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徐晃,自從投降曹操後,履立戰功,以勇猛和治軍嚴厲著稱,在官渡之戰前從軍破顏良,率軍擊殺河北名將之首文醜。徐晃確實在軍隊少於先鋒顏良的情況下敗退,當時顏良率領袁紹大軍數萬做先鋒,而徐晃是本部軍馬與顏良遭遇,強弱一看便知曉,這種情況下誰也不能說一定戰勝,這並不能說明徐晃的武力不如顏良。演義為了反襯關羽,就隻好犧牲徐晃了,20合完敗於顏良,對比一下許楮與顏良,我想任何人都不會認為顏良強過虎癡,並且那次許楮還沒出戰,怎麽也不能寫許楮敗於顏良吧,老羅就為讓關羽出采,斬顏良,誅文醜,造就了他幾竟天下無敵的神話。


    三國誌裏隻說他勇猛,並沒有象關,張,呂,馬那樣的評價,所以他的武力在這些虎將之下,也是可以接受的,除了殺了一些無名將領以外,還在大會宴銅雀台時表明他的箭法,在曹營首屈一指。對比張合,同為魏之名將,卻屢次被寫敗在張,趙,馬,黃的手下。不過老羅隻犧牲了他一倆回,還有就是漢中之戰不敢敵趙雲,這可是亂寫了,史實中隻寫了趙雲救出黃忠,沉著嚇退了曹操的先頭部隊,可沒有徐晃的記錄,更沒有渡水被擊敗的事情了。


    其他的事跡演義與史實並沒有太大的出入,可以說,羅貫中是比較喜歡徐晃的,三國演義裏徐晃的描述超過了張遼,老羅讓徐晃出采也不是一次倆次,他的出場就很威風,一合斬催勇於馬下,滿寵招降他之前,寫他戰平虎癡,威風凜凜,而去招降他時,見晃帳中秉燭披甲而坐,一句“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大約也表達了老羅對他的評價。請注意是“勇略”,三國裏徐晃用智的時候不少,李傕、郭汜之亂長安也,晃說奉,令與天子還洛陽,奉從其計。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及到洛陽,韓暹、董承日爭鬥,晃說奉令歸太祖,奉欲從之,後悔。注意,這可是一個戰略性的建議,證明了高人一等的戰略眼光,這證明他有一定的政治能力。


    出征河北時,曹操攻鄴郡,破邯鄲,易陽令韓範偽以城降而拒守,曹操調徐晃進攻,他用攻心的策略,箭射招降書進城招降成功。當時曹操欲屠城,徐晃就進言曹操“二袁未破,諸城未下者傾耳而聽,今日滅易陽,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無定時也。願公降易陽以示諸城,則莫不望風。”太祖善之。”潼關戰馬超時,徐晃又獻計“今盡屯兵於關上,此去河西,必無準備,若得一軍暗渡,先截其歸路,丞相徑發河北擊之,倆不相應,勢必危貽”。在陽平劉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征破之,賊自投山穀,多死者。太祖聞,甚喜,假晃節,令曰:“此閣道,漢中之險要咽喉也。劉備欲斷絕外內,以取漢中。將軍一舉,克奪賊計,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陽平,引出漢中諸軍。複遣晃助曹仁討關羽,屯宛。可以看出,他的謀略在武將之中是出類拔萃的。無論在那一方麵,羅貫中都有對徐晃的正麵描寫,是三國演義裏為數不多的人物之一。


    徐晃最閃光的一戰,無疑是解樊城之危。先說說史實,關羽擊敗於禁後,聲威大震,加上投降的七軍,估計荊州軍力超過十萬,如果指揮得當,完全可以北征曹魏,固守荊州,諸葛亮的計劃就可以完成,但是他卻驕傲自得,讓呂蒙襲了荊州。但是他的軍力強大是不爭的事實,曹仁隻能固守,希望有援軍解圍,曹操幾欲遷都避其鋒芒,而徐晃當時隻有軍隊一萬餘人,雖然曹操調了12營歸他調遣,也不過2-3萬人,並且多為新兵,戰鬥力不高。曹操都沒有料到他能解危,自己親統大軍在後,並調回了張遼等名將,說明了當時形勢關羽占有很大的優勢,如果指揮得當還可以收複荊州。


    可曹操軍還未至,樊城之危就被徐晃解了,“晃揚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塚。羽見四塚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這可是一場苦戰,並不象演義裏,關羽受傷他乘虛而入那麽簡單,看看曹操的評價就知道了:“荊州兵圍嶄鹿角數重,徐公明深如其中,竟獲全功,孤用兵30餘年,未嚐敢長驅竟如敵圍,公明真乃膽識兼優者也”,演義裏在對陣關羽時還有一大段對白,既突出了關羽,也有對徐晃的點綴,那幾句話可不是誰誰誰便便就能說出來的,他包含了一個戎馬生涯的大將無限感觸。俗話說物以類聚,徐晃與關羽是朋友,要知道關羽是老羅的最典型人物,也可以看出羅貫中對徐晃的認同。


    三國誌裏曹操如此評價:“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且樊、襄陽之在圍,過於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晃振旅還摩陂,太祖迎晃七裏,置酒大會。太祖舉卮酒勸晃,且勞之曰:“全樊、襄陽,將軍之功也。”時諸軍皆集,太祖案行諸營,士卒鹹離陳觀,而晃軍營整齊,將士駐陳不動。太祖歎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得到曹操如此的評價的人,恐怕沒有幾個。


    《三國誌魏書徐晃傳》“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當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徐晃把為曹操的統一事業而戰鬥,當作自己效力的機會,以此為動力,鞭策著自己的行動,也顯出了他那可貴的品格,終生不結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1三國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1三國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