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人。明朝政治家、佛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姚廣孝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佛、道、儒、兵諸家之學,與高啟、楊基等人結為好友,後被明太祖挑選,隨侍燕王朱棣,主持慶壽寺,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朱棣靖難時,姚廣孝留守北平,建議朱棣輕騎挺進,徑取南京,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登基稱帝。成祖繼位後,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被稱為“黑衣宰相”,後病逝慶壽寺,追贈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諡號恭靖。
姚廣孝,幼名叫天禧,曾祖父隨宋室南渡時逃到江南,落腳在長洲相城,他出家後法名道衍,明成祖即位後,賜名姚廣孝。姚廣孝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鄉間郎中,生活雖然清苦,但祖輩事佛積善,很受鄉裏敬重。姚廣孝十四歲時,父親讓他學習行醫,他口氣十分堅定地說:“我不想學醫,我願意讀書,將來爭得一官半職,幹一番榮宗耀祖的大事。”父母認為他小小年紀,口出狂言,就沒把他的話當回事。
由於姚家祖輩事佛,父母決定讓他出家為僧,謀口飯吃。但父母很快又舍不得了,畢竟兒子年紀還小,就這樣離開父母,確實放心不下,就在父母猶豫不決的時候,姚廣孝的伯父姚震之說:“為學有成則仕於朝,榮顯父母,不則就學佛,為方外之樂。”父母親聽了這話,覺得有道理,終於下定決心,把姚廣孝送到了裏中妙智庵,取法名道衍。從此,姚廣孝成了一個真正的出家人。
姚廣孝出家後,卻從師於一個叫席應真的道士,向他學習“陰陽術數之學”,同時還讀書工詩,研究兵法,他雲遊四方,廣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諸家之學,成了當時頗有名氣的高僧。姚廣孝有四個好友,分別叫高啟、楊基、張羽、徐賁,這四人自比於唐初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其中的徐賁,號北郭生,比鄰而居的高啟、王行、宋克等十人,號稱“北郭十友”,均與姚廣孝結為詩文好友。這些人勸姚廣孝棄佛歸儒,姚廣孝婉言謝絕了,他潛心內外典籍的學習,開始了佛、儒兩家的對比與選擇。
在學佛訪友和詩文來往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漸成熟,在元末亂世中,姚廣孝叩缽吟詩,高談闊論,確實不像個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個胸懷大誌的書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劉秉忠的路子,輔佐明君,成就帝王之業。朱元璋詔取天下高僧,姚廣孝因一場大病而失去了應詔的機會。這一次他雖未得官,但赴京使他進一步交結了官宦和高僧,並增強了成就事業的雄心。姚廣孝回到蘇州西山海雲院,在那裏住了四年,過著“無過客則終日危坐澄想”的生活。再次出遊,他已經47歲了,正當他感到“死期將至,故痛自鞭策”時,在好朋友宗泐的舉薦下,他於再次被選高僧進京,從此,他的命運就徹底改變了。
皇後馬氏去世,朱元璋命令選拔天下的有道高僧來侍奉諸王,為諸王誦經薦福。宗泐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高僧,當時正應詔在京,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稱他為“泐秀才”,在他的舉薦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召見了姚廣孝。兩人一交談,竟非常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朱棣請姚廣孝出山相助,姚廣孝毫不猶豫,欣然應允。
