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汗,本名博爾濟錦·阿南達,北元蒙古土默特部首領、政治家、軍事家,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達延汗孫。其部落初期遊牧於豐州灘,後逐漸強盛,逐原草原霸主察哈爾部於遼東,成為右翼蒙古首領,基本上管冶韃靼大部分地區,控製範圍東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臨長城,後為開辟牧場,將瓦刺趕到科布多,征服青海,甚至一度派切盡黃台吉用兵西藏。兵臨北京,史稱“庚戌之變”,明朝開放進行馬匹交易,由於貿易逆差緣故,明朝單方關閉馬市,導致雙方再次開戰。在張居正主持下,雙方達成朝貢互市協議,明朝冊封俺答汗為順義王,開放十一處邊境貿易口岸。俺答汗征服青海後,皈依藏傳佛教的格魯派,修建了仰華寺,尊崇索南嘉措為“達賴喇嘛”,索南嘉措尊奉俺答汗“轉千金**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承認俺答汗為成吉思汗的化身,為全蒙古的大汗,雙方合作推進黃教在蒙古地區的傳播。
俺答汗孛兒隻斤·阿勒坦,成吉思汗十七世孫,亦稱索多汗,是大元汗之孫,是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的首領,兄長麥力艮濟農死後,土默特成為右翼三萬戶的中心,阿勒坦成為右翼三萬戶事實上的首領。在他的率領下,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進駐古豐州川,實力不斷增強,成為當時右翼蒙古中最強大的萬戶,豐州川隨之被習稱為土默川。
俺答汗統治時期,土默川生產發展突飛猛進,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當時,農業的發展、牧業的繁榮、手工業的進步,以及初具規模的城市建設等等,土默川的繁榮發展乃是各族勞動人民共同奮鬥、謀求發展的結果,他們是創造土默川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的主人,同時,對於俺答汗個人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應給予充分肯定和褒揚。
俺答汗的主要曆史功績是,發展了蒙古族的經濟與文化。明蒙之間長期對立,積怨甚深,明朝拒絕與蒙古互市,蒙古牧民得不到漢地的農產品。俺答汗用和平與戰爭兩種手段,不斷要求明朝開放關市,俺答汗的嫡孫把汗那吉因為家庭矛盾激化而投奔明朝。以此為契機,俺答汗與明朝談判,會談中俺答汗除要求歸還把汗那吉外,更主要的是談到了蒙明和睦相處、開展互市貿易的問題。雙方終於開誠布公、拋棄前嫌,明蒙雙方終於達成協議停止對抗,開放馬市,走向合作。俺答汗也被明朝隆慶皇帝封為“順義王”。
明蒙之間建立了長達70年的和平貿易關係,自此明蒙邊境數十年無大衝突,通貢互市加強了漠南蒙古草原與明朝的經濟文化聯係,結束了蒙古與明朝長達二百餘年的戰爭局麵,使蒙明邊界呈現出一派和平繁榮的景象。俺答汗向部屬宣布和平,表示與明朝世世友好,永不相犯,俺答汗建立蒙古大明金國,自稱俺答汗,自此明蒙邊境數十年無大衝突,通貢互市加強了漠南蒙古草原與明朝的經濟文化聯係。
在“俺答汗封貢”之前,為了突破明朝的經濟封鎖,解決單純遊牧經濟難以自給自足的問題,俺答汗決定在土默川發展農業生產,他采取措施,引進農業技術,開墾耕地,種植黍、糜、穀等作物。同時這裏的手工業也逐步發展起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俺答汗決定模仿失去的大都修建新的城市,新城建成,被親切地稱作“庫庫和屯”,意為“青色的城”,後來庫庫和屯城逐漸成為蒙古草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在元朝,西藏薩迦派佛教首領八思巴擔任帝師,代表元朝管理西藏,元亡後,蒙藏聯係基本中斷。