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gp的事故還算是輕的,moto3像板田井這種也並不少見。


    坐在看台上秦川看著台下板田井和衛青逸的爭鬥。


    兩人很快就來到了五號看台,看台下兩人彼此殺的有來有回,近距離觀察秦川看出來了,板田井這是全力。


    如果板田井全力以赴的話,短期衛青逸有翹頭出彎的技術加持肯定不會落入下風,可長期以往,衛青逸會落入下風。


    這是必然的,不過這不是什麽壞事,他們早有預料,如果運用的好,這或許還能起到好處。


    兩人針對一人,很多東西都是要利用上的。


    台下ca21p房快速響應,按照估計,板田井全力衛青逸至少能堅持三圈,斯通納以最快的速度對著自己手下的工作人員下達了命令。


    命令衛青逸在纏鬥途中壓榨板田井的速度,拖慢他的節奏。


    這條指令將會在下一圈的終點直線傳達到衛青逸的耳朵裏。


    “六號彎這邊,板田井插內線,衛青逸的賽車被逼到了外線,他丟掉了這個位置,出彎,比賽馬上來到七號彎。”


    “車群集體的翻身,衛青逸在尋找機會,他的出彎非常的快,七號彎內線來了!衛青逸這裏要動手嗎?”


    七號彎,衛青逸再一次把位置拿了回來,兩人的心率狂跳,板田井這一次出手每一個彎道刹車點都是非常的極限。


    和之前和王招纏鬥時判若兩人,並且每一個彎角都會發動進攻。


    八九號彎連續彎角,秦川視線鎖定衛青逸,這個連續彎角衛青逸的速度要比板田井快一些,不出意外,十號彎是安全的。


    場上,車群在加速,在連續彎過後帶開了一小段的差距,這一小段差距再配合翹頭出彎,衛青逸逼近十號彎的時候,整個車速都被推到了極點。


    這種情況十號彎板田井的確是不能發動進攻了。


    接下來的十三十四號彎秦川一點點看過,直到車群再次通過終點直線,秦川的視線才有所轉移。


    目光看向直線旁邊的p板,衛青逸此刻看到的車隊指令秦川也看到了。


    此刻是第十圈,比賽過去了三分之一。


    指令的意思是讓衛青逸拖慢板田井的節奏,讓板田井和前麵的車群脫離,第一時間秦川就猜到了最深層的意思。


    拖慢板田井,讓板田井因為纏鬥與前麵的王招甩開距離。


    這樣盡管板田井最終在和衛青逸的爭鬥中勝利了也需要花費大把精力去追這段差距。


    等他追上王招和他纏鬥之時,衛青逸便可以趁機貼上來,白撿這段被甩開的距離,很不錯的一個輪胎消耗的計策。


    而且這個計劃,板田井還必須接,猜到了也要接,這就是主動進攻的原因。


    車隊威亞之下,這些東西他不得不承受。


    接下來的兩圈,衛青逸都在和板田井進行纏鬥,前麵兩圈衛青逸和板田井殺的那叫一個有來有回,彼此都不落下風。


    幾乎每一個彎道都在彼此爭鬥。


    直到第三圈,也就是第十二圈的時候,衛青逸終於是落下了頹勢,在七號彎。


    這個頹勢的原因主要是衛青逸出現了失誤,刹車時失手了,輪胎滑了,是操作上的失誤。


    這一失手主動讓開了位置被板田井鑽了空子,板田井趁著衛青逸調整的功夫帶開了小段距離。


    按理來說之前駕駛大排量賽車的衛青逸對於這種纏鬥節奏應該是可以適應的。


    出現失誤不應該,應該說是非常不應該。


    衛青逸此刻的心率也不算高,作為曾經csbk前三的車手,應對這點纏鬥不應該三圈就出現失誤。


    車迷們交頭接耳嘰嘰喳喳的議論著,薑悅也是有些不解。


    秦川卻是一臉平靜,反倒對衛青逸的失誤早有預料一樣。


    失誤在motogp最高組都常見。


    衛青逸之所以出現失誤,還是因為適應賽車的時間短,加上motogp三個組別的賽車給予車手的反饋都很少的緣故。


    在普通車迷的認知裏,大部分人認為車手失誤是因為心率太高操作發生了遲鈍,其實不然。


    車手失誤的原因有很多,不光是心態,更有一點是車手的判斷失誤。


    對於衛青逸的失誤,秦川知道他是犯了第二點。


    而且讓衛青逸判斷失誤的不是別的,大概率應該是他的賽車。


    賽車給車手的反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堪稱車手技能裏最重要的技巧。


    gp車手之所以強,其中一點便是在這方麵的造詣極高。


    衛青逸之所以失誤,大概率是他得到了錯誤的車身信息反饋


    車手駕駛賽車通過每一個彎道,車身都會有輕微的顫抖。


