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璉,字孟藻,浙江青田人,劉基之長子,詞旨高雅。而運思深摯。著有自怡集一卷,《四庫總目》行於世,江西布政司右參政,為胡惟庸黨所脅,墮井死。
胡翰,學博無所不究,為文章明潔簡峻,論議出人意,款句灑然,不落坌俗之態。雅好泉石,幅巾短杖,著書以自樂。有勸之仕,劇謝之。太祖聘致,授衢州教授,預修《元史》。初學古文於吳淵穎菜憐,宋潛溪攻舉於業,移書招之同學。
宋慎,浙江浦江人,宋濂長孫,明朝政治人物。宋慎原為儀禮序班,與其祖父宋濂、叔宋璲共同在內廷為官。宋慎因胡惟庸案牽扯並被誅殺,家族貶至茂州。其在職期間勤政愛民,體恤當地的老百姓,深受當地人民的愛戴,死後被當地人民所紀念,在一些史書有其資料記載。
葉兌,字良仲,號四梅先生,別號歸根子。浙江寧海縣紆岸人。元末明初名儒。他以平民身份向朱元璋獻計,建議“北絕察罕,南並張士誠,撫溫台,取閩越,都金陵“之方略,稱“一綱三目之天下大計“。
陳汶輝,字耿光,四都梅嶺人,壯年遠遊各地,了解風土民情,後歸隱詔安初稽山,朱元璋聞汶輝聲譽才學,屢征不應。明太祖征聘經明行修科遺才,汶輝才上京應試,得第一,稱“八閩元士”,授職禮科給事中。其間,汶輝以諫官身份多次上疏,奏請朝廷減輕沿海邊民賦稅,掃除所沿襲的元末弊政,建議廣收天下文武賢才等。汶輝還奏請效法程灝所陳10件事,以致明太祖斥責他“誌大言迂,不達時變”,而把他調任大理寺丞。
陳汶輝調大理寺後,發現張廉使、李知府等錯案,又上書陳言,指出此案按“內旨”辦事,違背法理。朝廷“須念得賢之艱,少知愛惜”。汶輝擢升大理寺少卿後,適開國功臣李善長蒙冤下獄,他又冒死力爭,請求為李平反。不久,山東張憲使因懲處內戚,明太祖降旨大理寺判處張某極刑,汶輝問明案情後,竟然“封還禦旨”,明太祖大怒,即派錦衣衛將汶輝押赴刑部問罪。汶輝慨歎是非不分,“直道不行也”,經過金水橋時賦詩一首,便投水自盡,不久,明太祖感到後悔,便親自作文祭之,賜葬,賜太子少傅,諡文烈。據載汶輝享年90餘,《明史》有傳。善詩文,著有《南皋文集》等。
陳寧,明太祖朱元璋時有禦史大夫,後因胡惟庸案被殺。
曾魯,明初藏書家、學者。字德之,一作得之。新淦人。年僅七歲時,就能默誦《五經》,一字不漏。稍稍長大後,博古通今。大凡數千年國體人才,製度沿革,他沒有不知道的。以文學才華聞名於當時。曾魯率領裏中豪傑,聚集少壯保衛鄉裏。準備牛和酒,開陳順逆。眾人都遵守約束,沒人做不道義的事。人們稱他居住的鄉裏為君子鄉。
陶凱,字中立,自號“耐久道人”,浙江臨海人。出身寒微,聰穎好學,常以詩文書畫交友,頗負盛名,被譽為當時文壇之首。深得朱元璋賞識,被朝廷征召,官至禮部尚書,為製定明代樂章禮儀,典章製度做出重要貢獻。
王宗顯,自號懷隱道者,其生平裏貫欠詳。據載著有《醫方捷徑》,又名《醫方捷徑指南全書》,其中主要為藥性、功用及救急方劑等。現有多種刊本。
王禕,字子充,號華川,義烏來山人,後依外祖父居青岩傅。幼從祖父王炎澤學,後師事柳貫、黃溍。遊燕京,上八千言書論時政。危素、張起岩舉薦於朝,未被納用,遂歸隱青岩山著書,名聲日盛。朱元璋率部攻取婺州,禕應召,被任為中書省掾史。進《平江西頌》,朱元璋大喜,說:“吾固知浙東有二儒,卿與宋濂耳。學問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授江西儒學提舉司校理,累升侍禮郎,掌起居注。出任南康府同知,撫定創殘,收廩賢士,南康得以安寧。朱元璋召議即位禮,因所陳不合上意,出為漳州府通判。上疏建議“忠厚以存心,寬大以為政”,“浙西既平,課斂當減”。召修《元史》,與宋濂同為總裁。書成,升翰林待製,同知製誥兼國史院編修官,教皇太子經學。
奉詔書往雲南招諭梁王把都歸順。六月,抵雲南,申明利害,梁王本有降意,適元殘部遣脫脫至,約梁王聯兵抗明,脅迫梁王殺禕,次年十二月遇害。建文初年,追贈翰林學士,諡文節。正統中,改諡忠文。學有淵源,為文醇樸宏肆,渾然天成,條理不爽。著作有《大事記續編》、《王忠文公集》及《重修革象新書》。
高啟,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長洲縣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雲奇,南粵人,明初宦官,守西華門內使。據其《墓碑銘》載,胡惟庸在府中伏兵甲,請太祖到府中觀井湧酒泉,雲奇預知胡惟庸謀逆,力阻太祖行駕,被誤認為無禮,死瓜槌下。太祖追贈某監左少監。嘉靖時追贈司禮太監。
郭景祥,濠州人。與鳳陽李夢庚皆從朱元璋渡江,主管文書,輔佐謀議,分別擔任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一同被調往浙東分省,不久,又同時被調入,擔任大都督府參軍。
