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字思遠,琅邪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子。少時聰惠可愛,但諸葛亮認為他難成大器,十七歲時娶公主為妻,以後不斷升遷,諸葛瞻精通書畫,記憶力強,加上蜀漢人士懷念諸葛亮,於是偏愛諸葛瞻,使他的名聲有些名過其實,後來諸葛瞻統領朝政,因黃皓專弄大權而無法糾正劉禪失誤。鄧艾奇襲陰平,諸葛瞻沒有及時據守險要,致使鄧艾進入平原,後來諸葛瞻拒絕鄧艾的招降,在錦竹與鄧艾展開激戰,兵敗戰死。但其臨難死義的行為,連敵人也表示敬佩。後來史官常璩向原居蜀漢的長老考證,聽說陳壽曾經在諸葛瞻手下任職時受辱,所以誣陷諸葛瞻,把不能阻止黃皓的過失歸咎於諸葛瞻身上。


    諸葛尚,三國時期的人物,諸葛瞻長子,諸葛亮之孫,博覽兵書精通武藝,鄧艾帶兵由江油南下時,隨父諸葛瞻迎戰敵軍於綿竹,與父俱歿。


    諸葛京,字行宗,諸葛亮之孫,諸葛瞻次子。諸葛瞻與諸葛京之兄諸葛尚在綿竹抗擊魏軍戰死後,與諸葛亮有直係血緣關係的僅存諸葛京一脈,蜀漢滅亡之後,他與諸葛攀之子諸葛顯內移河東,初任郿縣令,後任江州刺史。


    諸葛質,諸葛瞻之子.蜀亡後,劉禪之子、洮陽王劉恂不願降魏,派諸葛質為使,與夷帥孟虯通好,劉恂得在南中永昌定居。


    諸葛瞻,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從小就含著金湯勺出生,身上也散發著與別人不同的光環,也因此,他從小承受著不同常人的壓力,諸葛瞻精通書法繪畫,記憶力強,才思敏捷,深受人們的喜愛。諸葛瞻作為一代千古名臣諸葛亮唯一的親兒子,在蜀漢最後生死存亡之戰中,表現出了極度高尚的品質,嚴詞拒絕了鄧艾的招降,斬了鄧艾的招降使者,和兒子諸葛尚,在綿竹之戰中雙雙陣亡,隨後劉禪投降,蜀漢滅亡。諸葛亮父子均身居高位,成為蜀漢事實上的中流砥柱,又以三代滿門忠烈成就了諸葛的千年美名。


    諸葛亮出道之前,一直定居在南陽隆中,而且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並且娶了黃承彥的女兒,然而諸葛亮直到46歲的時候,才生下諸葛瞻,這是什麽原因呢?諸葛亮結婚多年,雖然跟隨劉備走南闖北,但是相對的環境還是比較安穩,而諸葛亮又在劉備的身邊身居高位,還得靠哥哥諸葛瑾過繼子嗣給諸葛亮,很有可能是諸葛亮正妻黃氏不能懷孕,導致不能生,以至於諸葛亮這樣嚴於利己的人,還娶了妾室。諸葛亮曾給李嚴寫過一封信,信中說:“吾受賜八十斛,今蓄財無餘,妾無副服。”所謂“妾無副服”,也就是說妾侍隻有一套見客的衣服,這是諸葛亮自己說的,自然不假,也可見諸葛亮自奉的節儉,同時因為諸葛瞻是諸葛亮46歲才生的,很有可能就是小妾所生。