俺答汗為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謀求與西藏宗教領袖建立密切聯係。阿勒坦與格魯派藏傳佛教領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華寺舉行會談,蒙古正式接受了格魯派藏傳佛教,俺答汗贈給索南嘉措“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稱號,“聖”即超凡之人;“識一切”是藏傳佛教對在顯宗方麵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稱;“瓦齊爾達喇”是梵文,意為“執金剛”,也是藏傳佛教對在密宗方麵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稱;“達賴”是蒙語大海之意;“喇嘛”是藏語上師之意。索南嘉措得到了達賴喇嘛的稱號,他又向上追認了兩世,自稱三世達賴。索南嘉措贈給俺答汗“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稱號,“咱克喇瓦爾第”是梵文,意為“轉輪王”;“徹辰汗”是蒙古語,意為“聰明睿智之汗王”,蒙藏關係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重新建立起來了。
此後,格魯派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廣泛傳播,俺答汗從西藏請來許多喇嘛翻譯佛經,庫庫和屯成為喇嘛教活動和翻譯佛經的中心。格魯派藏傳佛教給蒙古社會帶來了宗教文化知識,如天文、曆法、藏醫、建築、藝術、宗教哲理等知識,對於豐富和發展蒙古族文化起到了顯著作用。自宣德年間開始蒙古各部開始南遷,至嘉靖末年最終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其中經曆了兀良哈三衛南徙、北虜入套、左翼蒙古南遷這三個階段。
嘉靖朝,漠南蒙古出現了一支強大的勢力,那便是土默特部的俺答汗,他雖然不是蒙古大汗,但是卻讓蒙古大汗十分畏懼,他所統領的軍隊雖然隻是漠南蒙古的一部,但其戰鬥力足以讓整個明軍膽戰心驚。也正是他,在嘉靖朝中葉,帶領蒙古軍隊圍困了僅有羸弱士兵防守的京師,好在俺答汗當時並不想強攻,隻是為了逼迫嘉靖皇帝同意他的互市請求,否則,曆史可能會被改寫,這個事件便是很有名的“庚戌之變”。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事件,但是不明白為什麽土木堡之變以後,蒙古軍隊那麽長時間都沒能再次圍困明朝京師,而俺答汗為什麽能輕易做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奔俺答汗的白蓮教徒的幫助,這些白蓮教徒不僅熟悉明朝北邊的防線,且對用兵布陣也很有研究。此外,俺答汗讓一些白蓮教徒幫他製造攻城器械,這樣便使得明朝北部的防禦能力大大下降,所以蒙古軍隊能夠從容地進攻明朝防守最薄弱的地方,搶掠完畢之後再從容地回到蒙古。
嘉靖帝去世後,隆慶帝繼位,新皇帝上任,俺答汗很不給麵子,在白蓮教徒趙全等人的慫恿下,派兵進攻山西。按照趙全的計謀,俺答汗遣兵六萬,兵分四路向明軍進攻,在白蓮教徒的帶領下,蒙古軍隊很快攻破了長城,先後劫掠了石州、文水、交城、平陽、介休等地。
趙全向俺答汗提出了更高的戰略目標,那就是占領明朝的部分長城關口和山西太原等地,這樣俺答汗就可以占領北部中國,實現同明朝的南北分治了。俺答汗並沒有聽信趙全的話,一方麵是因為此次入侵,目的就是劫掠自己所需的金銀財寶、物資藥物等;另一方麵,他自己不是蒙古正統大汗,暫時沒有實力同明朝進行南北分治。
若是沒有什麽曆史機遇,恐怕明蒙還會繼續對峙下去,北方百姓還要繼續遭受劫難,然而禍起蕭牆,俺答汗有個孫子叫把漢那吉。俺答汗把把漢那吉未婚妻兔扯金女賜與別人,把漢那吉一氣之下帶領親信投奔了明朝,明朝十分重視,希望用把漢那吉跟俺答汗交換趙全等白蓮教頭目。趙全告訴俺答汗,要想得到把漢那吉,隻能用武力逼迫的方法,俺答汗覺得有道理,便派兵進攻明朝邊地。但是因為明朝有防備,且把漢那吉還掌握在明朝手中,所以這次攻勢很快失敗了。