許瑗,字栗夫,江西樂平名口村人,是著名《文獻通考》作者馬端臨的外甥。陳友諒帶領水師,大舉進犯,包圍了太平府城。城內隻有三千士兵,但由於眾誌成城,防守嚴密,陳友諒攻打了一個月,城池仍安然無恙。不幸,連降大雨,護城河河水暴漲,攻城船隻隨之升高,陳友諒乘夜深人靜之機,命令士卒把樓梯從大船尾部搭上城樓短牆,潛入城內。許瑗偕同花雲、王鼎率領眾將奮力巷戰,無奈寡不敵眾,終於被敵擒住。被捕以後,他們仍抗罵不屈,最後壯烈犧牲。當地百姓懷念他在世功德,偷偷收集許瑗遺骨、埋葬在淩火高台下。
京劇《戰太平》敘述的就是這個悲壯的故事。不久,朱元璋收複了太平,追贈許瑗為大中大夫、輕車都尉、高陽郡候,並在太平府衙右側建祠祭祀。為了紀念許瑗,太平知縣龐尚鵬又在祝聖殿西側,建起了“忠臣祠”,題匾是“開國忠臣”。
周顛,明無名字,人以為顛,遂名。建昌人。舉止非常,言語髯髴,人呼顛仙。善寫真,嚐自寫貌於皇城五鳳樓上。初乞食南昌,後不知所終。《明史本傳》、《畫史會要》、《名山藏》,在金庸名著《倚天屠龍記》裏,周顛是明教五散人之一。
鐵冠道人,元末明初道士。名中,一作白中,字景華,又字景和,號真常,字涵素。以春秋應舉不第,遂放情山水,遇異人授太極數,談福禍於咫尺之間,神驗非凡。壬寅,明太祖下豫章,鄧愈薦祖師於帳前,召問兵事,遂如預言,後居都下數年。一日無故自投大中橋下,借水遁而去,後潼關守奏雲,某日祖師策杖出潼關而去,正其投水日也。建文時複見於金陵,做歌曰,莫逐燕,逐燕自高飛,高飛入帝畿,皆如所卜有靖難之事矣。後授前於二周洞微,與張三豐、冷啟敬、於梓人、趙原陽、張景忠、陳立興為方外友。祖師為人狷介寡合,稍涉倫理事,輒語他,言類佯狂亂。生平戴一鐵冠,故世稱鐵冠真人,著有《鴻鈞元文》,《玉景秘旨》,《皇極體要論》,《元元真書》,《洞玄秘要》。市傳《透天玄機》為祖師著,非也,或有傳《鐵算心易》為祖師著,更非也,傳說是劉伯溫的師傅,隱居華山,他傳給劉伯溫的是“天文地理、奇門遁甲、陰陽順逆、星鬥分野,並推測中華外夷一切吉凶及一萬五千年三元劫數”。
梅殷,明朝大臣,字伯殷,歸德下邑人。汝南侯梅思祖從子,天性恭謹,能騎馬射箭。娶朱元璋次女寧國公主,以駙馬都尉封榮國公,任山東學政。精通經史,堪為儒宗。梅殷深得明太祖信任,太祖遺詔稱其“老成忠信,可托幼主。敢有違天者,汝討之。靖難之役起,建文帝命殷充總兵官鎮守淮安,募兵四十萬,抵禦朱棣。為奸人所害,加諡榮定,以長子梅順昌為中軍都督府僉事,次子梅景福為旗守衛指揮使。
李祺,明初開國功臣、韓國公李善長之子,尚娶明太祖朱元璋長女臨安公主,封為駙馬都尉。《明史》記載:李祺,功臣子,帝長婿,頗委任之。四方水旱,每命祺往賑濟。
歐陽倫,進士出身,朱元璋的女婿,娶安慶公主,因“數遣私人販茶出境”牟取暴利而被朱元璋賜死,年39歲。
孫炎,字伯融,應天府句容人。身材魁梧,跛一足,談辯風生,雅負經濟。元末與丁複、夏煜遊,有詩名。朱元璋下金陵,從征浙東,以功曆官池州同知、華陽知府、行省部事,為朱元璋召致劉基、章溢等。總製處州時,會苗叛,與知府王道同、元帥朱文剛同被擒殺。炎時年四十,追贈丹陽縣男,諡“忠湣”。朱彝尊《靜誌居詩話》稱其詩“譎處似李長吉,質處似元次山”。《明史》有其傳。
楊基,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吳中四傑”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後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後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於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嶽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餘言。又於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傑”。
錢唐,字惟明,象山人。博學敦行。洪武元年,舉明經。對策稱旨,特授刑部尚書。二年詔孔廟春秋釋奠,止行於曲阜,天下不必通祀。唐伏闕上疏言:“孔子垂教萬世,天下共尊其教,故天下得通祀孔子,報本之禮不可廢。”侍郎程徐亦疏言:“古今祀典,獨社稷、三皇與孔子通祀。天下民非社稷、三皇則無以生,非孔子之道則無以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皆聖人也。然發揮三綱五常之道,載之於經,儀範百王,師表萬世,使世愈降而人極不墜者,孔子力也。孔子以道設教,天下祀之,非祀其人,祀其教也,祀其道也。今使天下之人,讀其書,由其教,行其道,而不得舉其祀,非所以維人心、扶世教也。”皆不聽。久之,乃用其言。帝嚐覽《孟子》,至“草芥”“寇仇”語,謂:“非臣子所宜言”,議罷其配享。詔:“有諫者以大不敬論。”唐抗疏入諫曰:“臣為孟軻死,死有餘榮。”時廷臣無不為唐危。帝鑒其誠懇,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複。然卒命儒臣修《孟子節文》雲。