    不管怎麽說,直到黃月英身懷六甲,生下了一個男嬰,老來得子的諸葛亮為他起名為“瞻”,也就是諸葛瞻。俗話說,虎父無犬子,盡管諸葛瞻沒有完全繼承父親的強大基因,但與同齡人相比,絕對算是比較聰明的,七歲時就擁有很強的記憶力。因諸葛瞻出生的實在是太晚,出生時父親已經46歲,都沒有什麽時間得到父親的親手點撥,就這樣,父親還嫌自己太過早熟,恐怕將來不能成大器。“建興十二年,亮出武功,與兄瑾書曰: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諸葛亮集》中的《誡子書》裏得到印證,“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這個全文《誡子書》就是專門寫給諸葛瞻的,希望兒子從小就淡泊明誌,寧靜致遠,以此培養出良好的道德品質。不幸的是,諸葛瞻才八歲,那個最愛他的人,卻帶著無限的遺憾離開了人世。我們到此,還沒有跡象看出來諸葛亮確定兒子的培養方向:名臣?名將?抑或文武雙全?


    劉禪得到諸葛的尊重,自然對諸葛一家很放心,並且恩寵有加,不但把諸葛瞻招為駙馬,還一路大力提拔諸葛瞻。對於劉禪來說,諸葛亮死了,無異於天都塌了,所以劉禪巴巴的盼著諸葛瞻趕快長大,諸葛瞻才17歲,就讓趕快娶公主,娶了公主,立馬就讓女婿擔任騎都尉,第二年任羽林中郎將,那就是成都禦林軍首領,這是多大的恩寵,隨後諸葛瞻更是步步高升,隨後擔任射聲校尉、侍中、尚書仆射加銜軍師將軍。


    軍師將軍,完全就是專給諸葛家定的軍銜,劉備劉禪父子完全是把諸葛父子,看做是劉家江山的監護人。諸葛瞻才35歲就代理都護並升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朝政。我們知道,在薑維慘敗給鄧艾時,黃皓弄權曾想以右大將軍閻宇替換掉薑維,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出,劉禪還是很清醒的,黃皓作為玩伴可以,但是作為江山的依靠,非諸葛家的莫屬,由劉禪親自定奪,確定了輔國大將軍董厥主內,衛將軍諸葛瞻統領除漢中薑維以外的全部軍事力量,這一文武搭配,我們發現是那麽的眼熟:蔣琬配魏延,費禕配薑維,董厥配諸葛瞻。


    蜀漢立國以來,特別是諸葛亮北伐以來,魏延內訌、費禕被刺、薑維戰略調整,這些重大事件對未來的接班人諸葛瞻來說,都是不小的刺激。薑維在慘敗給鄧艾是因為胡濟失約,薑維大敗後竟然沒有追究胡濟的責任,這個時候薑維已經54歲了,此時諸葛瞻剛30歲,諸葛尚10歲。薑維眼見自己已經到了諸葛丞相去世的年齡了,北伐在攻城略地上卻毫無進展,遂決定孤注一擲,進行重大戰略調整,用險招勝敵,那就是放棄漢中,引敵入平原,造成曹魏軍後勤供應困難,然後聚而殲之。諸葛瞻知道父親拿拒不出戰的司馬懿毫無辦法,薑維出身天水,對北方騎兵的戰法應該是相當熟悉的,再配以諸葛訓練的連弩步兵,蜀漢步兵的戰鬥力空前提高。


    真正使諸葛瞻閃耀於曆史之中的,不是他的生,而是他的死,他的前半生一路順遂,盡管地位舉足輕重,卻並不令人敬佩,畢竟這些榮耀都是借著孔明的光輝所得,不真正屬於他。與鄧艾的大戰,是他生命中真實屬於自己的光華迸放。戰前諸葛瞻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製衡薑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麽臉回去啊?!”諸葛瞻在綿竹擺好陣勢等待鄧艾,鄧艾派兵左右包抄,結果兩路人馬都被諸葛瞻打敗退回,報告說:“敵人太厲害了!”鄧艾大怒說:“我們到了人家家門口了,打不贏就都得死!”於是兩路人馬拚死奮戰,擊敗蜀軍,諸葛瞻戰死。諸葛瞻長子諸葛尚聽說兵敗後,歎息說:“我們父子受了國家那麽多的恩惠,而沒有提早斬除黃皓,以致慘敗,還有什麽麵目活下去呢?!”於是也衝入陣內戰死。蜀漢滅亡後,諸葛瞻的次子諸葛京搬到了河東,初任郿縣縣令,官至江州刺史。雖然諸葛瞻“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敵”,可卻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勇氣,去成全自己,成全父親,成全蜀中眾人對諸葛氏忠烈英名的信賴。


