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霸,字子威,吳郡富春人,孫權之子,太子孫和之弟,孫霸被立為魯王。
孫奮,字子揚,孫權子,孫霸弟,立為齊王,居武昌。
孫霸,是孫和的同母弟,孫權長子孫登逝世後,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孫霸則被封為魯王,但因孫霸特別受孫權喜愛,地位似乎和太子孫和差不多,孫權聽到孫霸和孫和不和,以學習為名禁止他們與其他人往來。但孫霸始終覬覦太子之位,而亦因為生母王夫人被全公主所誣,而令孫和太子地位有危機。孫權因為久久沒有決定性動作解決立儲問題,致令兩宮之爭持續數年,期間朝中很多官員都牽涉其中。
發生在袁紹、曹操身上的悲劇於是重演,孫吳朝廷內外形成了兩大派:包括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朱績、尚書丁密、太子太傅吾粲等人在內的“太子黨”擁戴孫和,包括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人在內的“魯王黨”擁戴孫霸。
這件事鬧了很長時間,一般來說這樣的事最終都沒有真正的贏家,往往是兩敗俱傷,而這次結局更慘。後來,孫和被廢,又被流放,孫霸則被賜死,陸遜受到孫權的“責讓”,最後“憤恚”而死,吾粲、顧譚、朱據等一大批人有的下獄處死,有的被流放,有的罷官不再錄用。
孫奮受封齊王,遷居武昌,其父吳大帝孫權去世,太子孫亮繼位,史稱吳廢帝。孫亮繼位後,太傅諸葛恪掌權。諸葛恪不想讓諸王處在長江沿岸的戰略要地,就將孫奮轉遷到豫章郡,孫奮十分氣憤,不服從命令,而且多次越軌法度行事。
諸葛恪上箋書勸諫孫奮說:“帝王之尊貴,與上天相等位,因此帝王即以天下為家,以父兄為臣,四海之內,都是臣仆。仇人有善行,不能不舉用,親人有惡行,不能不處治,以此承受天命諧理萬物,先為國家著想,後替自己打算,此為聖人製定法度,百世不變的道理。從前漢朝初興,多將子弟封為藩王,及至他們勢力過於強大,動輒作出不軌行為,上則危亡社稷,下則骨肉相殘,後世以此為戒,認為是最大的忌諱。自光武帝中興以來,對諸王作了規定,隻得在宮內自我娛樂,不得管理百姓,幹預政事,與他們相交之人,都有嚴格的限製,於是他們各人都得以保全自安,各保福運。這便是前代得失成敗的驗證。
近代袁紹、劉表各占有封土,土地並不狹小,人眾也不貧乏,隻因嫡庶未分,於是斷絕自己家族祖廟的祭祀。這是天下智者愚人共同歎息痛心之事。大行皇帝觀察古代借鑒當今,防範抑製事情於萌芽狀態之時,從千秋功業上考慮。故此他臥床不起之時,將諸王分遣到各自的封邑,詔令策命十分懇切,法例律令十分嚴峻,他所戒令的內容,無所不至,確實是想上保宗廟之安,下佑諸王之全,使帝王百代相嗣,沒有危害國家的後患。大王您應當上想周泰伯順從父親意願之事,中念河間獻王劉德、東海王劉強恭敬朝命的節操,下當節製驕狂橫行荒謬錯亂的行為,以此作為警戒。而我聽說大王不久前來到武昌以來,多次違背詔令,不遵法度,擅自調集眾將兵修護宮室。另外您的身邊經常跟隨著犯有罪行的人,本當上表呈報,公開交付有關衙門處理,而您卻擅自私下殺掉,把事情弄得不明不白。大司馬呂岱親受先帝的詔令,輔佐導引大王,而大王卻不接受采納他的建議,使他心懷憂懼。華錡是先帝的親近大臣,忠良正直,他所陳述的道理,您應當采納應用,然而您卻聽後惱怒華錡,有要將他收捕的言語。
