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理論知識講完,剩下的就是最關鍵的實戰階段,無縫變速箱是無法用講解來形容的,必須要讓車手自己感受。


    秦川打算親自帶著王招他們上賽道。


    良久之後,賽車便準備完畢。


    秦川自己騎著一台,剩下的兩台給王招和衛青逸,讓他們跟在自己的身後。


    最好的傳授不是講解,而是實戰讓他們自己觀察。


    三台車上了賽道,秦川在最前麵,衛青逸和王招操控賽車在後麵跟著,斯通納則是坐在監控室裏觀察王招和衛青逸兩人的動作。


    這是提前商量好的,方便及時發現衛青逸兩人的錯誤然後改正。


    賽車上了賽道之後,衛青逸貼在秦川身後不遠處,在他後麵的則是王招,兩人離得不算近,和彼此都保留著一些距離。


    第一次騎廠車還是要小心一點。


    最前麵,跨上賽車之後秦川明顯感覺到了這台車的好騎,說實話他也是第一次騎moto3的廠車,是第一次但是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判斷,很快,秦川就找到了最快以及最迅速的轉移重心方法。


    這台車的容錯率要比他的那台rc16高很多,速度慢代表著節奏慢。


    從一號彎出來,秦川緩慢的擰動油門,賽車逐步出彎。


    一檔,二檔,三擋,直到升到五檔賽車才來到二號彎,這就是節奏上的變化。


    出彎之後距離下一個彎道的間距很長,有足夠的時間來給車手做反應和做動作,如果這是gp廠車,速度要比現在至少快一倍甚至不止。


    王招和衛青逸在後麵騎車跟著。


    兩人都是第一次騎這台車,甚至衛青逸已經很久沒有騎這種小排量了,兩人都感覺到了輕微的不適。


    衛青逸是因為速度變慢了,王招則是因為速度變快了。


    但是很快兩人就順暢了很多,無縫變速箱和電子快排給車手的感覺完全不同。


    電子快排換擋時頓挫感強烈,而無縫變速箱非常的平順,並且他給車手的動力反饋是一直充足有力,源源不斷的傳輸動力。


    這是對駕駛體驗上的提升。


    兩人幾圈之後就大致初步適應了moto3廠車,並且感覺還不錯。


    賽道下麵,姚峰白世澤幾人目光灼灼的看著,姚峰納悶道。


    “怎麽感覺廠車還好騎了?”


    “是啊,我怎麽也有這種感覺。”一向不喜歡說話的白世澤也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不是還好騎了,而是本身就是好騎!”


    本身就好騎?


    三人一同看向說話的黃鶯,有些不太懂她話裏的意思,黃鶯很快給三人解釋。


    “更輕的車身,更平順的換擋,不說是車手就算是一個老司機忽然換到這台車都會覺得好騎很多,但對車手來說這是暫時的。”


    “更輕的車身在極限狀態下會導致重心不穩,這台車越往後越難騎,你們別太放鬆,仔細觀察好秦老板的身體動作。”


    “車身輕代表著在整體重心上人的占比會更大,想要騎好這台車,對車手的要求很高!moto3廠車,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麽簡單的。”


    說到後麵,黃鶯的臉色也帶著一絲凝重。


    moto3的賽車好騎?如果拿去日常代步那絕對稱得上好騎,平順,動力好,刹車也給力,可對於極限操作的車手,這不是一台好騎的車。


    更加依賴人的重心,讓車手犯錯的機會更少。


    其次車輕車速卻更快,高速乃至極限狀態下非常容易不穩,很考驗車手的控車能力。


    初步駕駛自然沒問題,越往後越難。


    秦川在前麵不斷加速,將這台moto3廠車很快推到極限,身後的王招和衛青逸不到片刻就被甩的遠遠的,直到秦川減速他們才能勉強跟上。


    隨著秦川越跑越快,他們越追越快,也逐漸察覺到了不對勁。


    車越來越難控製了!速度起來之後賽車的晃動開始大幅度的增加,開始變得不穩定。


    而且他們也察覺出來了,這台車的靈敏度太高了。


    什麽叫靈敏度太高了,就是他們的動作但凡有一點點不標準,失誤一點點,車身都會給他們極大的回饋。


    這種感覺相當不好,以至於他們的身體高強度緊繃,不敢讓自己的重心有絲毫的偏移。


    “王招他們出問題了,秦老板這次把速度放的更慢了!”


    黃鳶在台下看著兩人冷聲說道,後麵兩人在玩命追,前麵的秦川除了剛開始那一下幾乎就是在娛樂。


    兩人現在出問題了,秦川開始減速了。


    接下來的時間如果他們能學到秦川的控車方式,那絕對是血賺,不過這幾乎不可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呂辛辰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呂辛辰逸並收藏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