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恢,字曼基,太原祁縣人,三國時曹魏大臣,任揚州刺史,後遷涼州刺史。
溫恢的父親名叫溫恕,曾擔任東漢涿郡太守,溫恕去世時,溫恢才隻有十五歲,他隨隊護送父親遺體回鄉後,家中薄有積財。可是溫恢卻認為,當今世態已亂,苟且為一方富戶又有何用,於是把家財一朝散盡,以賑濟鄉黨宗族中有需要的人,此舉令州裏鄉人甚為稱道,比喻其所為就像西漢時期的郇越。後來溫恢察舉孝廉科入第,擔任廩丘縣長,再曆任鄢陵、廣川縣令,以及彭城、魯國相,每次司職的表現,都相當出色,備受各方欣賞。
後來溫恢出任丞相主簿,在曹操身邊為官,深受重用。溫恢以丞相主簿的身份兼刺奸一職,掌管軍中罪法。一次,司空軍謀掾孫禮,為報答同鄉人馬台曾救護其母親的恩德,在馬台因被事件牽連而將要接受死刑時,私下以職權引令馬台逃獄。事後孫禮自己卻不肯就此畏罪逃亡,而是直接向溫恢自首。溫恢在了解過事情始末之後,認為孫禮所為是義舉,於是把整個事件告訴曹操,最後孫禮與馬台均獲得減免死罪。
時揚州是與孫權勢力範圍接壤的前線,屢有戰事,曹操因此讓溫恢外任揚州刺史,赴任前,曹操對其說:“我非常希望能把你留在我的身邊協助理事,可是丞相府的事務實在不及治理揚州的事務來得重要。《尚書》曾說:‘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既然如此,我又豈能不讓蔣濟,為你擔任揚州治中(別駕)一職呢?”蔣濟以前擔任過揚州別駕,當時擔任丹楊太守,於是曹操便讓蔣濟再次到揚州任職別駕,輔助溫恢。另一方麵,曹操又遣人向鎮守揚州附近地界的張遼、樂進等人告諭:“揚州刺史(指溫恢)是一個通曉軍事的人,你們凡事都要與他共同進行商議。
遠在揚州的溫恢,確實沒有忘記曹操對他的慰勉,他身在邊州,心懷全局,為曹操的整個軍事行動操心。孫權舉兵進攻曹操領地合肥,企圖奪取淮南之地,為防禦孫權的進攻,曹操方麵除張遼等將領率 7千人軍隊戍守淮南之外,還調集各地州兵在此屯成,曹操親率主力西出漢中,荊州以北隻有曹仁,於禁等屯集於襄陽、樊城,而荊州正在蜀漢大將關忌羽的掌握之中。對曹操來說,正形成兩翼強大,中間空虛的局勢,溫恢深為這種局勢擔憂,他預料,關羽必會乘曹軍襄、樊弱勢,北上進攻;而時值盛夏,曹軍又不熟悉水性,—旦關羽真的北上,曹軍就要陷入困境了,果然不出溫恢所料,不久,襄、樊即被關羽圍圍。
襄、樊被圍後,曹操京畿之地頗受震動,曹操亦感局勢嚴重,然而,他唯恐軍心搖動,隻是密令戍守淮南大軍及各地州兵火速赴援,以解襄、樊之圍。曹操這—用意,溫恢也是心領神會,他在淮南,祁助曹操組織援兵,督促諸路州兵急速上道,前往襄、樊。當時,率兵於淮南屯戍的兗州刺史裴潛,開始接到曹操宜他晉見的詔書後,頗不解其意,溫恢對他說:“這必定是為了襄陽方麵的軍事,你需趕快動身。”果然,就在裴潛剛要起程時,曹操第二道密旨又到,裴潛急令軍士放棄輜重,輕裝就道。
襄、樊被圍數月,最後終於得以解救,從局勢的前後發展變化來看,都與溫恢所料情形相差不遠。這除了說明他對曹操整個戰局的關心之外,更說明他聰明睿智,具有統觀全局的見識和多謀善斷的才華,足堪將佐帥輔之任。他死後魏文帝下詔褒獎他時所說,他“有柱石之質”,服事曹操“功勤名著”。
溫恢逝世後,諸葛亮年輕時的好友孟建(即孟公威)繼任涼州刺史,因政績卓著而很有名聲,官至征東將軍。