此時,朱棣就藩北平,姚廣孝就跟隨燕王北上,來到了北平。為了遮人耳目,朱棣讓他住持慶壽寺。兩人從此頻繁往來,經常秘密私談,至於談論什麽,至今不得而知,有人猜測,兩人在商談如何奪取明王朝的大權,從後來的事實可以看出,這種猜測是有根據的。朱元璋死後,朱棣得到消息,遂帶領軍隊赴京奔喪,即將到達淮安時,卻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來的敕符,讓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惱火,仍要下令過江,姚廣孝趕忙勸阻說:“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違詔命,反為不孝也。願殿下養成龍虎之威也。他日風雲感會,羽翼高舉,則大江隻投鞭可斷也,今日何得屑屑於此哉!”朱棣聽從了姚廣孝的建議,雖然心中不滿,但還是帶兵返回了北平。
實踐證明,姚廣孝的建議在當時的確是明智之舉,因為如果朱棣強行過江,不僅有違朱元璋的“遺詔”,鬧不好還會搭上自己的性命。為了進一步堅定燕王起兵的決心,姚廣孝煞費苦心,以相麵、占卜等方法不斷地誘導,並對當時形勢作了精辟的分析,朱棣終於被說動了,燕王決計起兵,姚廣孝起了決定作用,如果沒有姚廣孝,明朝的曆史說不定就要改寫了。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等人的鼓動下,決意奪取皇位,與侄子建文帝決一雌雄。姚廣孝作為燕王的主要輔佐和謀士,不但以自己的謀略使燕王最後下了決心,而且要作各方麵細致的準備,其中的練兵和鑄造兵器尤為重要。
燕王領兵在外,北平隻有少量兵力,由姚廣孝負責守城,麵對強敵,姚廣孝臨危不懼,多次打退李景隆的進攻。他知道苦守孤城,勢不能久,必須以攻為守,才能保住北平,於是,他乘李景隆久圍鬆懈之際,夜間突然命軍士殺出城門,出其不意,殺得明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燕王攻拔大寧後,回師北平,內外夾擊,將包圍北平的李景隆軍打得大敗而逃。姚廣孝對保衛北平,保全燕王的創業基地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大大削弱了朝廷的軍事實力。燕王起兵三年,與朝廷各有勝負,但沒有突破性進展,僅僅保住了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燕王和姚廣孝敏銳地意識到,長此下去,別說奪取朝廷政權,就是生死存亡都很難預料。在這危急的關頭,姚廣孝不愧為一個出色的謀略家和軍事家,他在總結了三年的作戰得失後,提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奇謀,這就是:“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這一奇謀的提出,燕王沒有想到,建文帝更沒有想到。誰敢出這樣的計謀啊?誰能想出這樣的神機妙算啊?燕王高興地說:“頻年用兵,何時已乎,要當臨江一決,不複返顧矣。”而燕王按照姚廣孝的謀略,甩掉了朝廷部署在北方的重兵,在其兵力薄弱的地帶穿插突進,竟然在短短四五個月中攻到長江北岸,與京師僅有一江之隔。
至此,建文帝驚恐失措,無計可施,隻得請求割地求和。燕王已穩操勝券,攻取京師隻在旦夕,因而對建文帝的求和置之不理。朱棣揮師自瓜州渡長江,建文帝派兵迎戰,均告失敗。燕軍兵臨城下,建文帝政權岌岌可危,穀王朱橞、大將李景隆等開城投降,京師遂告陷落。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燕王朱棣進入京師,終於奪取了明朝的政權,當了皇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定年號為永樂。
當朱棣得了天下之後,姚廣孝卻學起來張良,選擇半退隱,繼續做一個和尚,為了報答姚廣孝的功勞,成祖讓姚廣孝蓄發,姚廣孝不肯;成祖又賜給他府第和兩名宮女,姚廣孝也不肯接受,仍然住在寺院。在朝堂上,他的衣著和身份,不僅在當時獨一無二,而且在曆史上也是少有的,姚廣孝以欽差身份前往蘇湖賑濟,這是一種特殊的榮譽。離別故鄉二十餘年後,他終於衣錦還鄉了。但是,回到故鄉時,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沒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悵然。
