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安徽宿州人,滁陽王郭子興的養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大明英烈》稱為馬玉環,部分野史與地方戲曲稱之為馬秀英,但《明史》上未見記載,民間又稱大腳皇後、馬大腳。
馬皇後,生於安徽宿州的一個豪富之家,父親馬公為人倜儻,樂善好施,一份偌大的家業終於入不敷出,破產凋零,父親因殺人避仇而遠遁他鄉。當時馬皇後尚在極釋之中,馬公無法攜帶,便將她托付給定的好朋友郭子興。不久,馬公客死異域,馬皇後孤苦無依,郭子興便將她收作義女。
元末農民起義爆發時,郭子興聚集了幾千人馬在壕州起兵響應,過了不久,走投無路,窮困僚倒的朱元璋投奔到了他靡下,成為一名紅巾軍戰士。起初朱元璋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普通士兵,沒引起人們的注意,但他很快便以自己的才幹而嶄露頭角,他既作戰勇猛,又謀略出眾,很受郭子興賞識,把他從九夫長提升為將領,為了攏絡朱元璋,郭子興把義女馬氏許配給他。
郭子興為人狹隘,容易聽信讒言,他的三個兒子也都忌妒朱元璋的才能,幾次陷害他,多虧馬氏從中斡旋調停,才得化險為夷。有一次,郭子興找了一個借口把朱元璋拘禁了起來,他的三個兒子推波助瀾,乘機斷了朱元璋的飲食,馬氏得悉後非常焦急,便偷偷跑到廚房,想拿點東西給丈夫充饑。恰巧廚房裏的炊餅剛熟,她四顧無人,順手拿起幾個就走,繼而一想,又怕別人看見,便藏在胸前衣服裏麵,幸虧張氏夫人憐惜馬氏,親自出來解圍,郭子興才放了朱元璋。當時別的將領打仗回來,總是拿出一部分擄掠來的財物獻給郭子興,而朱元璋紀律嚴明,不準士兵搶奪民間財物,郭子興見唯獨朱元璋沒有孝敬很不高興,馬氏怕丈夫因此觸怒郭子興,便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獻給義母,求她向義父婉轉進言,才算打消了郭子興的疑忌。
馬氏是個精明能幹的女政治家,朱元璋每次出兵打仗,一切軍狀文書都交給她辦理,她都經管得井井有條,即使倉碎取視,她也隨手取出,一點也不誤事。稍有閑暇便率領將士的妻子縫紉衣服,以備不時之需,有時軍情緊急,部隊缺乏糧食,馬氏便把自己平日貯藏的幹糧,拿出來給大家吃,而自己卻寧願餓肚子。朱元璋掃平群雄,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他回憶起當年與馬皇後相濡以沫的艱難歲月,把她比作唐朝李世民的長孫皇後,馬皇後回答說,我聽說夫婦之間相保容易,君臣之間相處得和諧就比較困難。陛下不忘我過去的一點微勞,使我非常感激,我哪裏比得上長孫皇後呢?但願陛下不要忘了群臣和百姓。
朱元璋為了報答馬皇後,便封她的父親馬公為徐王,母鄭溫為夫人。因為他們沒有子嗣,而且兵荒馬亂之中也不知他們死於何處,無法找到骸骨,便立了一個衣冠家,並在宿州的新豐裏立廟祭祀。朱元璋還想訪查馬皇後的族人授以官職,被她婉辭謝絕了。她說,朝廷的爵祿如果隨便授與外戚,恐怕不合國家的法律。況且我的親屬未必有可用之才,一旦驟加恩寵,驕奢淫逸,不守法度,必然蹈前代外戚恃寵而敗的覆轍。陛下如果加恩我的親屬,多賞賜點錢財,使他們能夠生活下去就行了。朱元璋聽了,很受感動,便收回了成命。明朝一代,後妃不幹預朝政,外戚也循規蹈矩,這和馬皇後是分不開的。
朱元璋出身寒微,為了防止臣下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經常製造冤獄,屠殺成了朱元璋進行政治鬥爭的方便武器。馬皇後不同意這種做法,隻要有可能,她總是盡力保護那些慘遭不幸的大臣。朱元璋殿前決事,或者震怒,等他進宮時,馬皇後便隨機進諫。朱元璋雖然嚴酷,但見她說得有理,隻得采納她的意見。有人告發參軍郭景祥的兒子忤逆不孝,拿著架追趕父親,朱元璋大怒,表示要抓來殺掉,馬皇後認為父子之間可能會有矛盾,但不至於軾父,應當調查一下再說。朱元璋派人調查,果然不符合事實。已經告老致仕的大學士宋鐮,因孫子宋慎坐胡惟庸黨受到牽連,被捕要處以極刑。宋鐮給朱元璋的兒子當過老師,馬皇後便為他求情,朱元璋悻悻地說,這件事不是你能過問得了的,請你不要插手。隔了不久,馬皇後侍候朱元璋吃飯,當她拿起勺子盛飯的時候,不禁潸然淚下。朱元璋問她掉淚的原因,她說,宋學士服刑,我心裏痛苦,因此要替諸兒服心喪。朱元璋也不覺動了感情,投著而起,第二天宣布赦免宋鐮死罪,安置茂州。