溫恢的父親名叫溫恕,曾擔任東漢涿郡太守,溫恕去世時,溫恢才隻有十五歲,他隨隊護送父親遺體回鄉後,家中薄有積財。可是溫恢卻認為,當今世態已亂,苟且為一方富戶又有何用,於是把家財一朝散盡,以賑濟鄉黨宗族中有需要的人,此舉令州裏鄉人甚為稱道,比喻其所為就像西漢時期的郇越。後來溫恢察舉孝廉科入第,擔任廩丘縣長,再曆任鄢陵、廣川縣令,以及彭城、魯國相,每次司職的表現,都相當出色,備受各方欣賞。
後來溫恢出任丞相主簿,在曹操身邊為官,深受重用。溫恢以丞相主簿的身份兼刺奸一職,掌管軍中罪法。一次,司空軍謀掾孫禮,為報答同鄉人馬台曾救護其母親的恩德,在馬台因被事件牽連而將要接受死刑時,私下以職權引令馬台逃獄。事後孫禮自己卻不肯就此畏罪逃亡,而是直接向溫恢自首。溫恢在了解過事情始末之後,認為孫禮所為是義舉,於是把整個事件告訴曹操,最後孫禮與馬台均獲得減免死罪。
時揚州是與孫權勢力範圍接壤的前線,屢有戰事,曹操因此讓溫恢外任揚州刺史,赴任前,曹操對其說:“我非常希望能把你留在我的身邊協助理事,可是丞相府的事務實在不及治理揚州的事務來得重要。《尚書》曾說:‘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既然如此,我又豈能不讓蔣濟,為你擔任揚州治中(別駕)一職呢?”蔣濟以前擔任過揚州別駕,當時擔任丹楊太守,於是曹操便讓蔣濟再次到揚州任職別駕,輔助溫恢。另一方麵,曹操又遣人向鎮守揚州附近地界的張遼、樂進等人告諭:“揚州刺史(指溫恢)是一個通曉軍事的人,你們凡事都要與他共同進行商議。
遠在揚州的溫恢,確實沒有忘記曹操對他的慰勉,他身在邊州,心懷全局,為曹操的整個軍事行動操心。孫權舉兵進攻曹操領地合肥,企圖奪取淮南之地,為防禦孫權的進攻,曹操方麵除張遼等將領率 7千人軍隊戍守淮南之外,還調集各地州兵在此屯成,曹操親率主力西出漢中,荊州以北隻有曹仁,於禁等屯集於襄陽、樊城,而荊州正在蜀漢大將關忌羽的掌握之中。對曹操來說,正形成兩翼強大,中間空虛的局勢,溫恢深為這種局勢擔憂,他預料,關羽必會乘曹軍襄、樊弱勢,北上進攻;而時值盛夏,曹軍又不熟悉水性,—旦關羽真的北上,曹軍就要陷入困境了,果然不出溫恢所料,不久,襄、樊即被關羽圍圍。
襄、樊被圍後,曹操京畿之地頗受震動,曹操亦感局勢嚴重,然而,他唯恐軍心搖動,隻是密令戍守淮南大軍及各地州兵火速赴援,以解襄、樊之圍。曹操這—用意,溫恢也是心領神會,他在淮南,祁助曹操組織援兵,督促諸路州兵急速上道,前往襄、樊。當時,率兵於淮南屯戍的兗州刺史裴潛,開始接到曹操宜他晉見的詔書後,頗不解其意,溫恢對他說:“這必定是為了襄陽方麵的軍事,你需趕快動身。”果然,就在裴潛剛要起程時,曹操第二道密旨又到,裴潛急令軍士放棄輜重,輕裝就道。
襄、樊被圍數月,最後終於得以解救,從局勢的前後發展變化來看,都與溫恢所料情形相差不遠。這除了說明他對曹操整個戰局的關心之外,更說明他聰明睿智,具有統觀全局的見識和多謀善斷的才華,足堪將佐帥輔之任。他死後魏文帝下詔褒獎他時所說,他“有柱石之質”,服事曹操“功勤名著”。
溫恢逝世後,諸葛亮年輕時的好友孟建(即孟公威)繼任涼州刺史,因政績卓著而很有名聲,官至征東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