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勝,明朝開國名將,初名馮國勝,又名宗異,馮國用弟,漢族,定遠人,喜讀書,通兵法,元末結寨自保。馮勝與傅友德、藍玉等率兵二十萬遠征遼東,降伏納哈出,肅清元朝在遼東的勢力。因累積軍功而受封宋國公,“詔列勳臣望重者八人,勝居第三”,後以功高遭太祖猜忌,賜死。


    馮勝,有個哥哥叫馮國用,他們兩兄弟出身於地主家庭,家中也有幾百畝良田。兩人都喜歡讀書,同樣精通兵法,哥哥深沉穩重、有計謀,弟弟則彪悍勇猛、多智略,兄弟兩個在當地也很有名氣。元末大亂,兄弟兩人帶著隊伍投奔了朱元璋的起義軍,在軍中,馮氏兄弟始終跟隨在朱元璋的左右,策劃軍國大計,成為朱元璋的心腹親信。


    朱元璋為了收服降兵的心,讓五百名降兵做自己的親兵,宿在大帳周圍,而把平時所用的衛士全都換掉,隻留馮國用一個人在床旁服侍,可見朱元璋對這兄弟兩個的信任,但是不幸的是,馮國用死在軍中,朱元璋親自祭奠痛哭,後來還追封他為郢國公。


    馮勝接任了馮國用的職位,替朱元璋統領親軍,出生入死。起初,馮勝始終跟在朱元璋身邊,經常為朱元璋謀劃戰事,機智勇敢,和哥哥一樣,深受朱元璋的賞識和信任。後來,馮勝又被派去輔助大將軍徐達,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為朱元璋登上皇帝寶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朱元璋開創了大明王朝,登基稱帝,馮勝因為深受太祖信任,在擔任軍事將領的同時被任命為太子的老師。馮勝幾次跟隨大將軍徐達渡過黃河,平定山西、陝西地區,每戰必勝,朱元璋為此十分喜悅,於是,朱元璋按照他的功勞授予他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同參軍國事,又封宋國公,年祿三千石,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高的職位了。


    馮勝又奉命帶領二十萬大軍去征討元將納哈出,他精心籌劃,謹慎運兵,並親自觀察地形,掌握敵我雙方的情況以做出正確的分析,節節勝利,到最後更是兵不血刃地降服了納哈出,並把二十萬降軍帶人關內。朱元璋聽到消息後異常高興,於是馬上派出使者迎接慰問馮勝。但是馮勝的這次大勝利也招來了一些人的妒忌和猜疑,一些謠言不時傳出,有的說馮勝藏匿了戰爭中俘獲的許多好馬,有的說他乘機騙取了很多財寶,又有人說他強娶蒙古王子的女兒。這樣一來二去,本來猜疑心很重的朱元璋也相信了這些謠言,他不但沒有獎賞馮勝的大功,反而下令收回馮勝的大將軍印,讓他到鳳陽去居住。馮勝立了大功卻落得個這樣的結果,還時刻受到監視,再也沒有帶兵打仗,每日為此非常地憤懣。


    朱元璋基本穩定了全國的局勢,南方的割據勢力和北元的殘餘力量,都先後平息下去了,明王朝的統治更加鞏固,再也沒有一支外部力量能和明王朝相抗衡了。於是,閑下來的朱元璋一直對外的目光,轉向了這些跟隨他幾十年和他出生入死的大將們,總是猜疑他們有一天會奪他的皇帝寶座。


    而恰巧,這時的官僚集團也形成了各種小集團,有文武之間的矛盾,也有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的矛盾,官員們互相攻擊傾軋,排斥異己,這正好為朱元璋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和機會,利用官員之間的矛盾,個個擊破。宰相胡惟庸死了,開國功臣李善長死了,朱元璋又怎能允許馮勝獨活呢?


    朱元璋把馮勝召進宮裏,擺了酒席與他對飲,他一邊飲酒還一邊安慰馮勝說:“我知道現在外麵有些人一直在說你的壞話,你放心好了,我是信任你的,絕不會相信那些流言。”馮勝聽了不禁感激涕零,直稱讚皇帝的聖明,也放下心來和朱元璋開懷暢飲。飲至正歡,君臣二人好像回到了許多年前稱兄道弟,把酒言歡的日子,當日馮勝久久抑鬱的心情,也得到了很大的舒緩。


    然而,馮勝萬萬沒有想到,當他從宮中回到家後,還為皇帝的厚待而滿心歡喜,不想當夜就七竅流血,暴病而死。這一代功臣,沒有如願地死在沙場之上,反而死在了他始終尊敬信任的明太祖朱元璋的毒酒之下。他死了以後,朱元璋不準他的兒子承襲他的官職,也不得錄用為官,馮家這功勳之家,很快就在太祖的有意壓製下衰落下去了。為明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最後竟然落得這般下場,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現在的人聽了都不禁為之惋惜、歎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1三國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1三國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