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雕畫才能擁有外貌。那些後來傳下來的一切,都是最開始的時候被人們所規定的。一如葉思眠當初。他存在,是因為被需要,他有外貌,是因為當初的大典上,他曾經差點就來了,至於為什麽差點——祭祀大典前夕,有一個脾氣暴躁為人孤僻的老人和五個小孩起了衝突。按事實來講,是小孩撞了老人,按所謂情理來講,是老人長久以來的名聲令人覺得他為老不尊,欺負小孩。人們要求主持公道,義憤填膺地要求老人道歉,認為事實就是老人錯了。那位已經不記得是誰的祭祀,在沉默之後,選擇了懲戒老人。——葉思眠對他說了真相。——但是他選擇了民眾。當晚,老人燒了祭祀的家和祠廟,自己吊在祠廟門口,燒成一具黑炭。葉思眠那副尚未雕畫完畢的畫像一起燒在灰燼裏,隻餘下懊悔不迭的民眾和一片白茫茫的外貌。有其他神靈名下的祭祀過來,說明了真相。於是調查清楚之後,轉換信仰變得格外容易。那個時候……葉思眠想了想,那個時候,他應該是很愕然的?感覺自己飛來橫禍,明明選擇了正確,卻被牽連成了錯誤。然後失去一切。名字、信仰、外貌,甚至是少數的幾個能訴說那種隱隱約約的情緒的對象——祭祀們都被挖走了,其他人也接收不到他的意思。可是之後簽訂了所謂合約後,每次回來,他卻都有新的想法,直到一次次,一次次,把最開始的事情定義為:都是你們自取其禍。當初祭祀選擇的是孩子,於是老人死了,祠廟被燒。但是當祭祀選擇的是老人的時候,也有孩子的家長也鬧事,和老人矛盾升級後怒砸祠廟,受傷未愈。而人們每次所相信的,都是相對弱勢的一方。老人刻薄的時候選孩子,老人死了選老人。孩子鬧騰的時候選老人,孩子自閉後選孩子。每次其實都在意的不是真相。這讓一切都變得可笑。就連所謂的墮魔與爭奪信眾,都像個笑話一樣。隻是作為神靈必須往下走,所以就往下走而已。不墮魔,失去信仰後神靈直接消失;不爭奪信眾,失去信仰後神靈直接消失;一次次重複裏,好像都隻是為了這點……一邊怨恨,一邊無奈,一邊放不開。輪回糾結裏,把自己和其他人都陷得更深。在自己不好過的時候,逐漸學會讓別人也不好過。直到當一次真正的神明。不是因信仰而存在的“靈”,而是通達真偽而存在的“明”。那些一次次的重複,才在其他世界裏找到了答案。——仙界中人需要曆劫,因為在時間的流逝下,長期高高在上的仙人,會忘了當初作為凡人時候的自己,忘了自己成仙初始的想法,忘了自己曾經許下的宏願,忘了下屆的凡人們到底需要什麽。而僅僅是作為被需要而誕生的靈,卻不會有開始,更不會有回首前塵。因為當不需要的時候,就直接消失了。根本不需要給予改錯的機會。葉思眠想到這點的時候,正從麵具攤前拿了一隻紅色麵具,在上個世界裏長著南鬥六星的紅色後,又取了一隻紅白相間。一隻拿在手上,一直戴在了幕笠裏。然後轉身找向續大人所在的東邊,打算從春來那邊,從當初一切開始的地方,去除他曾經存在過的痕跡。——去掉了,才能真的不再以現在的形式而存在吧。而在他離開之後,一個人跳跳脫脫地跑來,眼角的紅痣豔麗得漂亮,人卻是乖巧的樣子。“誒?有紅色的嗎?”他在被追著的時候快速看了一圈,最後隻得在攤主的遺憾裏,錯過了最後一個紅色麵具,轉而將就地拿了一個白色,並且在詢問過後,得到沒見過的答案。——“你見過一個人嗎?大概很聰明,然後記憶力很好,做事很厲害,也很周到?”