    此時車手要通過車身通過彎道時的速度,以及開油時的震動回饋,刹車時的震動回饋,還有車身姿態等等,來獲取此刻車身的輪胎情況,以及避震情況。


    比如上一個彎道,你過彎時用的是平時的十成力,而車身給你的反饋還不錯,那下一個彎道你就可以繼續再用平時的十成力去過。


    此刻按照反饋輪胎完全承受的起你這麽去造,那麽下一個彎道也可以順利通過。


    在兩輪車裏,motogp的三個組賽車給車手的反饋是最少的,最高組更是堪稱最難騎的組。


    反饋少,需要車手有更靈敏的感知,一旦得到了錯誤的信息反饋,那麽他們就會犯錯。


    這時候就是純粹拚天賦和駕駛moto3賽車的經驗。


    衛青逸就輸在這兩點上,車手纏鬥時一但分心過多,外加操之過急,那麽就容易在得到反饋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匆忙發動賽車,那麽就會失誤。


    這就是衛青逸失誤的點。


    在賽場上,大部分車手會選擇更硬的減震,而不是車迷日常騎行喜歡的那種軟減震,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硬減震能夠最大的給車手反饋。


    每一個彎道都能收到更多的反饋信息。


    motogp最高組經常會看到有的車手莫名其妙的摔了,這種情況未必是他們實力差,而是得到了錯誤的反饋讓他們錯誤預估了賽車的承受能力。


    伴隨著王招的失誤,秦川視線繼續緊盯著板田井。


    這個r國車手經驗是極為豐富的,但也僅限於豐富。


    moto3的車架很少給車手反饋,所以它很難騎,再給衛青逸一段時日,對付這個板田井不成問題。


    三圈時間,板田井和王招之間的差距已經被不知不覺的拖到了零點三秒左右。


    這個差距在正賽中不算大,過掉了衛青逸之後,板田井快速對王招展開了追逐。


    王招現在的速度並不快,甚至稱得上很慢,他隻是跟著前麵的車群在跑,車群還在纏鬥他當然提不起速度,他也沒必要提速。


    板田井快速提速,大概用了一圈半時間正好在第十四圈的終點直線追上了王招。


    兩人的賽車緊貼在一起,華夏的車迷瞬間陷入到了緊張之中。


    很顯然所有人都知道,在衛青逸身上發生的事情很快也要輪到王招了。


    隻是不知道板田井解決王招需要多久。


    看到了之前那一幕,無論是薑悅旁邊的老大爺,還是秦川旁邊的兩個妹子都沒敢繼續說話了,


    顯然這才是板田井的真正實力,和他們之前看到的不一樣。


    板田井貼在了王招的身後,幾乎是第一時間發動了進攻,原因無他,因為衛青逸也馬上要貼上來了。


    全力之下板田井的確可以再短時間內拿下衛青逸,但這並不代表衛青逸就不會有追逐上來的可能。


    衛青逸不但有可能追上,相反還有可能反擊他。


    這也是板田井遲遲沒有動手的原因,這兩個人他可以很快過掉,但隻要他受到點阻礙,這兩人又立馬可以追上來。


    十分難纏,想要同時甩開兩個人的難度極大。


    以他現在的實力不可能做到,所以他之前才選擇等待兩人後期出現失誤。


    五號彎看台,秦川麵色如常的看著下麵纏鬥的兩人,正是王招和板田井。


    王招經過了這麽久都休息早就已經恢複了戰鬥力,不光恢複了,還能和板田井鬥得有來有回。


    初步預計,王招和板田井可以爭鬥兩圈,不過秦川知道,兩圈過後,板田井也無法脫離兩人的牽製。


    板田井自己也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但迫於車隊的壓力,他不得不去做。


    “比賽結果差不多已經出了。”


    觀察了一下身後衛青逸的距離,秦川忽然淡淡的開口。


    他一開口不免的周圍所有人的目光都跟著看了過來。


    結果出了?


    唯有一旁一直很了解秦川的薑悅好奇的朝著這邊湊了過來,她明白當秦川這麽說的時候,那一定是比賽已經在他的初步掌握中了。


    現在的秦川已經知道這場比賽的最後結局會是怎樣的了。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呂辛辰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呂辛辰逸並收藏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