對峙陷入僵局,需要破局,大同巡撫方逢時想到,當年趙全曾寫過投降信,他便把這個信交給了俺答汗看。如果是在嚴重對峙、缺少使者交流的時期,趙全的這封信俺答汗是無法看到的,即使看到也不會相信,但是此時明蒙已開始聯絡,且俺答汗很希望能自己的孫子回來。所以最終雙方息兵和談,並同意換人,這就是史上非常有名的“隆慶和議”。
俺答汗孛兒隻斤·阿勒坦,成吉思汗十七世孫,亦稱索多汗,是大元汗之孫,是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的首領,兄長麥力艮濟農死後,土默特成為右翼三萬戶的中心,阿勒坦成為右翼三萬戶事實上的首領。在他的率領下,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進駐古豐州川,實力不斷增強,成為當時右翼蒙古中最強大的萬戶,豐州川隨之被習稱為土默川。
俺答汗統治時期,土默川生產發展突飛猛進,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當時,農業的發展、牧業的繁榮、手工業的進步,以及初具規模的城市建設等等,土默川的繁榮發展乃是各族勞動人民共同奮鬥、謀求發展的結果,他們是創造土默川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的主人,同時,對於俺答汗個人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應給予充分肯定和褒揚。
俺答汗的主要曆史功績是,發展了蒙古族的經濟與文化。明蒙之間長期對立,積怨甚深,明朝拒絕與蒙古互市,蒙古牧民得不到漢地的農產品。俺答汗用和平與戰爭兩種手段,不斷要求明朝開放關市,俺答汗的嫡孫把汗那吉因為家庭矛盾激化而投奔明朝。以此為契機,俺答汗與明朝談判,會談中俺答汗除要求歸還把汗那吉外,更主要的是談到了蒙明和睦相處、開展互市貿易的問題。雙方終於開誠布公、拋棄前嫌,明蒙雙方終於達成協議停止對抗,開放馬市,走向合作。俺答汗也被明朝隆慶皇帝封為“順義王”。
明蒙之間建立了長達70年的和平貿易關係,自此明蒙邊境數十年無大衝突,通貢互市加強了漠南蒙古草原與明朝的經濟文化聯係,結束了蒙古與明朝長達二百餘年的戰爭局麵,使蒙明邊界呈現出一派和平繁榮的景象。俺答汗向部屬宣布和平,表示與明朝世世友好,永不相犯,俺答汗建立蒙古大明金國,自稱俺答汗,自此明蒙邊境數十年無大衝突,通貢互市加強了漠南蒙古草原與明朝的經濟文化聯係。
在“俺答汗封貢”之前,為了突破明朝的經濟封鎖,解決單純遊牧經濟難以自給自足的問題,俺答汗決定在土默川發展農業生產,他采取措施,引進農業技術,開墾耕地,種植黍、糜、穀等作物。同時這裏的手工業也逐步發展起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俺答汗決定模仿失去的大都修建新的城市,新城建成,被親切地稱作“庫庫和屯”,意為“青色的城”,後來庫庫和屯城逐漸成為蒙古草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在元朝,西藏薩迦派佛教首領八思巴擔任帝師,代表元朝管理西藏,元亡後,蒙藏聯係基本中斷。俺答汗為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謀求與西藏宗教領袖建立密切聯係。阿勒坦與格魯派藏傳佛教領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華寺舉行會談,蒙古正式接受了格魯派藏傳佛教,俺答汗贈給索南嘉措“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稱號,“聖”即超凡之人;“識一切”是藏傳佛教對在顯宗方麵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稱;“瓦齊爾達喇”是梵文,意為“執金剛”,也是藏傳佛教對在密宗方麵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稱;“達賴”是蒙語大海之意;“喇嘛”是藏語上師之意。