姚廣孝帶著複雜的感情,將父母的靈位放進了少時出家的妙智庵,姚廣孝回京後,養了一隻雄雞,每天聽到雞叫,他就起床,可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就這樣,他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後的十幾個年頭。姚廣孝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是先後主持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兩部大書的編修。原來主持編修《永樂大典》的是解縉,解縉並沒有理解皇帝編修這部巨書的宗旨。永樂二年二月,這部巨書完成後,定名為《文獻大成》,上呈皇帝審閱。成祖對這部書不太滿意,命姚廣孝等人重修。永樂五年,這部包羅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等內容的二萬多卷的巨書,在姚廣孝主持下順利完成,並更名為《永樂大典》。
姚廣孝在學術思想上頗有膽識,史稱他:“晚著道餘錄,頗毀先儒。”因而受到儒者的鄙視。他回家鄉長洲看望同母姊妹時,不但不納,反而將他大罵一通。去訪問老友王賓時,王賓不見,隻遠遠地對他說:“和尚誤矣,和尚誤矣。”在儒家思想統治和禁錮著人們頭腦的明代,像姚廣孝這樣敢於詆毀批判儒家的人是不多見的。七十七歲的姚廣孝再次受任監修官,主持《明太祖實錄》的重新編修,直至他去世,大約六年多時間,他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此項工作,他不是掛名的監修官,而是名副其實的組織者。這次修成的《明太祖實錄》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的三修本,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時間和全書的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前兩次的修纂。但是,成書後朱棣設宴賞賜有關人員時,為此耗盡餘生的姚廣孝卻已經在兩月以前與世長辭了。
姚廣孝一生不脫袈裟,自有他的奧妙所在,他從十四歲起穿上袈裟,但一生積極從事政治活動和軍事活動,交接王侯,策劃密室,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建立了不朽的業績。他是一位穿著袈裟的政治家、謀略家和軍事家。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前,姚廣孝是和尚,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後,他仍然堅定不移地當和尚,因為這身袈裟為他的政治活動和得以善終做了最有效的保護。
朱棣在當了皇帝以後,姚廣孝作為功高蓋世的元勳,處在十分微妙的位置上。姚廣孝具有清醒的政治頭腦,他深知“狡兔死,良狗烹”和功高震主的惡果,他不能不有所防備,這就是他不願意脫去袈裟的真正原因,他繼續當和尚,實質上向朱棣表了一個態度,表明自己對權勢是淡薄的,在政治上是沒有野心的。朱棣因而對姚廣孝放心了,反而使姚廣孝的權勢和地位更加牢固,得以安度晚年,善始善終。
姚廣孝,幼名叫天禧,曾祖父隨宋室南渡時逃到江南,落腳在長洲相城,他出家後法名道衍,明成祖即位後,賜名姚廣孝。姚廣孝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鄉間郎中,生活雖然清苦,但祖輩事佛積善,很受鄉裏敬重。姚廣孝十四歲時,父親讓他學習行醫,他口氣十分堅定地說:“我不想學醫,我願意讀書,將來爭得一官半職,幹一番榮宗耀祖的大事。”父母認為他小小年紀,口出狂言,就沒把他的話當回事。
由於姚家祖輩事佛,父母決定讓他出家為僧,謀口飯吃。但父母很快又舍不得了,畢竟兒子年紀還小,就這樣離開父母,確實放心不下,就在父母猶豫不決的時候,姚廣孝的伯父姚震之說:“為學有成則仕於朝,榮顯父母,不則就學佛,為方外之樂。”父母親聽了這話,覺得有道理,終於下定決心,把姚廣孝送到了裏中妙智庵,取法名道衍。從此,姚廣孝成了一個真正的出家人。
姚廣孝出家後,卻從師於一個叫席應真的道士,向他學習“陰陽術數之學”,同時還讀書工詩,研究兵法,他雲遊四方,廣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諸家之學,成了當時頗有名氣的高僧。姚廣孝有四個好友,分別叫高啟、楊基、張羽、徐賁,這四人自比於唐初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其中的徐賁,號北郭生,比鄰而居的高啟、王行、宋克等十人,號稱“北郭十友”,均與姚廣孝結為詩文好友。這些人勸姚廣孝棄佛歸儒,姚廣孝婉言謝絕了,他潛心內外典籍的學習,開始了佛、儒兩家的對比與選擇。