趙汸,字子常,休寧人。師事黃澤,受易象春秋之學。隱居著述,作東山精舍以奉母。召修元史,不願出仕,乞還山。未幾,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汸著有《東山存稿》七卷,《周易文詮》四卷,與《師說》、《左氏補注》、《春秋集傳屬辭》,並傳於世。
袁凱,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鬆江華亭人。任監察禦史,後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丁斌,明初開國功臣李善長外甥,與胡惟庸案的牽連是,最終導致李善長被夷三族的原因之一。
丁玉,初名國珍,河中人。仕韓林兒為禦史,才辨有時譽。呂珍破安豐,玉來歸。隨征彭蠡,為九江知府。大兵還建康,彭澤山民叛,玉聚鄉兵討平之。太祖嘉其武略,命兼指揮,更名玉。從傅友德克衡州,以指揮同知鎮其地。複調守永州。玉有文武才,撫輯新附,威望甚著。進都指揮使,尋兼行省參政,鎮廣西。召為右禦史大夫。四川威茂土酋董貼裏叛,以玉為平羌將軍討之。至威州,貼裏降。承製設威州千戶所。平鬆州,玉遣指揮高顯等城之,請立軍衛。帝謂鬆州山多田少,耕種不能贍軍,守之非策。玉言:鬆州為西羌要地,軍衛不可罷。遂設官築戍如玉議。會四川妖人彭普貴為亂,焚掠十四州縣。指揮普亮等不能克,命玉移軍討滅之。帝手敕褒美,轉左禦史大夫。師還,拜大都督府左都督,坐胡惟庸姻誅。
徐賁,字幼文,南直隸毗陵人。後遷平江城北,自號北郭生,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吳中四傑之一,明初十才子之一。張士誠抗元,招為僚屬。張士誠死後,俆賁與張羽避居吳興。後被薦入朝,曆任禦史、刑部主事、廣西參議,官至河南左布政使。大軍征討洮岷,以軍隊過境,犒勞失時,下獄。以“犒師不周”處死。
詹徽,字資善,徽州府婺源人。父親詹同官至吏部尚書、翰林學士;兒子詹紱官至尚寶丞。洪武四大案的最後一個藍玉案爆發,位居太子少保、左都禦史、吏部尚書的詹徽牽扯其中,被殺,年六十。
張昶,順帝時為戶部尚書,忠臣。元末,作為使者,招降朱元璋,反為朱元璋扣留。蒙元滅亡後,出仕明朝,官至中書省參知政事。然而張昶“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寫信托降人尋訪在北元的兒子,被楊憲告發,伏法。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人,後移居吳興,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傑”,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陳汝言,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字惟允,號秋水,臨江清江人,後隨其父移居吳中。能詩,擅山水,兼工人物,與兄陳汝秩齊名,時人呼為大髯小髯。
陳汝言畫山水遠師董源、巨然,近宗趙孟頫、王蒙,行筆清潤,構圖嚴謹,意境幽深。與王蒙契厚,傳說王蒙在泰安時,曾麵泰山作畫,隨興所至,不時加筆,一幅圖畫了三年。陳汝言正巧來訪,時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挾粉筆彈在畫上,將圖改作雪景。王蒙叫絕,以為神奇,遂改題為《岱宗密雪圖》。
王行,字止仲,號半軒、楮園。幼年家境貧寒,父親王懋在蘇州閶門徐氏所開藥店中賣藥。王行聰明異常,十歲時就成為父親的得力幫手。主人發現他天賦異常,遂讓他盡情閱讀家中收藏的“經史百子”諸書。十七八歲就開始同當地文人雅士交往,並在蘇州城北齊門設立私塾。元末明初的著名文人高啟,和後來為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出謀劃策的姚廣孝等人都是他的好友。
張士誠據守平江一帶時,分守浙右的參政饒介曾向元朝廷上疏推薦王行,王行因天下多事不出仕。明朝建立以後,蘇州知府魏觀、王觀都曾以人才向朱元璋推薦,但他除了在蘇州府學一度擔任過訓導以外,一直沒有當過官。王行一生基本上都是以執教為業,他曾兩次在沈家任門館先生,又曾兩次在藍玉家任家庭教師。他第一次在沈萬三之子沈達卿家任教是在元末。在南京應都督藍玉之聘,在藍家坐館,頗得藍玉的欣賞,曾經陪同藍玉去左丞相胡惟庸家拜訪。次年因胡惟庸黨案發生,他惟恐牽連,辭去館職返回蘇州故裏,這以後他又到沈達卿家坐館,教授達卿的孫子沈巽、沈程、沈衡等人。
