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邵,本為孔融功曹,融稱曰“廊廟才也”。從劉繇於江東。及權統事,數陳便宜,以為應納貢聘,權即從之。拜廬江太守,遷車騎長史。黃武初為丞相,威遠將軍,封陽羨侯。張溫、暨豔奏其事,邵辭位請罪,權釋令複職,年六十三卒。
曆數魏蜀吳,兩家丞相功勳卓著,為何江東吳家孫邵名不見經傳?曹魏與蜀漢的首任丞相,都是功苦功高、享譽盛名。那麽孫吳呢?孫邵,知名度之低,就連《三國誌》都沒有為其立傳,《三國演義》更是隻字不提,孫邵的生平,在《三國誌》裴注引《吳錄》當中可以看到,孫邵雖然也姓孫,不過他是出身北海,和出身吳郡的孫吳皇族沒什麽關係。
孫邵,不是孫權的本族人,生長在青州北海國,曾經受知於國相孔融,當了孔融的功曹。其後,在揚州刺史劉繇下麵作官,於劉繇戰敗以後,被孫策收用。孫權上台以後,他勸孫權對許縣朝廷納貢上表,弄好了對曹操的關係,頗受孫權賞識。孫權先後任命孫邵為廬江郡太守,與車騎將軍長史,那時候已經是建安十四年,在孫權與劉備打勝了曹操以後,劉備上表推薦孫權為“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再過了十幾年,孫權稱王,定國號為“吳”,年號為“黃武”,孫權正式確立自己的政權後,論功封賞。
但在丞相一職上他卻猶豫不定,張昭和孫邵毫無爭議地成為唯二的候選人:論資曆,兩人同為一國元老,論功勳,兩人同樣顯赫;論人緣,兩人也都深得眾臣愛戴,最後孫權考慮再三,放棄多次直言勸諫而引起不快的托孤重臣張昭,封他當年在陽羨做縣長時的老師孫邵,為吳國首任丞相,加威遠將軍,並封陽羨侯。
孫邵位居丞相,而在《三國誌》東吳的部分,竟然沒有一卷或一分卷的傳記,這是因為他與一位姓張名溫的格格不入,而陳壽所根據的史料,是張溫的“黨羽”韋昭所寫。孫邵當丞相,當到黃武四年病故,《吳錄》說他享年三十六歲,費解。孫權已經實歲四十四歲,孫邵作過劉繇的僚屑,不可能年紀比孫權,還小了八歲。
吳主認為當時的官僚選舉製度存在弊端,希望進行一次比較徹底的改革,但這樣的改革又勢必與江東各大家族的利益不合,因此他依照太傅張溫的推薦,起用了沒有太大後台的吳郡人暨豔,擔任選曹郎,令其直接聽命於自己。暨豔上位之後,立即發起大規模的官吏考察運動,措施十分嚴厲,不稱職的官員們幾乎都被彈劾降級,能保住官職的人不到十分之一。被彈劾的這些人當中,有很多是當時江東的官二代,這些人幾乎都被發配去軍營充軍,任由將軍們指揮。毫無疑問,暨豔的行為損害到了不少江東大族的既得利益,追溯其因,背後就是意圖借機削弱,江東各大豪門勢力的吳主孫權。
但暨豔和他的舉薦者張溫,顯然都是恃寵而驕的人,得到孫權信任和寵愛的他們,就在這一年,竟然把彈劾的矛頭指向了丞相孫邵,理由是孫邵原來擔任車騎將軍長史時,其下屬行為不檢點,而孫邵覺察後未能及時製止,對下屬顯然是包庇縱容的態度,遭此彈劾,深知學生性格的孫老師慚愧地寫了封奏折,深刻檢討自己的過失,並辭去丞相一職謝罪。
這個時候還是重感情的孫權站了出來,親自上門,為老師做了一番思想工作,表示對所謂的“過失”不予追究的同時請求老師繼續任職,與此同時,暨豔過分激進的改革措施徹底激怒了既得利益者們,很多在這場考核中被撤職的人紛紛上書,指責暨豔做事全憑感情不講道理,請求孫權對暨豔進行處分,心虛的孫權不得已之下,隻得跳過審判階段,直接將暨豔賜死,吳國吏治鬧劇就此暫告一段落。
‘暨豔案’了結一年後,63歲的孫邵在建業病逝,臨終前他上表孫權,推薦了顧譚、諸葛恪等一批新生代人才,這些人後來都成了吳國的中堅力量,他病逝一個月後,孫權任命太常顧雍接任丞相一職。
孫邵於官居丞相的不到三年時間,有過什麽重大貢獻,因為史料沒有記載,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僅僅知道的是在這不到三年的期間,孫權受不了曹丕催遣“任子”的壓迫,對蜀漢信使往返,言歸於好,這可能是由於孫邵作了如此的政策上的建議。
既然孫邵是孫權如此重視的人,那麽為什麽《三國誌》對他的記載卻這麽少呢?《三國誌》裴注引《誌林》,提出一個看法:《三國誌》的<吳書>,主要是改編自孫吳大臣韋昭所編寫的《吳書》,而韋昭出身吳郡,屬於孫吳本土派,對於“外地人”的孫邵,就任丞相自然會多方打壓,期間本土派還甚至上表彈劾孫邵,一度讓他辭職下台。
