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武,名字也作陳武、柴唐,史書又稱其“柴將軍”,西漢開國功臣、將領。劉邦攻打豐邑不下,來薛縣向項梁借兵,柴武在此時被項梁派遣到劉邦麾下。隨劉邦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參加垓下之戰,配合布陣與項羽軍會戰,將項羽軍擊潰。封棘蒲侯,是漢高祖定下的漢初十八侯之一,排名第十三,後來曾任大將軍。平定諸呂之亂後,柴武等開國功臣將相迎立劉恒為新帝,後率軍平定濟北王劉興居叛亂,柴武去世,諡號剛。
柴武,起初歸屬在楚國起義領袖項梁麾下,沛公劉邦攻打豐邑不下,秦嘉、景駒等人又被項梁所除,劉邦前來薛縣拜見項梁,項梁給劉邦增撥了部卒五千人,五大夫爵位的將領十個。柴武此時以將軍的身份,統率兩千五百人在薛縣歸入到劉邦麾下,協同其作戰,劉邦回去後,再次領兵進攻豐邑,攻陷了該城,守城的雍齒逃奔魏國。
秦將章邯攻滅齊王田儋、魏王魏咎,將田榮包圍在東阿城,楚國武信君項梁率領楚軍北上救援東阿,柴武與劉邦、項羽、龍且等將領皆領軍參戰,楚軍沿途攻取秦軍占領的魏地城邑,在東阿大破章邯統領的部隊。
劉邦率兵西進,在昌邑與彭越相遇,和他一起合攻昌邑,沒有攻克,撤兵到栗縣,正好遇到剛武侯大約有四千人,剛武侯被並入了劉邦的軍隊。柴武隨軍進入關中抵達霸上,在累計起事兩年後,柴武隨同劉邦就國,進入漢中郡。
韓信引兵東進攻齊,還沒渡過平原渡口,得知酈食其已經說服齊國歸漢,韓信想停止進攻,被蒯徹說服而渡河攻打齊國。齊國已決定降漢,對漢軍的戒備鬆懈,韓信乘機襲擊了齊國駐守曆下的軍隊,柴武率領漢軍攻打齊國在曆下的守軍,大破田既的部隊,軍功足以封侯。漢軍一直打到臨淄,齊王田廣驚恐,烹殺了酈食其,逃到高密縣向西楚求救,此後韓信在濰水擊敗西楚援軍龍且等人,追擊並殺死齊王田廣。
劉邦召集韓信、彭越等諸侯進兵,劉賈、英布、周殷等也率軍匯集在垓下,劉邦和諸侯軍共同進攻楚軍,與項羽在垓下決戰。先鋒部隊由齊王韓信統領,韓信率領三十萬大軍與楚軍正麵對陣,孔將軍孔藂為左翼,費將軍陳賀為右翼,劉邦在其後,周勃、柴武在劉邦的部隊之後。
楚軍由項羽統領,人數約有十萬,韓信先率前鋒與項羽交鋒,作戰不利,向後退卻,孔將軍孔藂、費將軍陳賀從左右兩邊縱兵夾擊,楚軍不利,韓信乘勢再次攻上去,大敗楚軍於垓下。楚軍在垓下退入壁壘堅守,兵少食盡,被漢軍重重包圍,夜晚聽到漢軍從四麵傳來楚國歌聲,項羽大感震驚,認為楚地已經被漢軍全部占領。項羽帶著幾百人馬突圍,被漢軍一路追擊,最終項羽逃至東城縣烏江之畔自刎而死,柴武被正式定封為棘蒲侯,其食邑數量失考。
韓王信再次勾結冒頓率領匈奴騎兵入侵駐紮在參合城,對抗漢朝,劉邦派遣柴武帶兵前去迎擊,柴武先寫信給韓王信說:“陛下寬厚仁義,諸侯即使有過背叛逃亡,但當他們再度歸順時,總會恢複原有的爵位名號,並不加誅殺。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現在您是因為戰敗才逃往匈奴的,並沒有大罪,您應該趕快來歸順!”
