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號彎這邊馬丁抽到內線,八冠王的位置掉落到了第二!秦川這邊越來越近了!”


    八號彎出來,賽車極速駛向下麵的九號彎彎角,看著越來越近的秦川,台下兩個p房的負責人此刻心思都跟著緊張起來。


    毫無意外,再鬥下去秦川肯定會追上來,不過眼下這個狀態他們也沒有辦法去發指令,因為已經毫無意義了。


    “這邊已經到十號彎了。”


    解說席上,蔚然宣告了場上的情況,九號彎出來,車群已然逼近前麵的十號彎。


    前麵兩台車換位之後,秦川操控賽車從十號彎出來,快速逼近下麵兩個右轉的高速彎角。


    十一十二彎都是兩個右轉的高速彎角,這兩個彎角也涉及到最後一彎的爭奪歸屬。


    rc16前輪離地之後車身重新落地,秦川視線轉移,目光緊盯前麵的兩人然後賽車開始傾斜轉入十一彎,膝蓋頂地,磨膝過彎。


    彎心中,秦川手肘距離地麵還有二十公分的間距,傾角很高。


    十一彎剛過,右手攀上油門,緩緩開油,出彎賽車來不及直立立馬進入下麵的十二號彎彎角。


    連續兩個右轉高速彎,這一次秦川的速度明顯占據上風。


    十二號彎過後,秦川快速一個翻身騰挪,賽車變向然後轉入最後一彎十三彎,刹車捏緊,伴隨著幾聲轟鳴,賽車降檔進入十三彎。


    然後終點直線加速。


    “終點直線在這邊秦川的差距已經縮短到了零點二,前麵的兩位車手馬上就要進入到他的攻擊範圍之內,秦川剛剛在最後一個區段非常快,幾乎創造了段速記錄。”


    賽車通過終點直線,解說席上小張忍不住說道。


    他剛剛注意到了秦川在最後一個區段的段速,可以說是相當精彩,圈速接近一段紅。


    車群沿著終點加速,與此同時,奔奔p房和格雷西尼p房此刻一起打出p板,給自家車手指引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p板上沒有任何的指令,隻表達了秦川距離兩人的間距,這點對比他們之前的戰術有些不太一樣。


    換做之前至少會讓兩人停手一段時間。


    緩了片刻,車迷大概想明白了怎麽一回事,眼下這個狀況明眼人都知道即便停手秦川也能追上來。


    無非就是早晚的問題,所以似乎還真的沒什麽必要讓他們停手,反正最終都是要靠三人大戰對決出誰是冠軍。


    而且現在是現在,兩人繼續鬥下去誰能穩住第一那麽等下麵對秦川也算是一種優勢


    終點直線過後,秦川捏下刹車拉杆,賽車後輪滑動車身傾斜轉入一號彎,賽車轟鳴聲傳入看台車迷耳朵裏。


    出彎之後秦川身體半回縮rc16來到外線,秦川的右腿再一次伸出,賽車重刹後輪左右輕微一晃,轉入二號彎角。


    連續的兩個彎角,秦川過的行雲流水,相當流暢。


    二號彎出來翻身騰挪然後進入三號彎,從二號彎的彎心翻身到三號彎的彎心,rc16展現出了超靈活的機動性。


    貼住三號彎彎心外拋,秦川輕點刹車,賽車進入四號彎。


    兩個高速彎角通過。


    場上車迷全程注意秦川的動作,觀察著他和前麵兩人的差距,經過四個彎道差距並沒有明顯的縮小,肉眼看不出來,但數據肯定有所察覺,必然是縮短。


    解說席上,蔚然同樣僅僅盯著前麵的三人,察覺異動便會開口。


    第八圈開始前麵的馬王和馬丁的纏鬥少了一些,但是並沒有停止,一旦有人出現失誤或者抓住機會彼此都會在第一時間出手,他們解說也怠慢不得。


    四號彎出來,秦川的賽車再一次外拋開油,四五號彎銜接處這是一條小直線,在賽車來到中間之時,秦川身體微動整個上半身一帶,配合右手的油門,賽車從左變右,翻身轉入下麵的五號彎。