宋克,字仲溫,一字克溫,自號南宮生,長洲人。是明代初期聞名於書壇的書法家“三宋二沈”之一,與高啟等稱十友,詩稱十才子。洪武初為鳳翔同知,素工草隸深得鍾、王之法,筆精墨妙,風度翩翩。並工寫竹,雖寸岡尺塹,而千篁萬玉,雨疊煙生,蕭然無塵俗之氣。嚐作雞棲石業條一幅,題語有“藝成不覺自斂手”之句,謂不可複得也。書學急就章,故寫竹能妙。嚐於試院牘尾用朱筆掃竹,張伯雨有“偶見一枝紅石竹”之句,人遂以為朱竹自宋克始。宋克的書法,在明代頗享盛名,與當時擅長書法的宋璲、宋廣合稱三宋。
張羽,早年隨父宦江浙,因兵亂不得歸。後與徐賁約定僑居吳興,為安定書院山長,再徙於吳興。洪武初年入京,不得朱元璋喜好,又至京師,因應對不稱旨,放還。再征,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親述滁陽王事實,命張羽撰寫廟碑。坐事流放嶺南,未半道召還,投龍江而死,一說是被人綁起扔進長江淹死。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於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著有《靜居集》四卷。
周衡,字士平,號養浩,元末明初無錫人。明初中舉人,參加京師會試,為明太祖所賞識,官至右正言。
陳安阝,字安仲,號叔恭,閩縣營前人,丁醜科春榜狀元,在剛剛及第後即被皇帝下令處死。原因是該科殿試錄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滿。明太祖朱元璋懷疑錄取有私,大為震怒,竟下令將主考官及陳安阝等人一並處死。原本就莫須有的事陳安阝剛中狀元就被革除功名,車裂而死。
劉仕諤,一作劉諤,字號不詳,浙江山陰人。丁醜科陳蘷榜“春榜“進士第三人。劉仕諤之父劉子華,洪武初年,以明經被舉薦。明太祖禦臨奉天門召賦,劉子華立時賦詩一首:“揮戈十載定河山,忽報星沉易水灣。馬首西風旌旆卷,天涯落日凱歌還。功成楚漢興亡際,名在韓彭伯仲間。聖主思功心獨苦,黃金直欲鑄真顏。”朱元璋聽了十分高興,授其大興同知,改青州推官,被降為鴻臚寺司儀署丞,不久,又遭到禦史的彈劾,終於被殺。
唐肅,明初政治人物。通經史,兼習陰陽、醫卜、書數,又善畫山水,與上虞謝肅齊名,人稱會稽二肅。張士誠時,為杭州黃岡書院山長,遷嘉興路儒學正。明初詔供奉翰林文字。洪武四年,有外邦呈海東青珍禽,朱元璋命群臣獻詩,宋濂有“自古戒禽荒”語,唐肅亦呈一絕句,有“詞臣不敢誌歸諫,卻憶當年魏鄭公”語。後來因為早朝無故缺席,坐免官,歸鄉裏。太祖重才,再召入。有一日在朱元璋麵前用橫筷禮,犯“大不敬”罪,發配濠州邊境。不久病死。著有《丹崖集》。有子唐愚士。
餘堯臣,元末寓吳中,與高啟、王行等稱“北郭十友,”亦稱十才子。初為張士誠客,士誠幾,徙濠梁,授新鄭丞。
韓克忠,字守信,山東武城人。丁醜科“夏榜”進士第一人。明太祖洪武三十年,是明朝開科以來第一場科舉大案,也是一場冤案。本科於三月殿試時,偏巧中進士的都是南方舉子,北方舉子無人登第。加上考官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也都是南方人,於是,有人煽動鬧事,尤其是朱元璋家鄉的一些舉子更是有恃無恐,紛紛上言說:考官有意偏袒南方人。朱元璋便命前科狀元張信等翰林官員複審。也許是張信等人太不了解皇上的用心,複審結果仍維持原榜。這時又有人狀告複審官與前考官勾結,故意拿北方舉子中的劣等考卷進呈。朱元璋震怒,將張信、白信蹈等十餘人處死,劉三吾因年老資深被免死,充軍新疆,就連春榜狀元陳安阝也沒能逃出噩運,後亦被處死。六月重開殿試,朱元璋親自閱卷,取中61人,完全是北方人,親擢韓克忠為狀元,並稱其“學行淳實。”世稱“春夏榜”,也稱“南北榜”就是這一次會試,發生了著名的“春夏榜”事件。主考官劉三吾、白信蹈因係南方人,所取進士52人都是南方人。發榜後,北方考生不服,上疏指責考官偏袒南方同鄉。經過複查,的確存在舞弊行為,朱元璋遂下令嚴懲了舞弊人員,重新錄取了進士61人,結果全是北方人。放榜日期也因之延至夏天,韓克忠為殿試第一名,韓克忠狀元及第後,學政鬆弛,克忠和祭酒張顯宗重新創立法規,興廢補壞,進一步編製監規,進呈太祖參酌,刊印頒發,永為遵守,學政自此振舉。
唐桂芳,一名仲,字仲實,號白雲,又號三峯,以字行。歙縣人。元末明初著名學者、文學家,學者稱“白雲先生”、“三峯先生”。所著有《白雲集》。
宋訥,字仲敏,號西隱,元末明初滑縣人,元至正進士。任鹽山府尹,後棄官歸隱,洪武初年應征編禮、樂諸書,事竣,不仕歸。後經杜薦,任國子助教。十五年超遷翰林學士,改文淵閣大學士,再遷國子監祭酒。訥為學嚴立學規,治太學有績,頗受明太祖賞識。年老告歸。宋訥曾應詔陳邊事,提出“備邊在乎實兵,實兵在尹屯田”的觀點,認為設兵屯田,布列要害,遇敵則戰,寇去則耕是長策,其言頗受重視。此幅宋訥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
