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嶽,本名介賓,字會卿,號景嶽,別號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黃,人稱“張熟地”,浙江紹興府山陰人,明代傑出醫學家,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實際的創始者。幼隨其父遊京城,十四歲時從京華名醫金英學醫,盡得其傳,中年從軍,曾到過燕、冀、魯等地,後回鄉致力於醫學。於醫之外,亦旁通象數、星緯、堪輿、律呂等學,積30年辛勞研究《素問》《靈樞》,終於撰成《類經》。在醫學理論方麵,張景嶽根據《黃帝內經》“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提出“陽非有餘”及“真陰不足”、“人體虛多實少”等理論,主張補益真陰元陽,慎用寒涼和攻伐方藥,在臨證上常用溫補方劑,被稱為“溫補學派”,時人稱他為“醫術中傑士”、“仲景以後,千古一人”。


    張景嶽,出生於一個以軍功起家的家庭,祖上世襲紹興衛指揮使,食祿千戶,家境富裕,自幼聰穎,喜愛讀書,廣泛接觸諸子百家和經典著作。其父張壽峰是定西侯蔣貴門客,素曉醫理,張景嶽幼時即從父學醫,研習《黃帝內經》。十三歲時,隨父到北京,從師京畿名醫金英學習,學有所成,給人看病,非常認真,張景嶽晚年曾回憶說:“餘少年時,每將用藥,必逐件細嚐,既得其理。”青年時廣遊於豪門,結交貴族,當時上層社會盛行理學和道家思想。張景嶽閑餘博覽群書,思想多受其影響,通曉易理、天文、道學、音律、兵法之學,而對醫學領悟尤多。


    性格豪放,可能受先祖以軍功立世的激勵,他壯歲從戎,參軍幕府,遊曆北方,足跡及於榆關、鳳城和鴨綠江之南。當時,北方異族興起,遼西局勢已不可為,數年戎馬生涯無所成就,使景嶽功名壯誌“消磨殆盡”,而親老家貧終使景嶽盡棄功利之心,解甲歸隱,潛心於醫道,醫技大進,名噪一時,被人們奉為“仲景、東垣再生”。五十七歲時,返回家鄉,專心從事於臨床診療,著書立說。


    張景嶽早年推崇丹溪之學,朱丹溪處於《局方》盛行的時代,醫者每多濫用辛熱燥烈藥物而致傷陰劫液,故朱氏以“陽有餘陰不足”立論。明代醫學界河間、丹溪的火熱論相火論占統治地位,更有時醫偏執一說,保守成方,不善吸取精華,反而濫用寒涼,多致滋膩傷脾苦寒敗胃,成為醫學界的時弊。


    在多年豐富臨床實踐中,逐漸擯棄朱氏學說,私淑溫補學派前輩人物薛己,薛己身為明太醫院使,主要為皇室王公等貴族診病,病機多見虛損,故喜用補。景嶽出身貴族,交遊亦多豪門大賈,故法從薛氏,力主溫補。特別針對朱丹溪之“陽有餘陰不足”創立“陽非有餘,真陰不足”的學說,創製了許多著名的補腎方劑。


    張景嶽善辨八綱,探病求源,擅長溫補,並在其醫學著述和醫療實踐中充分反映。治療虛損頗為獨到,反對苦寒滋陰,很好地糾正了寒涼時弊。他的陰陽學說、命門學說對豐富和發展中醫基礎理論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


    張景嶽中年以後著書立說,著作首推《類經》,它是對《黃帝內經》進行全麵、係統的一次分類編述和注釋。其編撰“凡曆歲者三旬,易稿者數四,方就其業。”《類經》分經文為十二類、若幹節,根據相同的內容,擬定標題,題下分別納入兩經原文後詳加注釋,並指出王冰以來注釋《內經》的各家不足之處,條理井然,便於查閱,其注頗多闡發。


    對《內經》精研深刻,各家著作瀏覽甚廣,《類經》集前人注家的精要,加以自己的見解,敢於破前人之說,理論上有創見,注釋上有新鮮,編次上有特色,是學習《內經》重要的參考書。景嶽再編《類經圖翼》和《類經附翼》,對《類經》一書中意義較深言不盡意之處,加圖詳解,再附翼說。《類經圖翼》十一卷,對運氣、陰陽五行、經絡經穴、針灸操作等作圖解說,討論係統;《類經附翼》四卷,為探討易理、古代音律與醫理的關係,也有闡述其溫補的學術思想之作,如《附翼·大寶論》《附翼·真陰論》等重要論文,也有部分針灸歌賦。


    晚年集自己的學術思想、臨床各科方藥針灸之大成,輯成《景嶽全書》64卷,內容豐富,囊括理論、本草、成方、臨床各科疾病,是一部全麵而係統的臨床參考書。張景嶽才學博洽,文采好,善雄辯,文章氣勢宏闊,議論縱橫,多方引證,演繹推理,邏輯性強,故《景嶽全書》得以廣為流傳。後世葉天士亦多承他的理論和方法。


    《景嶽全書》中,頗有意思的是其中的《新方八略》《新方八陣》《古方八陣》。張景嶽引兵論醫,仿兵法八陣,把治病愈疾之法分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八陣,取用藥如用兵之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1三國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1三國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