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號彎,前麵的車群沿著外線通過,在十號彎王招的入彎線路依然是微微靠內。


    然而就在其賽車的入彎途中,身後的板田井再次抽線,以一個近乎中線的方式去入彎。


    再次動手準備超越。


    “衛青逸也動手了,他也抽線了,難道三人打算重演之前的結局嗎?”


    “不對,這個超車會非常的混亂,王招的線路把他們都朝著內線逼迫!板田井收手了!”


    板田井的賽車在即將入彎的時候縮了回去,重新回到外線,然後緩緩降低傾角入彎。


    衛青逸也近乎是同一時間收手,回到了板田井的身後,用標準線路入彎。


    現在他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趁著板田井動手之時進行牽製,眼下這個牽製是非常有效的。


    板田井已經急了,這種情況下他的思考能力大大降低,對比之前狀態也差了好多,這種方式完全可以牽製他,並且進行精神上的消耗。


    事實證明,這種戰術是對的,板田井現在的確很難受。


    前有王招走中線,後有衛青逸壓迫,十號彎超車對於他井來說風險極高,所以他不得不收手。


    這個彎如果強行超車,三人的位置太貼近中間了,左有衛青逸,外有王招。


    他一定會外拋,說不定還會因為衛青逸的走大把他給逼出去,總之這是一個隻可能掉名次不可能上的局麵。


    麵對衛青逸,他還真的沒有走這個線路還能和對方走交叉線的自信。


    如此下來這樣還有可能發生碰撞,這個局麵動手是不利的。


    所以收手是最好的選擇。


    重新回到各自的線路上,三人平穩入彎,沒有發生任何的爭鬥。


    三人的傾角差不多,實力也差不多。


    貼住彎心之後王招再次開油,帶領車群出彎,由於這次中線的幅度對比上一圈大有減輕,所以他的壓力也小了不少。


    十號彎出彎,沿著外線加速,準備進入十一號彎。


    十一號彎是一個高速彎,角度特別小,大概隻有二十度左右。


    這個在最高組需要刹車的彎道在moto3組別依然不需要刹車,三人油門攥緊全油門高速通過。


    moto3的賽車直接升到了六檔,這個檔位在moto3組別很常見。


    gp組升檔的頻率在一定程度上不如moto3多。


    小排量的賽車比賽唯一麻煩的就是升檔比較頻繁。


    出了十一號彎三人眼前便浮現出了十二彎的身影。


    十號彎,十一號彎,十二號彎,這三個彎中間的銜接區域和三四號彎很像。


    都是一條大直線中間有一個高速彎。


    這裏中間的十一號彎很像是一條直線微微打了個彎曲。


    唯一一個不是很相似的地方可能就是這條直線末端的十二號彎並不是一個角度很大的彎角,和四號彎不同,這裏連直角彎都算不上。


    所以這十二號彎雖然是一個需要很重刹車的區域,但並無法超車。


    出了十一號彎,賽車一陣加速,王招的車速罕見的又一次接近了兩百,直線末端十二彎前,王招捏緊刹車,賽車顫抖了一下後平緩的入彎。


    這個無法超車的彎角,王招自然不會繼續中線,平穩入彎。


    身後的板田井衛青逸順勢跟上。


    十二號彎,三人貼著彎心過彎,距離下一個超車彎角僅剩一個十三號彎。


    十四號彎三人又將陷入下一輪爭鬥。


    “你們說這三人的爭鬥最終誰會贏。”


    “要我說八成是王招和衛青逸兩人中的一個,這板田井雖強,但現在被限製的壓根不能動啊。”


    “嗯,可我看正賽估計這兩人就未必是板田井的對手了。”


    十四號彎板田井又一次出手,可結局最終和十號彎一樣。


    在衛青逸的協助配合下板田井隻能收手。


    死死的被卡在兩人的中間位置。


    “小夥子,你真厲害啊!”


    五號觀眾席上,薑悅一旁的大爺對著秦川豎了個大拇指,一旁的兩個妹子也朝著秦川投來了崇拜的目光。


    誰也沒想到這最終的結局居然真的被秦川猜對了。


    對於衛青逸三人戰術的最終結果,秦川除了最開始的心理戰術之外,後麵的戰術他也猜到了。


    秦川斷定衛青逸最後會在板田井動手之時進行牽製。


    以這種方式維持三人的局麵,從而消耗板田井的狀態。


    眼下的局麵和秦川猜測的基本沒什麽區別。


    板田井走內線,衛青逸也會走內線,他想要過,就必須讓內線的衛青逸外拋出去,他順勢在鑽空子找回,才有可能做到。


    這就是最傳統的交叉線。


    這想要做到這一點,很難,兩人實力相差不大,又是用的moto3賽車,還是在入彎時的中間位置外側有人的情況下。


    moto3賽車雖然靈活,走交叉線也方便,但在路線艱難的情況下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他們的賽車性能過於一致。


    過於一致在某些情況也會會對車手造成影響,艱難情況下,他們難以尋找破局的機會。


    gp組的賽車,就算全部是v型引擎,但各車廠賽車特性也會有差別,例如杜卡迪過彎轉向稍微好一點,ktm入彎靈活一些。


    有些情況下兩人爭鬥不開,可以各自利用彼此賽車的特性在某一個彎道發揮自己賽車的特性,以優打劣,從而實現超越。


    可moto3不行,他們的車子彼此都是差不多的,頂多調教上會有些許差別。


    前麵秦川都猜對了,隻是現在眾人還有一個疑問,就是眼下這個局麵可以維持三人的狀態,可最終衛青逸如何超越板田井。


    最後幾圈硬吃嗎?


    .......................................................................................................


    ps:求一波免費的小禮物,謝謝。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呂辛辰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呂辛辰逸並收藏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