胡翰,學博無所不究,為文章明潔簡峻,論議出人意,款句灑然,不落坌俗之態。雅好泉石,幅巾短杖,著書以自樂。有勸之仕,劇謝之。太祖聘致,授衢州教授,預修《元史》。初學古文於吳淵穎菜憐,宋潛溪攻舉於業,移書招之同學。
宋慎,浙江浦江人,宋濂長孫,明朝政治人物。宋慎原為儀禮序班,與其祖父宋濂、叔宋璲共同在內廷為官。宋慎因胡惟庸案牽扯並被誅殺,家族貶至茂州。其在職期間勤政愛民,體恤當地的老百姓,深受當地人民的愛戴,死後被當地人民所紀念,在一些史書有其資料記載。
葉兌,字良仲,號四梅先生,別號歸根子。浙江寧海縣紆岸人。元末明初名儒。他以平民身份向朱元璋獻計,建議“北絕察罕,南並張士誠,撫溫台,取閩越,都金陵“之方略,稱“一綱三目之天下大計“。
陳汶輝,字耿光,四都梅嶺人,壯年遠遊各地,了解風土民情,後歸隱詔安初稽山,朱元璋聞汶輝聲譽才學,屢征不應。明太祖征聘經明行修科遺才,汶輝才上京應試,得第一,稱“八閩元士”,授職禮科給事中。其間,汶輝以諫官身份多次上疏,奏請朝廷減輕沿海邊民賦稅,掃除所沿襲的元末弊政,建議廣收天下文武賢才等。汶輝還奏請效法程灝所陳10件事,以致明太祖斥責他“誌大言迂,不達時變”,而把他調任大理寺丞。
陳汶輝調大理寺後,發現張廉使、李知府等錯案,又上書陳言,指出此案按“內旨”辦事,違背法理。朝廷“須念得賢之艱,少知愛惜”。汶輝擢升大理寺少卿後,適開國功臣李善長蒙冤下獄,他又冒死力爭,請求為李平反。不久,山東張憲使因懲處內戚,明太祖降旨大理寺判處張某極刑,汶輝問明案情後,竟然“封還禦旨”,明太祖大怒,即派錦衣衛將汶輝押赴刑部問罪。汶輝慨歎是非不分,“直道不行也”,經過金水橋時賦詩一首,便投水自盡,不久,明太祖感到後悔,便親自作文祭之,賜葬,賜太子少傅,諡文烈。據載汶輝享年90餘,《明史》有傳。善詩文,著有《南皋文集》等。
陳寧,明太祖朱元璋時有禦史大夫,後因胡惟庸案被殺。
曾魯,明初藏書家、學者。字德之,一作得之。新淦人。年僅七歲時,就能默誦《五經》,一字不漏。稍稍長大後,博古通今。大凡數千年國體人才,製度沿革,他沒有不知道的。以文學才華聞名於當時。曾魯率領裏中豪傑,聚集少壯保衛鄉裏。準備牛和酒,開陳順逆。眾人都遵守約束,沒人做不道義的事。人們稱他居住的鄉裏為君子鄉。
陶凱,字中立,自號“耐久道人”,浙江臨海人。出身寒微,聰穎好學,常以詩文書畫交友,頗負盛名,被譽為當時文壇之首。深得朱元璋賞識,被朝廷征召,官至禮部尚書,為製定明代樂章禮儀,典章製度做出重要貢獻。
王宗顯,自號懷隱道者,其生平裏貫欠詳。據載著有《醫方捷徑》,又名《醫方捷徑指南全書》,其中主要為藥性、功用及救急方劑等。現有多種刊本。
王禕,字子充,號華川,義烏來山人,後依外祖父居青岩傅。幼從祖父王炎澤學,後師事柳貫、黃溍。遊燕京,上八千言書論時政。危素、張起岩舉薦於朝,未被納用,遂歸隱青岩山著書,名聲日盛。朱元璋率部攻取婺州,禕應召,被任為中書省掾史。進《平江西頌》,朱元璋大喜,說:“吾固知浙東有二儒,卿與宋濂耳。學問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授江西儒學提舉司校理,累升侍禮郎,掌起居注。出任南康府同知,撫定創殘,收廩賢士,南康得以安寧。朱元璋召議即位禮,因所陳不合上意,出為漳州府通判。上疏建議“忠厚以存心,寬大以為政”,“浙西既平,課斂當減”。召修《元史》,與宋濂同為總裁。書成,升翰林待製,同知製誥兼國史院編修官,教皇太子經學。
奉詔書往雲南招諭梁王把都歸順。六月,抵雲南,申明利害,梁王本有降意,適元殘部遣脫脫至,約梁王聯兵抗明,脅迫梁王殺禕,次年十二月遇害。建文初年,追贈翰林學士,諡文節。正統中,改諡忠文。學有淵源,為文醇樸宏肆,渾然天成,條理不爽。著作有《大事記續編》、《王忠文公集》及《重修革象新書》。
高啟,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長洲縣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雲奇,南粵人,明初宦官,守西華門內使。據其《墓碑銘》載,胡惟庸在府中伏兵甲,請太祖到府中觀井湧酒泉,雲奇預知胡惟庸謀逆,力阻太祖行駕,被誤認為無禮,死瓜槌下。太祖追贈某監左少監。嘉靖時追贈司禮太監。
郭景祥,濠州人。與鳳陽李夢庚皆從朱元璋渡江,主管文書,輔佐謀議,分別擔任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一同被調往浙東分省,不久,又同時被調入,擔任大都督府參軍。