韓王信回信道:“陛下把我從裏巷平民中提拔上來,讓我南麵稱王,這對我來說是萬分榮幸的。在滎陽之戰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項羽關押,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等到匈奴進犯馬邑,我不能堅守城池,而獻城投降,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現在反而為敵人帶兵,和將軍爭戰,爭這旦夕之間的活頭,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文種、範蠡沒有一條罪狀,仍然一個被殺一個逃亡;現在我對陛下犯了三條罪狀,還想在世上求取活命,這是伍子胥在吳國之所以被殺的原因。如今我逃命隱藏在山穀之間,每天都靠向蠻夷乞討過活,我的思歸之心,就如同癱瘓的人不能忘記起立行走,眼盲的人不能忘記睜眼視物一樣,隻不過情勢不允許罷了。”於是,兩軍交戰,柴武屠平參合城,將韓王信斬殺。
柴武平定了諸呂之亂後,商議迎立代王劉恒為皇帝,代王劉恒驅車到了渭橋,群臣都來拜見稱臣,太尉周勃於是跪著奉上天子璽符。劉恒辭謝說:“到了代王府邸再商議吧。”於是,車馬疾馳進入代王府邸,群臣也隨從抵達,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大將軍柴武、禦史大夫張蒼、宗正劉郢客、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典客劉揭等人全都再次跪拜進言稱:“皇子劉弘等人都不是孝惠帝的兒子,不應當事奉宗廟。我們恭敬地與陰安侯(劉邦大嫂)、頃王後(劉邦二嫂)、琅邪王(劉澤)以及宗室、大臣、列侯、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商議,大家都說:‘大王如今是高皇帝最年長的兒子,最應該做高皇帝的繼承人。’希望大王即天子之位。”
劉恒說:“事奉高皇帝宗廟,這是大事。寡人沒有才能,勝任不了事奉宗廟的大事,希望請叔父楚王(劉交)考慮最合適的人,寡人不敢當此重任。”群臣都跪伏在地上,堅決請求。劉恒先是麵向西邊,坐在主人的位置謙讓了幾次,群臣扶他向南坐在君主的位置,他又謙讓了兩次。丞相陳平等人都說:“我們再三考慮,認為大王事奉高皇帝宗廟是最適宜的。即使讓天下諸侯和百姓來考慮,也會認為適宜的。我們臣子是為宗廟社稷著想,絕不敢輕率疏忽。希望大王聽從我們的意見,我們將感到榮幸,現在,我們恭敬地奉上天子的玉璽和符節。”劉恒說:“既然宗室、將相、諸王、列侯都認為沒有人比寡人更適宜,那寡人就不敢推辭了。”於是,代王劉恒即位做了天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濟北王劉興居得知文帝到了代地,將要前去反擊匈奴,因而趁勢造反,打算發兵襲擊滎陽。於是,文帝下令丞相灌嬰撤回部隊,派遣棘蒲侯柴武為大將軍,率領十萬部隊前去討伐叛軍。昌侯盧卿、共侯盧罷師、寧侯魏遫、深澤侯趙將夜等將軍都隸屬柴武指揮,祁侯繒賀擔任將軍,率軍駐紮在滎陽。
文帝從太原回到長安,詔令有關大臣說:“濟北王背德反上,連累了濟北國的官吏百姓,這是大逆不道。濟北國的官吏和民眾,凡是在朝廷大軍到來之前就自己停止反叛活動的,以及率部投降或獻出城邑出降的,一律赦免,官爵複原。那些開始曾與劉興居一起造反但後來投降了的人,也予以赦免。”柴武擊潰濟北國叛軍,俘虜濟北王劉興居,劉興居自殺,文帝宣布赦免濟北國中隨濟北王造反的官吏百姓,濟北國被收歸漢朝中央,設置為郡。
