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板,後搖臂尺寸,還有發動機的齒輪分布,外加電控,這些全部都是偏向激進的調教手法。


    車身的所有部件都檢查了一遍之後,約翰來到車頭雙手握著車把往下壓了壓,順帶著又仔細看了一眼車身儀表旁邊的兩個類似螺栓的圓柱體。


    這是在看前叉的調教數值,所有車身都檢查一遍之後,確認前後避震的硬度都符合預期後,約翰衝著一前一後扶著車身的兩個工作人員擺了下手。


    然後約翰和秦川彼此碰了下拳,兩位工作人員鬆開賽車,秦川翻身上車,右手油門一擰,rc16帶著澎湃的動力從p房門口駛出。


    跨上賽車,秦川一把撕掉一張鏡片膜,隨後開啟出p巡航模式,車速穩定在60碼。


    和秦川一同駛出的還有其餘幾個p房出來的車手,七八台賽車分列在出p通道上,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團,秦川在這個集團的第一位。


    秦川調整了一下坐姿,四處觀察了一下,並沒有察覺到馬丁和佩科兩人,看來這兩位還沒出來。


    不過秦川看到了一個稀罕人物,小誇!


    小誇平時很少頭排出p,今天倒是少有的幾次。


    上一次秦川有讓薑悅去給小誇開價,不得不說,這小子的情商不錯,說話滴水不漏。


    他也不急,賽季才開始,還早著呢。


    秦川並沒有尋找跟車的人,簡單的調整過後,穩住心神,準備上賽道。


    “快看秦神出來了!出來了,蕪湖!”


    “接近兩周沒看到秦神了,哈哈哈,這下終於有比賽看了。”


    “是啊,你不知道都快把我給憋瘋了。”


    看到秦川出場,在場的車迷瞬間沸騰起來,華夏車迷依然在波爾蒂芒賽道占據著大頭。


    一號彎看台,兩道倩影坐在第一排的中間位置,兩雙美眸正一眨不眨的盯著頭頂的大屏幕。


    和周圍的車迷不同,她們沒有歡呼,也沒有大喊大叫,隻是笑眯眯的看著比賽。


    這兩人正是夏小蘇和林若曦,今天他們並沒有坐在終點看台,


    波爾蒂芒的終點直線不短,但是也不長,中間還有弧度,對於觀賽體驗感不是很好。


    所以這次他們選了觀感更好的一號彎看台,而且是和終點直線垂直的那座。


    正前方就正對著直線末端的大下坡,看台和賽道中間隻有一個緩衝區的距離。


    一號彎最危險,所以緩衝區也最大,足有近百米寬。


    這裏的觀感更好,當然價格炒的也更高,她們兩個也是花了不小的價錢才拿到的這個位子。


    “若曦,快看秦川那家夥出來了!”


    “我不瞎,小蘇你就不能穩重點,少咋咋呼呼的。”


    林若曦瞪了一眼嘰嘰喳喳的夏小蘇,如今他們已經大三,不用一直待在學校,算是自由多了,這次也是毫無例外的來看秦川比賽。


    場上,車迷的聲音越來越大,引擎聲也開始逐漸蔓延在場上。


    出p通道門口,剛從通道裏出來的秦川神情氣質瞬間一變。


    右手攥緊油門,上半身低趴,開始升檔加速。


    這條直線足有九百米長,對於尾速來說絕對超過了三百公裏。


    秦川視線穩穩的盯著前麵的直線,腳下快速升檔,開油加速,車子沿著外線開始衝刺,瞬間時速就突破了一百五十碼。


    “秦川開始提速,他賽道在最外側的線路上,這是本場練習賽的第一圈,但秦川的速度並沒有保守,他非常的快!”


    蔚然的聲音及時響起,開始解說比賽。


    這是一個上坡的直線,秦川操控賽車以兩百多碼的速度衝了上去。


    rc16瘋狂的轟鳴,車速被推到極致,勁爆的狂風順著秦川的兩側飛過。


    頭盔下,秦川絲毫不顧刺目的陽光,神情專注的盯著正前方。


    賽道裏所謂的上坡其實坡度並不高,但是對於疾馳的賽車來說,哪怕是一點點坡度,那也是極為危險的。


    波爾蒂芒的直線長度有近九百米,直線中間的最高點和最後一彎彎心的海拔差距隻有短短的三四米。


    僅僅這點坡度,秦川卻明顯感覺到了在直線加速時車身的震動增加了,尤其是後避震,因為過硬的緣故有些輕微跳動。


    四檔,五檔,一陣陣風聲順著耳邊傳來。


    當車速突破六檔,秦川來到了坡頂的最高點,此刻直線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三,秦川的車速也在此刻超過了330km\/h。


    三百三十公裏,秦川的心髒開始劇烈的跳動,心率攀升。


    “快看,秦川心率跳到一百了!”