許瑗,字栗夫,江西樂平名口村人,是著名《文獻通考》作者馬端臨的外甥。陳友諒帶領水師,大舉進犯,包圍了太平府城。城內隻有三千士兵,但由於眾誌成城,防守嚴密,陳友諒攻打了一個月,城池仍安然無恙。不幸,連降大雨,護城河河水暴漲,攻城船隻隨之升高,陳友諒乘夜深人靜之機,命令士卒把樓梯從大船尾部搭上城樓短牆,潛入城內。許瑗偕同花雲、王鼎率領眾將奮力巷戰,無奈寡不敵眾,終於被敵擒住。被捕以後,他們仍抗罵不屈,最後壯烈犧牲。當地百姓懷念他在世功德,偷偷收集許瑗遺骨、埋葬在淩火高台下。
京劇《戰太平》敘述的就是這個悲壯的故事。不久,朱元璋收複了太平,追贈許瑗為大中大夫、輕車都尉、高陽郡候,並在太平府衙右側建祠祭祀。為了紀念許瑗,太平知縣龐尚鵬又在祝聖殿西側,建起了“忠臣祠”,題匾是“開國忠臣”。
周顛,明無名字,人以為顛,遂名。建昌人。舉止非常,言語髯髴,人呼顛仙。善寫真,嚐自寫貌於皇城五鳳樓上。初乞食南昌,後不知所終。《明史本傳》、《畫史會要》、《名山藏》,在金庸名著《倚天屠龍記》裏,周顛是明教五散人之一。
鐵冠道人,元末明初道士。名中,一作白中,字景華,又字景和,號真常,字涵素。以春秋應舉不第,遂放情山水,遇異人授太極數,談福禍於咫尺之間,神驗非凡。壬寅,明太祖下豫章,鄧愈薦祖師於帳前,召問兵事,遂如預言,後居都下數年。一日無故自投大中橋下,借水遁而去,後潼關守奏雲,某日祖師策杖出潼關而去,正其投水日也。建文時複見於金陵,做歌曰,莫逐燕,逐燕自高飛,高飛入帝畿,皆如所卜有靖難之事矣。後授前於二周洞微,與張三豐、冷啟敬、於梓人、趙原陽、張景忠、陳立興為方外友。祖師為人狷介寡合,稍涉倫理事,輒語他,言類佯狂亂。生平戴一鐵冠,故世稱鐵冠真人,著有《鴻鈞元文》,《玉景秘旨》,《皇極體要論》,《元元真書》,《洞玄秘要》。市傳《透天玄機》為祖師著,非也,或有傳《鐵算心易》為祖師著,更非也,傳說是劉伯溫的師傅,隱居華山,他傳給劉伯溫的是“天文地理、奇門遁甲、陰陽順逆、星鬥分野,並推測中華外夷一切吉凶及一萬五千年三元劫數”。
梅殷,明朝大臣,字伯殷,歸德下邑人。汝南侯梅思祖從子,天性恭謹,能騎馬射箭。娶朱元璋次女寧國公主,以駙馬都尉封榮國公,任山東學政。精通經史,堪為儒宗。梅殷深得明太祖信任,太祖遺詔稱其“老成忠信,可托幼主。敢有違天者,汝討之。靖難之役起,建文帝命殷充總兵官鎮守淮安,募兵四十萬,抵禦朱棣。為奸人所害,加諡榮定,以長子梅順昌為中軍都督府僉事,次子梅景福為旗守衛指揮使。
李祺,明初開國功臣、韓國公李善長之子,尚娶明太祖朱元璋長女臨安公主,封為駙馬都尉。《明史》記載:李祺,功臣子,帝長婿,頗委任之。四方水旱,每命祺往賑濟。
歐陽倫,進士出身,朱元璋的女婿,娶安慶公主,因“數遣私人販茶出境”牟取暴利而被朱元璋賜死,年39歲。
孫炎,字伯融,應天府句容人。身材魁梧,跛一足,談辯風生,雅負經濟。元末與丁複、夏煜遊,有詩名。朱元璋下金陵,從征浙東,以功曆官池州同知、華陽知府、行省部事,為朱元璋召致劉基、章溢等。總製處州時,會苗叛,與知府王道同、元帥朱文剛同被擒殺。炎時年四十,追贈丹陽縣男,諡“忠湣”。朱彝尊《靜誌居詩話》稱其詩“譎處似李長吉,質處似元次山”。《明史》有其傳。
楊基,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吳中四傑”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後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後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於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嶽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餘言。又於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傑”。
錢唐,字惟明,象山人。博學敦行。洪武元年,舉明經。對策稱旨,特授刑部尚書。二年詔孔廟春秋釋奠,止行於曲阜,天下不必通祀。唐伏闕上疏言:“孔子垂教萬世,天下共尊其教,故天下得通祀孔子,報本之禮不可廢。”侍郎程徐亦疏言:“古今祀典,獨社稷、三皇與孔子通祀。天下民非社稷、三皇則無以生,非孔子之道則無以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皆聖人也。然發揮三綱五常之道,載之於經,儀範百王,師表萬世,使世愈降而人極不墜者,孔子力也。孔子以道設教,天下祀之,非祀其人,祀其教也,祀其道也。今使天下之人,讀其書,由其教,行其道,而不得舉其祀,非所以維人心、扶世教也。”皆不聽。久之,乃用其言。帝嚐覽《孟子》,至“草芥”“寇仇”語,謂:“非臣子所宜言”,議罷其配享。詔:“有諫者以大不敬論。”唐抗疏入諫曰:“臣為孟軻死,死有餘榮。”時廷臣無不為唐危。帝鑒其誠懇,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複。然卒命儒臣修《孟子節文》雲。