另外中書楊融,親受皇上詔令,您本應當對他恭謹肅敬,卻說‘我就是不聽從禁令,你把我怎樣?’聽到這話時,群臣無不感到驚訝,無人不感到寒心。俗話說:‘明鏡可以照出形貌,古事可以鑒戒今人。’大王應深以魯王孫霸為戒,改變自己的行為,謹慎小心,盡力敬奉朝廷,這樣則沒有什麽要求不能得到。如果放棄遺忘先帝的法令教誨,心懷輕慢之意,為臣寧負大王,不敢有負先帝遺詔,寧願受大王的怨恨,豈敢忘記尊主的威嚴,而使詔令在藩臣中不能施行呢?這是古今正義,大王所明白知曉的事理。福運的降臨有一定的根源,災禍的降臨也不是一日而成,在其逐漸發展時不憂不慮,將來的後果是無法去後悔的。假如魯王早早地接納忠直之言,心懷驚懼之慮,那麽他就能享受無窮的福運,哪來滅亡之禍呢?良藥苦口,隻有患病者以它為甘甜;忠言逆耳,隻有通達事理者才樂意接受。今天我諸葛恪等人苦苦思慮想為大王解除尚處萌芽狀態的危險,擴大您福運吉祥的基礎,故此不自覺地把話說到極點,希望您能三思。”
孫奮收到箋書後十分恐懼,於是移居南昌,但他遊玩狩獵更加頻繁,官員部屬都無法忍受他的命令差遣。諸葛恪遭武衛將軍孫峻誅殺,孫奮到下遊住在蕪湖,企圖到建業觀察事態變化,傅相謝慈等人勸諫孫奮,孫奮卻殺死謝慈等人,孫奮因此獲罪廢為平民,流放到章安縣。
孫奮的侄子吳末帝孫皓的左夫人王氏去世,孫皓悲傷思念過度,朝朝對著靈柩哭泣,一連數月不出門,於是民間有人傳言孫皓已死,並謠傳孫奮與上虞侯孫奉,必有一人會成為皇帝。孫奮母親仲姬的墳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張俊猜測此事或許為真,於是前往掃祭墳塋,孫皓聽說此事後,將張俊車裂並夷滅三族,將孫奮和他的五個兒子全部誅死,取消他的封爵。
孫奮,字子揚,孫權子,孫霸弟,立為齊王,居武昌。
孫霸,是孫和的同母弟,孫權長子孫登逝世後,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孫霸則被封為魯王,但因孫霸特別受孫權喜愛,地位似乎和太子孫和差不多,孫權聽到孫霸和孫和不和,以學習為名禁止他們與其他人往來。但孫霸始終覬覦太子之位,而亦因為生母王夫人被全公主所誣,而令孫和太子地位有危機。孫權因為久久沒有決定性動作解決立儲問題,致令兩宮之爭持續數年,期間朝中很多官員都牽涉其中。
發生在袁紹、曹操身上的悲劇於是重演,孫吳朝廷內外形成了兩大派:包括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朱績、尚書丁密、太子太傅吾粲等人在內的“太子黨”擁戴孫和,包括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人在內的“魯王黨”擁戴孫霸。
這件事鬧了很長時間,一般來說這樣的事最終都沒有真正的贏家,往往是兩敗俱傷,而這次結局更慘。後來,孫和被廢,又被流放,孫霸則被賜死,陸遜受到孫權的“責讓”,最後“憤恚”而死,吾粲、顧譚、朱據等一大批人有的下獄處死,有的被流放,有的罷官不再錄用。
孫奮受封齊王,遷居武昌,其父吳大帝孫權去世,太子孫亮繼位,史稱吳廢帝。孫亮繼位後,太傅諸葛恪掌權。諸葛恪不想讓諸王處在長江沿岸的戰略要地,就將孫奮轉遷到豫章郡,孫奮十分氣憤,不服從命令,而且多次越軌法度行事。
