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入縣城,詭異的老人家
天災末日,農女踏上逃荒路 作者:鳧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蔣黎黎瞬間對她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說合作一點不拖遝,可比那些人好相處多了。
她也不藏著掖著,“我們大概還有十斤麵粉,做成的餅子有十幾個,水倒是不多,能勉強喝個三四天,小黃米五斤多,前幾日抓到的老鼠肉也有一點,還有一些鹹菜。”
東西倒是真不少。
相比較起來她們的反而少了。
默默思考了一下,張歲問:“你那裏有沒有地圖?”
蔣黎黎搖頭,“沒有,我問過很多人都找不到。”
大概是不賣這玩意兒。
張歲又和蔣黎黎問了關於此處的事情,得到答案之後對接下來的路途有了清晰的理解。
出了淮州後,現在已經到了徐州的山道,再走幾天就會到扶桑鎮,據說扶桑鎮並未受到災害影響,一些早早逃荒的人甚至都到了鎮裏吃粥,日子比逃荒好不少。
蔣黎黎卻跟她說:“不能停,再好也不能停。”
張歲明白。
最先逃出來的人,人數不多,鎮子上的大人勉強能夠救一救,但人數一多,再好的鎮子也救不過來。
尤其是這數以萬計的災民,一旦開了口子就關不上了。
若要強硬關上,那勢必就要動用武力。
到時候肯定是一波血戰。
他們如今現在已經在逃荒大隊中,跟著去湊熱鬧,結果就是一死。
張歲不是傻子,當然不會這麽選擇。
簡單休息過後,兩家人重新開始上路。
這回張牙有了板車坐,瘦弱的小臉上終於有了點笑容,和蔣黎黎的孩子沈耀很快熟絡起來。
杜槐花不是很放心,可看著張歲淡定自若的模樣又覺得是自己多心了。
既然已經選擇讓張歲當家做主,又怎麽好去提出異議?
她扶著張明珠,掩下擔憂。
和蔣黎黎一家結伴後,暫時安定了幾日時間。
張歲精神頭都好了不少。
到了傍晚時分,兩家人找到了個地方坐下來休息,蔣黎黎指著前邊隱約可見的炊煙,“那就是扶桑鎮了。”
張歲看著那片炊煙若有所思。
現在這時候扶桑鎮一定無法進去了,可他們的食物已經見底了。
一家四口隻有手掌大的一個硬餅子,要是不弄點糧食隻怕挨不到下一個地方。
澄州還有幾千裏的路要走,沒有足夠的糧食,兩人都得餓死在路上。
“我們的糧食所剩無幾了。”蔣黎黎如她一樣擔憂,“再不弄點吃的,大家都得倒在這兒。”
張歲眼珠子微微一轉,看過去,“你有想法了?”
蔣黎黎湊近她,“我想到鎮子裏去買點糧食。”
想法不謀而合。
張歲問:“你打算怎麽做?”
如果鎮門緊閉,一定有人看守。
災民眾多,如何獨善其身?
到時候萬箭齊發,誰能得好?
蔣黎黎看著那邊的炊煙眼眸沉了沉,“在逃荒前我準備了不少錢,應該能用錢換取一個入鎮的機會。”
大概是怕張歲不信,她補充道:“我的姑丈是扶桑鎮的米商,在我們逃荒前曾寫信給我,說隻要我有需要就可以去扶桑鎮找他,一切都安排好了。”
她說得認真急迫,“我看你也沒有多餘的糧食了,這扶桑鎮是我們補充物資的唯一途徑,如果不去,不知道下次會是什麽時候。”
“這個時候的錢是最沒用的東西,留得再多也都是假的。”
張歲怎麽不知道這個道理,點頭應下了,“好,等到了扶桑鎮我和你一起去。”
把這事和杜槐花簡單說了後,她雖然擔心,但也知道女兒的這個決策沒有問題,“你一定要小心啊。”
小心翼翼地將自己懷裏所剩不多的錢給了她,“多一些能多買一些。”
張明珠見狀也將自己的錢交給了她。
如今沒有人是她的主心骨,爹不在了,娘又不強,隻有妹妹能擔當大任。
一路上要不是張歲護著她給她熬藥,腹中孩子怕是早就沒了。
一夜休息過後,第二天走了小半天就看到了扶桑鎮。
如同想象中一般在門口堆滿了災民,城樓上的衛兵朝災民大罵。
災民為了活路不斷地往前擠著。
張歲第一回看到如此寫實的畫麵,心頭一陣陣地揪著。
蔣黎黎拉著她,“你跟我來。”
張歲囑咐杜槐花不要離了沈家兄弟跟著蔣黎黎離開了隊伍。
兩人繞著道來到鎮子北門,這竟然還真有個小門!