趙汸,字子常,休寧人。師事黃澤,受易象春秋之學。隱居著述,作東山精舍以奉母。召修元史,不願出仕,乞還山。未幾,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汸著有《東山存稿》七卷,《周易文詮》四卷,與《師說》、《左氏補注》、《春秋集傳屬辭》,並傳於世。
袁凱,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鬆江華亭人。任監察禦史,後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丁斌,明初開國功臣李善長外甥,與胡惟庸案的牽連是,最終導致李善長被夷三族的原因之一。
丁玉,初名國珍,河中人。仕韓林兒為禦史,才辨有時譽。呂珍破安豐,玉來歸。隨征彭蠡,為九江知府。大兵還建康,彭澤山民叛,玉聚鄉兵討平之。太祖嘉其武略,命兼指揮,更名玉。從傅友德克衡州,以指揮同知鎮其地。複調守永州。玉有文武才,撫輯新附,威望甚著。進都指揮使,尋兼行省參政,鎮廣西。召為右禦史大夫。四川威茂土酋董貼裏叛,以玉為平羌將軍討之。至威州,貼裏降。承製設威州千戶所。平鬆州,玉遣指揮高顯等城之,請立軍衛。帝謂鬆州山多田少,耕種不能贍軍,守之非策。玉言:鬆州為西羌要地,軍衛不可罷。遂設官築戍如玉議。會四川妖人彭普貴為亂,焚掠十四州縣。指揮普亮等不能克,命玉移軍討滅之。帝手敕褒美,轉左禦史大夫。師還,拜大都督府左都督,坐胡惟庸姻誅。
徐賁,字幼文,南直隸毗陵人。後遷平江城北,自號北郭生,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吳中四傑之一,明初十才子之一。張士誠抗元,招為僚屬。張士誠死後,俆賁與張羽避居吳興。後被薦入朝,曆任禦史、刑部主事、廣西參議,官至河南左布政使。大軍征討洮岷,以軍隊過境,犒勞失時,下獄。以“犒師不周”處死。
詹徽,字資善,徽州府婺源人。父親詹同官至吏部尚書、翰林學士;兒子詹紱官至尚寶丞。洪武四大案的最後一個藍玉案爆發,位居太子少保、左都禦史、吏部尚書的詹徽牽扯其中,被殺,年六十。
張昶,順帝時為戶部尚書,忠臣。元末,作為使者,招降朱元璋,反為朱元璋扣留。蒙元滅亡後,出仕明朝,官至中書省參知政事。然而張昶“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寫信托降人尋訪在北元的兒子,被楊憲告發,伏法。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人,後移居吳興,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傑”,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陳汝言,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字惟允,號秋水,臨江清江人,後隨其父移居吳中。能詩,擅山水,兼工人物,與兄陳汝秩齊名,時人呼為大髯小髯。
陳汝言畫山水遠師董源、巨然,近宗趙孟頫、王蒙,行筆清潤,構圖嚴謹,意境幽深。與王蒙契厚,傳說王蒙在泰安時,曾麵泰山作畫,隨興所至,不時加筆,一幅圖畫了三年。陳汝言正巧來訪,時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挾粉筆彈在畫上,將圖改作雪景。王蒙叫絕,以為神奇,遂改題為《岱宗密雪圖》。
王行,字止仲,號半軒、楮園。幼年家境貧寒,父親王懋在蘇州閶門徐氏所開藥店中賣藥。王行聰明異常,十歲時就成為父親的得力幫手。主人發現他天賦異常,遂讓他盡情閱讀家中收藏的“經史百子”諸書。十七八歲就開始同當地文人雅士交往,並在蘇州城北齊門設立私塾。元末明初的著名文人高啟,和後來為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出謀劃策的姚廣孝等人都是他的好友。
張士誠據守平江一帶時,分守浙右的參政饒介曾向元朝廷上疏推薦王行,王行因天下多事不出仕。明朝建立以後,蘇州知府魏觀、王觀都曾以人才向朱元璋推薦,但他除了在蘇州府學一度擔任過訓導以外,一直沒有當過官。王行一生基本上都是以執教為業,他曾兩次在沈家任門館先生,又曾兩次在藍玉家任家庭教師。他第一次在沈萬三之子沈達卿家任教是在元末。在南京應都督藍玉之聘,在藍家坐館,頗得藍玉的欣賞,曾經陪同藍玉去左丞相胡惟庸家拜訪。次年因胡惟庸黨案發生,他惟恐牽連,辭去館職返回蘇州故裏,這以後他又到沈達卿家坐館,教授達卿的孫子沈巽、沈程、沈衡等人。
