“革命”之義。這一建議反映了自兩漢以正朔、服色為王朝氣運之象征這一觀念已深入人心,服色從屬於正朔,應該一同改易。
桓階上表正朔的更張,可惜他沒有能等到看到變更的那一天,就去世了,曹丕為他痛哭流涕,縱觀桓階的一生,他的行事自始至終貫穿著一個義字。為孫家取回靈柩,反叛迎接曹操,堅持國家正朔的更換,無不在貫徹義的始終。
然而,為吳軍立下功勞的桓階,並沒有加入孫策軍,甚至對於劉表來說,加入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桓階都選擇了放棄,良禽擇木而棲,他們都不是桓階的選擇。七年之後,桓階發現遠在中原的曹操,是值得自己托付的明主,一般人投奔,一個人也就去了,而桓階不一樣,他做了一件大事。他鼓吹長沙太守張羨起兵反叛劉表,與此同時,他利用自己個人的威望,策反了武陵、零陵和桂陽,聯絡曹操,然而曹操正在鏖戰無心分兵,最終四郡陷落,奇怪的是,劉表對於桓階並沒有怨恨,反而依舊邀約他出來做官,大概是看中了桓階的大才吧,不過桓階始終沒有答應。曹操占據荊州,桓階立即協助曹操,在後麵的赤壁之戰和襄樊之戰中出謀劃策,留下了不少的閃光點,曹操逝世後,曹丕稱帝。
自漢武帝改元太初開始,“正朔”便成為漢王朝承天之運的象征,東漢繼承了這一傳統。在這一傳統影響下,曹魏自認為是代漢的新王朝,正朔、服色等如何確定,便是統治者無法回避的問題,這一點魏文帝曹丕受禪後即注意到了。《宋書·禮一》記載文帝黃初元年詔:“……《傳》曰:‘夏數為得天’。朕承唐、虞之美,至於正朔,當依虞、夏故事。若殊徵號,異器械,製禮樂,易服色,用牲幣,自當隨土德之數。每四時之季月,服黃十八日,臘以醜,牲用白,其飾節旄,自當赤,但節幡黃耳。其餘郊祀天地朝會四時之服,宜如漢製。宗廟所服,一如周禮。”詔書定曹魏為土德。“德”源自戰國鄒衍的五德終始說。
照五德終始說,德的變遷跟王朝的政治氣運是一致的,唐虞為土德,夏為木德,商為金德,周為火德,秦為水德,漢為火德,曹魏繼漢為土德,與唐虞一致,這樣便遠攀上了唐虞的正統。服色車馬之製,則在沿用漢代基本框架的情況下,將主色改為與土德對應的黃色,不過其中最重要的正朔並未改易,理由是虞、夏相承而“夏數得天”。因此從總體上看,該詔書並未將正朔、服色這些新王朝的表徵完全確定下來,這跟當時天下分崩,政治動蕩以及魏文帝本人崇尚嚴刑峻法,不喜好這些有關。
但這並不能滿足公卿們的要求,尚書令桓階認為:“據三正周複之義,國家承漢氏人正之後,當受之以地正,犧牲宜用白。今從漢十三月正,則犧牲不得獨改。今新建皇統,宜稽古典先代,以從天命,而告朔犧牲,一皆不改,非所以明革命之義也。”“十三月正”是漢代以自己得人正,以十三月為正月。照三統說,繼承人正的王朝應是地正,正朔、服色都應隨地正而改易。但曹魏繼承了漢的十三月正而卻另定犧牲、節幡等“服色”,不合乎先改正朔再定服色的傳統;並且郊廟朝會之服又沿用了漢代,亦不合自古以來的“革命”之義。這一建議反映了自兩漢以正朔、服色為王朝氣運之象征這一觀念已深入人心,服色從屬於正朔,應該一同改易。
桓階上表正朔的更張,可惜他沒有能等到看到變更的那一天,就去世了,曹丕為他痛哭流涕,縱觀桓階的一生,他的行事自始至終貫穿著一個義字。為孫家取回靈柩,反叛迎接曹操,堅持國家正朔的更換,無不在貫徹義的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