蔣黎黎熟門熟路地上前敲了敲,張歲奇怪地多看了兩眼。
看這動作不像是第一次做的,難道之前災荒未發生之前她也是這樣來找人的?
很快,門被裏麵的人打開。
張歲藏起疑惑跟著蔣黎黎入了門裏。
“小姐你可算是來了,老爺都等你許久了。”在此等候的老翁著急地說:“老爺看到你一定會開心的。”
張歲想,那老爺應該就是蔣黎黎的姑丈。
果然,蔣黎黎抹淚道:“沒想到了如今姑丈還如此惦念我,讓他老人家擔心了。”
接著指了指張歲,“這是沈旭的妹妹,和我一起來買糧食的。”
老翁飛快地看了張歲一眼,“好,有的是。”
周圍並沒什麽人,似乎此地也被災荒殃及,街道空曠,唯有鎮門那吵得熱火朝天。
張歲目光謹慎地朝四周看去,最後落在老翁的身上。
老翁看起來很是年邁,皮膚皺紋倒是不多,微微佝僂地身軀卻走得極快。
再回想剛剛他看自己的眼神。
雖然速度很快,可那眼神裏似乎加了些不懷好意地打量。
難道……
張歲猛地看向蔣黎黎要說自己的看法,“此地好像不大對勁兒,我覺得……”
蔣黎黎嘴角帶笑,一臉期待地看著她,“你覺得什麽?”
“到了。”那老翁聲音興奮。
張歲立馬回頭。
杳無人煙的街道,身前樓屋繁華氣派,樓上牌匾寫著幾個大字:回春樓。
一看就不是米店。
張歲疑竇眾生,身後勁風突至。
從逃荒開始她就沒有一刻是鬆懈的,如今感覺危險,瞬間就將一直藏在後腰衣服裏的菜刀拔了出來朝勁風的方向砍去。
反應飛快的同時力道也極大,磨得鋒利的菜刀別說是木頭就算是骨頭也給砍成了兩段。
說合作一點不拖遝,可比那些人好相處多了。
她也不藏著掖著,“我們大概還有十斤麵粉,做成的餅子有十幾個,水倒是不多,能勉強喝個三四天,小黃米五斤多,前幾日抓到的老鼠肉也有一點,還有一些鹹菜。”
東西倒是真不少。
相比較起來她們的反而少了。
默默思考了一下,張歲問:“你那裏有沒有地圖?”
蔣黎黎搖頭,“沒有,我問過很多人都找不到。”
大概是不賣這玩意兒。
張歲又和蔣黎黎問了關於此處的事情,得到答案之後對接下來的路途有了清晰的理解。
出了淮州後,現在已經到了徐州的山道,再走幾天就會到扶桑鎮,據說扶桑鎮並未受到災害影響,一些早早逃荒的人甚至都到了鎮裏吃粥,日子比逃荒好不少。
蔣黎黎卻跟她說:“不能停,再好也不能停。”
張歲明白。
最先逃出來的人,人數不多,鎮子上的大人勉強能夠救一救,但人數一多,再好的鎮子也救不過來。
尤其是這數以萬計的災民,一旦開了口子就關不上了。
若要強硬關上,那勢必就要動用武力。
到時候肯定是一波血戰。
他們如今現在已經在逃荒大隊中,跟著去湊熱鬧,結果就是一死。
張歲不是傻子,當然不會這麽選擇。
簡單休息過後,兩家人重新開始上路。
這回張牙有了板車坐,瘦弱的小臉上終於有了點笑容,和蔣黎黎的孩子沈耀很快熟絡起來。
杜槐花不是很放心,可看著張歲淡定自若的模樣又覺得是自己多心了。
既然已經選擇讓張歲當家做主,又怎麽好去提出異議?