宋克,字仲溫,一字克溫,自號南宮生,長洲人。是明代初期聞名於書壇的書法家“三宋二沈”之一,與高啟等稱十友,詩稱十才子。洪武初為鳳翔同知,素工草隸深得鍾、王之法,筆精墨妙,風度翩翩。並工寫竹,雖寸岡尺塹,而千篁萬玉,雨疊煙生,蕭然無塵俗之氣。嚐作雞棲石業條一幅,題語有“藝成不覺自斂手”之句,謂不可複得也。書學急就章,故寫竹能妙。嚐於試院牘尾用朱筆掃竹,張伯雨有“偶見一枝紅石竹”之句,人遂以為朱竹自宋克始。宋克的書法,在明代頗享盛名,與當時擅長書法的宋璲、宋廣合稱三宋。
張羽,早年隨父宦江浙,因兵亂不得歸。後與徐賁約定僑居吳興,為安定書院山長,再徙於吳興。洪武初年入京,不得朱元璋喜好,又至京師,因應對不稱旨,放還。再征,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親述滁陽王事實,命張羽撰寫廟碑。坐事流放嶺南,未半道召還,投龍江而死,一說是被人綁起扔進長江淹死。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於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著有《靜居集》四卷。
周衡,字士平,號養浩,元末明初無錫人。明初中舉人,參加京師會試,為明太祖所賞識,官至右正言。
陳安阝,字安仲,號叔恭,閩縣營前人,丁醜科春榜狀元,在剛剛及第後即被皇帝下令處死。原因是該科殿試錄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滿。明太祖朱元璋懷疑錄取有私,大為震怒,竟下令將主考官及陳安阝等人一並處死。原本就莫須有的事陳安阝剛中狀元就被革除功名,車裂而死。
劉仕諤,一作劉諤,字號不詳,浙江山陰人。丁醜科陳蘷榜“春榜“進士第三人。劉仕諤之父劉子華,洪武初年,以明經被舉薦。明太祖禦臨奉天門召賦,劉子華立時賦詩一首:“揮戈十載定河山,忽報星沉易水灣。馬首西風旌旆卷,天涯落日凱歌還。功成楚漢興亡際,名在韓彭伯仲間。聖主思功心獨苦,黃金直欲鑄真顏。”朱元璋聽了十分高興,授其大興同知,改青州推官,被降為鴻臚寺司儀署丞,不久,又遭到禦史的彈劾,終於被殺。
唐肅,明初政治人物。通經史,兼習陰陽、醫卜、書數,又善畫山水,與上虞謝肅齊名,人稱會稽二肅。張士誠時,為杭州黃岡書院山長,遷嘉興路儒學正。明初詔供奉翰林文字。洪武四年,有外邦呈海東青珍禽,朱元璋命群臣獻詩,宋濂有“自古戒禽荒”語,唐肅亦呈一絕句,有“詞臣不敢誌歸諫,卻憶當年魏鄭公”語。後來因為早朝無故缺席,坐免官,歸鄉裏。太祖重才,再召入。有一日在朱元璋麵前用橫筷禮,犯“大不敬”罪,發配濠州邊境。不久病死。著有《丹崖集》。有子唐愚士。
餘堯臣,元末寓吳中,與高啟、王行等稱“北郭十友,”亦稱十才子。初為張士誠客,士誠幾,徙濠梁,授新鄭丞。
韓克忠,字守信,山東武城人。丁醜科“夏榜”進士第一人。明太祖洪武三十年,是明朝開科以來第一場科舉大案,也是一場冤案。本科於三月殿試時,偏巧中進士的都是南方舉子,北方舉子無人登第。加上考官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也都是南方人,於是,有人煽動鬧事,尤其是朱元璋家鄉的一些舉子更是有恃無恐,紛紛上言說:考官有意偏袒南方人。朱元璋便命前科狀元張信等翰林官員複審。也許是張信等人太不了解皇上的用心,複審結果仍維持原榜。這時又有人狀告複審官與前考官勾結,故意拿北方舉子中的劣等考卷進呈。朱元璋震怒,將張信、白信蹈等十餘人處死,劉三吾因年老資深被免死,充軍新疆,就連春榜狀元陳安阝也沒能逃出噩運,後亦被處死。六月重開殿試,朱元璋親自閱卷,取中61人,完全是北方人,親擢韓克忠為狀元,並稱其“學行淳實。”世稱“春夏榜”,也稱“南北榜”就是這一次會試,發生了著名的“春夏榜”事件。主考官劉三吾、白信蹈因係南方人,所取進士52人都是南方人。發榜後,北方考生不服,上疏指責考官偏袒南方同鄉。經過複查,的確存在舞弊行為,朱元璋遂下令嚴懲了舞弊人員,重新錄取了進士61人,結果全是北方人。放榜日期也因之延至夏天,韓克忠為殿試第一名,韓克忠狀元及第後,學政鬆弛,克忠和祭酒張顯宗重新創立法規,興廢補壞,進一步編製監規,進呈太祖參酌,刊印頒發,永為遵守,學政自此振舉。
唐桂芳,一名仲,字仲實,號白雲,又號三峯,以字行。歙縣人。元末明初著名學者、文學家,學者稱“白雲先生”、“三峯先生”。所著有《白雲集》。
宋訥,字仲敏,號西隱,元末明初滑縣人,元至正進士。任鹽山府尹,後棄官歸隱,洪武初年應征編禮、樂諸書,事竣,不仕歸。後經杜薦,任國子助教。十五年超遷翰林學士,改文淵閣大學士,再遷國子監祭酒。訥為學嚴立學規,治太學有績,頗受明太祖賞識。年老告歸。宋訥曾應詔陳邊事,提出“備邊在乎實兵,實兵在尹屯田”的觀點,認為設兵屯田,布列要害,遇敵則戰,寇去則耕是長策,其言頗受重視。此幅宋訥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