諸葛恪上箋書勸諫孫奮說:“帝王之尊貴,與上天相等位,因此帝王即以天下為家,以父兄為臣,四海之內,都是臣仆。仇人有善行,不能不舉用,親人有惡行,不能不處治,以此承受天命諧理萬物,先為國家著想,後替自己打算,此為聖人製定法度,百世不變的道理。從前漢朝初興,多將子弟封為藩王,及至他們勢力過於強大,動輒作出不軌行為,上則危亡社稷,下則骨肉相殘,後世以此為戒,認為是最大的忌諱。自光武帝中興以來,對諸王作了規定,隻得在宮內自我娛樂,不得管理百姓,幹預政事,與他們相交之人,都有嚴格的限製,於是他們各人都得以保全自安,各保福運。這便是前代得失成敗的驗證。
近代袁紹、劉表各占有封土,土地並不狹小,人眾也不貧乏,隻因嫡庶未分,於是斷絕自己家族祖廟的祭祀。這是天下智者愚人共同歎息痛心之事。大行皇帝觀察古代借鑒當今,防範抑製事情於萌芽狀態之時,從千秋功業上考慮。故此他臥床不起之時,將諸王分遣到各自的封邑,詔令策命十分懇切,法例律令十分嚴峻,他所戒令的內容,無所不至,確實是想上保宗廟之安,下佑諸王之全,使帝王百代相嗣,沒有危害國家的後患。大王您應當上想周泰伯順從父親意願之事,中念河間獻王劉德、東海王劉強恭敬朝命的節操,下當節製驕狂橫行荒謬錯亂的行為,以此作為警戒。而我聽說大王不久前來到武昌以來,多次違背詔令,不遵法度,擅自調集眾將兵修護宮室。另外您的身邊經常跟隨著犯有罪行的人,本當上表呈報,公開交付有關衙門處理,而您卻擅自私下殺掉,把事情弄得不明不白。大司馬呂岱親受先帝的詔令,輔佐導引大王,而大王卻不接受采納他的建議,使他心懷憂懼。華錡是先帝的親近大臣,忠良正直,他所陳述的道理,您應當采納應用,然而您卻聽後惱怒華錡,有要將他收捕的言語。
另外中書楊融,親受皇上詔令,您本應當對他恭謹肅敬,卻說‘我就是不聽從禁令,你把我怎樣?’聽到這話時,群臣無不感到驚訝,無人不感到寒心。俗話說:‘明鏡可以照出形貌,古事可以鑒戒今人。’大王應深以魯王孫霸為戒,改變自己的行為,謹慎小心,盡力敬奉朝廷,這樣則沒有什麽要求不能得到。如果放棄遺忘先帝的法令教誨,心懷輕慢之意,為臣寧負大王,不敢有負先帝遺詔,寧願受大王的怨恨,豈敢忘記尊主的威嚴,而使詔令在藩臣中不能施行呢?這是古今正義,大王所明白知曉的事理。福運的降臨有一定的根源,災禍的降臨也不是一日而成,在其逐漸發展時不憂不慮,將來的後果是無法去後悔的。假如魯王早早地接納忠直之言,心懷驚懼之慮,那麽他就能享受無窮的福運,哪來滅亡之禍呢?良藥苦口,隻有患病者以它為甘甜;忠言逆耳,隻有通達事理者才樂意接受。今天我諸葛恪等人苦苦思慮想為大王解除尚處萌芽狀態的危險,擴大您福運吉祥的基礎,故此不自覺地把話說到極點,希望您能三思。”
孫奮收到箋書後十分恐懼,於是移居南昌,但他遊玩狩獵更加頻繁,官員部屬都無法忍受他的命令差遣。諸葛恪遭武衛將軍孫峻誅殺,孫奮到下遊住在蕪湖,企圖到建業觀察事態變化,傅相謝慈等人勸諫孫奮,孫奮卻殺死謝慈等人,孫奮因此獲罪廢為平民,流放到章安縣。
孫奮的侄子吳末帝孫皓的左夫人王氏去世,孫皓悲傷思念過度,朝朝對著靈柩哭泣,一連數月不出門,於是民間有人傳言孫皓已死,並謠傳孫奮與上虞侯孫奉,必有一人會成為皇帝。孫奮母親仲姬的墳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張俊猜測此事或許為真,於是前往掃祭墳塋,孫皓聽說此事後,將張俊車裂並夷滅三族,將孫奮和他的五個兒子全部誅死,取消他的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