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其為震澤先生,吳縣人,明代名臣、文學家。自幼隨父讀書,聰穎異常,八歲能讀經史,十二歲能作詩,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授翰林編修,孝宗時曆侍講學士、日講官、吏部右侍郎等職。武宗時任吏部左侍郎,與吏部尚書韓文等請武宗誅劉瑾等“八虎”,但事敗未成,旋即入閣,拜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在任上盡力保護受劉瑾迫害之人,並屢次勸諫劉瑾,終因無法挽救時局而辭官歸鄉,此後家居十六年,終不複出。王守仁讚其為“完人”,唐寅贈聯稱其“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


    王鏊,其父王琬曾任光化知縣,自幼隨父讀書,聰穎異常,八歲能讀經史,十二歲能作詩,十六歲時隨父北上入京師,習業於國子監,寫得一手好文章,其文一出,國子監諸生就爭相傳頌,侍郎葉盛、提學禦史陳選感到驚奇,稱他為“天下士”。在鄉試中取得第一名“解元”,在禮部會試又取得第一名“會元”,殿試一甲第三名,被授為翰林編修,一時盛名天下。


    王鏊參與編修《明憲宗實錄》,同年,升為侍講學士。《明憲宗實錄》修成,升任右春坊、右諭德、侍講經筵官,當時孝宗寵信宦官李廣,整日在李廣陪伴下遊玩。王鏊便以周文王勤政的典故反複勸諫,終使孝宗感動,日講完後,孝宗對李廣說:“講官指的是你們。”在選擇太子僚屬時,孝宗命他以原職兼任太子諭德,不久轉少詹事,因吏部尚書韓文薦,擢為吏部右侍郎。


    王鏊被起用為吏部左侍郎,參與編修《明孝宗實錄》,任副總裁,當時明武宗“好逸樂”,不問政事,太監劉瑾專權,吏治大壞。王鏊與吏部尚書韓文等人,要求武宗誅劉瑾等“八虎”,但失敗未成。不久,劉瑾入司禮監,大學士劉健、謝遷相繼離去,內閣隻有李東陽一人。劉瑾想引焦芳入閣,但廷議隻推薦王鏊,劉瑾迫於公論,命王鏊以原職兼學士,與焦芳一同入閣。一月後,升任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國史總裁、同知經筵事。


    景帝汪皇後去世,朝廷對以什麽規格舉行喪禮拿不定主意,王鏊說:“皇妃並非因罪被廢,應恢複原封號,按妃的規格安葬,按皇後的規格祭祀。”武宗便下令停朝,按皇後規格祭祀。


    憲宗廢後吳氏去世,劉瑾要按普通宮女的製度把她的遺體焚燒、草草安埋,王鏊認為不可,最終才得以妃禮下葬。當時,尚寶卿崔璿等三人被迫害差點死去,王鏊對劉瑾說:“士可殺,不可辱,現在對崔璿侮辱並且又要殺之,我還有何臉麵留在內閣。”李東陽也極力相救,崔璿等才得以免死遣送戍邊。劉瑾恨已致仕的韓文,一心要置他於死地,又想借故中傷劉健、謝遷,王鏊與李東陽前後都極力相救,使劉瑾陰謀未得逞。有人在劉瑾麵前誹謗楊一清,稱他築邊牆浪費軍需。王鏊爭辯道:“楊一清為國修邊,豈能以功為罪?”劉瑾對兵部尚書劉大夏發怒,將他逮至京城,要以激變罪名判其死刑。王鏊爭辯說:“岑猛不過是拖延沒去罷了,未叛變怎能說為激變?”


    當時,劉瑾權傾朝內外,王鏊起初開誠布公的勸諫劉瑾,劉瑾有時接納。而焦芳專於阿諛奉承,劉瑾更為專橫,士大夫深受其害。王鏊無法挽救,就力求辭官返鄉,他三次上疏請辭,才被批準,武宗賜他璽書、馬車,有關部門按舊例供應糧食、奴仆。


    王鏊家居十六年,廷臣交相薦舉,終不肯複出,《明孝宗實錄》修成,王鏊因曾參與編修,獲賜白金五十兩。與門下士祝允明等八人,於怡老園之池亭飲宴,並賦詩唱和。


    世宗朱厚熜即位,派行人柯維熊慰問王鏊,並賜羊酒以示優眷,王鏊上疏致謝,並奏獻《講學篇》和《親政篇》,世宗優詔回報,特蔭其一子為中書舍人。世宗又命有關部門慰問王鏊,同年王鏊於家中逝世,享年七十五歲,世宗聞訊後,輟朝一日,賜麻布五十匹,賻米五十石,諭令祭九壇,詔命工部派人前往辦喪,追贈太傅,諡號文恪,葬於洞庭東山梁家山之原。


    王鏊著有《震澤編》、《震澤集》、《震澤長語》、《震澤紀聞》、《姑蘇誌》等。《皇明經世文編》輯有《王文恪公文集》,還曾參與編修《明憲宗實錄》、《明孝宗實錄》,任《孝宗實錄》副總裁。並與徐溥等共修《大明會典》,任副總裁。


    其所撰《姑蘇誌》共六十卷,分沿革、疆域、山水、風俗、戶口、城池、寺觀、古跡、紀事、雜事等,共三十一門,該誌采用綱目體。《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該誌“繁簡得中,考核精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1三國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1三國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