漢文帝在位時,將軍柴武等人建議說:“南越、朝鮮自從秦朝統一時內屬為臣子,後來才擁兵守險,躊躇觀望。高祖時天下初定,人民剛剛得到一點安寧,不可再次用兵。如今陛下以仁惠撫治百姓,四海以內都受恩澤,應該乘此時士民樂為陛下所用的機會,討伐叛逆的黨徒,以統一疆土。”
文帝說:“朕自從能穿衣戴冠以來,從來沒有想過能到達這個地位,趕上呂氏之亂,功臣和宗室都不以我的微賤出身為恥,陰差陽錯使我得了皇帝的大位,我常戰戰兢兢,害怕事情有始無終。況且興兵打仗,是一件凶險的大事,縱然能達到目的,發動起來也必有耗損和創病,又怎能避免得了百姓拋家離業遠方征討?先帝知道勞乏的百姓不可再加使用,所以不把南越、朝鮮等事放在心上。朕豈能自以為有能耐?如今匈奴入侵內地,軍吏禦敵無功,邊地百姓父死子繼,服兵役的日子已經很久,朕時常為此不安和傷痛,沒有一天能夠忘記。如今既不能銷毀兵器,長守安定,但願暫且堅守邊防,遠設斥候,派遣使者,締盟結好,使北部邊陲得到休息安寧,功勞就算大得很了。且不可再議興兵的事了”。因此百姓內外都無徭役,得到休息以致力於農事,致使天下殷實富足,糧食每鬥降至十餘文錢,國內雞鳴狗吠相聞,煙火萬裏不驚,可說是夠和平安樂的了。
棘蒲侯柴武家的太子柴奇,與淮南王劉長私聯閩越與匈奴,密謀造反,事情敗露後被捕,柴奇以及所有參與謀反的人都被誅殺。柴武去世,諡號剛侯,由於柴武的兒子柴奇曾參與謀反,所以不給安置柴武的後人繼承他的爵位,棘蒲侯國被撤除。
柴武,起初歸屬在楚國起義領袖項梁麾下,沛公劉邦攻打豐邑不下,秦嘉、景駒等人又被項梁所除,劉邦前來薛縣拜見項梁,項梁給劉邦增撥了部卒五千人,五大夫爵位的將領十個。柴武此時以將軍的身份,統率兩千五百人在薛縣歸入到劉邦麾下,協同其作戰,劉邦回去後,再次領兵進攻豐邑,攻陷了該城,守城的雍齒逃奔魏國。
秦將章邯攻滅齊王田儋、魏王魏咎,將田榮包圍在東阿城,楚國武信君項梁率領楚軍北上救援東阿,柴武與劉邦、項羽、龍且等將領皆領軍參戰,楚軍沿途攻取秦軍占領的魏地城邑,在東阿大破章邯統領的部隊。
劉邦率兵西進,在昌邑與彭越相遇,和他一起合攻昌邑,沒有攻克,撤兵到栗縣,正好遇到剛武侯大約有四千人,剛武侯被並入了劉邦的軍隊。柴武隨軍進入關中抵達霸上,在累計起事兩年後,柴武隨同劉邦就國,進入漢中郡。
韓信引兵東進攻齊,還沒渡過平原渡口,得知酈食其已經說服齊國歸漢,韓信想停止進攻,被蒯徹說服而渡河攻打齊國。齊國已決定降漢,對漢軍的戒備鬆懈,韓信乘機襲擊了齊國駐守曆下的軍隊,柴武率領漢軍攻打齊國在曆下的守軍,大破田既的部隊,軍功足以封侯。漢軍一直打到臨淄,齊王田廣驚恐,烹殺了酈食其,逃到高密縣向西楚求救,此後韓信在濰水擊敗西楚援軍龍且等人,追擊並殺死齊王田廣。
劉邦召集韓信、彭越等諸侯進兵,劉賈、英布、周殷等也率軍匯集在垓下,劉邦和諸侯軍共同進攻楚軍,與項羽在垓下決戰。先鋒部隊由齊王韓信統領,韓信率領三十萬大軍與楚軍正麵對陣,孔將軍孔藂為左翼,費將軍陳賀為右翼,劉邦在其後,周勃、柴武在劉邦的部隊之後。
楚軍由項羽統領,人數約有十萬,韓信先率前鋒與項羽交鋒,作戰不利,向後退卻,孔將軍孔藂、費將軍陳賀從左右兩邊縱兵夾擊,楚軍不利,韓信乘勢再次攻上去,大敗楚軍於垓下。楚軍在垓下退入壁壘堅守,兵少食盡,被漢軍重重包圍,夜晚聽到漢軍從四麵傳來楚國歌聲,項羽大感震驚,認為楚地已經被漢軍全部占領。項羽帶著幾百人馬突圍,被漢軍一路追擊,最終項羽逃至東城縣烏江之畔自刎而死,柴武被正式定封為棘蒲侯,其食邑數量失考。
韓王信再次勾結冒頓率領匈奴騎兵入侵駐紮在參合城,對抗漢朝,劉邦派遣柴武帶兵前去迎擊,柴武先寫信給韓王信說:“陛下寬厚仁義,諸侯即使有過背叛逃亡,但當他們再度歸順時,總會恢複原有的爵位名號,並不加誅殺。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現在您是因為戰敗才逃往匈奴的,並沒有大罪,您應該趕快來歸順!”