在學佛訪友和詩文來往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漸成熟,在元末亂世中,姚廣孝叩缽吟詩,高談闊論,確實不像個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個胸懷大誌的書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劉秉忠的路子,輔佐明君,成就帝王之業。朱元璋詔取天下高僧,姚廣孝因一場大病而失去了應詔的機會。這一次他雖未得官,但赴京使他進一步交結了官宦和高僧,並增強了成就事業的雄心。姚廣孝回到蘇州西山海雲院,在那裏住了四年,過著“無過客則終日危坐澄想”的生活。再次出遊,他已經47歲了,正當他感到“死期將至,故痛自鞭策”時,在好朋友宗泐的舉薦下,他於再次被選高僧進京,從此,他的命運就徹底改變了。
皇後馬氏去世,朱元璋命令選拔天下的有道高僧來侍奉諸王,為諸王誦經薦福。宗泐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高僧,當時正應詔在京,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稱他為“泐秀才”,在他的舉薦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召見了姚廣孝。兩人一交談,竟非常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朱棣請姚廣孝出山相助,姚廣孝毫不猶豫,欣然應允。
此時,朱棣就藩北平,姚廣孝就跟隨燕王北上,來到了北平。為了遮人耳目,朱棣讓他住持慶壽寺。兩人從此頻繁往來,經常秘密私談,至於談論什麽,至今不得而知,有人猜測,兩人在商談如何奪取明王朝的大權,從後來的事實可以看出,這種猜測是有根據的。朱元璋死後,朱棣得到消息,遂帶領軍隊赴京奔喪,即將到達淮安時,卻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來的敕符,讓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惱火,仍要下令過江,姚廣孝趕忙勸阻說:“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違詔命,反為不孝也。願殿下養成龍虎之威也。他日風雲感會,羽翼高舉,則大江隻投鞭可斷也,今日何得屑屑於此哉!”朱棣聽從了姚廣孝的建議,雖然心中不滿,但還是帶兵返回了北平。
實踐證明,姚廣孝的建議在當時的確是明智之舉,因為如果朱棣強行過江,不僅有違朱元璋的“遺詔”,鬧不好還會搭上自己的性命。為了進一步堅定燕王起兵的決心,姚廣孝煞費苦心,以相麵、占卜等方法不斷地誘導,並對當時形勢作了精辟的分析,朱棣終於被說動了,燕王決計起兵,姚廣孝起了決定作用,如果沒有姚廣孝,明朝的曆史說不定就要改寫了。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等人的鼓動下,決意奪取皇位,與侄子建文帝決一雌雄。姚廣孝作為燕王的主要輔佐和謀士,不但以自己的謀略使燕王最後下了決心,而且要作各方麵細致的準備,其中的練兵和鑄造兵器尤為重要。
燕王領兵在外,北平隻有少量兵力,由姚廣孝負責守城,麵對強敵,姚廣孝臨危不懼,多次打退李景隆的進攻。他知道苦守孤城,勢不能久,必須以攻為守,才能保住北平,於是,他乘李景隆久圍鬆懈之際,夜間突然命軍士殺出城門,出其不意,殺得明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燕王攻拔大寧後,回師北平,內外夾擊,將包圍北平的李景隆軍打得大敗而逃。姚廣孝對保衛北平,保全燕王的創業基地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大大削弱了朝廷的軍事實力。燕王起兵三年,與朝廷各有勝負,但沒有突破性進展,僅僅保住了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燕王和姚廣孝敏銳地意識到,長此下去,別說奪取朝廷政權,就是生死存亡都很難預料。在這危急的關頭,姚廣孝不愧為一個出色的謀略家和軍事家,他在總結了三年的作戰得失後,提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奇謀,這就是:“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這一奇謀的提出,燕王沒有想到,建文帝更沒有想到。誰敢出這樣的計謀啊?誰能想出這樣的神機妙算啊?燕王高興地說:“頻年用兵,何時已乎,要當臨江一決,不複返顧矣。”而燕王按照姚廣孝的謀略,甩掉了朝廷部署在北方的重兵,在其兵力薄弱的地帶穿插突進,竟然在短短四五個月中攻到長江北岸,與京師僅有一江之隔。