    如果說他的生是充滿希望的,那麽他的死則是壯烈的,諸葛瞻與薑維的一死一生,看似兩種極端,實則殊途同歸,都是對孔明,對蜀漢熱愛的升華。


    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表現記載得不多,隻說他和父親諸葛瞻一同戰死,但《華陽國誌》上有一句對諸葛尚的記載頗有深意:尚歎曰:“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乃馳赴魏軍而死。這說明之前諸葛尚至少是勸過父親,讓他除掉黃皓,但諸葛瞻沒有同意,所以說諸葛瞻不如諸葛尚,是有理由的。按《三國演義》的說法,在出兵之前,瞻問曰:“誰敢為先鋒?”言未訖,一少年將出曰:“父親既掌大權,兒願為先鋒。”眾視之,乃瞻長子諸葛尚也。尚時年一十九歲。博覽兵書。多習武藝。瞻大喜,遂命尚為先鋒。”在戰場上,諸葛尚的表現也很亮眼,“師、鄧二人又引一萬兵來戰。諸葛尚匹馬單槍,抖擻精神,戰退二人”。要知道鄧忠可是能和薑維,戰成平手的將領,諸葛尚能打敗鄧忠和師簒的聯手進攻,可以說戰鬥力非常生猛。


    隻怪他的父親太慫了,先是不聽兒子的話除掉朝中奸臣,後又不聽黃崇的妙計,放鄧艾的大軍深入,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兒子。諸葛尚的結局是“乃馳赴魏軍而死。”他沒有辱沒諸葛這個姓氏,沒有給爺爺丟臉,相比之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諸葛瞻,由於從沒受過磨難,注定了他名過其實的悲劇結局。


    說起諸葛一族,老大諸葛瑾在東吳,堂弟諸葛誕在魏國。諸葛瑾在東吳受到孫權的器重,在孫權去世後,諸葛瑾官居大將軍之職,顯赫一時,他的長子諸葛恪更是厲害,成為東吳重臣,權傾朝野,但是因為一場政變,諸葛恪被殺,在東吳的諸葛家族也遭到了滿門抄斬;諸葛誕雖然很早就追隨曹操,在魏國任職,但是後來司馬家族為了篡權,除掉了諸葛誕,將魏國的諸葛家族滅族。三兄弟中也隻有諸葛亮一脈沒有慘遭滅門,但是諸葛亮中年才得一子諸葛瞻,而後自己死於五丈原,唯一的兒子諸葛瞻和其17歲的兒子諸葛尚,為了抵抗魏軍戰死於綿竹,唯一的孫子諸葛京因為年幼沒有上戰場,也就避免了犧牲,這也保存了諸葛家族僅存的一點血脈,除去在山東琅琊老家一族,史書上記載的諸葛亮僅存的就剩下諸葛京一人。


    蜀漢滅亡之後,諸葛京與諸葛顯一起移民到河東,後來晉武帝司馬炎稱帝,在宴請群臣的時候,詢問身邊的人蜀漢之中是否有能夠勝任官職的人,於是諸葛京與陳壽,壽良,高軌等人一起受到了任用,其中諸葛京被分到郿縣當縣令。後來諸葛京在尚書仆射山濤的推薦下,司馬炎讓他做了江州刺史,但是到這裏關於諸葛亮一族的文獻資料算是結束了,史書並沒有記載諸葛京之後的事情,所以從此諸葛亮一族正式退出曆史的舞台。不過在山東臨沂和浙江蘭溪有一批姓諸葛的人,他們各自的族譜上都記載著自己與諸葛亮的淵源關係,看來諸葛亮的後人是過著隱居的生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1三國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1三國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