馬皇後貴為一國之母,有條件過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她富貴不忘貧賤,仍然過著淡泊的日子。她平常衣不重采,穿的是用絲麻織成的練布,即使破爛也不舍得換一件新的。她曾命宮人取練布織為嫋綢,賜給孤苦無依的人,並把一些粗糙的絲織成衣服,遍賜王妃公主,使她們知道蠶桑艱難。每逢災荒,馬皇後便率宮人蔬食,不吃肉粥,遇到特大災荒,便設麥飯野羹,施舍給窮苦百姓。她對朱元璋說,我與陛下都出身貧賤,幾經磨難,才有今日。我聽說驕縱生於奢侈,危亡起於細微,為了防微杜漸,因此願與賢人共治天下。朱元璋聽了,點頭稱善。
皇子朱植最幼,性格放蕩不羈,長大後被封到開封做周王。馬皇後對他極不放心,周王臨行時,便派江貴妃隨往監督,還把自己身上的紕衣脫下來交給江貴妃,並賜木杖一杆囑咐:“周王有過錯,就令他紕衣杖責。如敢違抗,馳報朝廷。”從此一見著慈母的紕衣,周王便生出敬畏之情,不敢胡作非為。以嚴為愛是馬氏對待子女的原則。對寧國公主、安慶公主等人,馬氏要求她們勤勞儉樸,不能無功受祿。對待朱元璋的義子宋文正、李文忠等,她細心照顧視為己出。
據《馬皇後遺傳》載:馬皇後病重期間,君臣請禱祀求良醫,馬皇後自知難以痊愈,堅決不肯。他對朱元璋說:“生死有命,禱祀何益?世有良醫,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藥不效,罪及醫生,轉增妾過。”朱元璋歎息不已。繼問馬皇後有無遺言,馬皇後嗚咽道:“妾與陛下起布衣,賴陛下神聖,得為國母,誌願已足,尚有何言?不過妾死後,隻願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願子孫個個賢能,臣民安居樂業,江山萬年不朽。”言畢溘然長逝,太祖、宮人慟哭失聲,百官一律下淚。
馬皇後死後朱元璋很傷心,決心後宮從此不再立後,但覺得對不起郭寧妃,於是委任她掌管後宮但不封後。
馬皇後,生於安徽宿州的一個豪富之家,父親馬公為人倜儻,樂善好施,一份偌大的家業終於入不敷出,破產凋零,父親因殺人避仇而遠遁他鄉。當時馬皇後尚在極釋之中,馬公無法攜帶,便將她托付給定的好朋友郭子興。不久,馬公客死異域,馬皇後孤苦無依,郭子興便將她收作義女。
元末農民起義爆發時,郭子興聚集了幾千人馬在壕州起兵響應,過了不久,走投無路,窮困僚倒的朱元璋投奔到了他靡下,成為一名紅巾軍戰士。起初朱元璋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普通士兵,沒引起人們的注意,但他很快便以自己的才幹而嶄露頭角,他既作戰勇猛,又謀略出眾,很受郭子興賞識,把他從九夫長提升為將領,為了攏絡朱元璋,郭子興把義女馬氏許配給他。
郭子興為人狹隘,容易聽信讒言,他的三個兒子也都忌妒朱元璋的才能,幾次陷害他,多虧馬氏從中斡旋調停,才得化險為夷。有一次,郭子興找了一個借口把朱元璋拘禁了起來,他的三個兒子推波助瀾,乘機斷了朱元璋的飲食,馬氏得悉後非常焦急,便偷偷跑到廚房,想拿點東西給丈夫充饑。恰巧廚房裏的炊餅剛熟,她四顧無人,順手拿起幾個就走,繼而一想,又怕別人看見,便藏在胸前衣服裏麵,幸虧張氏夫人憐惜馬氏,親自出來解圍,郭子興才放了朱元璋。當時別的將領打仗回來,總是拿出一部分擄掠來的財物獻給郭子興,而朱元璋紀律嚴明,不準士兵搶奪民間財物,郭子興見唯獨朱元璋沒有孝敬很不高興,馬氏怕丈夫因此觸怒郭子興,便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獻給義母,求她向義父婉轉進言,才算打消了郭子興的疑忌。
