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寬,字原博,號匏庵、玉亭主,世稱匏庵先生,直隸長州人,明代名臣、詩人、散文家、書法家。狀元,授翰林修撰,曾侍奉孝宗讀書,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太保,諡號“文定”。


    吳寬,成年後以文章及品行聞名於諸生之中,在會試、廷試中均獲第一,為明朝蘇州第二位狀元,後任翰林院修撰,曾侍皇太子朱佑樘,秩滿進宮為右諭德。憲宗駕崩,皇太子朱佑樘即位,是為孝宗,吳寬以東宮舊僚身份,遷左庶子,參與修撰《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


    適逢繼母去世,吳寬守孝歸家,吏部缺員,孝宗命虛位待之,待吳寬守喪三年,讓其掌詹事府事,入直東閣,專典誥敕,並侍從皇太子朱厚照。宦官大多不願讓太子接近儒臣,多次用他事間斷講讀,吳寬率領僚屬上疏說:“東宮講學,寒、暑及風雨天就停講,每月初一、十五和節日停講,講學一年不過數月,一月不過數日,一日不過數刻。是進講的時間少,停講的日子多,怎能容許又借其他事妨礙講學。古人八歲時就隨師學習,居宿於外,是想他遠離不好的環境親近君子。百姓尚且如此,況且是天下之本的太子呢?”孝宗讚許並接納了他的意見。


    吳寬升任禮部尚書,仍掌詹事府事,他是當時文學侍從之臣中,聲望最高的一位,另一位狀元謝遷進入內閣後,曾經建議引吳寬入閣參與機務,但遭到另一位閣臣劉健的反對。一次,謝遷又說:“吳公的科第、年歲、聲望都超過我,我實在是自愧不如,哪是寄情於吳公呢?”到謝遷引退時,舉薦吳寬接替自己,其建議仍未被采用。朝內外都為吳寬惋惜,但吳寬很是坦然,說道:“我一開始就沒有入閣的念頭。”


    孝莊錢太後去世時,朝臣商議將來孝肅周太後去世,與錢太後一同合葬到明英宗的裕陵中,將靈位纎享到太廟中英宗的廟室裏,享受原配待遇。孝肅周太後去世,準備享太廟,孝宗卻認為將英宗周貴妃與英宗錢皇後一同祔享太廟不合適,要求禮官重新討論。吳寬說《詩經·魯頌》中的《閟宮》篇,以及《春秋》記載的仲子之宮,都是另建一神廟,認為漢、唐也是依照此例。正好朝臣大多也主張周太後纎享別廟,孝宗允準。


    吳寬七十歲時,多次因病請辭,都被慰留,後卒於禮部尚書任上,孝宗聞訊後,派官治喪,加祭二壇,追贈太子太保,諡號“文定”,葬於木瀆西花園山,並破格封贈了他的兩個兒子,授長子吳奭為中書舍人,補次子吳奐為國子生。


    吳寬,操行高潔,不受外界的評價所幹擾,對自身嚴格要求,他對於書籍涉獵廣泛,善詩能書,他有幾頃田,曾用以救濟親友中的貧困者。友人賀恩患病後,吳寬將他接到家裏照顧,日夜探視,賀恩病逝後,吳寬為他服喪達一月之久。


    吳寬少壯時好學,於書無所不讀,尤喜《左傳》、《漢書》以及唐宋大家的散文,最喜蘇軾文章。他學有根底,詩文和平恬雅,有典則。代表作有七律《悼沈臒樵畫史》、《題楊鐵崖墓銘後》、《送張兼素出知施宗州》、《謝顧良弼李世賢攜酒過訪》等,詩文集有《家藏集》77卷,其中詩30卷,文40卷,為吳寬自訂,後7卷疑為其子所增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1三國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1三國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