至此,建文帝驚恐失措,無計可施,隻得請求割地求和。燕王已穩操勝券,攻取京師隻在旦夕,因而對建文帝的求和置之不理。朱棣揮師自瓜州渡長江,建文帝派兵迎戰,均告失敗。燕軍兵臨城下,建文帝政權岌岌可危,穀王朱橞、大將李景隆等開城投降,京師遂告陷落。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燕王朱棣進入京師,終於奪取了明朝的政權,當了皇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定年號為永樂。
當朱棣得了天下之後,姚廣孝卻學起來張良,選擇半退隱,繼續做一個和尚,為了報答姚廣孝的功勞,成祖讓姚廣孝蓄發,姚廣孝不肯;成祖又賜給他府第和兩名宮女,姚廣孝也不肯接受,仍然住在寺院。在朝堂上,他的衣著和身份,不僅在當時獨一無二,而且在曆史上也是少有的,姚廣孝以欽差身份前往蘇湖賑濟,這是一種特殊的榮譽。離別故鄉二十餘年後,他終於衣錦還鄉了。但是,回到故鄉時,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沒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悵然。
姚廣孝帶著複雜的感情,將父母的靈位放進了少時出家的妙智庵,姚廣孝回京後,養了一隻雄雞,每天聽到雞叫,他就起床,可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就這樣,他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後的十幾個年頭。姚廣孝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是先後主持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兩部大書的編修。原來主持編修《永樂大典》的是解縉,解縉並沒有理解皇帝編修這部巨書的宗旨。永樂二年二月,這部巨書完成後,定名為《文獻大成》,上呈皇帝審閱。成祖對這部書不太滿意,命姚廣孝等人重修。永樂五年,這部包羅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等內容的二萬多卷的巨書,在姚廣孝主持下順利完成,並更名為《永樂大典》。
姚廣孝在學術思想上頗有膽識,史稱他:“晚著道餘錄,頗毀先儒。”因而受到儒者的鄙視。他回家鄉長洲看望同母姊妹時,不但不納,反而將他大罵一通。去訪問老友王賓時,王賓不見,隻遠遠地對他說:“和尚誤矣,和尚誤矣。”在儒家思想統治和禁錮著人們頭腦的明代,像姚廣孝這樣敢於詆毀批判儒家的人是不多見的。七十七歲的姚廣孝再次受任監修官,主持《明太祖實錄》的重新編修,直至他去世,大約六年多時間,他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此項工作,他不是掛名的監修官,而是名副其實的組織者。這次修成的《明太祖實錄》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的三修本,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時間和全書的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前兩次的修纂。但是,成書後朱棣設宴賞賜有關人員時,為此耗盡餘生的姚廣孝卻已經在兩月以前與世長辭了。
姚廣孝一生不脫袈裟,自有他的奧妙所在,他從十四歲起穿上袈裟,但一生積極從事政治活動和軍事活動,交接王侯,策劃密室,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建立了不朽的業績。他是一位穿著袈裟的政治家、謀略家和軍事家。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前,姚廣孝是和尚,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後,他仍然堅定不移地當和尚,因為這身袈裟為他的政治活動和得以善終做了最有效的保護。
朱棣在當了皇帝以後,姚廣孝作為功高蓋世的元勳,處在十分微妙的位置上。姚廣孝具有清醒的政治頭腦,他深知“狡兔死,良狗烹”和功高震主的惡果,他不能不有所防備,這就是他不願意脫去袈裟的真正原因,他繼續當和尚,實質上向朱棣表了一個態度,表明自己對權勢是淡薄的,在政治上是沒有野心的。朱棣因而對姚廣孝放心了,反而使姚廣孝的權勢和地位更加牢固,得以安度晚年,善始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