    漂亮的翻身變向之後,秦川來到五號彎這個6型發卡彎。


    6字型彎角刹車,秦川的後輪沒有離地,但是依然有輕微的外滑,這裏他的刹車分配的很均勻,沒有選擇和普通彎角一樣的刹車手法。


    而是先輕,然後緩緩加重,後輪甚至沒有離地。


    待賽車控住速度之後,傾斜開始進彎,手肘接觸地麵,磨包傳來莎莎聲。


    “五號彎這邊出來,秦川的差距就剩零點一五了,六號彎這裏秦川很有可能就有機會對前麵的馬丁發動進攻。”


    “這是一條全場最長的直線,差距肯定會再次被縮短。”


    通過五號彎的超長彎心區,秦川身體側掛的姿態並沒有收回,右手油門緩緩開動,賽車從內線逐漸朝著外線外拋,車身緩緩直立,與此同時,賽車的前輪高高離地,賽車直線加速。


    秦川趴在風擋之後,視線看向前麵馬丁的車尾,賽車全速開油推進。


    一檔,二檔,三檔,四擋,五檔,六檔。


    六檔之後,震耳的風噪順著秦川的耳朵傳來,秦川捏下刹車拉杆,賽車極限重刹。


    後輪劇烈橫擺了一下,賽車重刹進入六號彎彎角,秦川並沒有嚐試進攻,這個距離還是太勉強,尾速不夠。


    他不是沒想過在這條直線發動進攻,不過他要比解說更了解這條賽道,一點幾的差距這條直線還完全不夠。


    赫雷茲的直線說到底還是太短了,如果是卡塔,零點一出頭的差距完全可以解決。


    “六號彎這邊,秦川已經貼到了馬丁的車屁股後麵,差距就剩零點一三了,馬丁這邊危險。”


    秦川的右腿在地麵上帶起陣陣白煙,賽車減速之後開始傾斜,隨著前麵的gp24傾斜進入六號彎。


    這裏他的刹車要比馬丁稍微重一些,在入彎之後差距已經來到了零點一。


    這條直線縮短了零點零五的差距。


    直線上縮短的很少,靠的依然還是刹車,這種大直線末端的刹車對他來說還是很有優勢的。


    馬丁的刹車不會太極端。


    在跟前車特別近的情況下很難將刹車做到極限,這一點就是現在馬丁的情況,因為他的刹車點完全取決於前車。


    在不知道前車的刹車點具體在哪,自身又不打算超車的情況下,一般車手都會把刹車點默默提前一點。


    比如這個六號彎,馬王如果極限刹車點是在距離彎心一百五十米的位置,他在這刹車,馬丁如果不超車,他的刹車點大概率會是在一百五十二米,一百五十一米之間。


    會比前麵的馬王早一點,大概一米左右。


    這一點是馬丁為了避免重刹時追尾提前做出的讓步,如果他在一百五十米的位置刹車,一旦前車的刹車點稍微提前了哪怕一點,他就有很大的概率追尾。


    因為一旦刹車,刹車拉杆基本是不放的,如果發現速度太快要追尾,那麽就隻能加大力度,這樣反而更容易摔車。


    本質上車手的刹車力道就是目前賽車能做到的極限,忽然彎中加大,隻會讓車身不穩,甚至low掉。


    所以這種極限重刹區跟車普遍車手采用的跟車刹車方法是,先提前前車一點刹車,然後觀望,如果前車的刹車點很晚,發現進彎時你倆的差距拉開了,那麽在彎中就提早一點開始鬆刹車,讓賽車保持一點速度。


    這是目前圍場車手通用的跟車方法。


    這是跟車的刹車方法,秦川這種則並不是這樣,他前麵空餘了至少有一米的間距,他可以刹的更凶,他沒有馬丁那種顧慮,所以他更容易拉進差距。


    所以本質上差距在零點一二的時候追前麵的小集團是很好追的,記住是追小集團,可如果追的是單個車手就未必了。


    六號彎進彎,然後出來,秦川簡單的一個騰挪之後賽車快速靠近七號彎高速彎。


    賽車輕點刹車,膝蓋摩擦地麵,賽車轉入七號彎。


    這一次馬丁和秦川的間距沒有拉近,秦川也並不著急,現在這兩個人都在自己前方,壓根沒有帶開,並不需要過於猛地去追。


    穩站穩打也完全可以追上,並且很快。


    七號彎出來,秦川貼著內線加速,rc16開始提速然後外拋到外線,靠近下麵的八號彎,在秦川靠近八號彎之時,在他正前麵的馬丁忽然抽頭,對著領跑的馬王發動了進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呂辛辰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呂辛辰逸並收藏騎川崎H2追高鐵,校花感動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