她扶著張明珠,掩下擔憂。
和蔣黎黎一家結伴後,暫時安定了幾日時間。
張歲精神頭都好了不少。
到了傍晚時分,兩家人找到了個地方坐下來休息,蔣黎黎指著前邊隱約可見的炊煙,“那就是扶桑鎮了。”
張歲看著那片炊煙若有所思。
現在這時候扶桑鎮一定無法進去了,可他們的食物已經見底了。
一家四口隻有手掌大的一個硬餅子,要是不弄點糧食隻怕挨不到下一個地方。
澄州還有幾千裏的路要走,沒有足夠的糧食,兩人都得餓死在路上。
“我們的糧食所剩無幾了。”蔣黎黎如她一樣擔憂,“再不弄點吃的,大家都得倒在這兒。”
張歲眼珠子微微一轉,看過去,“你有想法了?”
蔣黎黎湊近她,“我想到鎮子裏去買點糧食。”
想法不謀而合。
張歲問:“你打算怎麽做?”
如果鎮門緊閉,一定有人看守。
災民眾多,如何獨善其身?
到時候萬箭齊發,誰能得好?
蔣黎黎看著那邊的炊煙眼眸沉了沉,“在逃荒前我準備了不少錢,應該能用錢換取一個入鎮的機會。”
大概是怕張歲不信,她補充道:“我的姑丈是扶桑鎮的米商,在我們逃荒前曾寫信給我,說隻要我有需要就可以去扶桑鎮找他,一切都安排好了。”
她說得認真急迫,“我看你也沒有多餘的糧食了,這扶桑鎮是我們補充物資的唯一途徑,如果不去,不知道下次會是什麽時候。”
“這個時候的錢是最沒用的東西,留得再多也都是假的。”
張歲怎麽不知道這個道理,點頭應下了,“好,等到了扶桑鎮我和你一起去。”
把這事和杜槐花簡單說了後,她雖然擔心,但也知道女兒的這個決策沒有問題,“你一定要小心啊。”
小心翼翼地將自己懷裏所剩不多的錢給了她,“多一些能多買一些。”
張明珠見狀也將自己的錢交給了她。
如今沒有人是她的主心骨,爹不在了,娘又不強,隻有妹妹能擔當大任。
一路上要不是張歲護著她給她熬藥,腹中孩子怕是早就沒了。
一夜休息過後,第二天走了小半天就看到了扶桑鎮。
如同想象中一般在門口堆滿了災民,城樓上的衛兵朝災民大罵。
災民為了活路不斷地往前擠著。
張歲第一回看到如此寫實的畫麵,心頭一陣陣地揪著。
蔣黎黎拉著她,“你跟我來。”
張歲囑咐杜槐花不要離了沈家兄弟跟著蔣黎黎離開了隊伍。
兩人繞著道來到鎮子北門,這竟然還真有個小門!
蔣黎黎熟門熟路地上前敲了敲,張歲奇怪地多看了兩眼。
看這動作不像是第一次做的,難道之前災荒未發生之前她也是這樣來找人的?
很快,門被裏麵的人打開。
張歲藏起疑惑跟著蔣黎黎入了門裏。
“小姐你可算是來了,老爺都等你許久了。”在此等候的老翁著急地說:“老爺看到你一定會開心的。”
張歲想,那老爺應該就是蔣黎黎的姑丈。
果然,蔣黎黎抹淚道:“沒想到了如今姑丈還如此惦念我,讓他老人家擔心了。”
接著指了指張歲,“這是沈旭的妹妹,和我一起來買糧食的。”
老翁飛快地看了張歲一眼,“好,有的是。”
周圍並沒什麽人,似乎此地也被災荒殃及,街道空曠,唯有鎮門那吵得熱火朝天。
張歲目光謹慎地朝四周看去,最後落在老翁的身上。
老翁看起來很是年邁,皮膚皺紋倒是不多,微微佝僂地身軀卻走得極快。
再回想剛剛他看自己的眼神。
雖然速度很快,可那眼神裏似乎加了些不懷好意地打量。
難道……
張歲猛地看向蔣黎黎要說自己的看法,“此地好像不大對勁兒,我覺得……”
蔣黎黎嘴角帶笑,一臉期待地看著她,“你覺得什麽?”
“到了。”那老翁聲音興奮。
張歲立馬回頭。
杳無人煙的街道,身前樓屋繁華氣派,樓上牌匾寫著幾個大字:回春樓。
一看就不是米店。
張歲疑竇眾生,身後勁風突至。
從逃荒開始她就沒有一刻是鬆懈的,如今感覺危險,瞬間就將一直藏在後腰衣服裏的菜刀拔了出來朝勁風的方向砍去。
反應飛快的同時力道也極大,磨得鋒利的菜刀別說是木頭就算是骨頭也給砍成了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