由於這個緣故,韋昭在編寫《吳書》的時候,大概是有意識地忽略孫邵的生平事跡。
曆數魏蜀吳,兩家丞相功勳卓著,為何江東吳家孫邵名不見經傳?曹魏與蜀漢的首任丞相,都是功苦功高、享譽盛名。那麽孫吳呢?孫邵,知名度之低,就連《三國誌》都沒有為其立傳,《三國演義》更是隻字不提,孫邵的生平,在《三國誌》裴注引《吳錄》當中可以看到,孫邵雖然也姓孫,不過他是出身北海,和出身吳郡的孫吳皇族沒什麽關係。
孫邵,不是孫權的本族人,生長在青州北海國,曾經受知於國相孔融,當了孔融的功曹。其後,在揚州刺史劉繇下麵作官,於劉繇戰敗以後,被孫策收用。孫權上台以後,他勸孫權對許縣朝廷納貢上表,弄好了對曹操的關係,頗受孫權賞識。孫權先後任命孫邵為廬江郡太守,與車騎將軍長史,那時候已經是建安十四年,在孫權與劉備打勝了曹操以後,劉備上表推薦孫權為“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再過了十幾年,孫權稱王,定國號為“吳”,年號為“黃武”,孫權正式確立自己的政權後,論功封賞。
但在丞相一職上他卻猶豫不定,張昭和孫邵毫無爭議地成為唯二的候選人:論資曆,兩人同為一國元老,論功勳,兩人同樣顯赫;論人緣,兩人也都深得眾臣愛戴,最後孫權考慮再三,放棄多次直言勸諫而引起不快的托孤重臣張昭,封他當年在陽羨做縣長時的老師孫邵,為吳國首任丞相,加威遠將軍,並封陽羨侯。
孫邵位居丞相,而在《三國誌》東吳的部分,竟然沒有一卷或一分卷的傳記,這是因為他與一位姓張名溫的格格不入,而陳壽所根據的史料,是張溫的“黨羽”韋昭所寫。孫邵當丞相,當到黃武四年病故,《吳錄》說他享年三十六歲,費解。孫權已經實歲四十四歲,孫邵作過劉繇的僚屑,不可能年紀比孫權,還小了八歲。
吳主認為當時的官僚選舉製度存在弊端,希望進行一次比較徹底的改革,但這樣的改革又勢必與江東各大家族的利益不合,因此他依照太傅張溫的推薦,起用了沒有太大後台的吳郡人暨豔,擔任選曹郎,令其直接聽命於自己。暨豔上位之後,立即發起大規模的官吏考察運動,措施十分嚴厲,不稱職的官員們幾乎都被彈劾降級,能保住官職的人不到十分之一。被彈劾的這些人當中,有很多是當時江東的官二代,這些人幾乎都被發配去軍營充軍,任由將軍們指揮。毫無疑問,暨豔的行為損害到了不少江東大族的既得利益,追溯其因,背後就是意圖借機削弱,江東各大豪門勢力的吳主孫權。
但暨豔和他的舉薦者張溫,顯然都是恃寵而驕的人,得到孫權信任和寵愛的他們,就在這一年,竟然把彈劾的矛頭指向了丞相孫邵,理由是孫邵原來擔任車騎將軍長史時,其下屬行為不檢點,而孫邵覺察後未能及時製止,對下屬顯然是包庇縱容的態度,遭此彈劾,深知學生性格的孫老師慚愧地寫了封奏折,深刻檢討自己的過失,並辭去丞相一職謝罪。
這個時候還是重感情的孫權站了出來,親自上門,為老師做了一番思想工作,表示對所謂的“過失”不予追究的同時請求老師繼續任職,與此同時,暨豔過分激進的改革措施徹底激怒了既得利益者們,很多在這場考核中被撤職的人紛紛上書,指責暨豔做事全憑感情不講道理,請求孫權對暨豔進行處分,心虛的孫權不得已之下,隻得跳過審判階段,直接將暨豔賜死,吳國吏治鬧劇就此暫告一段落。
‘暨豔案’了結一年後,63歲的孫邵在建業病逝,臨終前他上表孫權,推薦了顧譚、諸葛恪等一批新生代人才,這些人後來都成了吳國的中堅力量,他病逝一個月後,孫權任命太常顧雍接任丞相一職。
孫邵於官居丞相的不到三年時間,有過什麽重大貢獻,因為史料沒有記載,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僅僅知道的是在這不到三年的期間,孫權受不了曹丕催遣“任子”的壓迫,對蜀漢信使往返,言歸於好,這可能是由於孫邵作了如此的政策上的建議。
既然孫邵是孫權如此重視的人,那麽為什麽《三國誌》對他的記載卻這麽少呢?《三國誌》裴注引《誌林》,提出一個看法:《三國誌》的<吳書>,主要是改編自孫吳大臣韋昭所編寫的《吳書》,而韋昭出身吳郡,屬於孫吳本土派,對於“外地人”的孫邵,就任丞相自然會多方打壓,期間本土派還甚至上表彈劾孫邵,一度讓他辭職下台。
由於這個緣故,韋昭在編寫《吳書》的時候,大概是有意識地忽略孫邵的生平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