    “大驚小怪什麽,你是沒看過170的心率嗎?”


    “可剛剛明明才70,這也跳的太快了!”


    登上坡頂秦川的視線開闊不少,同時眼前也看到了一號彎以及進彎的刹車點。


    下坡,前避震一跳,秦川右腿伸出,左腳降檔,同時捏下刹車拉杆,重刹!


    從出p再到刹車,秦川的整個過程用了不到十五秒。


    前刹捏緊,避震觸底,標準的羅西腿刹車。


    作為全場第一個出來的車手,秦川的這次重刹幾乎所有人都在看。


    上坡加速途中這段距離的坡度不是很高,畢竟三四米的海拔,卻有六七百米的緩衝距離。


    但下坡不同,下坡隻有二百米,並且貼近一號彎前的一百米還是平坦路麵。


    也就是說,下坡要在一百米的距離內,下降34米的海拔高度。


    這就是波爾蒂芒賽道一號彎的特點,也是他危險的原因。


    上坡好上,但下坡卻很陡。


    這麽陡的下坡車手需要將三百五十碼的車速刹到一百多碼然後再入彎,難度可想而知。


    秦川的後輪離地,前避震觸底,賽車疾馳的衝下坡,肉眼可見秦川離地的後輪在左右橫擺,開始晃動。


    見到這一幕,無論是約翰,斯通納還是佩德羅薩都為秦川捏了把汗。


    至於王招和衛青逸兩人,則坐在那裏像個乖寶寶一樣。


    他們深知,gp組的事情不是他們可以插嘴的,所以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話,隻是老老實實的看著,但不免也為秦川捏了把汗。


    甚至對自己過些天的moto3組別賽事感到擔憂起來。


    moto3的賽車極速可以做到260km\/h,可這是表麵數據,以moto3賽車的馬力的確可以做到這個極速,但需要漫長的直線來加速。


    和motogp組的廠車一樣,廠車都分紙麵極速和實用極速。


    像這種一公裏的直線,他們的賽車最多隻能加速到230km\/h左右,這就是實用速度。


    230km\/h去重刹進這種急坡,說實話他們都沒有一點信心。


    更別提秦川以350碼的速度去進。


    更何況motogp的廠車製動力也比moto3強得多,那一瞬間的衝擊力就很可怕。


    秦川的賽車在短暫的晃動後逐漸回歸平穩,然後順滑的入彎,右腿縮回,後刹介入。


    秦川視線看向右方的彎心。


    一號彎是一個右轉的高速彎角,但過彎速度依然高達180碼。


    秦川此刻的速度剛好在一百八。


    調整姿勢,下探傾角,磨膝過彎。


    賽車平穩進彎,膝蓋輕輕的摩擦地麵,秦川做出了一個不低不高的傾角。


    貼住彎心後,右手轉動,車子猛的出彎開油,在賽車外拋到外線時,秦川的前輪離地,翹頭出彎!


    後輪輕輕一抖,車速在此刻被秦川推到極限。


    這一抖是後避震過硬導致的,但也是秦川想要的效果。


    初步來看,這個一號彎調教他非常滿意。


    賽車不像是普通人市區騎行的代步車,他需要更硬的避震來支撐賽車過彎。


    支撐賽車過彎,後避震起到支撐作用的時段主要在出彎。


    更硬的後避震降低了車手的舒適性,但出彎時在大力的開油加速下後避震不容易下沉,能穩穩的撐住車身,讓車手更好的開油。


    這樣的好處有兩點,更容易出彎翹頭,後避震太軟開油不會讓前輪快速離地,相反會先下沉後避震。


    第二點,更好的收線,新手玩市售車不改裝就跑賽道,出彎往往很容易外拋,其中原因多半是因為市售車原廠設定的後避震較軟。


    太軟的避震出彎,賽車剛開油從彎心出來,後避震就開始下沉,此刻車身前輪的抓地力降低,甚至略微懸空,賽車前輪失去了導向性。


    前輪的導向性降低,車身自然會外拋。


    大部分gp車手主動讓賽車出彎翹頭都是發生在賽車即將出彎完成的時刻,這其中最大的原因也是不想失去前輪導向性。


    gp車手前輪離地也可以完成轉向,他們可以靠自身的重心調整,這也就是翹頭轉向的技巧。


    但翹頭轉向的幅度和前輪自身的轉向相比微乎其微。


    大部分情況是前輪來實現車身在彎中的大部分轉向,剩下的最後一小部分再用翹頭轉向。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呂辛辰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呂辛辰逸並收藏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