馬氏是個精明能幹的女政治家,朱元璋每次出兵打仗,一切軍狀文書都交給她辦理,她都經管得井井有條,即使倉碎取視,她也隨手取出,一點也不誤事。稍有閑暇便率領將士的妻子縫紉衣服,以備不時之需,有時軍情緊急,部隊缺乏糧食,馬氏便把自己平日貯藏的幹糧,拿出來給大家吃,而自己卻寧願餓肚子。朱元璋掃平群雄,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他回憶起當年與馬皇後相濡以沫的艱難歲月,把她比作唐朝李世民的長孫皇後,馬皇後回答說,我聽說夫婦之間相保容易,君臣之間相處得和諧就比較困難。陛下不忘我過去的一點微勞,使我非常感激,我哪裏比得上長孫皇後呢?但願陛下不要忘了群臣和百姓。
朱元璋為了報答馬皇後,便封她的父親馬公為徐王,母鄭溫為夫人。因為他們沒有子嗣,而且兵荒馬亂之中也不知他們死於何處,無法找到骸骨,便立了一個衣冠家,並在宿州的新豐裏立廟祭祀。朱元璋還想訪查馬皇後的族人授以官職,被她婉辭謝絕了。她說,朝廷的爵祿如果隨便授與外戚,恐怕不合國家的法律。況且我的親屬未必有可用之才,一旦驟加恩寵,驕奢淫逸,不守法度,必然蹈前代外戚恃寵而敗的覆轍。陛下如果加恩我的親屬,多賞賜點錢財,使他們能夠生活下去就行了。朱元璋聽了,很受感動,便收回了成命。明朝一代,後妃不幹預朝政,外戚也循規蹈矩,這和馬皇後是分不開的。
朱元璋出身寒微,為了防止臣下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經常製造冤獄,屠殺成了朱元璋進行政治鬥爭的方便武器。馬皇後不同意這種做法,隻要有可能,她總是盡力保護那些慘遭不幸的大臣。朱元璋殿前決事,或者震怒,等他進宮時,馬皇後便隨機進諫。朱元璋雖然嚴酷,但見她說得有理,隻得采納她的意見。有人告發參軍郭景祥的兒子忤逆不孝,拿著架追趕父親,朱元璋大怒,表示要抓來殺掉,馬皇後認為父子之間可能會有矛盾,但不至於軾父,應當調查一下再說。朱元璋派人調查,果然不符合事實。已經告老致仕的大學士宋鐮,因孫子宋慎坐胡惟庸黨受到牽連,被捕要處以極刑。宋鐮給朱元璋的兒子當過老師,馬皇後便為他求情,朱元璋悻悻地說,這件事不是你能過問得了的,請你不要插手。隔了不久,馬皇後侍候朱元璋吃飯,當她拿起勺子盛飯的時候,不禁潸然淚下。朱元璋問她掉淚的原因,她說,宋學士服刑,我心裏痛苦,因此要替諸兒服心喪。朱元璋也不覺動了感情,投著而起,第二天宣布赦免宋鐮死罪,安置茂州。
馬皇後貴為一國之母,有條件過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她富貴不忘貧賤,仍然過著淡泊的日子。她平常衣不重采,穿的是用絲麻織成的練布,即使破爛也不舍得換一件新的。她曾命宮人取練布織為嫋綢,賜給孤苦無依的人,並把一些粗糙的絲織成衣服,遍賜王妃公主,使她們知道蠶桑艱難。每逢災荒,馬皇後便率宮人蔬食,不吃肉粥,遇到特大災荒,便設麥飯野羹,施舍給窮苦百姓。她對朱元璋說,我與陛下都出身貧賤,幾經磨難,才有今日。我聽說驕縱生於奢侈,危亡起於細微,為了防微杜漸,因此願與賢人共治天下。朱元璋聽了,點頭稱善。
皇子朱植最幼,性格放蕩不羈,長大後被封到開封做周王。馬皇後對他極不放心,周王臨行時,便派江貴妃隨往監督,還把自己身上的紕衣脫下來交給江貴妃,並賜木杖一杆囑咐:“周王有過錯,就令他紕衣杖責。如敢違抗,馳報朝廷。”從此一見著慈母的紕衣,周王便生出敬畏之情,不敢胡作非為。以嚴為愛是馬氏對待子女的原則。對寧國公主、安慶公主等人,馬氏要求她們勤勞儉樸,不能無功受祿。對待朱元璋的義子宋文正、李文忠等,她細心照顧視為己出。
據《馬皇後遺傳》載:馬皇後病重期間,君臣請禱祀求良醫,馬皇後自知難以痊愈,堅決不肯。他對朱元璋說:“生死有命,禱祀何益?世有良醫,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藥不效,罪及醫生,轉增妾過。”朱元璋歎息不已。繼問馬皇後有無遺言,馬皇後嗚咽道:“妾與陛下起布衣,賴陛下神聖,得為國母,誌願已足,尚有何言?不過妾死後,隻願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願子孫個個賢能,臣民安居樂業,江山萬年不朽。”言畢溘然長逝,太祖、宮人慟哭失聲,百官一律下淚。
馬皇後死後朱元璋很傷心,決心後宮從此不再立後,但覺得對不起郭寧妃,於是委任她掌管後宮但不封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