索南嘉措得到了達賴喇嘛的稱號,他又向上追認了兩世,自稱三世達賴。索南嘉措贈給俺答汗“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稱號,“咱克喇瓦爾第”是梵文,意為“轉輪王”;“徹辰汗”是蒙古語,意為“聰明睿智之汗王”,蒙藏關係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重新建立起來了。
此後,格魯派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廣泛傳播,俺答汗從西藏請來許多喇嘛翻譯佛經,庫庫和屯成為喇嘛教活動和翻譯佛經的中心。格魯派藏傳佛教給蒙古社會帶來了宗教文化知識,如天文、曆法、藏醫、建築、藝術、宗教哲理等知識,對於豐富和發展蒙古族文化起到了顯著作用。自宣德年間開始蒙古各部開始南遷,至嘉靖末年最終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其中經曆了兀良哈三衛南徙、北虜入套、左翼蒙古南遷這三個階段。
嘉靖朝,漠南蒙古出現了一支強大的勢力,那便是土默特部的俺答汗,他雖然不是蒙古大汗,但是卻讓蒙古大汗十分畏懼,他所統領的軍隊雖然隻是漠南蒙古的一部,但其戰鬥力足以讓整個明軍膽戰心驚。也正是他,在嘉靖朝中葉,帶領蒙古軍隊圍困了僅有羸弱士兵防守的京師,好在俺答汗當時並不想強攻,隻是為了逼迫嘉靖皇帝同意他的互市請求,否則,曆史可能會被改寫,這個事件便是很有名的“庚戌之變”。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事件,但是不明白為什麽土木堡之變以後,蒙古軍隊那麽長時間都沒能再次圍困明朝京師,而俺答汗為什麽能輕易做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奔俺答汗的白蓮教徒的幫助,這些白蓮教徒不僅熟悉明朝北邊的防線,且對用兵布陣也很有研究。此外,俺答汗讓一些白蓮教徒幫他製造攻城器械,這樣便使得明朝北部的防禦能力大大下降,所以蒙古軍隊能夠從容地進攻明朝防守最薄弱的地方,搶掠完畢之後再從容地回到蒙古。
嘉靖帝去世後,隆慶帝繼位,新皇帝上任,俺答汗很不給麵子,在白蓮教徒趙全等人的慫恿下,派兵進攻山西。按照趙全的計謀,俺答汗遣兵六萬,兵分四路向明軍進攻,在白蓮教徒的帶領下,蒙古軍隊很快攻破了長城,先後劫掠了石州、文水、交城、平陽、介休等地。
趙全向俺答汗提出了更高的戰略目標,那就是占領明朝的部分長城關口和山西太原等地,這樣俺答汗就可以占領北部中國,實現同明朝的南北分治了。俺答汗並沒有聽信趙全的話,一方麵是因為此次入侵,目的就是劫掠自己所需的金銀財寶、物資藥物等;另一方麵,他自己不是蒙古正統大汗,暫時沒有實力同明朝進行南北分治。
若是沒有什麽曆史機遇,恐怕明蒙還會繼續對峙下去,北方百姓還要繼續遭受劫難,然而禍起蕭牆,俺答汗有個孫子叫把漢那吉。俺答汗把把漢那吉未婚妻兔扯金女賜與別人,把漢那吉一氣之下帶領親信投奔了明朝,明朝十分重視,希望用把漢那吉跟俺答汗交換趙全等白蓮教頭目。趙全告訴俺答汗,要想得到把漢那吉,隻能用武力逼迫的方法,俺答汗覺得有道理,便派兵進攻明朝邊地。但是因為明朝有防備,且把漢那吉還掌握在明朝手中,所以這次攻勢很快失敗了。
對峙陷入僵局,需要破局,大同巡撫方逢時想到,當年趙全曾寫過投降信,他便把這個信交給了俺答汗看。如果是在嚴重對峙、缺少使者交流的時期,趙全的這封信俺答汗是無法看到的,即使看到也不會相信,但是此時明蒙已開始聯絡,且俺答汗很希望能自己的孫子回來。所以最終雙方息兵和談,並同意換人,這就是史上非常有名的“隆慶和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