韓王信回信道:“陛下把我從裏巷平民中提拔上來,讓我南麵稱王,這對我來說是萬分榮幸的。在滎陽之戰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項羽關押,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等到匈奴進犯馬邑,我不能堅守城池,而獻城投降,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現在反而為敵人帶兵,和將軍爭戰,爭這旦夕之間的活頭,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文種、範蠡沒有一條罪狀,仍然一個被殺一個逃亡;現在我對陛下犯了三條罪狀,還想在世上求取活命,這是伍子胥在吳國之所以被殺的原因。如今我逃命隱藏在山穀之間,每天都靠向蠻夷乞討過活,我的思歸之心,就如同癱瘓的人不能忘記起立行走,眼盲的人不能忘記睜眼視物一樣,隻不過情勢不允許罷了。”於是,兩軍交戰,柴武屠平參合城,將韓王信斬殺。
柴武平定了諸呂之亂後,商議迎立代王劉恒為皇帝,代王劉恒驅車到了渭橋,群臣都來拜見稱臣,太尉周勃於是跪著奉上天子璽符。劉恒辭謝說:“到了代王府邸再商議吧。”於是,車馬疾馳進入代王府邸,群臣也隨從抵達,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大將軍柴武、禦史大夫張蒼、宗正劉郢客、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典客劉揭等人全都再次跪拜進言稱:“皇子劉弘等人都不是孝惠帝的兒子,不應當事奉宗廟。我們恭敬地與陰安侯(劉邦大嫂)、頃王後(劉邦二嫂)、琅邪王(劉澤)以及宗室、大臣、列侯、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商議,大家都說:‘大王如今是高皇帝最年長的兒子,最應該做高皇帝的繼承人。’希望大王即天子之位。”
劉恒說:“事奉高皇帝宗廟,這是大事。寡人沒有才能,勝任不了事奉宗廟的大事,希望請叔父楚王(劉交)考慮最合適的人,寡人不敢當此重任。”群臣都跪伏在地上,堅決請求。劉恒先是麵向西邊,坐在主人的位置謙讓了幾次,群臣扶他向南坐在君主的位置,他又謙讓了兩次。丞相陳平等人都說:“我們再三考慮,認為大王事奉高皇帝宗廟是最適宜的。即使讓天下諸侯和百姓來考慮,也會認為適宜的。我們臣子是為宗廟社稷著想,絕不敢輕率疏忽。希望大王聽從我們的意見,我們將感到榮幸,現在,我們恭敬地奉上天子的玉璽和符節。”劉恒說:“既然宗室、將相、諸王、列侯都認為沒有人比寡人更適宜,那寡人就不敢推辭了。”於是,代王劉恒即位做了天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濟北王劉興居得知文帝到了代地,將要前去反擊匈奴,因而趁勢造反,打算發兵襲擊滎陽。於是,文帝下令丞相灌嬰撤回部隊,派遣棘蒲侯柴武為大將軍,率領十萬部隊前去討伐叛軍。昌侯盧卿、共侯盧罷師、寧侯魏遫、深澤侯趙將夜等將軍都隸屬柴武指揮,祁侯繒賀擔任將軍,率軍駐紮在滎陽。
文帝從太原回到長安,詔令有關大臣說:“濟北王背德反上,連累了濟北國的官吏百姓,這是大逆不道。濟北國的官吏和民眾,凡是在朝廷大軍到來之前就自己停止反叛活動的,以及率部投降或獻出城邑出降的,一律赦免,官爵複原。那些開始曾與劉興居一起造反但後來投降了的人,也予以赦免。”柴武擊潰濟北國叛軍,俘虜濟北王劉興居,劉興居自殺,文帝宣布赦免濟北國中隨濟北王造反的官吏百姓,濟北國被收歸漢朝中央,設置為郡。
漢文帝在位時,將軍柴武等人建議說:“南越、朝鮮自從秦朝統一時內屬為臣子,後來才擁兵守險,躊躇觀望。高祖時天下初定,人民剛剛得到一點安寧,不可再次用兵。如今陛下以仁惠撫治百姓,四海以內都受恩澤,應該乘此時士民樂為陛下所用的機會,討伐叛逆的黨徒,以統一疆土。”
文帝說:“朕自從能穿衣戴冠以來,從來沒有想過能到達這個地位,趕上呂氏之亂,功臣和宗室都不以我的微賤出身為恥,陰差陽錯使我得了皇帝的大位,我常戰戰兢兢,害怕事情有始無終。況且興兵打仗,是一件凶險的大事,縱然能達到目的,發動起來也必有耗損和創病,又怎能避免得了百姓拋家離業遠方征討?先帝知道勞乏的百姓不可再加使用,所以不把南越、朝鮮等事放在心上。朕豈能自以為有能耐?如今匈奴入侵內地,軍吏禦敵無功,邊地百姓父死子繼,服兵役的日子已經很久,朕時常為此不安和傷痛,沒有一天能夠忘記。如今既不能銷毀兵器,長守安定,但願暫且堅守邊防,遠設斥候,派遣使者,締盟結好,使北部邊陲得到休息安寧,功勞就算大得很了。且不可再議興兵的事了”。因此百姓內外都無徭役,得到休息以致力於農事,致使天下殷實富足,糧食每鬥降至十餘文錢,國內雞鳴狗吠相聞,煙火萬裏不驚,可說是夠和平安樂的了。
棘蒲侯柴武家的太子柴奇,與淮南王劉長私聯閩越與匈奴,密謀造反,事情敗露後被捕,柴奇以及所有參與謀反的人都被誅殺。柴武去世,諡號剛侯,由於柴武的兒子柴奇曾參與謀反,所以不給安置柴武的後人繼承他的爵位,棘蒲侯國被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